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怎么用药

病毒性角膜炎怎么用药摘要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正确的用药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病毒性角膜炎的用药原则、药物种类、用药方法和常见的治疗方案。
病毒性角膜炎的用药原则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应具有抗病毒活性、无细菌抑制作用、对眼表组织无刺激或副作用。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常见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种类常见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种类有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炎眼药水。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主要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 红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可抑制上皮细胞内的病毒复制,减少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2. 红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水可以有效地抑制眼部感染的病毒,同时对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美洛昔康:美洛昔康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广谱抗病毒活性强,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抗生素眼药水抗生素眼药水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常用的抗生素眼药水有庆大霉素、氯霉素、新诺明、托伐新等。
抗炎眼药水抗炎眼药水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炎症反应。
常用的抗炎眼药水有氷片、盐酸舒昔明和氟轻松。
病毒性角膜炎的用药方法病毒性角膜炎的用药方法主要是眼部滴眼。
使用药物前需要先用温开水将双手洗净,然后使用无菌的滴眼器滴入眼睛,并保持眼睛闭合约1分钟,以便药物充分润湿眼表面。
滴眼时要避免触碰到眼睛和滴管口,以免感染。
每天使用药物的次数和滴眼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方案根据病毒的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1.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红霉素眼膏,每日3-4次,每次涂抹约0.5cm长。
–氯霉素眼膏,每日3次,每次涂抹约0.5cm长。
–美洛昔康滴眼液,每日5-6次,每次滴眼1-2滴。
2.疱疹性角膜炎:–红霉素眼膏,每日3-4次,每次涂抹约0.5cm长。
腺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腺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临床表现腺病毒性角膜炎原名流行性结膜角膜炎,现已证实由腺病毒Ⅷ型感染所致。
发病后首先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眼睑肿胀,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有滤泡形成,以下睑为多,有时可见假膜。
球结膜水肿,并见点状出血。
多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结膜炎持续7~10天后逐渐消退,此时有20%~90%的病例并发角膜损害。
当角膜受累时,常有混合性充血及羞明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
开始在角膜周边或其他部位发生散在的上皮性点状混浊,荧光素染色阳性。
继则在角膜前弹性层下出现边缘模糊的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斑,直径0.2~0.4mm,数目不等,多集中在中央区域,不形成溃疡,亦无新生血管生长。
尚有少数患者于结膜炎消退后,角膜呈多发性糜烂或弥漫性上皮剥脱,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泪液分泌减少有关。
西医治疗除局部应用抗病毒药物外,可加用皮质激素。
为保护角膜、减轻混浊,亦可局部应用谷胱甘肽、硫酸软骨素、半胱氨酸等制剂。
中医学本病属于“天行赤眼暴翳”和“聚星障”范畴。
系因外感疫疠毒邪,内兼肺肝火旺,内外合邪,上攻于目所致。
治宜清肝泻火,退翳明目,并结合外治疗法。
治疗方剂1.泻肝汤【组成】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大黄6g,柴胡10g,前胡10g,荆芥6g,防风6g,当归10g,青皮10g,木贼10g,白蒺藜10g,石决明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肺泻肝,退翳明目。
【主治】腺病毒性角膜炎,证属肝肺热盛者,症见结膜轻度混合充血,角膜浅层细点状混浊,羞明流泪,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方中龙胆草、栀子、柴胡泻肝胆实火;黄芩、大黄清肺泻热;前胡、防风、荆芥祛风散邪;青皮理肝气;当归养肝血;木贼、白蒺藜、石决明退翳明目。
2.石决明散(汤)【组成】石决明30g,草决明15g,赤芍10g,青葙子10g,麦冬10g,羌活6g,栀子10g,木贼10g,大黄10g,荆芥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国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疗方法及预后,使其对疾病有全面了解。
纠正错误观念
03
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眼病小问题,自己用点药就能好”等错
误观念进行纠正,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
保持眼部卫生
教育患者注意眼部清洁,避免用脏手 揉眼,不使用不洁的毛巾、纸巾等擦 拭眼睛。
饮食调整
提醒患者注意避免感冒、劳累、情绪 波动等可能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 炎的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 药物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毒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 药物,如针对HSV-1型病毒,可选用 阿昔洛韦等;针对HSV-2型病毒,可 选用更昔洛韦等。
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策略
01
02
03
局部用药
滴眼液、眼膏等,主要作 用于眼部组织,直接抑制 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全身用药
传播途径
HS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或泪液 等。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多 样,包括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 力下降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单纯疱疹 病毒性角膜炎可分为上皮型、基质型 和内皮型三种类型。
满意度。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角膜瘢痕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引起角 膜深层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角
膜瘢痕形成,影响视力。
虹膜睫状体炎
病毒可累及虹膜睫状体,引发前 葡萄膜炎,表现为眼痛、畏光、
流泪等症状。
继发性青光眼
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房水排出受阻 ,眼压升高,进而发展为继发性
角膜炎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角膜炎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指角膜层的炎症反应。
它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本文将介绍角膜炎的常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常见症状1.眼部疼痛:角膜炎患者常会感到眼睛发痒、灼热和刺痛的感觉。
2.眼睛红肿:角膜炎会导致眼球充血和眼睑水肿,给人眼睛发红、肿胀的感觉。
3.视力模糊:由于角膜受损,患者会出现视觉模糊、敏感光线和看东西时产生的不适感。
4.异物感:患者可能会感觉眼睛里有异物,刺激眼睛,导致频繁的眨眼和流泪。
5.眼屎、分泌物增加:角膜炎病情较重时,患者可能会分泌大量黏稠的眼屎或眼部分泌物。
二、治疗方法1.保持眼部卫生:对于角膜炎,保持眼部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经常洗手,并避免用手揉眼睛,以防细菌感染加重。
2.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当角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眼药水。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眼药水,遵循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
3.局部湿热敷:湿热敷可以缓解眼睛干涩和不适感。
患者可以使用干净的热毛巾或热水袋,轻轻敷在眼睛上方,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
4.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在角膜炎发作期间,最好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炎症。
5.避免眼部刺激:患者应避免接触刺激眼部的物质,如烟雾、灰尘、有害气体等,以免加重角膜炎症状。
6.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果角膜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注意副作用和禁忌事项。
7.手术治疗:在部分严重病例中,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角膜移植、角膜刮取和凝血块切除等。
三、预防措施1.注意眼部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注意用量,正确佩戴和清洁隐形眼镜;避免与眼部有直接接触的污染物。
2.注意眼部休息:长时间使用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
适当休息,保持眼部湿润,有助于预防眼部感染和炎症。
3.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过度疲劳和压力会减弱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的风险。
病毒性角膜炎86例治疗及观察

是 十二 指 肠 溃疡 的发 病 因素 。H p促 发 十二 指 肠 溃
疡 , 能 与 以 下 因 素 有 关 : 1 胃酸 分 泌 过 多 , 激 可 () 刺 破坏 胃黏膜 ,为 H 胃窦黏 膜 移居 于 十二 指 肠球 p从
部创 造 条 件 , p在 球部 繁 殖 诱 发 慢性 炎 症 。 ( ) H 2 可
作 者 单 位 :4 0 1湖 北 省 襄 樊 职 业技 术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4 12
者 . 机 分 为治 疗 组 和对 照 组 。 治疗 组 4 随 8例 5 2只 眼, 眼4 单 2例 , 眼 6例 。其 中男性 2 双 1例 , 女性 2 7 例 , 龄最小 l 年 3岁 , 大 6 最 O岁 , 均 年 龄 4 平 3岁 ; 对
3 Gr o k D .e t le n c i rnMe i a i s iJ P pi ucri hl e . d Cl No h Am, b c d n
1 9917 89 ;5: 9.
( 收稿 日期 : 0 8 2 0 2 0 —1 — 9)
中 国农 村 医学 杂 志 2 0 年 1 第 7卷 第 1 09 月 期 C i s o ra o u a hn e Ju n l f R rl dcn a u I 2 o 0. N . e Me i e Jn aV 0 9V 1 . o i " 7 1
将8 6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对 照组 ,
治 疗组 4 8例 用 复 方 西 咪替 丁 ( 中 含 西 咪 替 丁 1 , 环 鸟 苷 01 地 塞 米 松 00 1 ) 药 水 滴 眼 , 时 在 球 结 膜 下 其 % 无 .%、 . % 眼 0 同 注射 西 咪替 丁 注 射 液 03 , 照 组 3 . 对 ml 8例 用 01 环 鸟 苷 眼药 水 滴 眼 , 2小 时 1次 , 时 应 用 疱 疹 净 眼 药 水 滴 眼 , . %无 每 同
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关于《角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膜炎但是说成大家常常会得的一种眼科病症,通常是由于大家在平常的日常生活的眼睛疲劳不注意卫生而导致的。
一般状况下,大家针对眼周的维护很是重视的,由于大家都了解双眼针对我们本身而言是多么的的关键,可是有时并不是自身的原因,是遭受病菌或是病毒感染的感染而导致的角膜炎。
谈起角膜炎,尽管它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眼科病症,可是有时解决不太好得话,也可能造成眼周的别的病发症,因此一旦得了角膜炎一定要立即医治。
那麼下边就来详细介绍详解一下角膜炎的病症与治疗方法。
角膜炎分成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深层次角膜炎)两大类。
由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不一样要素导致。
因眼角膜创伤,病菌及病毒感染入侵眼角膜造成的发炎。
患眼有不适感,刺疼乃至灼热感。
球结膜表层混合型血肿,伴随怕光、落泪、视力障碍和分必物提升等病症。
眼角膜表层侵润有溃疡产生。
溃疡性角膜炎绝大多数为外地人要素引发,即感染性发病因素从外入侵眼角膜鳞状上皮细胞层而产生的发炎。
角膜炎的病症关键有疼痛、怕光、落泪、视力下降等。
睫状充血、眼角膜浑浊(侵润或溃疡)、新生儿血管、视网膜睫状体刺激性反映(出現瞳孔缩小或泪液浑浊)。
针对医治角膜炎,海外的工作经验有长期性剂量内服阿昔洛韦片。
時间较长,多在一年上下,全国各地医师见解不统一,由于这一因人而异。
因此,也没法分辨长期性服药是不是就避免了发作。
大部分专家学者建议,注意休息和体能锻炼。
碰到发烧感冒、身体机能降低,保护性内服阿昔洛韦一周上下。
现况就这样。
口服药物是优选。
眼药能够輔助。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角膜炎病人最关键的便是不必有太过的担忧,也不要害怕,尽管它是有关双眼的病症,可是现阶段還是可以医好的。
次之便是提升自身可以医好病症的自信心,这才算是最重要的,最终要做的事便是多注意休息。
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

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重度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30例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参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滴眼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时间、起效时间长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重度病毒性角膜炎;阿昔洛韦;临床效果;匹多莫德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角膜感染性疾病。
在患病后患者会伴有刺激性症状,如眼睛酸痛,流泪,怕光等等。
正常人的角膜透明,但是发生反复感染后,透明程度会逐渐下降,患者会存在视物模糊。
后来合并成时间普遍较长,治疗难度比较高,同时治愈后复发率也比较高,可导致眼盲。
在疾病确诊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对于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使用滴眼液治疗能够直接作用于眼部,阿昔洛韦滴眼液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属于无色透明液体[1-2]。
治疗效果更佳。
本次将我院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重度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调查对象,调查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3月,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
其中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7:8,患者年龄最小者为26岁,年龄最大者为73岁,平均年龄为(58.31±1.29)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8:7,患者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者为74岁,中位年龄为年(58.24±2.11)岁。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张东法
【期刊名称】《井冈山医专学报》
【年(卷),期】2002(009)004
【摘要】目的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黄连注射液3.6 g加入0.9%生理盐水500 m1静脉滴注,每日1次,阿昔洛韦、病毒唑眼水交替点眼,每小时1次,10~14 d为1疗程,可重复应用2~3个疗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2例,其中浅层型29例,显效28例占96.3%,有效1例占3.7%;深层型3例,显效2例占66.7%,有效1例占33.3%.总效率100%.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可靠,治疗方便,疗程短,减少后遗症.【总页数】1页(P50-50)
【作者】张东法
【作者单位】东明县刘楼医院,山东,东明,2745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
【相关文献】
1.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J], 张东法
2.双黄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83例慢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 [J], 栾毕奇;宋广斌
3.双黄连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犬喉源性咳嗽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J], 刘鑫
4.紫丁香叶制剂治疗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前后泪液pH值变化 [J], 邢美玉
5.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与西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比较 [J], 邱雄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其复发率与致盲率均居角膜病之首位。
临床上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其发病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
此病多为HSV-I型感染,但HSV-II型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
1.患者多为复发性感染病例。
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在幼儿阶段,多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2.过劳、饮酒、目光暴晒、紫外线照射、角膜创伤、发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为常见的复发诱因。
3.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
4.角膜病变可表现为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或盘状基质炎病灶。
前房一般无渗出物,重症病例可出现灰白色稀淡积脓。
角膜病灶区知
觉减退。
如无合并细菌感染,溃疡面一般较洁净而无分泌物粘附。
反复发作的病例,常有新、旧病灶并存。
旧病灶呈不同程度的瘢痕性浑浊,常有新生血管。
新病灶可为浸润灶,亦可与溃疡灶并存。
(二)诊断
1.有复发感染病史,可有感冒发热、过劳、饮酒等诱因。
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做出诊断。
3.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如角膜上皮刮皮发现多核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活化性淋巴细胞;角膜病灶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酶联免疫法发现病毒抗原;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查到病毒核酸等。
(三)治疗
1.治疗方案及原则为抑制病毒复制,防止复发,减少瘢痕形成。
2.抗病毒药物治疗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如0.1%无环鸟苷、0.05%环孢苷、0.1%碘苷、1%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眼药水,白天频滴患眼,1~2小时滴眼1次,睡时涂抗病毒眼膏。
必要时口服无环鸟苷片剂。
3.非溃疡性盘状角膜炎病例,应联合滴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
4.如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时,应适当使用散瞳剂。
5.可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
6.注意防治细菌或真菌的合并感染。
对可疑者应做细菌学检查,并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进行预防性治疗。
7.角膜中央区病灶反复发作、视力降至0.1以下,或药物疗效不
好而面临溃疡穿孔者,可考虑行治疗性角膜移植。
二、带状疱疹角膜炎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
(一)临床表现
1.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有一定的复发率。
2.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发病,多在眼部出现沿二叉神经分布的皮肤带状疱疹以后或同时发病。
3.起病初为上皮性点状角膜炎,部分病例发展为分枝短、末端不膨胀的树枝状角膜炎,1~6个月后可出现上皮下浸润或局限性角膜基质炎。
4.进一步发展形成盘状角膜炎或富于血管的角膜基质炎。
角膜知觉降低。
(二)诊断
根据患者眼部带状疱疹皮肤损害后出现的上皮性点状、树枝状角膜炎或角膜基质炎等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三)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
2.发生角膜深层病变时,可滴用糖皮质激素。
3.角膜基质炎合并葡萄膜炎时,可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散瞳。
口服无环鸟苷片剂,每日5次,每次600mg。
4.辅以止痛、镇静等治疗。
5.支持疗法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肌苷等药物,以促进神经营养的恢复。
三、钱币状角膜炎
钱币状角膜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角膜上皮下浸润,曾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近年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现为角膜浅表基质盘状浸润浑浊的慢性感染性角膜病变。
又称为Dimmer钱币状角膜炎或“稻田角膜炎”。
(一)临床表现
1.多见于热带种稻地区青壮年农民,夏秋季节好发。
2.一般单眼起病,无结膜炎期。
3.角膜中央区上皮下浅基质层内有散在或密集的圆形钱币状浸润,一般大小为0.2~2mm,少数也可侵犯角膜边缘部。
4.起初角膜上皮浑浊隆起,荧光素着染。
后期逐渐吸收形成凹陷的光滑小面。
(二)诊断
根据角膜中央区上皮下浅基质层内有散在或密集的网形钱币状浸润,以及后期形成凹陷的光滑小面等体征,可以诊断。
(三)治疗
1.钱币状角膜炎日前尚无特效疗法。
2.角膜炎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角膜浸润,缩短病程。
3.谷胱甘肽、1%硫酸软骨素、半胱氨酸等药物有改善角膜代谢、减轻角膜病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密.眼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7.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994-995.
[3]陈祖基.实用眼科药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