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1)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D___,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为_____B_A_C_D__(填 字母)。
谢谢
)D
A.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0.5 mm
B.人眨一下眼睛的时间约为10 s
C.初中生100 m短跑成绩约为10 s
D.1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cm
2. 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
结果比真实值( )
B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3. 下列情况中,因为误差而引起测量值与真实值有差别的
(1)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56_____μ__m___。 (2)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8_____c_m____。 (3)北京市至上海市的铁路全长为1 463______k_m___。 (4)一扇门的高度大约为2.35_______m___。
思路点拨:要熟记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长度估测题必须要 正确认识1 m、1 dm、1 cm等有多长。
7. 1 h=_____6_0____min,1 min=_____6_0____s, 1 h=___3__6_0_0___s。
8.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______钟____、__________ 来测表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__来测 量时停间表。
6.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D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C)
A. 80 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科学记数法
4.生活中常见的长度
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 ≈ 80cm 一层楼的高度 ≈ 3m 一支2B铅笔的长度 ≈ 1.75dm = 17.5cm 一张纸的厚度 ≈ 0.1mm
例1 (1)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μm,
步骤三:放。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 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 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步骤四:读。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步骤四:读。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 读数: 3.2cm
读数: 3.25cm 说明: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分度值越小, 测量结果越精确。
6.机械秒表的读数
用停表测量时间时,先看小圈再看 大圈,小圈读数+大圈读数=记时。 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3min+37.5s=217.5s
例5 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4 min 44.2 s。
例6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机械停表 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 间是 30s ,分度值是 0.1;s 短 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15,mi分n 度值是 30s,图中显示的时间 是 9min 38.。4s
间为_3_0_m__i_n,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_1_m__i_n_。
大表盘秒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_3_0_s__,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0_.1_s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图(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2cm),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0.005cm),如图(4)a所示。
a.测量纸张厚度 b.测量细铜丝直径图(4)特殊测量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5cm),则细铜丝直径为L/n(0.17c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1)熟练的掌握刻度尺的使用、长度单位的换算(2)熟练地掌握停表与读数,掌握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3)理解测量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避免误差的方法(4)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及判断,明确参考物的概念及选取(5)理解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规则。
2.掌握时间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参考系的选取与规定。
知识解析: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其他还有:()、()、()、()、()、();换算关系: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
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其他还有:分()、小时()。
换算关系:1min= s ,1h= s。
3.刻度尺的使用(1).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工具:_______(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测量时,尺要_______所测长度,不能用磨损的零刻线。
计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估读。
物体的实际长度等于____________。
4.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运动、运动。
5.参照物:(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
(2)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物体了。
(3)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
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
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的。
典型例题考点一、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规则例题1 读数(1)下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2)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是 cm(3)下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例2 用刻度尺测长度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使用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_____刻度尺;记录时,要注明_____;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估读. 例3 .刻度尺使用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例4.机械停表的使用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8.4sB.38.4sC.3min38.4sD.3min8.4s例5.其他测量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变式训练【1】:下列测乒乓球直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二、时间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例1 20nm= m 0.167um= dm7.98km= mm 69.93m= nm例2 4680s= min 5.5h = s考点三、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避免误差的方法例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例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 ;(2) ;(3)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五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开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
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估计十秒钟以后举手睁开眼睛,我来计时,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开始![生]按照指令操作[师]谁能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生]学生答复。
[师]指出正确得数,要想得出准确的数据,我们要学会使用仪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根底上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1.长度的测量[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生]直尺、三角板、卷尺。
[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
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
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
[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
[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方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课件 共20张PPT

新知巩固
【例2】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 )
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
新知巩固
【备】 314μm = 314×10-6 m = 314×10-6×102 cm = 3.14×10-4 cm
新知学习
长度的测量工具
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新知学习
刻度尺的正确放置
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 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新知学习
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和正确记录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
完整的数字应包含准确值和估读
值(最后一位数字,即分度值的
下一位)。因此,读数时我们要
课堂小结
单位:m、km、cm等 长度的测量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一步:正常走路时前脚跟与 后脚尖间的距离(成年人的 一步长约0.8 m)。
测一测
请你估测一下你的课桌的高度。
新知巩固
【例1】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B___(填“A”或“B”)。物 体的长度为___2_.4_5_(_或__2_._4_4_或__2_.4_6_)____cm。
新知巩固
抢答
【例2】分别指出刻度尺的分度值和物体的长度。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新知巩固
【备】 两位同学分别利用厚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长,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乙____, 不正确的操作的错误原因是: _刻__度__尺__上__的__刻__度__线__没__有__紧__靠__被__测__物__体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二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1)观察刻度尺零刻线, 若零刻线磨损, 可另找清晰刻线作为起 点进行测量 认 (2)观察测量范围(即量程)、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长度, 它 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 使刻度尺有 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不能歪斜, 不 使用磨损的零刻线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2.长度单位的换算
十进制单位 1 m=10 dm 1 dm=10 cm 1 cm=10 mm 1 km=103 m 1 m=103 mm 1 mm=103 μ m 1 μ m=103 nm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拓展归纳1.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例如安装门窗时可精确到1 cm,安装玻璃时就需要精确到1 mm,而 在测量操场长度时只用分米刻度尺就足够了。 2.在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结果的位数,而测量 结果又反过来反映了刻度尺的属性(即精确程度)。 3.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方法 案 例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将 n 张纸压紧测出其总厚度 L, 累积法 L 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积小成大) n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例3 如图,该机械停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 其分度值为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其分度 值为 。此时该表的读数为 min s。
知识点一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数字: 准确值 + 估计值
单位:
由分度值决定
有且仅有一位
你能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吗?
木块B的长度是: ;1.8cm 木块B的长度是: .1.85cm
思考??????
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
径,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方 案.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厘米、 毫米、
km dm cm mm
微米、
纳米
µm
nm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03m 1dm=0.1m =10-1m 1cm=0.01m =10-2m 1mm=0.001m =10-3m 1µm=0.000001m =10-6m 1nm=0.000000001m =10-9m
相互配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思考:测量长度时,是否 分度值越小越好?请结合 具体事例作说明。
想想议议
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 1. 日晷; 2. 滴漏(水钟); 3. 沙漏(沙钟); 4. 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5. 近代机械钟; 6. 电子钟和原子钟。
• 15min=____h 0.25
• 1.5min=____s
• 300s=_____min 90 5
测量时间的仪器
• 生活中常用的: 钟 表
运动和实验常用的:停 表
学会使用秒表
取一块秒表,仔细观察: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_____ ,大表盘30的S分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国际单位制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一般来说一类物理量国际单位只有一个,常用单位可以有很多个
二、长度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3、进制:长度单位是10进制
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 ,1km=103m
1)36cm= m 2)125m= km
4、长度估测:要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该用什么单位掌握清楚
1)黑板的长度2.5 2)课桌高0.73)铅笔芯的直径
4)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um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2、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可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分度值: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即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4、量程: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
测量工具的量程不能过大,不能小于测量物体的测量值,所以测量之前要估计测量物体的测量值大小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
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以及零刻线是否被磨损。
(2)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记录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1)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A. 量程3m,分度值1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2.70(2.68~2.72)_cm
3)如图14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物体的宽度是1.40 cm。
四、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2.进制:时间单位是60进制
1h=60min 1min=60s。
1)0.1h= s 2)1200s= h
3、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
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停表、秒表测量时间。
4、停表/秒表的使用方法
调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
按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停计时结束时,按动秒针控制按钮,秒针停在最后计时处
读读出秒针和分针所对应的时间,将它们相加,单位要统一
停表要上有两个表盘,一个大表盘一个小表盘。
小表盘的量程是15分,分度值是30秒。
前半量表示0-30秒,后半量表示31-60秒。
大表盘是对小表盘所述30秒的细化,所以量程是30秒,分度值是0.1秒。
注意观察大表盘的示数。
前半量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后半量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
读数先读小表盘,后读大表盘
例如上图停表读数为1min39.8s即99.8s,不需要估读
1)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337.5S _。
2)停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分别读出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in s。
五、误差
1、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误差;
2、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尽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3、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35cm B.12.34cm C.12.50cm D.12.36cm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练习
1.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B )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 mm
2.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 )
A.1mm B.1cm C.1dm D.1m
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D )
鞋的尺寸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230 325 330 335 340 A.m B.cm C.nm D.mm
4.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B )
A.7.50cm B.7.51cm C.7.52cm D.7.53cm
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6.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纽扣的直径是1mm;1.05—1.12cm
7.如题16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题16-1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4.8 cm,题16-2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4.70 cm。
题16-4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3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