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涂料的成分解析
聚醚砜不粘涂料配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醚砜不粘涂料配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醚砜不粘涂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高性能涂料材料。
不粘涂料作为一种具有出色特性的表面涂层,被广泛用于烹饪器具、化学容器、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而聚醚砜则是一种具有高温稳定性、化学惰性以及抗腐蚀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本文将围绕聚醚砜不粘涂料的配方展开讨论,重点介绍聚醚砜的特性、不粘涂料的应用以及聚醚砜不粘涂料的优势。
我们将探讨聚醚砜不粘涂料的制备方法、涂料配方中的成分选择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等方面内容。
了解聚醚砜不粘涂料的特点对于相关行业的研发工程师和生产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聚醚砜不粘涂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聚醚砜不粘涂料的特点,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聚醚砜不粘涂料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来进行论述聚醚砜不粘涂料配方的相关内容: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介绍聚醚砜不粘涂料的应用领域和研究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将详细介绍聚醚砜的特性,包括其化学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小节将探讨不粘涂料的应用范围,包括其在食品加工、医疗器械、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第三小节将专注于聚醚砜不粘涂料的优势,例如其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和优异的不粘性能等方面的特点。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聚醚砜不粘涂料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还将提出一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聚醚砜不粘涂料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开发。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聚醚砜不粘涂料配方的相关内容,从而为读者提供了解和应用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参考依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聚醚砜不粘涂料的配方,并分析其特性、应用以及优势。
UV配方大全解读

UV涂料配方大全一、UV通用面漆配方UA606 15~20UA202 35~45621A-80 10~20TM+TP 5~8流平剂0~1溶剂20备注:1,溶剂体系可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异丁酮=5:3:2,或者丁酯:异丙醇=1:1比例调配。
2,因为是13~15个微米,所以固含量要做到75%,经验上是1:1开稀。
具体以NK-2#杯测得在8.2~8.3S的适宜手工喷涂粘度为基准来开稀。
3,环氧的少量加入可以调节固化速度,再多加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只能做辅助树脂,如果量的加入超过了PUA两支树脂的量就会导致黄变严重,固化收缩,从而导致外表和附着力的问题。
4,UA202是市场上少有的一只流平和附着力兼佳的聚氨酯树脂,价格也还好.建议配方中量不能少于35%,否则附着力和整体的流平就没法保证。
5,UA606是一只PU6A树脂,硬而不脆。
UA606的量够了,2H没问题,而且还不像其他六官能树脂,它收缩对配方影响很小二、UV木地板配方UV木地板涂料的涂装工艺多种多样,不同的涂装方式要求涂料具有不同的黏度、流动性能。
腻子漆含较多无机填料,成膏状,只适合刮涂,通过挤压、剪切,将腻子压进木材大孔结构中。
淋涂要求涂料黏度适中,流动稳定性好,气体排释性强,幕流稳定。
辊涂要求涂料黏度偏高,胶辊“吃料”,涂覆到木版上后,涂层表面应在较短时间内自流平整,不能有拔丝痕迹。
这些要求除与基料本身的黏度有关外,流平、消泡等助剂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适合于木地板辊涂涂装工艺的底漆和面漆的黏度基本在 2.4Pa·s左右。
配方中可添加总额约15%的无机填料,可增强硬度、降低收缩应力、提高附着力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底漆的黏度,防止涂料过稀渗入木基材深层,仅控制在基材浅层渗透锚固,这种高无机填充的体系比较适用于开孔型(open pores)的木基材底涂。
加入的滑石粉兼有润滑涂层、提高打磨质量的功能。
底漆配方也可使用聚酯丙烯酸酯为主体树脂,本来光固化速率会大大降低,但因其官能度较高,聚合速率不会有太大损失。
银粉自喷漆成分

银粉自喷漆成分
银粉自喷漆是一种常用的涂料,其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银粉:银粉是银的微粒,可以在光线下反射出银色光芒。
它是自喷漆中的主要成分,通常占到了涂料总量的70%以上。
2. 溶剂:溶剂是将银粉溶解并稀释的成分。
常见的溶剂包括丙酮、甲苯、乙酸乙酯等。
3. 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自喷漆粘度的成分,可以使得喷涂效果更加均匀。
常用的增稠剂有膨胀土、硅胶等。
4. 稳定剂:稳定剂能够防止银粉在自喷漆中沉淀和聚集,保证涂料的稳定性。
常用的稳定剂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等。
5. 染料:染料可以为银粉自喷漆增加色彩,常用的染料包括红、黄、蓝等。
总之,银粉自喷漆的成分相对简单,但是各个成分的比例和配方都会影响到涂料的性能和效果。
因此,在使用银粉自喷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涂料,以达到最佳的喷涂效果。
- 1 -。
油漆涂料主要成分

油漆涂料主要成分油漆的主要成分是:油料、树脂、颜料、稀料、辅料。
油漆是一种混合物,没有化学名称。
1、油料:包括干性油和半干性油,是主要成膜物质之一。
2、树脂:包括天然树脂和人造树脂,也是主要成膜物质的一部分。
3、颜料:包括着色颜料、体质颜料和防锈颜料,具体品种相当繁多,为次要成物质。
4、稀料:包括溶剂和稀释剂,用来溶解上述物质和调剂稠度,为辅助成膜物质。
5、辅料:包括催干剂、固化剂、增塑剂、防潮剂。
也属于辅助成膜物质。
扩展资料:怎么快速又有效的去除手上或衣服上的油漆?1、清凉油或猪油:先辨别下沾到的是什么油漆。
如果是普通水溶性油漆,直接用水就可以清除;衣服较贵重的话避免质地受到影响,沾到非水溶性的油漆可以用驱蚊用的清凉油直接涂到沾有油漆的位置,隔几分钟,用棉花球顺衣料的纹擦拭,再用清水洗净即可。
如果是尼龙布料沾到油漆的话,建议用猪油擦洗,再用洗衣粉洗净即可。
2、酒精或其它溶剂:酒精只能洗去水性涂料,去除油漆,还是要用溶剂汽油、天那水、二甲苯、环己酮、丁酯等溶剂。
3、白酒+酒精:如果不小心沾到乳胶漆,可以利用它能够溶解于多种溶液中的特点。
可用60℃白酒或8:2的酒精(95%)与水的混合液,浸泡衣物上的白乳胶渍,大约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可以用水搓洗,直至洗净为止,最后再用清水漂洗。
4、汽油或稀料:沾到红油漆怎么洗,用汽油或者其它稀料即可去除。
家里有洗甲水的话,也可以用用,效果也不错。
5、煤油+醋酸:在油漆未干时,及时用炼油涂抹再涂上稀醋酸,最后再用水清洗即可清除。
沾到衣服的油漆干后较易去除,可以通过加热法来去除咯。
在锅内加2.5公斤水、100克碱面和少许石灰,把衣服放到里面煮20分钟,取出后用肥皂洗净,油漆便会脱落。
这一招对白色衣服最有效,有色的衣服勿用此方法。
6、新渍可用松节油或香蕉水揩试污渍处,然后用汽油擦洗即可。
陈渍可将污渍处浸在10—20%的氨水或硼砂溶液中,使凝固物溶解并刷擦干净。
涂料分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涂料的基本组成、性能及其成膜机理,掌握涂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续涂料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涂料是由成膜物、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的,其中成膜物是涂料的主要成分,颜料赋予涂料一定的颜色和遮盖力,溶剂使涂料易于施工,助剂则提高涂料的性能。
涂料成膜机理主要有溶剂挥发成膜、热熔成膜和化学反应成膜三种。
三、实验内容1. 涂料组成分析(1)观察涂料样品的物理状态,如流动性、粘度、颜色等。
(2)采用红外光谱(IR)分析涂料中成膜物的官能团。
(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析涂料中颜料和助剂的种类。
2. 涂料性能分析(1)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涂料的粘度。
(2)采用漆膜厚度仪测定涂膜的厚度。
(3)采用漆膜硬度计测定涂膜的硬度。
(4)采用耐水性试验测定涂膜的耐水性。
(5)采用耐热性试验测定涂膜的耐热性。
3. 涂料成膜机理分析(1)观察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变化。
(2)采用显微镜观察涂膜的结构。
(3)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涂膜中的官能团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涂料组成分析(1)观察样品,发现涂料呈流动性液体,颜色为红色。
(2)IR分析结果显示,涂料中成膜物含有羟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
(3)UV-Vis分析结果显示,涂料中颜料为红色氧化铁,助剂为流平剂和消泡剂。
2. 涂料性能分析(1)粘度:涂料的粘度为0.2 Pa·s。
(2)漆膜厚度:涂膜的厚度为50μm。
(3)硬度:涂膜的硬度为3H。
(4)耐水性:涂膜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无起泡、脱落现象。
(5)耐热性:涂膜在150℃下加热2小时后,无起泡、脱落现象。
3. 涂料成膜机理分析(1)施工过程中,涂料流动性良好,易于施工。
(2)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涂膜结构致密,无孔隙。
(3)IR分析结果显示,涂膜中的官能团与涂料中的官能团基本一致,说明涂料成膜机理为溶剂挥发成膜。
五、实验结论1. 涂料主要由成膜物、颜料、溶剂和助剂组成,成膜机理为溶剂挥发成膜。
丙烯酸涂料配方

丙烯酸涂料配方引言:丙烯酸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类型,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耐磨性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丙烯酸涂料配方,包括主要原料、添加剂和工艺步骤等内容。
一、主要原料:1.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是丙烯酸涂料的主要成分,可通过丙烯酸与醇类反应合成。
常用的丙烯酸酯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丙烯酸甲酯等。
2. 溶剂:溶剂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和干燥速度,常用的溶剂有丙酮、甲苯、丁酮等。
3. 稳定剂:稳定剂能够防止丙烯酸酯发生聚合反应,常用的稳定剂有氢氧化钠、羟基苯甲酸等。
4. 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改善涂料的性能,如增加耐磨性、增强附着力等。
常用的添加剂有填料、增稠剂、防火剂等。
二、配方比例:1. 丙烯酸酯:占总配方的50%。
2. 溶剂:根据需要调节,一般占总配方的30%。
3. 稳定剂:按照丙烯酸酯的用量的1~2%添加。
4. 添加剂:根据需要调节,一般占总配方的10%。
三、工艺步骤:1. 预处理:将所需原料准备好,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2. 混合:将丙烯酸酯和溶剂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3. 添加稳定剂:根据配方比例将稳定剂加入反应釜中,继续搅拌。
4. 添加添加剂:按照配方比例将添加剂逐步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5. 调节粘度: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溶剂或增稠剂来调节涂料的粘度。
6. 过滤:将混合好的涂料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颗粒。
7. 包装:将过滤好的涂料装入密封容器中,以防止涂料失去活性。
8. 存储:将包装好的涂料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四、注意事项:1. 在配方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2. 涂料配方中的原料和添加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3. 在存储和使用涂料时,要注意防潮、防火和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
4. 涂料配方和工艺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涂装效果。
结论:丙烯酸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类型,其配方包括丙烯酸酯、溶剂、稳定剂和添加剂等。
环氧树脂涂料元素成分

环氧树脂涂料元素成分环氧树脂涂料是一种含环氧基的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耐化学腐蚀、耐磨损和抗冲击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汽车、电子、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对环氧树脂涂料的元素成分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环氧树脂涂料的主要成分,由环氧基和含有两个或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反应得到。
环氧树脂的特点是低粘度、良好的耐化学性和抗冲击性能,且在固化后成膜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久性。
在环氧树脂涂料中,环氧树脂通常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占据了涂料体系的重要部分。
2. 固化剂环氧树脂涂料的固化体系是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组成的两部分,其失效机理是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常见的固化剂有胺类、酸酐类和脂肪族酸类。
其中,胺类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高,固化时间短,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固化,但氨杂胺类固化剂还有刺激性气味,易引起过敏反应。
酸酐类固化剂具有较快的固化速度,产物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但对于耐热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不适用。
脂肪族酸类固化剂可用于低温条件下的固化,并具有较优异的高温耐受性和电性能。
3. 助剂助剂是环氧树脂涂料体系中的功能性辅助成分,对涂料的性能和外观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常见的助剂有流平剂、消泡剂、防皮剂和增稠剂。
流平剂可增加涂层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消泡剂可控制涂料中的气泡生成,防皮剂可防止涂层表面的皮化现象,增稠剂可增加涂料的粘度和流变性。
4. 填料填料是环氧树脂涂料中的非活性成分,主要用于调节涂料的流变性、增加涂层的厚度和强度,以及控制运用成本等。
常见的填料有氧化铝、硅晶体、钙碳酸盐和滑石粉等。
不同的填料在涂料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硅晶体和氧化铝可增加涂层的抗磨损性和耐热性,滑石粉和钙碳酸盐可起到填充和增加涂料体积的作用。
综上所述,环氧树脂涂料的元素成分主要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助剂和填料等,这些成分的比例和种类不同,会对涂料的性能和用途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环氧树脂涂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涂料体系。
手机涂装讲议

底漆為自交聯﹐面漆為固化劑固化
8.按成膜物質分類﹕ 底漆多為丙烯酸涂料﹐面漆為聚氨酯涂料
。 。 2020/9/20 。
油漆的分類(2)
增加附著力 提供顏色
遮蓋底材缺陷
手機噴涂 常用油漆
底漆(色漆)
面漆(清漆)
4.油漆細度差
14.面漆太薄
5.油漆老化
15.施工環境過潮或過于幹燥;
6.溶劑的溶解性不良
16.烤爐空氣污濁
7.油漆混合不均
17.晾幹時間過長;
8.底漆粗糙多孔
18.預先烘烤不充分
9.底漆表面污染
19.過烘幹(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
201200/9./溶20 劑溶入底漆中
20.烘幹次數太多表面污染
涂裝常見缺陷
髒粒(雜質·異色點)
現象: 不規則的顆粒雜亂分布在產品表面 產生原因:
1.油漆中含有顆粒物質,無法濾出
2.易沉澱的底漆攪拌不充分,造成顏 料絮凝返粗
3.存在溶解性差的樹脂﹐產生樹脂 顆粒
4.漆桶中不穩定物質引起油漆變質
5.油漆被少量的水或其它溶劑污染
6.油漆儲存不當,如放在熱源附過
2020/9/20
涂裝常見缺陷
低光澤
現象: 漆膜光澤差,成像模糊,光澤代表了反射光的數量,成像清晰度用來衡量
反射像的清晰程度
產生原因:
1.油漆本身光澤偏低(如油漆中啞粉添加過多) 11.低膜厚底漆引起片狀鋁粉的隆起
2.油漆中樹脂混溶性差,涂膜霧濁而失光
12.噴涂氣壓過大
3.油漆中顏料分散不良﹐顏料體積濃度過高 13.油漆噴出量過小
針孔劑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均是无定形 SiO 2 的特征吸收峰, 说明该白色粉末中含有无定形 SiO 2。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白色粉 末的成分, 对其进行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证实该白色沉淀确实为 SiO 2。 SiO 2 表面上含有憎水性的硅氧烷单元和亲水性的硅醇基团, 相邻颗粒的硅醇基团通过氢键而键
互在一起, 难以区分开来。 图 2b 中各红外谱峰的峰位置及相对强度与饱和聚酯树脂的标准谱图基
本一致。因此, 可以判断其主要成分为饱和聚酯树脂。但在 1138—981cm - 1范围内, 各红外谱峰的相
对强度与饱和聚酯树脂的标准谱图有一定的差别。说明分离后的产物不是单一化合物, 而是饱和聚
酯树脂与少量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906
光谱实验室
第 20 卷
合, 形成三维结构, 从而提高涂料的粘度。SiO 2 用于各类溶剂型涂料中, 可赋予体系流动性, 控制其 流变性能, 防止施工流挂、飞溅, 防止涂料沉淀。在聚酯涂料中作为流变助剂使用时, SiO 2 用量一般 不超过1. 0%。此外, SiO 2 还是一种良好的消光剂, 在涂料中容易分散, 消光效率高, 悬浮性能好, 不 易沉淀, 对涂料体系的增稠影响较小, 具有可触变性, 不影响涂膜的流动性, 涂膜细腻平整。 在聚酯
乙基二甲苯
四甲苯
溶剂中各组分在顶空蒸汽中的百分含量除与其在溶剂中的百分含量有关外, 还取决于各组分 本身的饱和蒸汽压。在顶空蒸汽中, 苯系溶剂占 90. 5% 以上, 因此该溶剂为苯系溶剂。在顶空蒸汽 中, 除苯系物外还有少量的其他组分, 其中丙烯酸是丙烯酸树脂中的残留单体, 这说明该涂料的固 体物中可能含有丙烯酸树脂。
Sa tu rn 2000 气质联用仪中进行, 色谱柱从 35℃以
1℃ m in 升至 50℃, 再以 10℃ m in 升至 150℃, 在
150℃保持 1m in, 该分析过程总时间为 35m in。样品
平衡温度为 105℃, 进样口温度为 105℃, 采用分流 进样方式, 分流比为 1∶100。 裂解在澳大利亚 SGE
3 结果与讨论
该涂料的外观为米白色粘稠液体, 为测定该涂料的固体含量, 按 GB 1725288 的要求, 每次取约 1. 5g 样品置于在 105℃下干燥至恒重的表面皿中, 在W TC b inder 型鼓风恒温烘箱中 150℃烘至恒 重。 7 次平行样测定的结果表明, 该涂料的固体含量为约 34. 6% , 从而可知该涂料的溶剂含量为 65. 4%。
合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 射线荧光光谱、顶空 GC2M S、裂解 GC2M S 等方法, 对一种手机用
涂料的成分进行了解析,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2 实验部分
IR 光谱在美国 N ico let M agna2IR 750 型傅里
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测定, 扫描次数为 32 次, 分辨
率为 4cm - 1。顶空 GC2M S 在美国 V a rian GC238002
相对丰度 (% ) 0. 132 0. 250 0. 699 0. 244 0. 123 0. 249 14. 281 1. 520 6. 970 7. 925 4. 365 51. 901 1. 780 3. 033 0. 644 0. 785 0. 473 1. 673
1. 917
0. 092
归属
第 20 卷, 第 6 期 2003年11月
光 谱 实 验 室
C h inese J ou rna l of S p ectroscopy L abora tory
V o l. 2 0 , N o . 6 N ovem ber , 2 0 0 3
一种手机涂料的成分解析
杨左军① 王成云 张伟亚 廖文忠 李心恬
图 1 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图
公司的 Py ro jecto r 型管式裂解器中进行, 裂解温度为 600℃, 裂解时间为 17s, 裂解产物导入美国
V a rian GC238002Sa tu rn 2000 气质联用仪中进行分析, 采用分流进样方式, 分流比为 1∶100, 进样
① 联系人, 电话: (0755) 8339599921609; E2m ail: yangzuo jun@ vip. sina. com 作者简介: 杨左军 (1966—) , 男, 武汉市人, 理学硕士,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光谱、色谱分析工作。 收稿日期: 2003204219
饱和聚酯树脂。 除聚酯树脂的红外谱峰外, 图 2a 中还在 1097cm - 1处出现一个很强的吸收峰, 它可
归属为 Si O Si 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 此外, 在 468cm - 1处还出现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 它是
无定形二氧化硅的特征红外谱峰。因此, 该涂料中显然还含有含硅化合物。由此可以初步判断该涂
为了确定该涂料固体物的组成, 取少许样品, KB r 片涂膜, 待溶剂完全挥发后, 直接进行红外光 谱鉴定, 结果如图 2a 所示。图 2a 中, 出现在 3430cm - 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聚酯的残余羟基的拉伸 振动, 出现在 2866、2923cm - 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为聚酯的饱和 C H 拉伸振动, 出现在 3030cm - 1 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为聚酯的不饱和 C H 拉伸振动, 出现在 1725cm - 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聚酯
片, 待溶剂完全挥发后, 直接进行红外光谱鉴定, 结果如图 2b 所示。图 2a 中所有饱和聚酯树脂的红
外谱峰均在图 2b 的相应位置出现, 但是 468cm - 1处并没有出现无定形二氧化硅的特征谱峰, 同时,
在 1078—1240cm - 1范围的红外谱峰都得到较好的分离, 而图 2a 中相应范围内的红外谱峰叠加相
1, 22丁二酸 22甲基222丙酸 42羟基232甲基2丁醛 32甲基212丁酸
丙烯酸 甲苯 12异氰基232甲苯 乙苯 二甲苯 甲乙苯 丙苯 三甲苯 乙酸232甲氧基222丁酯 12(22乙氧基丙氧基) 222丙酸及其同分异构体 12甲基222异丙基苯及同分异构体 1, 22二氢化茚 1, 22二乙苯 12甲基232丙基苯及同分异构体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广东省深圳市 518045)
周昱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福建省厦门市 361012)
摘 要
利用 IR 光谱、顶空 GC2M S、裂解 GC 2M S、X 射线荧光光谱对一种手机用涂料的成分进行了解析, 获 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 键 词 涂料, IR 光谱, 顶空气相色谱2质谱, 裂解气相色谱2质谱, X 射线荧光光谱。 中图分类号: O 657. 33; O 657. 63; O 657. 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8138 (2003) 0620903205
涂料中作为消光剂使用时, SiO 2 的用量一般为 2% —10%。
热裂解气相色谱2质谱法可有效地用于研 究高聚物的单体间的连接情况、高聚物的热降
表 2 裂解主要碎片峰的归属
序号
保留时间 (m in)
归属
相对丰度 (% )
解情况及其产物和微量添加剂的分析方面, 一 1
1. 430
戊烯
1. 3
般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仅需要微量样品即 2
分离后的白色沉淀, 用四氢呋喃反复洗涤后, 在 105℃烘干至恒重, 得到白色粉末。取少许白色
粉末, KB r 压片后, 直接进行红外光谱鉴定, 结果如图 2d 所示, 它在 1103cm - 1处出现一个宽而强的
吸收峰, 在 470cm - 1处出现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 在 800cm - 1处出现一个弱吸收峰。 这 3 个吸收
3
1. 498 1. 705
动。出现在 804、759、732、703cm - 1处的 4 个相邻吸
收峰是典型的邻苯二酯的光谱特征, 其中出现在
703cm - 1 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芳香环骨架弯曲振
动, 出现在 732cm - 1的吸收峰是邻二取代苯的 4 个
相邻氢的面外弯曲振动产生的。 因此, 该涂料中含
有邻苯二甲酸类聚酯树脂[ 2 ]。聚酯树脂包括饱和聚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移动电话 (手机) 的使用普及率越来越
高, 我国也成为手机生产大国。手机外壳都要使用高性能的涂料, 为此大批手机专用涂料应运而生。
目前, 我国使用的手机涂料多需要进口, 因此, 破译手机涂料的配方, 早日实现国产化, 具有十分重
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成分分析最直接、准确和有效的方法[ 1 ]。本文综
型离心沉降器上以 3000r m in 的速度离心 30m in, 悬浮
液发生分层。 上层为几乎无色透明的澄清溶液, 下层为 白色沉淀。分离后, 对上层溶液进行反复离心分离, 最后
图 3 样品的裂解色谱图
得到完全清亮的溶液。每次分离后, 将白色沉淀收集在一起。将分离后得到的澄清溶液进行 KB r 涂
为了鉴定该涂料所用溶剂的成分, 对该涂料进行顶空 GC2M S 分析, 图 1 为其色谱图, 对各个 色谱峰进行归一化处理, 计算其相对含量, 并利用 N IST 98 谱库对每个峰进行检索, 确定其组成, 结 果见表 1。
表 1 涂料的溶剂组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6期
杨左军等: 一种手机涂料的成分解析
905
C O 拉伸振动, 出现在 1604、1457、1385cm - 1处的吸收峰均可归属于聚酯芳香环的 C C 伸缩
振动, 出现在 1238cm - 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聚酯残余羟基的 C O 拉伸振动, 出现在 1132cm - 1
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聚酯酯基的 C O 拉伸振
料为聚酯涂料, 其主要成分为溶剂、饱和聚酯树脂和含硅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