酮戊二酸彻底氧化分解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试题糖代谢(供参考)

生物化学试题糖代谢(供参考)

糖代谢1三、典型试题分析(一)A型题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答案] B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

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答案) C3. 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A. 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糖原磷酸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 E. 脱枝酶[答案] D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答案] A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A. 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 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E,葡萄糖-6—磷酸酶[答案] B(二)X型题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A. 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答案] A、B、C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答案] B、D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A.ATP B.UTP 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答案] A、B、C4。

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A.o—酮戊二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答案) A、B、C四、测试题(一)A型题1.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3840 B.30.5 C.384 D。

三羧酸循环(TCA)

三羧酸循环(TCA)
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是G分解的另一条途径: 在6—P—G上直接氧化,再分解产生5—P—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PPP: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己糖磷酸途径HMP: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 磷酸己糖支路HMS: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 G直接氧化途径DOPG:Direct Oxidation Pathway of Glucose
净 生 成 2 × 1 ATP,2×3mol(NADH+H+),2×1 molFADH2,2×2 molCO2
由于氧化磷酸化,1mol(NADH+H+)可生成3molATP, 1 molFADH2可生成2molATP。
因此:第一阶段:净生成8molATP 第二阶段:净生成6molATP,2 molCO2 第三阶段:净生成24molATP,4 molCO2
低:大量的NADH抑制酶的活性,使TCA循环 减速。
2、ATP,琥珀酰Co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α—酮戊 二酸脱氢酶的活性,使TCA循环减速。
异柠檬脱氢酶受ATP抑制,被ADP激活。 3、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调节见前
细胞中ATP浓度越高时,TCA速度下降; NAD+/NADH的比值越高时,TCA速 度越快。
就HMP而言,关键的调控位是:
6—P—G脱氢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
(3-磷酸甘油醛异构、缩合与水解)
2
3-磷酸甘油醛
异 构 酶
醛缩酶
H2O Pi
二磷酸果糖酯酶
1,6-二 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总反应式为: A式:6 6—P—G+12NADP++6H2O 6CO2+12(NADPH+H+)
4 6—P—F+2 3—P—G+
然后:2 3—P—G 6—P—F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最全总结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最全总结

精心整理在高等植物中存在着多条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多变环境条件适应的体现。

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还有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乙醛酸循环以及乙醇酸氧化途径等(图5-2)。

图5-2植物体内主要呼吸代谢途径相互关系示意图(二)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糖酵解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途径的共同部分。

2.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的化学性质十分活跃,可以通过各种代谢途径,生成不同的物质(图5-4)。

图5-4丙酮酸在呼吸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3.通过糖酵解,生物体可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部分能量。

对于厌氧生物来说,糖酵解是糖分解和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4.糖酵解途径中,除了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等所催化的反应以外,多数反应均可逆转,这就为糖异生作用提供了基本途径。

二、发酵作用生物体中重要的发酵作用有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在酒精发酵(alcoholfermentation)过程中,糖类经过糖酵解生成丙酮酸。

然后,丙酮酸先在丙酮酸脱羧酶(pyruvicaciddecarboxylase)作用下脱羧生成乙醛。

CH3COCOOH→CO2+CH3CHO(5-5)乙醛再在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乙醇。

CH3CHO+NADH+H+→CH3CH2OH+NAD+(5-6)在缺少丙酮酸脱羧酶而含有乳酸脱氢酶(lacticaciddehydrogenase)的组织里,丙酮酸便被NADH还原为乳酸,即乳酸发酵(lactatefermentation)。

CH3COCOOH+NADH+H+→CH3CHOHCOOH+NAD+(5-7)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实现了NAD+的再生,这就使糖酵解得以继续进行。

乙酰基转移酶(dihydrolipoyltransacetylase)、二氢硫辛酸脱氢酶(dihydrolipoicaciddehydrogenase)。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69.糖原在脱枝酶催化下生成
A.葡萄糖B.6-磷酸果糖C. 1—磷酸果糖
D.1-磷酸葡萄糖E,6—磷酸葡萄糖
E.丙酮酸激酶
13,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生成ATP
A. 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果糖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α-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 1,6-二磷酸果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
14.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几个ATP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
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
[答案)C
3.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
A.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糖原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E.脱枝酶
[答案]D
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A. 6-磷酸葡萄糖B.NADH+H’C. FADH2
D. NADPH+H’E.3—磷酸甘油醛
64.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葡萄糖激酶
65,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因为肝脏有
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激酶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
33.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
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果糖二磷酸酶E.磷酸甘油酸激酶
34.肌肉组织参与乳酸循环的乳酸脱氢酶是同工酶
A.LDHiB.LDH2C,LDH3D.LDI--hE.LDHs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转录:在DNA或RNA分子上合成出与其核苷酸顺序相对应的RNA或DNA的过程。

2、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物质在脱氢或脱水过程中,产生高能代谢物并直接将高能代谢物中能量转移到ADP(GDP)生成ATP(GTP)的过程。

3、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先与a-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a-酮酸及谷氨酸,然后后者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去原来氨基生成原来的a-酮戊二酸并释放出氢的过程。

4、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

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

5、糖异生: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

6、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生成另一种氨基酸和相应的α-酮酸的过程。

7、解偶联剂:指一类能抑制偶联磷酸化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能使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的磷酸化,而只能以热的形式散发,亦即解除了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作用。

8、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肽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键性质,参与肽键的六个原子C、H、O、N、Cα1、C α2不能自由转动,位于同一平面,此平面就是肽平面,也叫氨酰平面。

11、DNA双螺旋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

糖酵解是指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或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的生成。

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反应步骤基本都由特异的酶催化。

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则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磷酸丙糖脱下的氢,被还原为乳酸。

(整理)糖代谢多选题

(整理)糖代谢多选题

1、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3840B、30.5C、384D、28.4E、28402、正常静息状态下,体内大部分血糖主要被下列哪一器官利用A、肝B、脑C、肾D、脂肪E、肌肉3、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D、促进糖原合成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4、葡萄糖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下列物质,除了A、甘油B、乳酸C、核糖D、酮体E、脂肪酸5、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6-磷酸果糖生成A、1-磷酸果糖B、6-磷酸葡萄糖C、6-磷酸甘露糖D、1,6-二-磷酸果糖E、2,6二磷酸果糖6、糖无氧酵解途径中,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A、己糖激酶B、磷酸己糖异构酶C、醛缩酶D、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E、乳酸脱氢酶7、1分子葡萄糖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几分于ATPA、1B、2C、3D、4E、58、不参与糖酵解的酶是A、已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1C、磷酸甘油酸激酶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E、丙酮酸激酶9、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 DP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果糖B、1,3-二磷酸甘袖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α-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D、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1,6二磷酸果糖及1,3—磷酸甘油酸10、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几个ATP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11、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A、AMPB、A DPC、ATPD、2,6-二磷酸果糖E、1.6,二磷酸果糖12、成熟红细胞主要以糖酵解供能的原因是A、缺氧B、缺少TPPC、缺少辅酶AD、缺少线粒体E、缺少微粒体13、以下哪一种物质可以作为己糖激酶的底物A、核糖B、甘露糖C、半乳糖D、木糖E、阿拉伯糖14、半乳糖激酶催化半乳糖生成A、乳糖B、1-磷酸乳糖C、6-磷酸乳糖D、6-磷酸半乳糖E、1-磷酸半乳糖15、丙酮酸羧化支路中有几种核苷酸成分参与A、1B、2C、3D、4E、516、下列哪一种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7、2分子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需稍耗几个高能磷酸键A、2个B、3个C、4个D、6个E、8个18、必须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糖异生步骤是A、乳酸→丙酮酸B、丙酮酸→草酰乙酸C、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D、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19、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是A、FADB、NAD+C、TPPD、辅酶AE、生物素20、肝脏中,果糖激酶催化果糖磷酸化生成A、1-磷酸果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D、1,6-二磷酸暴糖E、2.6-二磷酸果糖21、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A、脂肪酰辅酶A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D、乙醚辅酶AE、柠檬酸22、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消耗ATP最多的是A、2分子甘油B、2分子乳酸C、2分子草酰乙酸D、2分子琥珀酸E、2分子谷氨酸23、能抑制糖异生的激素是A、生长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索D、胰高血糖家E、糖皮质激素24、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果糖二磷酸酶E、磷酸甘油酸激酶25、肌肉组织参与乳酸循环的乳酸脱氢酶是同工酶A、LDH1B、LDH2C、LDH3D、LDH4E、LDH526、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了A、B1B、B2C、B6D、维生素PPE、泛酸27、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调节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成酶C、苹果酸脱氢酶D、α-酮戊二酸脱氢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28、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役有A、FADB、TPPC、NAD+D、CoAE、生物素29、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0、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1、三羧酸循环中有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A、柠橡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廷胡索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2、琥珀酰辅酶A具有下列代谢作用。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糖代谢1三、典型试题分析(一)A型题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答案] B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

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答案) C3. 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A. 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糖原磷酸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 E. 脱枝酶[答案] D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答案] A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A. 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 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E,葡萄糖-6—磷酸酶[答案] B(二)X型题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A. 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答案] A、B、C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答案] B、D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A.ATP B.UTP 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答案] A、B、C4。

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A.o—酮戊二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答案) A、B、C四、测试题(一)A型题1.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3840 B.30.5 C.384 D。

三羧酸循环(TCA)

三羧酸循环(TCA)

二,生化历程 (一)不可逆的氧化阶段(1-----3) 不可逆的氧化阶段( -----3 1,6—P—G , 6—P葡萄糖酸内酯 葡萄糖酸内酯 可逆
2,6—P葡萄糖酸内酯水解生成 , 葡萄糖酸内酯水解生成6—P葡萄糖酸 葡萄糖酸内酯水解生成 葡萄糖酸 不可逆
3,6—P葡萄糖酸脱氢脱羧 , 葡萄糖酸脱氢脱羧 生成5—P 核酮糖(5—P—Ru) 不可逆 核酮糖( 生成 )
异构化反应 —H2O 可逆
通过2——3步,将柠檬酸异构化为 异柠檬酸.实质是将前者的—OH从C2 变到了后者的C3,成为仲醇(由叔醇变 为仲醇),更易氧化.
4—5,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 5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 酮戊二酸
第一次脱氢脱羧
可逆
消耗1NAD+,生成 生成1NADH+H+,1CO2 消耗 +
因此:第一阶段:净生成8molATP 第二阶段:净生成6molATP,2 molCO2 第三阶段:净生成24molATP,4 molCO2 共净生成38molATP, 共净生成38molATP,6molCO2 38molATP 真核生物中,共净生成 真核生物中,共净生成36molATP,6molCO2 ,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PEP生成草酰乙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 生成草酰乙酸
心脏,骨骼肌中, 心脏,骨骼肌中,PEP羧激酶催化 羧激酶催化 PEP+CO2+GDPO=CCOOH +GTP
CH2COO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使 ,由苹果酸酶, 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
原核, 原核,真核中广泛存在的苹果酸酶催化
不可逆
消耗1 生成1NADH+ 消耗1NAD+,生成1NADH+H+,1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