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final)

1、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滴眼液的经验治疗
首选广谱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 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对病情较重患者可以考虑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 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 [A]
结膜瓣遮盖术 [A] 板层角膜移植术, LKP [B] 穿透角膜移植术, PKP [C]
(1)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
适应证
角膜溃疡偏中心位置、浸润较浅,或位于中央但溃疡面积较 小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行溃疡清创治疗40天,溃疡愈合, 遗留较淡斑翳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同的致病菌感染角膜会造成不同的角膜病变特征 革兰阴性细菌所致的角膜炎,如铜绿假单胞菌 所致的角膜炎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由于铜 绿假单胞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板层融解并迅速 坏死,往往24小时波及全角膜,常伴有多量前房积 脓,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内炎
铜绿假单胞菌
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培养药物 敏感试验等
目前眼科可选的抗菌滴眼剂
• 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滴眼液等 •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眼膏等 • 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眼膏等 • 氯霉素类:氯霉素滴眼液 • 利福平:利福平滴眼液 •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等
抗生素分类
2、细菌性角膜炎的风险因素
局部因素 慢性泪囊炎 外伤、异物 角膜接触镜 倒睫 角膜暴露 污染的眼药制剂等
感染性角膜炎的治疗PPT课件

二、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 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 膜感染 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 常见于幼儿 眼部急性滤 泡性结膜炎 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 2.复发感染 树枝状和 地图状角膜炎
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
15
HSK深基质型活动期,角膜中央混浊,水肿,
病灶边界不清,角膜基质新生血管伸入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4
5
诊断:根据病史 典型临床表现 细菌培养
6
治疗: (1)药物: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未出
来之前应选用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常选用的抗菌药 物为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 氟沙星
(2)手术:角膜移植术
7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性角膜炎
病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角膜炎起病 较缓慢,多发生在眼局部免疫功能障碍的个体,如 局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由反复角膜上皮糜烂及 生长不良等,病变比较局限,溃疡多不规则,范围 小并且浅表,可有轻度水肿浸润,与金黄色葡萄球 菌性角膜炎相比,前房反映较轻。
细菌培养
11
12
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全角膜混浊,前房积脓 13
治疗:(1)药物:多粘菌素B、妥布霉素眼 液、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可选用第三代氟喹诺 酮类眼液频繁点眼,15分钟1次,连续2小时, 以后每小时1次,连续48小时之后酌情减量
(2)手术:药物治疗48小时仍不能有效控 制炎症者应及早行角膜移植手术。
也可见于暴露性角膜炎后以及戴接触 镜引起者。
10
临床表现: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溃 疡属眼科急症,形成迅速可在24小时内 形成深基质的溃疡或脓疡,很快导致角膜 穿孔。溃疡区角膜基质表面可发生凝固性 坏死,并附有多量黄绿色的粘脓性分泌物, 前房反应重,炎症早期既有前房积脓。 诊断:根据病史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革兰阴性杆菌
角膜炎是什么_角膜炎的概念简介

角膜炎是什么_角膜炎的概念简介角膜炎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
下面店铺给大家详细说说角膜炎是什么,供大家阅读!角膜炎的概念简介角膜炎(keratitis)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感染性、免疫性、外伤性及全身病性角膜炎;根据发展过程分为非溃疡性及溃疡性角膜炎。
多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角膜混浊浸润或溃疡的形态特征的一类角膜炎症。
角膜炎的病因1.感染性角膜炎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棘阿米巴等。
2.免疫性角膜炎自身免疫因素致边缘性角膜溃疡、泡性角膜炎、蚕食性角膜溃疡等,有时巩膜炎也会累及到角膜,如硬化性角膜炎。
3.外伤性角膜炎严重的眼球钝挫伤、内眼手术等致角膜内皮细胞功能丧失,表现为无菌性炎症和角膜上皮持续性大泡。
4.全身病性角膜炎某些全身病可以累及角膜,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糖尿病可导致角膜上皮脱落等。
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角膜混浊浸润或溃疡等临床表现。
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如眼外伤史、感冒发热史、眼部或全身长期用药史及有无相关的全身疾病。
2.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3.相关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共聚焦显微镜及印迹细胞学检查。
综合判断进行诊断。
角膜炎的鉴别诊断1.细菌性角膜炎多起病急、发病快,刺激症状重,伴大量分泌物,可短期内出现角膜溃疡、角膜变薄融解甚至穿孔,角膜刮片检菌,分泌物培养可明确诊断。
2.真菌性角膜炎多有植物外伤、泥土外伤史,应用激素史,临床表现为菌丝苔被、卫星灶、伪足、免疫环、内皮斑等,共聚焦显微镜及角膜刮片检菌可检到真菌菌丝。
3.病毒性角膜炎多有感冒病史,可反复发作,多表现为异物感、流泪等刺激症状相对轻,角膜知觉减退为其特征,上皮型可表现为树枝状或地图状上皮缺损,基质型多表现为视力下降及角膜基质浸润,内皮型多为角膜水肿等表现。
角膜炎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
1.感染性角膜炎去除诱因,如慢性泪囊炎、处理睑内翻、剔除角膜异物等。
角膜炎

s角膜6. 1感染性角膜炎/溃疡总论【症状】眼红、轻至重度眼痛、畏光、视力减退、分泌物,【主要体征】角膜基质局限性白色混浊(浸润),表面上皮缺损同时存在基质缺损形成角膜溃疡,荧光素着染。
注:与角膜基质水肿和炎症不同,角膜溃疡用裂隙光线不能穿透基质到达虹膜.【次要体征】结膜充血、角膜变薄、浸润灶周围基质水肿和炎症反应、后界层(后弹力层)皱褶、前房炎症反应、前房积脓、私液脓性分泌物、上睑水肿,严重患者发生虹膜后钻连、前房出血和青光眼。
【病因】(1)细菌:为最常见的感染病因,一般角膜感染首先考虑为细菌性,实验室证明为其他因素感染或治疗试验失败后,才考虑为非细菌感染。
(2)真菌:角膜外伤,特别是被植物如树枝划伤后,必须注意真菌感染;角膜浸润常具有羽状边界,周围可有卫星灶、菌斑,Giernsa染色可见范丝;绝大多数真菌在墙养基上生长。
(3}棘阿米巴;眼部极度疼痛、角膜基质浸润,常见于接触镜佩戴者镜片护理不良或有戴镜游泳史者,晚期浸润呈环形;PAS染色、Giernsa染色或calcoflour white(CFW)染色可见棘阿米巴包囊;需要在有大肠杆菌的非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
(4)单纯疱疹病毒:可以有眼睑疱疹或角膜上皮树枝状病变,常有复发病史或眼部疙疹病史。
患者有慢性单纯疤疹病毒角膜炎可并发细菌重复感染。
【鉴别诊断】(1)无菌性溃疡;非感染性、眼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春季结膜炎、营养性角膜病变、维生素A缺乏症等。
微生物培养阴性,前房炎症反应轻微或无,眼部不充血,患者可无不适感。
(2)葡萄球菌周边性角膜溃疡;角膜周边浸润、有时伴有表浅上皮缺损,常为多灶性,双眼发病,漫润与角膜缘间有透明区,很轻或无前房反应,常同时患有睑缘炎。
(3)对接触镜或溶液的免疫反应所致无菌性角膜浸润:一般为多灶、小的上皮下浸润,浅层上皮完整、轻度或无前房反应。
常需排除感染因家后诊断。
(4)残留的角膜异物锈环:伴发角膜基质炎症、水肿、有时无菌性浸润。
第二节 角膜炎症

第二节角膜炎症一、角膜炎总论角膜防御能力的减弱,外界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均可能引起角膜组织的炎症发生,统称为角膜炎(keratitis),在角膜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病因】1.感染源性感染性角膜炎至今仍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约20%盲人因眼部感染而失明。
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细菌、真菌、病毒,近年来有关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报道亦不断增加,其他还有衣原体、结核杆菌和梅毒螺旋体等。
2.内源性一些自身免疫性全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角膜病变。
某些全身病也可以波及角膜,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结膜干燥或角膜软化。
3.局部蔓延邻近组织的炎症可波及角膜,如结膜炎(引起周边角膜浸润性炎症)、巩膜炎(可导致硬化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影响角膜内皮)等。
【分类】角膜炎的分类尚未统一。
目前多按其致病原因分类,如感染性、免疫性、营养不良性、神经麻痹性及暴露性角膜炎等。
其中感染性角膜炎又可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性、衣原体性等。
【病理】角膜炎的病因虽然不一,但其病理变化过程通常均有共同的特性,可以分为浸润期、溃疡期、溃疡消退期和愈合期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浸润期。
致病因子侵袭角膜,引起角膜缘血管网的充血,炎性渗出液及炎症细胞随即侵入病变区,产生的酶和毒素扩散,造成角膜组织结构破坏,形成局限性灰白色混浊灶,称角膜浸润(corneal infiltration)。
此时患眼有明显的刺激症状伴,临床上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有下降等。
视力下降的程度与病灶所处的部位相关,病变位于瞳孔区者视力下降明显。
经治疗后浸润可吸收,角膜能恢复透明。
病变第二阶段即溃疡形成期(图8-1),因致病菌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不同而致炎症的严重程度不一。
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脱落形成角膜溃疡(corneal ulcer)。
溃疡底部灰白污秽,溃疡边缘因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边界清晰,病灶区角膜水肿。
如果致病菌向后部基质深层侵犯,致使角膜基质进行性溶解变薄,变薄区靠近后弹力层时,在眼压作用下后弹力层膨出(descemeetocele)成透明水珠状。
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是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致盲性角膜病,在我国居感染性角膜病致盲率的首位[1]。
该病主要与植物外伤有关,近年来其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角膜感染的主要真菌菌属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
发达国家及气候较寒冷地区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念珠菌属;我国主要以镰刀菌属(占70%~80%)和曲霉菌属(占10%)为主心[2]。
本病有明显的致病危险因素,多与植物性眼外伤、配戴角膜接触镜、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以及患慢性眼表损伤性疾病有关[2]。
真菌感染的发生,取决于真菌毒力和宿主防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角膜上皮损伤后,真菌的孢子或菌丝通过黏附进入角膜基质,在毒素和水解酶的作用下向角膜基质内侵袭性生长。
不同种属真菌感染所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同,这主要与其毒力强弱、菌丝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及机体免疫状况有关。
研究发现镰刀菌属的菌丝在角膜内主要呈水平生长,曲霉菌属菌丝和念珠菌属的假菌丝主要呈垂直生长[3]。
严重感染时,真菌的菌丝可穿透角膜后弹力层进入眼内,引发真菌性眼内炎。
二、临床表现感染早期眼部刺激症状一般较轻,病变发展较细菌性角膜炎缓慢,与细菌混合感染时,病情可迅速加重。
眼部可出现明显的异物感或刺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伴有少量分泌物。
典型体征可有菌丝苔被、伪足、免疫环、内皮斑、卫星灶和前房积脓等。
(1)菌丝苔被:表现为角膜病灶处灰白色轻度隆起,外观较干燥,无光泽,与下方炎症反应组织紧密相连。
(2)伪足:在角膜感染病灶边缘呈树枝状浸润,也称为毛刺。
(3)卫星灶:位于角膜主要感染灶周围,与主病灶之间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小的浸润或溃疡灶。
(4)免疫环:在角膜感染灶周围的环形致密浸润,与感染灶之间有一模糊的透明带。
(5)内皮斑:位于角膜内皮面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常见于病灶下方或周围。
(6)前房积脓:是判断角膜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发生于感染已达角膜深基质层,或菌丝已穿透角膜后弹力层进入前房者。
感染性角膜炎152例的患病及治疗分析

・
经验 交流 ・
感染性角膜炎 12例 的患病及 治疗分析 5
李世 回
( 威市第一人民医院 宣 眼科 ,云 南 宣威 6 50 ) 54 0
关 键 词 :角膜 炎 ;病 原 体 ;治疗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1 7 22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11 (0 )O — 07 0 0644 2 1 1 10 3 — 2
植 术 ,可 以减 少病 灶 内 的病 原 体 ,使 局部 药 物 浓
度 升高 ,有助 于控 制感染 ,促 进角 膜 的愈 合 。 对 于角 膜 溃 疡 接 近 芽孑 或者 已经 穿 孔 者 , 由 L 于受 我 院条 件 限制 ,则转 诊 到 上级 医院 进 行治 疗
或进 行 角膜移植 术 。
结
果 1 .我 院 6年 感 染 性 角 膜 炎 分 类 分
析 :我 院 6年来 收 治 的 12例 感 染 性 角 膜 炎 ,经 5 过 临 床 检查 和 实验 室 检 查 ,根 据致 病 微 生 物 的 不 同进 行分 类统计 ( 图 1 。 见 ) 病毒 性 角膜 炎病 例最 多 , 其 次是 细 菌性 角膜 炎 , 菌性 角膜 炎病 例 较少 。棘 真
对 象和 方 法
20 0 4年 9月 ~2 1 0 0年 8月 ,因
感染性 角 膜炎 于我 院住 院治 疗 的角膜 炎 患者 共 12 5 例 12只眼 。其 中男 性 6 5 7例 6 7只眼 ,女 性 8 5例 8 5只 眼 ,所 有患 者 均 是单 眼发 病 ,患病 年龄 最 小
1月 ,最 大 8 5岁 。
同特 性 ,病原 微 生 物 和炎 症 反应 导 致 角膜 组 织 的 破 坏 甚 至穿 孔 ,成 为视 功 能 和 眼球 完 整性 的 巨大 威 胁 。根据 临床 检查 的特 点做 出初 步诊 断 ,选用 合 适 的 治疗 方 案 ,及 时控 制感 染 ,对 于预 后极 为
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1

⑵术后护理:①参照眼科术后护理常规。建 议戴上硬性眼罩保护术眼,尤其是睡眠或 打盹时。②手术24小时后,每天换药。若 植片平整,可改用眼垫包扎,至刺激症状 基本消退为止;若植片不平整,应适当延 长包扎时间。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 是角膜感染和角膜排斥反应征象。如病人 主诉眼痛、头痛、畏光、流泪、视力突然 下降,眼球充血、眼压升高或角膜植片由 透明变为混浊、水肿,并向外膨隆等现象, 应立即报告医生。④眼压监测:定时测量 眼压,观察眼压变化。⑤药物护理
2、手术治疗 (1)穿透性角膜移植:适用于 有角膜溃疡穿孔危险或已穿孔者。(2)板 层角膜移植:通过角膜板层切除,可以清 除病灶。(3)结膜瓣遮盖术:清除角膜病 灶,利用结膜瓣的丰富血供,高角膜局 部的药物浓度,但遗留角膜瘢痕。
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 与角膜炎症刺激有关。 2、潜在并发症 角膜穿孔、眼内炎。 3、感知紊乱 视力下降,与角膜炎症影响有 关。 4、焦虑 与病情反复,担心预后不良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知识。
护理目标
1、眼痛、畏光、流泪减轻或消失。 2、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 3、视力提高或恢复正常。 4、病人理解真菌性角膜炎的病情发展,情绪 平稳。 5、病人及家属获得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药物护理①按医嘱选择抗真菌药物:白天 用眼药水滴眼,每1/2~1小时滴眼一次,睡 前涂眼膏。症状严重者,可进行结膜下注 射给药,如咪康唑或二性霉素B。临床治愈 后仍要坚持用药1~2周,以防复发。② 注 意观察药物眼表毒性作用:结膜充血水肿, 点状角膜上皮脱落等。③有虹膜睫状体炎 时,应用散瞳剂,可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 或1%阿托品滴眼液。有穿孔危险者不宜散 瞳。
3、健康指导 告诉病人如有植片引起角膜 外伤,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 素眼药水或眼膏者,应注意眼部病情变化, 避免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膜炎的分类
按致病原因分类 感染性 免疫性 营养不良性 神经麻痹性 暴露性角膜炎
感染性角膜炎的种类
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细分 细菌性 病毒性 真菌性 棘阿米巴性 衣原体性 结核性 混合性
角膜炎的病理变化与转归
病变过程有共性,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浸润期
充血,渗出 局限性灰白色混浊灶(角膜浸润) 刺激征,视力下降 经治疗角膜可恢复透明
3)虹膜睫状体炎
机制:毒性反应 病原体侵入眼内(真菌、病毒好发)
临床表现: 房水混浊(重者前房积脓) 瞳孔缩小或伴虹膜后粘连
房水混浊、瞳孔缩小以及虹膜后粘连提示患眼发生了虹 膜睫状体炎并发症
角膜炎的诊断
◆病史
角膜外伤史、角膜接触镜佩戴史、使用药物史、 既往史、全身情况
◆临床表现
认真记录各种体征、追踪病情变化对于临床诊 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很重要
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的相关因素
角膜组织解剖结构 眼附属器的解剖和功能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 泪膜的数量与质量 角膜的神经反射 全身情况
角膜炎的病因
1)外源性:外伤,病原体感染 2)内源性:
自身免疫性炎症:蚕蚀性角膜溃疡 类风湿性关 节炎致角结膜干燥
全身病引起:小儿vit.A 缺乏致角膜软化,疟 疾致盘状角膜炎, 3)局部蔓延:结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等炎症波及
常见
不常见
表皮葡萄球菌
奈瑟氏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
棒状杆菌
绿脓杆菌
放线菌属
肠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 非芽胞形成厌氧菌属 杆菌、沙雷氏菌)
细菌性角膜炎临床特点
1. 发病急(损伤后24 ~ 48 小时); 2. 眼部:刺激症状:眼痛、视力障碍、畏光、
流泪等,眼睑水肿,结膜睫状或混合性充血, 角膜浸润,伴较多脓性分泌物 溃疡灶;反应性虹膜炎(房水混浊、重者前 房积脓、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 3. 不同菌属、菌株表现不同:
G- 首选氨基甙类——妥布霉素; 其他: 0.1%多粘菌素B及粘菌素、链霉素、 庆大霉素、菌必治
链球菌属,淋球菌属——首选青霉素G; 严重的难治性细菌性角膜炎的二线药
——万古霉素(能很好杀灭G+球菌)。
其他药物治疗
睫状体麻痹剂 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 非甾体类消炎药 双氯芬酸钠眼水 普拉洛芬
感染性角膜炎的诊治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角膜眼表科
角膜炎(Keratitis)概论
角膜病病因及流行病学
常见角膜病:感染 外伤 先天性异常或营养不良 肿瘤
第二位致盲眼病:我国目前角膜病所致的盲与低视力人数 大约二百余万
防治角膜病:防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角膜的解剖
角膜结构的新发现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眼球角 膜上以前未知的一层,命名为Dua’layer(杜瓦层)
新发现的结构层位于角膜后的角膜基质层和后弹力层之间, 约15微米厚,具较高的强韧度,能够承受1.5到2个大气压。
新研究发现角膜水肿和圆锥角膜的病理表现 是由于角膜Dua层撕裂,致前房水压入角膜 所导致。
角膜新结构层的发现使我们对包括角膜水肿、 后弹力层突出、后弹力层营养不良在内的许 多角膜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将显著改 善角膜移植手术的效果。
损伤 感染 浸润灶 吸收
坏死
溃疡 愈合(角膜瘢痕) (云翳、斑翳、白斑)
穿孔 眼内炎
失明 继发青光眼 愈合(粘连性角膜白斑) 角膜瘘 高眼压
角膜葡萄肿
角膜炎临床表现
症状 1)眼部疼痛 2)刺激症状(畏光、流泪、睑痉挛) 3)不同性 状的分泌物
4)视力下降(与病灶部位有关)
眼部体征 1)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 2)角膜炎症病灶改变 浸润 溃疡(组织缺损、荧光素着色) 角膜新生血管
实验室检查
◆溃疡组织刮片检查行Gram和Giemsa染色有助 于早期病因学诊断
◆同时进行细菌、真菌、棘阿米巴培养,可为 角膜感染性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角膜共焦显微镜—无创性检查 ◆必要时进行角膜病变区组织活检
角膜炎的治疗原则
消除诱因或病因 积极控制感染 促进病灶愈合 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减少瘢痕形成
细菌性角膜炎
(bacterial keratitis)
细菌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
眼部
干眼状态
角膜暴露 大泡性角膜病变 倒睫 接触镜 睑缘炎 外伤 已有的角膜病 污染的眼药制剂
全身
◆ 免疫抑制 ◆ 糖尿病 ◆ 风湿病 ◆ 营养障碍 ◆ 严重的烧伤 ◆ 昏迷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
眼水 普罗钠克眼水 胶原酶抑制剂 依地酸钠、半胱胺酸、四环素
手术治疗
角膜清创术(<1/3厚度) 组织粘合剂(氰丙烯酸脂胶) 结膜瓣遮盖 角膜移植
角膜浸润期
(二)溃疡形成期
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脱落形成角膜溃疡
角膜基质进行性溶解致后弹力层膨出→角膜穿孔(角膜瘘)
→眼内炎→眼球萎缩(失明)
(三)溃疡消退期
予药物治疗和自身的免疫反应:抑制对角膜的侵袭,阻止了 基质胶原的进一步损害
※浸润减轻、水肿消退;缺损修复、新生血管长入 ;症状减轻
角膜脓肿.前房积脓
角膜溃疡.后弹力层膨出
角膜溃疡穿孔
(四)愈合期
溃疡区上皮再生,前弹力层和基质缺损瘢痕组织修复
厚度不等的疤痕: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
角膜有穿破史→粘连性角膜白斑→(面积过大)继发性青光 眼→角膜葡萄肿
角膜云翳
角膜斑翳
粘连性角膜白斑
角膜炎的病情发展与归转
角膜炎的病情发治展疗与归转
4眼部反应严重(疼痛`刺激症状重),球结 膜水肿严重,低热.
细菌性角膜炎治疗
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敏感抗生素滴眼液 频点眼
用药步骤:视病情而定 用药扩散到巩膜和/或眼内:结膜下注射、静
脉点滴
G+首选头孢霉素——头孢唑林; 其他:氟喹诺酮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 新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
革兰氏阳性菌所致角膜溃疡
圆形或椭圆性局灶性脓肿病灶伴有边界明显灰白基 质浸润
革兰阴性菌性(绿脓杆菌)角膜溃疡
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基质变薄、大量前房积 脓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1多见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戴角膜接触镜
2角膜伤后1~ 2 天发病
3角膜化脓灶发展迅猛(该菌产生蛋白分解 酶),溃疡侵润灶及分泌物略带黄绿色,数 天内波及全角膜`穿孔,全眼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