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

第三课小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

初一( )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1、解方程组 把 ① 代 ②,得( )

(A )2x+3x-3=6 ; (B )2x+3(x-3)=6 ; (C )2x+x-3=6 (D )2y+3y=6

2、解方程组?

??=--=+125318

53y x y x 时,①+②得( ),①-② 得( ) (A )306-=x (B )66-=x (C )3010-=y (D )610-=y

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232752y x y x 时,①-②得( )

A 、2y =5

B 、-8y =5

C 、2y =9

D 、-8y =9 4、解下列方程组:

(1) ???=-=+2413y x y x ( 2)?

??=+=+254564y x y x

①② 6

323

=+-=y x x y ①② ①②

(3)???-=-=+12352y x y x (4) ???=-=+3252y x y x

环节一:复习

1、下列方程组中( )的解是???==12

y x

A 、 ?

??=-=+23

y x y x B 、???=+=-6332y x y x C 、

??

?=+=+362y x y x D 、?

??=-=-13

2y x y x 2. 解方程组???=-=+24

y x y x

这节还可以用一种新方法解————————加减消元法 环节二:讲授新课:

例1: 解方程组???=-=+24

y x y x

解:①+②,得: 2x=6

X= 把X= ,代入①,得

+y=4 y= ∴原方程组的解是:

我的感觉是: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用 法比 法容易

环节三:试一试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1345

32y x y x

解:①+②,得: x=6 X= 把X= ,代入①,得

2 +3y=5 y= ∴原方程组的解是: 环节四:练习

1、选择加减法进行消元.

(1)???=-=+574973y x y x (2)???=+=+2

54564y x y x (消 用 法) (消 用 法) 解::① ②,得: 解::① ②,得: = = = = 把 = ,代入 ,得: 把 = ,代入 ,得: = = = =

∴原方程组的解是: ∴原方程组的解是:

环节五:先填空,再写解的过程:

(3)???=-=-2

32b a b a (4)???=+=+-10326

52y x y x ①② ①②

①②

(消 用 法) (消 用 法)

解:① ②,得: 解:① ②,得: = =

(5)???=+-=-102322y x y x (6)?

??=-=-10232

2y x y x (消 用 法) (消 用 法) 解::① ②,得: 解::① ②,得: = =

小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是: 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时,用 法消元 ; 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 互为相反数时,用 法消元 ; 环节六:巩固练习 A 组题

1、解下列方程组:

(1)???=-=+7283y x y x

(2)???=-=-4

23825b a b a

①② ①②

(3)???=+-=-102322n m n m (4)???-==+3252y x y x

第三课时小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班别:初一( )班 学号: 姓名:

1、解方程组

把①代②,得:

(A )2x+3x-3=6 ; (B )2x+3(x-3)=6 ; (C )2x+x-3=6 (D )2y+3y=6

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2327

52y x y x 时,①-②得( )

A 、2y =5

B 、-8y =5

C 、2y =9

D 、-8y =9 3、解方程组?

??=--=+125318

53y x y x 时,①+②得( ),①-② 得( ) (A )306-=x (B )66-=x (C )3010-=y (D )610-=y

4、解下列方程组:

(1) ??

?+==x y x y 83 (2)???=-=+3252y x y x

①②①② 6

323=+-=y x x y

(3)???-=-=+12352y x y x (4) ???-==+3252y x y x

B 组题

1、解下列方程组???=-=-+20430

973y x y x

2、若243y x b a +与b a xy --254

是同类项,求a ,b 的值.

环节七:

小结: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可用加、减法消元法解的特点是: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时,用法消元;

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法消元;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技巧

???=+=-164354y x y x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根据方程组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消元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观察、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比较几种解法的差别与联系,体会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这一方法。 教学重点: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会对一些特殊的方程组灵活地选择特殊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认识 1、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 消元的方法有哪些? 3、不解方程组,判断下列方程组用什么方法解比较简便,理由是什么?你是怎样实现消元的? ⑴ ???=+=924y x y x ⑵ (3) ⑷ 归纳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情况下用代入法简便?什么情况下用加减法简便? 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学习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 341953y x y x ?-=?+=?33234x y x y

???=+=-16 4354y x y x (1) (2)???=+=-,1225423y x y x 2、 合作探究:几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殊方法。 (一)整体代入法 分析:方程①及②中均含有2x + 3y 。可用整体思想解。由①得2x+3y= 2代入②而求出y 。 学生练习:用整体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二)换元法 学生练习: (三)化繁为简法

学生练习 三、当课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布置 ()2018x-2017y=4040 12017x-2018y=4030???()()2x+y -2y=03222x+y -5=7y ?????()x y =3363x+y=-15?????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作者:————————————————————————————————日期: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说 课 稿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曾意 班级2013级1班 姓名唐倩 学号20130241201 2016年5月25日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数信学院2013级1班的唐倩.我说课的课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本课题是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数学第二册(下)第7章第一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中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先通过类比方法了解方程组的基本性质,结合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来深入学习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初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下一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同时学会建立一般的,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培育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使学生养成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是第七章的第一节,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初步认识,因而确定重、难点为: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会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为教师所传授的,而只能为学习者所构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授——受过程,也不是机械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成为他们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因而,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

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讲课讲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y=4z B.6xy+9=0 C.1 x +4y=6 D.4x= 2 4 y-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 2 8 423119 (23754624) 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 = ?? ????+=-==-=???? 3.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 () A.有且只有一解 B.有无数解 C.无解 D.有且只有两解4.方程y=1-x与3x+2y=5的公共解是() A. 3333 ... 2422 x x x x B C D y y y y ==-==-???? ????===-=-???? 5.若│x-2│+(3y+2)2=0,则x的值是() A.-1 B.-2 C.-3 D.3 2 6.方程组 43 235 x y k x y -= ? ? += ? 的解与x与y的值相等,则k等于() 7.下列各式,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①xy+2x-y=7;②4x+1=x-y;③1 x +y=5;④x=y;⑤x2-y2=2 ⑥6x-2y ⑦x+y+z=1 ⑧y(y-1)=2y2-y2+x A.1 B.2 C.3 D.4 8.某年级学生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比女生人数x的2倍少2人,?则下面所列的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有() A. 246246216246 ... 22222222 x y x y x y x y B C D y x x y y x y x +=+=+=+= ???? ????=-=+=+=+???? 二、填空题 9.已知方程2x+3y-4=0,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_______;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为:x=________. 10.在二元一次方程-1 2 x+3y=2中,当x=4时,y=_______;当y=-1时, x=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2 -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 ② ???=+=-164354y x y x ① ② ① ② ???=+-=65732y x y x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目标:1、会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选择解法——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 2、能灵活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记忆大比拼】 1、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一般思路)是什么? 2、 什么是代入消元法?什么是加减消元法? 【自主学习】 3、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由①得,y= ③ 把③代入②,得 , 解此方程,得 , 把 代入 ,得y= 。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 4、 观察方程组???=+=-,1225423y x y x 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y 的系数的关系是: ,为达到先消去y 的目的,应让① ②,得 。 5、 观察方程组???=-=-,1235332b a b a 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b 的系数的关系是: ,为达到先消去b 的目的,应让② ①,得 。 【能说会道】 不解方程组,判断下列方程组用什么方法解比较简便,理由是什么?你是怎样实现消元的? ⑴???=+=924y x y x ; ⑵ ???=+=+321y x y x ???=+=-2 4513y x y x ⑷ 归纳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情况下用代入法简便?什么情况下用加减法简便? 【动手动脑】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 ?-=+=-12441y x y x ()? ??=+=+3.16.08.05.122y x y x ???-=+-=+765432z y z y ???=-=+6341953y x y x ⑶ ⑸ ⑹

(1) (2) ()???=+=+10 4320294y x y x ()???-=-=-5571325y x y x ()???=--=-0232436y x y x 【超越自我】 【七嘴八舌】今天你的收获有哪些?你的困惑有哪些? ()?? ?=-=+523323y x y x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 授课人 评课人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聆听了王老师的课。下面就王老师的《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老师这堂课充满了活力,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教法灵活,趣味盎然。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地倾听,自由地表达,灵活地运用,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步步流畅,充分地达到了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敏锐地观察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教师个人素质上看,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都非常高,正因为有王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肯学,乐学,老师教态自然、亲切,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课堂语言准确清楚,快慢适度,条理性强。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给学生极大的鼓舞,让学生充满了朝气。 从教学程序上看,王老师首先复习回顾了用代入消元法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抛出不用代入法能不能解决方程组这个问题。学生探究这个过程,发现消元的根本,然后之前有了找小系数的经验,本节课继续找系数相对合适的进行消元。最后学生总结方法的基本步骤,师生交流确定口诀。教学思路清晰,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当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任何好的理念和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这节课也不例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有两点,王老师没有注意到。有些方程组需要经过变换才能正常使用口诀,比如带字母的、含有比例的、含有小数系数的。不用求出xy分别等于几,就能求出关于xy的代数式的最终值,这就是整体代入的技巧。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有技巧,能用加法的最好不用减法,因为容易出现去括号等错误。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但瑕不掩玉,王老师这节课仍是一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教师都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一切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第----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这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该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第1课时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应用广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在前面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课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使“未知”逐步转化为“已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也为后面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我确立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了解消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合作交流意识。 3、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和七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联系实际,设置本节课 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探究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这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 三、说教法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中启发性、直观性等原则,我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 四、说学法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尝试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第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用多媒体展示这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在哪里?通过让学生看图猜问题,可以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生通过图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不难猜出是在超市。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一天,小明去超市买水果,香蕉的售价是5元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3元每千克,小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克,付款33元,那么:小明买了香蕉和苹果各多少千克?

初中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初中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 计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哈尔滨市依兰县宏克力镇第二中学左湘茹 【摘要】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运用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解决了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并已掌握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后予以展开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习线性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在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部分内容时,也要经常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求解问题;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初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特殊性。 2、数学思考: 能用类比思想迁移知识,通过自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3、解决问题: (1)会验证一对数是否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给出一对值,能说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4、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理解他人的看法并与他人交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及其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的理解。 【分情分析】 学生们已经掌握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等知识,而七年级的学生还具备孩子的心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所以我采用故事激趣的方法,引出课题,鼓励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策略】 本课先采用故事激趣法,并使用类比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类比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循循善诱,直观生动,突出了教学得重点和难点,并增大了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幻灯片1 1、周未的阳光暖暖的照着大地,喜洋洋和美洋洋决定去郊游,他们一共带了8个鲜草果冻,你知道他们每个人带了多少个鲜草果冻吗? 注意: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量?你能设两个未知数来解决吗?

(完整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对方程组中的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从而促成由未知向已知转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思想: (4)通过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解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情感目标: 通过对比观察、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消元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 问题1: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73)1(=+y x 022)2(=+y

532)3(=-x 93)4(=+y x 问题2:你能把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改写成用x 表示y (或用y 表示x )的形式吗? 问题3:把(1)(2)两个方程合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那由(3)(4)组成的呢? {73022)1(=+=+y x y ){2(53293=-=+x y x 二、情境引入 老师周末和朋友一起去逛街,我们各买了1双相同的鞋,两人一共消费了600元,我的朋友买了鞋之后又去买了2件T 恤,此次购物老师的朋友一共花了500元,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鞋和T 恤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吗? 请说一说你的方法 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三、技能试炼 你有办法求出这两个方程组的解吗? {73022=+=+y x y ){2(53293=-=+x y x 这两个方程组你解出来了吗?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解上面两个方程组的方法和思路呢? 四、例题解析: 你能想出办法求出这个方程组吗?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特殊方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特殊方法 一、合并法。 一组方程组中两道方程不能直接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但是相加(或相减)后两未知数的系数相同,这时适合用合并法来解。 例 ?? ?=+=+② ①12 54223y x y x 解:(①+②)÷7 ③2=+y x ③×3-① ④2-=x ④代③ ④4 =y (1)???? ?-=+=+②①10 651056y x y x (2) ?????? ?=-=+② ①3 4 1526 411517 y x y x

(3)???? ?=+=+②①61 71379 137n m n m (4)????? -=+-=+② ①106 1911741119t s t s (5)???? ?-=++--=++-② ()( ①)()( 42)20172018792517201720183922y x y x

二、换元法。 一组方程中两道方程都含有较复杂的相同代数式,用一半方法消元比较麻烦,这时可以用换元法。 例 ?????? ?-=+---=++-②① 23 25323 253x y y x x y y x 解: 考虑到两式中代数式3 25 3x y y x +-和相同,所以可以设 3 2,53x y n y x m +=-= 。原方程变为 ???? ? -=--=+④ ③2 2n m n m 解得 ???? ?=-=⑥⑤0 2 n m 即 ?? ?=+-=-?????? ?=+-=-⑩⑨⑧⑦0 210 303 2253y x y x x y y x 解⑨⑩组成的方程组得.4,2=-=y x ?? ?=-=∴4 2y x 方程组得解为 练习B : ?????=++--=+--②①)(62 32)(4)(51x y y x y x y x ???????=++--=--+② ①)(3 142 3 3143)(42)(32x y y x y x y x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涪陵第十六中学:湛小刚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几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节内容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出现的,为后面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打下了基础。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上强调独立、探索的今天,本节内容的作用无疑是很重要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特殊性 2、能力目标: (1)会验证一对数是否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用类比思想迁移知识, 通过自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探索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引入生动古老的数学名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爱好数学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我首先采用激趣法,从“鸡兔同笼”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其次使用类比法与启发式教学的合用,通过类比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最后,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循循善诱,直观生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增大了教学容量. 三、学习方法:

8.1-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公开课)

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 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和二元一 次 方程组有关的四个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新的方程建模的基础课,为今后学习一次函数以及其他学科(如:物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引导作用,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反映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数学思考] 体会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多个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 效的数学模型,能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作用。 [解决问题] 通过对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的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上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及教学目标,本节课中相关 概念的掌握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个数的确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方面通过学案与课件,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 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主练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感受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在教学中不只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结论的方法。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采用 引导发现法为主,情景问答法、讨论法、活动竞赛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完成本节

二元一次方程教案讲课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难点是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学时,我们就解答过著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呢? 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根据题意,可得: 2x+4(35-x)=94 解得x=23 ∵35-x=35-23=12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师:新的思路:在上面“鸡兔同笼”的问题中,我们会发现它有两个等量关系: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35;鸡的腿数+兔子的腿数=94. 如果我设鸡有x只,兔子有y只,这时我们就得到了方程x+y=35和2x+4y=94.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方程及由它们组成的方程组. 2.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有这么一段对话:老牛和小马驮着包裹走在路上. 老牛:累死我了! 小马:你还累?这么大的个儿,才比我多驮2个. 老牛:哼,我从你背上拿来1个,我的包裹数就是你的2倍! 小马:真的?!

《用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用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方程组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消元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观察、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差别与联系,体会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这一认识方法. 教学重点: 会根据方程组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元法. 教学难点: 会对一些特殊的方程组灵活的选择特殊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消元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代入消元法?什么是加减消元法? 二、新课讲解 1.分别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25342x y x y 34165- 6 33x y x y +=??=?

2320 235297x y x y y +-=???++-=??①② 学生利用两种方法独立完成上述方程组,分别请4名学生黑板来板演。 2.观察上面的解题过程,回答问题: (1)代入法和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点? (2)什么样的方程组适合用代入法?什么样的方程组适合用加减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实质都是消元,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为“一元”。 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1或-1时,用代入法简单,其他的用加减法简单。 3.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y=x-3 (4) 4x-y=5 2x+3y=11 2x+3y=13 4.拓展创新 (1)解方程组: 分析:方程①和方程②中均含有2x+3y,可以用整体代入???=-=+11522153-y x y x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公开课教案

8.2 消元——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 鹤山市城镇中学——朱有粮 一、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思想。 2. 能理解、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3. 培养阅读课本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二、 温故知新: 1. 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1>若a =b ,那么a ±c = . (等式性质1) <2>若a =b ,那么ac = . (等式性质2) <3>思考:若a =b ,c =d ,那么a ±c =b ±d 吗?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3.之前我们用什么方法解过下面这个方程组? ? ??=+=+40222y x y x 具体步骤是:由①得 =y . ③,把③代入①得 .从而达到消元的目的。(即把二元一次方程变成我们较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学习内容: (一)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得出加减法的定义。 1. 解这个方程组???=+=+40 222y x y x 除了用代入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99面第二个思考前的内容。回答第一个思考中的问题。 3.探讨:课本上的这半句话:“②-①可消去y ,得 x =18”中隐含了那些步骤? 4. 思考: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 81015,6.3104y x y x 5.总结得出加减法的定义。

初一( )班 号 姓名 2.填空题。 (1)已知方程组???=-=+6 32173y x y x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 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 (2)已知方程组???=+=-10 62516725y x y x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 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 3.选择题。 (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5676y x y x 应用 ( ) A.①-②消去y. B.①-②消去x. C. ②-①消去常数项. D. 以上都不对. (2)方程组???=-=+5231323y x y x 消去y 后所得的方程是 A.6x =8. B.6x =18. C.6x =5. D.x =18. (三)例题分析。 例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336516 43y x y x 解: (四)练习。 1.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5238 52)1(y x y x ???-=-=+2 236 32)2(y x y x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P 103 习题8.2第3大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等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本节是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实行的讨论。它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升,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作用是承前启后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意义。 (2)水平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会检验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表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 三、学习方法 我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分小组展开活动,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与水平。进而实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水平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实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实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公开课教案

丰台中学2012年数学观摩课教案 【课题】:8.2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教者】:李秀琴 【班级】:七年级3班 【时间】:2012年4月19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熟练用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①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用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展示——应用 【教学用具】: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会熟练用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活动1】: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96-9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要分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的22场比赛中得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各为多少场? ①如果设两个未知数:设胜x 场,负y 场,可得方程组 ②如果设一个未知数:设胜x 场,可得一元一次方程为 2x+(22-x)=40 ③把方程组中①方程x+y=22变形后可写成y=________,然后把它代到②方程2x+y=40中,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解出x 的值,进而求得y 的值。这样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得出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2.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0222y x y x 的过程。 解:由①得: y=_____________③ 把③代入②得: 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得: x=_____________ 把x=________代入③,得: y=_______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y x 3.思考:(1)在上面的解题过程中,把③代入①可以吗?试试看。 (2)把x 的值代入①或②求y 的值可以吗? 4.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________,进而求出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活动2】反馈展示: 1.根据题后的要求变形下列各方程。 (1)x+y=1(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 (2)2y-x=3(用含y 的式子表示x ) 2.解下列方程组。相信自己一定行! ???=+=-7321y x y x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展示) 【活动3】:检测应用: 1.基础知识点对点: 在方程3x-y=1中,用含y 的式子表示x 为_____________. 2.慧眼求真知。 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① ② ???=+=+40222y x y x ① ② ① ②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琴中宋兴欢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众所周知,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前面已经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对本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既是“一元”向“多元”发展,是学生新的方程建模的基础课,也为今后学习方程与函数奠定基础,同时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引导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反映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2、数学思考:体会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多个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能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作用。 3、解决问题:类比一元一次方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自由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探究习惯,体会方程组刻画现实数量关系的的优越性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发现中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含义,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能用正确的形式表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关键:引导学生感受“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建模意识。 教学手段与用具:多媒体、黑板、彩色粉笔、40厘米绳子。 二、教学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我首先采用激趣法,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并将这个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由浅入深,先简后繁,层层剖析出知识的“真面目”。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其次使用类比法与启发式教学的合用,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最后,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循循善诱,直观生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增大了教学容量. 三、学习方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层层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而归纳得出本节课的几组定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在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类比、分析、归纳,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堂好课的关键,主要是看教学设计是否具有条理性与清晰性,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设计:(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设情景】 1、实验情境:请学生将手中40厘米长的绳子绷成一个长方形。 2、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交流所绷成的长方形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异同之处。

二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及练习讲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及练习 基本思路:二元一次方程→化简→消元/转化→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或者加减消元法 适用情况: 1.代入 当有一个未知数系数为1或者-1; 2.加减 当同一个字母的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者相反时; 当同一个字母的未知数的系数互为倍数时; 3.代入加减一起使用 两个相同的未知数系数之和分别相等时; 其中一个未知数系数相差1时; 4.整体代入,即两个方程中有相同整式时; 练习1: y=x-3 2x+3y=11 5x+2y=7 7x+2y=-1 2x-y=1 x+y=5 x-y=3 3x-8y=14 4x+8y=12 3x+2y=5 6x+4y=10 4x+6y=20 4x+7y=222 5x+6y=217 2x+3y=1 3x+5y=12.9 练习2: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2.解下列方程组 (1)(2)(3)(4) .

3.解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解方程组: 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和. (1)求k,b的值. (2)当x=2时,y的值. (3)当x为何值时,y=3? 7.解方程组: (1);(2). 8.解方程组: 9.解方程组: 10.解下列方程组: (1)(2) 11.解方程组:

(1)(2) 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2). 13.在解方程组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a,而得解为,乙看错了方程组中的b,而得解为. (1)甲把a看成了什么,乙把b看成了什么? (2)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 14. 15.解下列方程组: (1);(2). 16.解下列方程组:(1)(2)

最新(说课比赛)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说课稿资料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来自XX学校的选手----XX,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一课时《代入消元法》。下面我将从这五个方面(呈现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在学习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知识之后,它既是学生继续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重要基础,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函数及平面解析几何等内容,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等量思想、转化思想、代入法、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习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是学生系统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代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与优越性,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那么教材如何引入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本教材选用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篮球积分的问题),它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中数量关系的兴趣和态度方面以及培养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方面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教材P91中这样的一个“思考”问题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比较,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而得出解题思路,我认为这样的编排加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对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理解更加深刻,加强了对学生知识的形成十分有利,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步建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并对后续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策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代入法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使用代入法常可达到消元、换元、简化表达式的目的,初中数学中使用代入法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把一个具体数字代入代数式,从而秋初代数式的值,第二,是求多元方程组 2.教学目标 我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改的要求,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