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找规律的方法

初中数学找规律的方法
初中数学中,找规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数列法: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2. 图形法:观察图形的形状、位置、图案等特征,找出图形的规律。
可以通过绘制表格、拆分图形等方式来帮助分析。
3. 代数法:将题目中的未知数设定为x或n,建立方程式,通过解方程找出规律。
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因式分解等方法解方程。
4. 反推法:从结果出发,通过逆向的思维反推出规律。
常用于找等式、判断大小关系等题型。
5. 分类讨论法:针对题目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找出每种情况下的规律。
可借助列举法或排除法等帮助分类。
以上方法仅为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找规律方法,具体应根据题目特点和个人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解题中,多练习、多思考,对各种类型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找规律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数学 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数列的找规律: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1,2,3, 4, 5,…….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三)看例题: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例: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三、基本步骤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2,5,10,17,26,·····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例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1)5,7,11,19,35,67...(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例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4、3^2-1^2=8×1 5^2-3^2=8×2 7^2-5^2=8×3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五、对于数表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下面是常用的一些求和公式:。
找规律数列(7年级)

初中数学培优训练找规律(一)-数列规律一、记忆一些常见数列的规律一次数列1,3,5,7,9…… (2n-1)3,5,7,9, 11 … (2n+1)2,4,6,8,10…… (2n)0,2,4,6, 8 … (2n-2)-1,1,3,5, ,9…… (2n-3)2,5,8,11,14…… (3n-1)-1,5,11,17,23…… (6n-7)其他数列2,4,8,16, 32 … n 21,3,7,15, 31 … 12-n3,5,9,17, 33 … 12+n0,2,6,14, 30 … 22-n1,2,4,8,16,32 …… 12-n2,6,18,36 …… 132-⨯n1,4,9,16, 25 … 2n2,5,10,17,26 … 12+n0,3,8,15, 24 … 12-n二、几个重要数列的求和公式1+2+3+4+……+n=)1(21+n n1+3+5+7+……+2n-1=2n2+4+6+8+……+2n=n(n+1)3333321n ++++ =()2321n ++++ 三、练习1.一组数据 ,1125,916,79,54,31请你按照这种规律写出第七个数 1549 2古希腊科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第12个三角形数与第10个三角形数的差为 23 第n 个数 (连续递增)3有一数列为0,3,8,15,24,35,48,…,则此数列中第2010个数是 4040099 .4下列数据 ,3236,2125,1216,59这组数是一组光谱数据,按照这组数据的规律,第n(n ≥1)个数据应是 ()()42222-++n n 5 找规律,207,103,41,51,203,101,201 则第n 个数是 20n 6 观察下列数,按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5,9,-13,17,-21 .7 数组,,174,103,52,21 --中第7个数是 507- 8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 ,3621,2513,167,93,41则第 7个数是 6443 9 1/2,1/3,1/10,1/15,1/26,1/35,的排列规律?(区分奇偶项)10、数列 1,3,7,13,21,31的规律是什么?通式怎么写?(按2的倍数递增)11、在一列数1,2,3,4,…,200中,数字“0”出现的次数是( B )A. 30个B. 31个C. 32个D. 33个12、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M=(i ,j )表示正奇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2,3),则A 2013=(C )A. (45,77)B. (45,39)C. (32,46)D. (32,23)13.人民公园的侧门口有9级台阶,小聪一步只能上1级台阶或2级台阶,小聪发现当台阶数分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逐渐增加时,上台阶的不同方法的种数依次为1、2、3、5、8、13、21…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那么小聪上这9级台阶共有( B )种不同方法.A. 34B. 55C. 56D. 89(每一项等于前两项的和)14.一组有规律的数字依次是1,5,11,19,29,A ,55,其中A 的值是( B )A. 40B. 41C. 39D. 4215.给出两列数:(1)1,3,5,7,…,2007;(2)1,6,11,16,…,2006,则同时出现在两列数中的数的个数为(A )A. 201B. 200C. 199D. 19816、有2009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总等于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是1,第二个数是-1,则这2009个数的和是( A )A. -2B. -1C. 0D. 217、(循环)有一列数a1,a2,a3,a4,…,an ,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1与它前面那个数的倒数的差,若a1=2,则a2014值为(A )A. 2B. -1C. 1/2D. 201418、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他们研究过图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下列属于三角数的是( A )A. 55B. 60C. 65D. 7519、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如图①),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如图②). 如果规定a 1=1,a 2=3,a 3=6,a 4=10,…;b 1=1,b 2=4,b 3=9,b 4=16,…;y 1=2a 1+b 1,y 2=2a 2+b 2,y 3=2a 3+b 3,y 4=2a 4+b 4,…,那么,按此规定,y 6= ( A )A. 78B. 72C. 66D. 5620、一组有规律的数字依次是1,5,11,19,29,A ,55,其中A 的值是( B )A. 40B. 41C. 39D. 4221、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个数是,那么第,,,,n 1971257341 3122+-n n。
05讲找规律(二)

05讲找规律(⼆)第5讲找规律(⼆)会点:应⽤四则运算表⽰数之间的关系解决⼀步运算规律问题;重点:掌握数列中的找规律、以及数组的找规律,解决数列、数组变化规律问题;难点:找出数表的规律,根据数表之间的数解决数组规律问题。
⼀、数列规律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个按⼀定顺序排列的数,这样的⼀列数叫作数列。
例如:(1)1,3,5,7,9,……(2)2,5,8,11,14,……(3)3,4,6,9,13,18,24……在⼀个数列中,从左向右数到第⼏个数,这个数就叫作这个数列的第⼏项,如数列(1)中的第2项是3,数列(3)中的第5项是13。
数列中的项的个数可以是有限个的,如数列(3),也可以是⽆限个,如数列(1)和数列(2)。
数列中的数是按照⼀定规律排列的。
对于⽐较简单的数列,⼀般从相邻两个数的和、差、积、商中找规律。
对于⽐较复杂的数列则要考虑先将数列合理地拆分成若⼲个部分,再分别考虑它们的排列规律。
数列中的规律有很多种类型:有的是所给的每个数之间有规律,有的是隔⼀个数之间有规律。
这些规律可能是同加、同减、同乘⼀个数、⼀个数列或⼀个数的平⽅。
⼆、数组规律找数组中的规律时,⼀般我们可以考虑从每个数组的对应位置上的数进⾏规律性分析。
我们还可以以每个数组的第⼀个数为基准,分析已知数组中所有数的⼀个共性规律。
三、数表规律除了可以将数排成⼀⾏形成数列之外,还可以将数按照⼀定的形状排成图表,这样就得到了数表。
数表往往是由⼀个或多个数列组成的。
第 1 关数列找规律1、观察下列数列,找到规律并填空。
(1)1,4,7,10,(),16,……(2)2,3,6,11,(),(),……(3)1,2,4,8,(),32,(),……(4)1,1,2,3,5,8,13,(),(),……2、观察下列数列,找到规律并填空。
(1)18,2,15,2,12,2,9,2,(),(),……(2)1,2,2,4,3,8,4,16,5,(),(),……(3)1,4,9,16,25,(),(),64,……【过关检测】1、观察下列数列,找到规律并填空。
【数列找规律总结】

小学奥数:数列找规律总结1、顺等差数列,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的差相等(相邻两数差值不变)。
例如:1,3,5,7,9,……;逆等差数列,前一个数减去后一个数的差相等(相邻两数差值不变)。
例如:10,8,6,4,2,……;2、顺等比数列,即后一个数除以前一个数的商相等。
例如:2,4,8,16,32,……;逆等比数列,即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的商相等。
例如:1024,512,256,128,……;3、兔子数列,即单数序号的数字与双数序号的数分别形成规律。
例如8,15,10,13,12,11,(14),(9)这里8,10,12,14成规律,15,13,12,11,9成规律;2,18,4,16,6,14,8,12,10,……;4、质数数列规律,例如:2,3,5,7,11,(13),(17) ……这些数学都为质数;注意:一般考试只有以下一种情况,而且容易出现到小升初考试,要特别注意。
5、“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例如:平方数列:1、4、9、16、25、36、49、……立方数列:1、8、27、64、81、125、216、……拓展:“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再加减一个数2、5、10、17、26、37、50、……6、相邻数字差呈现规律。
数字之间差呈现等差数列,(相邻两数差值为等差数列)例如:1、3、7、13、21、31、43、……(差值为2,4,6,8,10,12,……)2,5,10,17,26,37,50,……(差值为3,5,7,9,11,13,……)数字之间差呈现等比数列,(相邻两数差值为等比数列)例如:1、3、7、15、31、63、……(差值为2,4,8,16,32,……)7、多个数字间呈现规律,(本题考查较少)裴波那契数列,即任意连续两个数字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字,例如:1、1、2、3、5、8、13、21、34、……任意连续三个数字之和等于第四个数字,例如:1、1、1、3、5、9、17、31、57、105、……8、倍数加减定值或倍数加等差数列2,5,14,41,122,365,……(前数×3-1)3,5,9,17,33,65,129,……(前数×2-1)1,5,13,29,61,125,……(前数×2+3)2,5,13,36,104,307,……(前数×2-1,2,3,4,5,……)。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数列规律)

第 4 讲找规律(数列规律)数学故事通过观察特殊的现象、结论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归纳法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刘老师就给大家举几个归纳法的例子.1. 古时候人们发现每天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于是总结归纳得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都会是这样.2. 一天,刘老师去买葡萄,挑了一串颜色很深的葡萄,尝了一颗发现很甜,就决定买了.3.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著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向,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天黑歼敌七万余人.例题1.找规律,填空:(1)8,15,22,29,36,______,_______,57;(2)97,88,79,70,61,______,_______,34;(3)3,4,6,9,13,18,________,31 .2.找规律,填空:(1)1,2,4,8,________,32,64 ;(2)______,_______,15,24,35,48,63,80,99;(4)3,5,9,17,33,________,129 .3.找规律,填空:(1)1,2,4,4,7,8,10,16,13,32,______,_______,19,128 ;(2)1,2,3,3,6,5,10,8,15,13,______,_______,28,34 ;4.找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1)(2)1 3 17 1918 3 1518 27 39 457 5 15 21 …36 15 2135 44 5627 15 9 11 13 23 …31 29 27 25 ……………5.将 8 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如果第 7 个数和第 8个数分别是 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多少?【思考题】找规律,填空:(1)1,1,2,3,5,8,13,21,______,_______,89;(2)1,2,2,4,8,32,________ ;(3)1,3,5,11,21,43,______,171 .课堂练习练习 1.找规律,填空:(1)10,13,16,19,______,_______,28 ;(2)______,_______,76,70,64,58,52,46 ;(3)1,3,9,________,81,243;(4)1,4,9,16,25,______,49,______ .练习 2.找规律,填空:(1)1,2,2,4,4,6,8,8,16,10,32,______,_______,14,128 ;(2)______,3,16,5,15,7,14,9,13,11,12,________ ;练习 3.找出数表的规律,把空白的数表填出.1 2 2 4 3 6 5 104 3 13 6 28 9 76 15练习 4.找出图中数表的规律,请根据规律填上“?”处的数1 2 6 7 …3 5 8 ……4 9 ……10 ………………………练习5.找规律,填空:(1)______,_______,12,19,31,50,81,131,212 .(2)1,3,3,9,27,______ .(3)2,3,7,13,27,53,______,213 .我学到了什么(一)数学思想、方法小结一、数列找规律:首先、应观察数列是依次增大、依次减少还是大小上下波动.其次、再观察变动的大小有什么规律.二、数表找规律:先观察数表中的数从小到大是什么规律,再观察数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三、常见的数列:1.等差数列:任何相邻两项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都相等.如:1,3,5,7,9,.....2.等比数列:任何相邻两项中,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都相等.如:1,2,4,8,16,.....3.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如:1,1,2,3,5,8,13,.......我学到了什么(二)学数学,懂道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从特殊现象发现一般规律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的出的结论,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是错误的.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用一个关于“归纳主义者火鸡”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钟的时候,主人给它喂食.但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这个火鸡并没有马上作出结论.它一直在观察在不同的情况下,比如,晴天、下雨天;星期一到星期日……主人都准时在上午9点钟来给它喂食.等到它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材料时,它才最终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钟来给我喂食.”但是,在圣诞节的上午9点钟,主人没有来给它喂食,而是来把它做成了美味佳肴.今后,在高中你们会学习“数学归纳法”,由它推导出的结论则是千古不变、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课后练习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1. 找规律,填空:(1)4,8,12,16,20,_________,28,______;(2)________,66,56,47,39,32,26,21,______ .2.找规律,填空:(1)2,6,18,54,______,486 ;(2)1,2,6,24,_______,720;(3)100,81,______,49,36,25,16,_____,4,1 ;(4)2,6,12,20,30,42,________,72,90,______ .3.找规律,填空:(1)40,2,37,4,34,6,31,8,______,_______,25,12;(2)5,3,7,6,9,12,11,24,_______,________,15,96 .4. 如图 5-10,5 个方格表中的数有一定的规律,请按照规律填出第 4 个方格表中的数 .1 52 73 9 5 1330 6 63 9 108 12 234 185. 观察数表,填出“?”1 4 5 ?…2 3 6 ……9 8 7 ……10 ………………………6. 找规律,填空:(1)3,4,7,11,18,29,_______,________,123 .(2)3,2,5,5,8,10,13,17,21,26,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补充练习2.请你参考前面的例题和练习,自己编写数列规律填空题和数表规律填空题各2个,考考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你来批改.(1)(2)【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七年级数学找规律经典题型

七年级数学找规律经典题型一、数字规律1. 数列规律例1:观察数列1,3,5,7,9,…,求第n个数。
解析:首先观察这个数列,发现相邻两个数的差值都是2。
第1个数是1 = 2×1 1;第2个数是3 = 2×2 1;第3个数是5 = 2×3 1;第4个数是7 = 2×4 1;第5个数是9 = 2×5 1。
所以可以得出第n个数为2n 1。
例2:观察数列2,4,8,16,32,…,求第n个数。
解析:这个数列中,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
第1个数是2 = 2^1;第2个数是4 = 2^2;第3个数是8 = 2^3;第4个数是16 = 2^4;第5个数是32 = 2^5。
所以第n个数为2^n。
2. 数字循环规律例:有一组数按照1, 1,1, 1,…的规律排列,求第n个数。
解析:观察这组数字,发现数字是1和 1交替出现。
当n为奇数时,第n个数为1;当n为偶数时,第n个数为 1。
可以用(-1)^(n + 1)来表示,当n = 1时,(-1)^(1+1)=1;当n = 2时,(-1)^(2 + 1)= 1。
二、图形规律1. 图形数量规律例1: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搭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要7根火柴棒,…,求搭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解析:搭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即2×1+1;搭2个三角形时,第二个三角形和第一个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所以需要3 + 2 = 5根火柴棒,即2×2+1;搭3个三角形时,第三个三角形和前面的三角形共用两条边,所以需要3+2×2 = 7根火柴棒,即2×3 + 1。
所以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火柴棒。
例2:观察下列图形的点数规律:第1个图形有1个点;第2个图形有1 + 3 = 4个点;第3个图形有1+3 + 5 = 9个点;第4个图形有1+3+5 + 7 = 16个点;求第n个图形的点数。
初中数学数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初中数学数列找规律题技巧汇总
数列找规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以下是数列找规律题的一些技巧汇总:
1. 找通项公式
在数列中,如果我们能找到通项公式,就能根据公式求出任意
一项或多项的值。
找通项公式的方法有很多,如通过递推公式、差
分法、倍差法、画图法等。
2. 找首项和公差
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可以通过找到首项和公差,从而求得任
意一项的值。
一些数列也可以通过等比数列的特点来求解。
3. 运用数学方法
有些数列的规律需要用到数学方法才能找出来,如利用余数、
最大公约数、质因数分解等。
4. 找规律
在找规律题中,找规律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可以先列出前几项,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后再利用规律解题。
5. 多做练
数列找规律需要不断地练才能熟练掌握。
平时多做练,同时认
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相信你一定能在数列找规
律这方面获得很好的成绩。
记住这些技巧,相信数列找规律题在你心中不再是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的找规律: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分析观察可得,新数列的第n项为:n2-1,所以题中数列的第n项为:(n2-1)+2=n2+1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4,16,36,64,?,144,196,…?(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
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
四、练习题
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
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4、3^2-1^2=8×1 5^2-3^2=8×2 7^2-5^2=8×3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写出两个连续技术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
五、对于数表
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
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