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健康宣教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常规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常规
1、与患者交谈,给予心理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
必要时遵医嘱输清蛋白或血浆。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有无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转移性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4、患肢护理:(1)减轻患肢疼痛;(2)尽量减少患肢搬动次数,给予患肢足够的牵引重量,防止感染扩散、病理性骨折、关节畸形;(3)早期患肢制动于功能位,适当保持关节活动度;当炎症消退或伤口愈合时,应开始关节的自主或轻度被动运动。
5、开窗引流、关节冲洗术后的护理:(1)正确连接术后冲洗管及引流管。
注意将高位管接冲洗管,低位管接引流管;(2)保持导管冲洗或引流通畅,防止导管堵塞。
第一个24小时冲洗期间,每2-3小时快速冲洗30秒,防止脓液、凝血块堵塞;以后冲洗过程中管道如有堵塞,应轻轻挤压、旋转两管,快速滴入30秒-2分钟;(3)冲洗液每天2000-3000ml,根据医嘱调节滴速均匀滴入,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4)冲洗时间一般为1-2周;(5)拔管时应先拔冲洗管,观察1-2天无渗出物后再拔引流管。
6、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7、需手术的患者按骨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相关知识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相关知识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皮质、骨髓组织的炎症。
感染主要源于3个方面:①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感染病灶的细菌经血行扩散;如上呼吸道感染、毛囊炎等。
②创伤后感染:开放性创伤或手术后引起;③临近感染灶: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直接蔓延。
急性骨髓炎反复发作,病程超过10日即进入慢性骨髓炎,两者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一般认为死骨形成是慢性骨髓炎的标志死骨出现约需要6周。
一、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一)病因: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β溶血性链球菌。
发病部位: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滋养血管为终末血管,血流缓慢,易细菌滞留。
(胫骨、股骨、肱骨等长骨的干骺端)。
(二)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是脓肿、骨质破坏、骨吸收、死骨形成,同时出现反应性骨质增生。
早期主要以骨质破坏为主,晚期主要以死骨形成为主。
(三)临床表现1.全身:起病急骤,寒战、高热39℃以上。
烦躁、惊厥,严重时休克或昏迷。
2.局部: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肌肉保护性痉挛、肢体半屈曲状。
患肢局部红、肿、热、痛或波动感,活动受限,脓肿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90%);血沉加快;血细菌培养(寒战、高热时取血);局部脓肿穿刺脓液细菌培养。
2.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无改变,2周后层状骨膜反应和干骺端稀疏,继之出现干骺断散在虫蚀样骨质破坏,骨皮质表面形成葱皮状、花边状或放射状致密影。
(2)CT:可见脓肿。
(3)核素骨显像:发病48小时内发现感染灶核素浓聚,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在肿胀和压痛最明显处穿刺,逐层抽吸,不可一次穿入骨内,以免将软组织内的细菌带入骨内。
(五)处理原则: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是关键。
1.非手术(1)全身支持治疗:降温、补液、营养、白蛋白、输血等。
(2)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一种选用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一种选广谱抗生素。
药敏后用敏感抗生素,至少使用3周。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每1~2h更换体位一次,保持肢体功能位。
2.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有无感觉平面上升、呼吸肌瘫痪等症状。
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协助抢救。
4.饮食护理:选择软饭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根据患者需要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
5.基础护理:依据患者需求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要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做好跌倒/坠床、压疮的评估及防范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7.管路护理:保持各种导管通畅,无受压、扭曲、脱落。
8.康复护理:感觉训练:可用砂纸、丝绸刺激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针尖刺激痛觉。
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主动/被动运动。
9.心理护理:应及时给予解释、宽慰,做好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病情缓解。
【健康教育】
1.告知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2.指导患者多吃酸性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食胀气食物。
3.告知患者及家属膀胱充盈及尿路感染的表现,鼓励每天饮水2500~3000mL,保持会阴部清洁。
4.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肢体的功能康复锻炼。
2)继续遵医嘱服药。
3)定期复查,告知患者及家属若患者出现肢体麻木、乏力、四肢瘫痪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提供心理支持:化脓性骨髓炎 患者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和恐惧 ,需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 慰。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护理要点
维持患者卧床休息:化脓性骨 髓炎患者需要休息,避免过度 活动导致病情恶化。
保持患者的营养摄入:给予高 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增强患 者的抵抗力。
护理要点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防止感 染扩散。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隔离患者:化脓性骨髓炎属于传染 性疾病,为防止疾病传播,需要将 患者隔离。
化脓性骨髓炎 患者的护理
目录 引言 护理要点 护理注意事项
引言
引言
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 骨髓疾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治疗 。本次PPT将介绍化脓性骨髓炎患 者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定期检查患者病情:包括体温 、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根据 抗菌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
急慢性骨髓炎健康宣教

急/慢性骨髓炎康复宣教一.手术前宣教:为了使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后迅速恢复健康,患者可:1、多喝水以预防尿路感染(一天2000CC以上)。
(但若有心、肺、肾等方面功能异常者,则需依医嘱执行限水)2、注意身体清洁及预防感染。
3、常作深呼吸咳嗽及每二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肺部扩张预防肺炎。
4、教导床上使用便盆、尿壶及支托患部方法。
5、每二小时做一次全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每天做200下,可预防肌肉 ,挛缩及关节变形。
6、告知术后可能会有管子留置(如伤口引流管)。
二.手术后宣教: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麻醉恢复情形。
2、告知患肢如有外固定器及弹性绷带包扎,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肢体变形、肿胀及预防伤口渗血或血块阻塞。
3、若感觉有呼吸不顺畅、头晕、恶心、呕吐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处理.4、随时注意伤口有无出血情形,身体移动时勿牵扯引流管。
5、随时注意肢体活动与循环功能,如患肢颜色、温度感觉等,若有异常時,应立即告知护理人员处理。
6、维持正确姿势及使用辅助物保持患肢舒适,并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7、若觉伤口疼痛可采护理人员教导之缓解方式或依医嘱使用止痛剂以减轻疼痛。
8、手术后伤口及外固定器应保持清洁干燥,医师会视伤口愈合情形予以拆线。
9、若有红、肿、热、痛,可用冰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10、初期有引流管留置时,应采姿位引流,以利分泌物流出;伤口若在肢体上方或侧边宜采俯卧或侧躺,甚至于下床活动以利分泌物流出.11、请依医护人员指导练习上下床、坐轮椅及使用辅助器走路等。
12、常练习日常生活及自我照顾,初期有排便、尿之需要时可告知护理人员协助。
13、饮食宜摄取高蛋白、高维生素之饮食,以利组织愈合。
三.居家照顾1、出院后须继续肌肉运动,每日三至四次。
2、遵守医师指示执行肢体之负重与复健运动。
3、依指示使用合适的辅助器。
4、依指导执行伤口或外固定器照顾。
5、摄取充足水分2000-3000CC(但若有心、肺、肾等方面功能异常者, 则需依医嘱执行限水)与高纤维食物可预防便秘。
化脓性骨髓炎的健康教育

化脓性骨髓炎的健康教育
化脓性骨髓炎的健康教育---保护骨髓健康,预防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症状包括骨痛、发热、肿胀等。
化脓性骨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髓坏死、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为了保护骨髓健康,预防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伤口、处理动物或与疾病患者接触后。
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居住区域。
2. 预防外伤:避免高风险活动,如高空运动、暴力接触运动或极限运动。
在进行运动或体力劳动时,应佩戴适当的护具和安全装备。
3. 注意饮食均衡:均衡的饮食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 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与感染源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开放性伤口、动物伤害或感染者。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运动和适量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6. 及时治疗其他感染:其他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
染等,及时进行治疗,以预防细菌侵入血液和骨髓,引发化脓性骨髓炎。
7. 注重防护措施:在高危工作环境中,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细菌进入体内。
通过以上的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加强对骨髓健康保护的认识,预防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减少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是预防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
化脓性骨髓炎不能吃什么,化脓性骨髓炎的注意事项

化脓性骨髓炎不能吃什么,化脓性骨髓炎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化脓性骨髓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化脓性骨髓炎的饮食注意事项2. 化脓性骨髓炎的其他注意事项*二、化脓性骨髓炎的简介*三、化脓性骨髓炎的高发人群和危害化脓性骨髓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化脓性骨髓炎的饮食注意事项饮食禁忌:1.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酸菜。
1.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
1.3、忌吃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如咖啡、浓茶。
忌吃食物:酸菜:酸菜是由白菜经过大量的盐腌制而成的,含有盐分量比较高,食用后容易导致水钠储溜,影响水的代谢,容易导致肘关节部位肿胀,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宜吃低盐的食物。
芥末:芥末容易收缩神经血管,容易加重肘关节炎刺激引起的疼痛不适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宜吃清淡的食物。
咖啡:咖啡是含有咖啡碱的食物,可以起到兴奋交感神经,加快心跳,兴奋神经导致不容易入睡,特别的在睡觉前饮用容易导致失眠,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宜吃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饮食适宜:1.1、宜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1.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1.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宜吃食物:油菜:油菜是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的,可以缓解网球肘引起的肘关节疼痛的症状,对患者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每天200-300克为宜,清炒的吃比较好。
薄荷:薄荷具有清热解毒,可以促进身体肠道的毒素的排出,减少关节刺激因子对身体的刺激,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每天泡水喝350-500毫升为宜。
牛奶:牛奶是富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具有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患者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每天350-500毫升为宜。
热饮为佳。
2、化脓性骨髓炎的其他注意事项 2.1、冲洗引流的护理置管冲洗能使骨髓腔、关节腔内的积血、脓液、及坏死组织得到充分的引流,减少中毒症状,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也有较大的作用,使之直接作用于病灶内的细菌,使脓液中的蛋白酶得到足够的稀释而有利排出,感染易得到控制。
骨髓炎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01. 基本概述 03. 危险行为因素 05. 健康促进计划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健康教育策略 06.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基本概述
骨髓炎定义
骨髓炎是一 种由细菌感 染引起的骨
组织炎症
主要症状包 括疼痛、肿 胀、发热、
乏力等
可能导致骨 骼变形、关 节功能障碍
等后遗症
健康教育方法
01
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 题讲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 骨髓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3
健康咨询:设立健康咨询台, 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服务,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05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 体平台,发布健康教育信息 和视频,扩大宣传范围。
02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海报、 手册等资料,方便患者及家 属了解骨髓炎的相关知识。
0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 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
03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 骨髓炎风险,适量饮酒有益 健康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 减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健康促进实施
制定健康促进计划: 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 目标,制定合理的健
康促进计划
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目标
01
提高公众对骨 髓炎的认识和
了解
02
增强公众对骨 髓炎预防和治
疗的意识
03
培养公众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
健康行为
04
提高公众对骨 髓炎患者的关
爱和支持
健康教育内容
1 介绍骨髓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3 提供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外伤等 4 介绍骨髓炎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 5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6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健康宣教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在正常人的血液里有时有少数细菌侵入,但由于机体抵抗力而被消灭,如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并有感染病灶时,细菌可从病灶进入血液,机体未能将其全部消灭,细菌随循环可侵入骨骼。
是否发生感染,要看当时机体对感染的敏感性,局部的抵抗力等条件决定。
【术前指导】
1、心理指导: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以积极的的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可口的食物,少食多餐,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高热时,及时进食温糖盐开水,以防虚脱。
多饮水,以加速毒物排泄。
出现心肌炎时宜低盐饮食,限制水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体位与休息: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以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和关节畸形。
出现肺部感染时,取半卧位,以利于咳嗽、排痰。
4、基础护理:高热时,出汗多,应勤擦洗、勤更换衣裤及被单,保持皮肤清洁、舒适及床单干燥,以防着凉。
因病情重以及肢体疼痛,患者缺乏主动活动,应每2~3小时翻身按摩1次,以防褥疮。
大小便后,也应及时用温水擦拭并涂以肤疾散或爽身粉保护皮肤。
4、术前准备:练习床上大小便,病人术前一天需清洁皮肤,术前晚12h时禁食,术前4h禁饮,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保持良好睡眠。
【术后指导】
1、伤口冲洗护理: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引流需大量抗生素液持续冲洗,一般在术后24小时之内快速(似流水样)灌洗,然后每2小时快速冲洗1次,再维持冲洗直至
引流液清亮为止,要特别注意保持冲洗装置通畅,冲洗液不间断,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翻身时妥善固定,保护好引流装置,防脱出。
不能自行打开冲洗装置接头,以免引起伤口感染加重。
当伤口敷料渗湿时说明引流不畅,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2、饮食指导: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可口的食物,少食多餐,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高热时,及时进食温糖盐开水,以防虚脱。
多饮水,以加速毒物排泄。
出现心肌炎时宜低盐饮食,限制水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出院指导】
1、坚持使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后2周,以巩固疗效,防止转为慢性。
2、伤口愈合后又出现红、肿、热、痛、流脓等,则提示转为慢性,需及时诊治。
3、避免患肢负重至骨愈合,并防跌倒后而至病理骨折。
4、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5、定时复查,若有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