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学诗词大会题库

中学诗词大会题库一、选择题(1 - 10题)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哪首诗?()2.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是秋季?()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A选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季西湖的荷花盛景;B选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枫林”“霜叶”是秋季的典型意象,描绘了秋天枫叶经霜变红的美景;C选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写的是春天柳树的嫩绿姿态。
所以答案是B。
A. 吕尚和伊尹的故事。
B. 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
C. 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解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引用了姜太公吕尚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了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的典故。
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所以答案是A。
A. 月亮。
B. 姻缘。
C. 美女。
解析:“婵娟”在这首词里指月亮。
这句词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所以答案是A。
A.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B. 春天的战火。
C. 连绵不断的战火。
解析:“烽火”在古时是边防报警的烟火,在这里指的是安史之乱的战火。
安史之乱持续时间长,战争不断,导致家人之间的消息难以传递,所以家书显得格外珍贵。
所以答案是A。
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解析:王维当时出使塞上,在西北边疆地区,这里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这句诗描绘了塞外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奇特壮丽的风光。
所以答案是B。
A. 教师的奉献精神。
B. 爱情的忠贞不渝。
C.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解析:这句诗原本是表达爱情的坚贞,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烛燃烧自己,泪才干尽。
但现在也常被用来形容教师的奉献精神。
不过从诗句的原义来讲是形容爱情的忠贞不渝。
所以答案是B。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作者:————————————————————————————————日期:2012年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部分翻译(21--30)21、季布巧对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
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
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
”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22、马援穷当益坚马援十二岁时成了孤儿,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哥哥们对他都感到惊异。
曾拜师学习《齐诗》心中不愿专注于分析经书的章节和句读的学问,就告别了马况,打算到边郡地区去饲养牲畜马况说:“你有大的才能,久后必然成功,好的工匠不会把未经加工的材料拿出来给人看,姑且做你爱好做的事情去吧。
”恰巧碰上马况去世,马援服丧一年,不离开墓地;恭敬地侍奉守寡的嫂嫂,衣冠不整绝不进寡嫂的房屋。
后来当郡督邮,一次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犯有重罪,马援出于同情而释放了囚犯,他就逃跑到了北地郡。
遇到大赦,就留在那里放牧牲畜,大多数宾客前来投奔,于是受他役使归属他的有几百家。
他辗转游历于陇西、汉阳之间,曾经对宾客说:“大丈夫立志,处境愈穷困,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
”他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经营农牧业,以至拥有牛、马、羊几千头,谷物几万斛。
高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李煜答案:A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孟浩然答案:B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勃B. 王之涣C. 王维D. 王安石答案:C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辛弃疾答案:C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答案:C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维B. 杜甫C. 李白D. 李商隐答案:D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王之涣答案:C10.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张九龄D. 王之涣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12. “________,花落知多少。
”是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
答案:春眠不觉晓13. “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答案:白日依山尽14. “________,对海而唱。
”是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
答案:东临碣石15. “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意境和主题。
十一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1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
那时的北半球不存在大陆冰川,北极地区生长着树木,海平面比现在高出25米。
若未来亦是如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全世界将失去10%的光合作用产物;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1.5度。
而变暖的海洋将引发特强的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毒素将侵入地下水,致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更多的老年人将因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非洲、中美洲的情况将更糟,粮食供应将发生困难。
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
同时,印度次大陆将面临尘土侵袭,土地干旱,人们要么就地挨饿,要么四处漂泊,为饮食而争斗;由于海平面的不断抬升,北冰洋将至少失去80%的冰,海水涌进纽约,像1953年曾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惨境将变得司空见惯,北海将使荷兰变得支离破碎,饥民流将无法控制。
1.下列各项中,可用来说明“碳的反向循环”的一项是()A.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2.对地球变暖时面临的危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极地区形成大面积森林。
B.海洋引发特强飓风,海水倒灌。
C.更多的老年人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高中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根据以下诗句,填写出完整的诗句。
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
试题二: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作者。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清照D. 杜甫试题三:请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以下诗句的出处和作者。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试题四:请根据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愿望?试题五:请根据以下诗句,判断其修辞手法。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试题一:1. 此物最相思。
2. 低头思故乡。
试题二:1. C. 苏轼2. B. 孟浩然试题三:1. 出自《望月怀远》,作者是张九龄。
2. 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王维。
试题四:1.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长久团聚的美好愿望。
试题五:1. 使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 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结束语:本次高中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旨在考察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欣赏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7.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8.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B.正道C.风尚D.世俗9.苏轼《石钟山记》句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有__文言现象。
A.名词作状语B.宾语前置C.意动D.使动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
A.僧人B.塔C.寺庙D.禅师封号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11.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选自陆游《书愤》)12.“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请指出其原始意义。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书》”是指哪一部书?(选自《伶官传序》)四.综合题(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他因重用伶人而荒废朝政以至身死国灭。
(1分)2)上文加点字“原”的正确解释是。
高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代文学家______的《岳阳楼记》。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______的《己亥杂诗》。
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月怀远》。
10.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友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指的是()。
A. 李白、明月、影子B. 李白、月亮、影子C. 李白、月亮、酒杯D. 李白、影子、酒杯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的《山行》。
A. 杜甫B. 王维C. 李白D. 杜牧3.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的《春江花月夜》。
A. 张若虚B. 杜甫C. 王维D. 李白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的《村居》。
A. 杜甫B. 高适C. 白居易D. 王安石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
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的《望月怀远》。
A. 王之涣B. 张九龄C. 李白D. 杜甫7.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自()的《送友人》。
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高适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的《岳阳楼记》。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 “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 “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
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
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解析】【分析】(1)C项,“‘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分析错误,这句诗的意思是牧童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怕牛儿相斗,“鼓长鞭”是对牛的警告。
故选C。
(2)牛本自在食草,牧童却担心牛被官家割牛角,一自在一忧虑对比,用了北魏拓跋辉生截牛角的典故,借古讽今,写出封建剥削的残酷,百姓的忧怕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故答案为:⑴C;⑵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
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
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一、必答题(本大题共3轮,每轮30分,共90分。
按照学校抽签顺序(座位号)依次进行)第一轮(分值30分)1.有“吝啬”意思的词是()。
A.憾B.悭C.慝D.恺【 B 】(憾:恨。
慝:te,邪恶。
恺,kai,和乐。
悭,qian,悭吝。
)2.下面哪个不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A.家慈B.家君C.大人D.家严【 A 】(家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俗有父严母慈之说。
)3.下列农作物不属于古代“五谷”的是()。
A.高粱B.小米C.大豆D.水稻【 A 】(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高粱虽然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但都不在各种说法的“五谷”之列。
)4.不属于鞋子一类的是()。
A.屦B.弁C.靸D.舄【 B 】(屦,ju。
靸,sa。
舄,xi。
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
)5.下面汉字中不能用来表示一种颜色的是()。
A.卢B.猩C.犀D.赭【 C 】(卢,黑色。
猩,像猩猩血的鲜艳红色。
赭,红褐色。
犀:犀牛;坚固。
)6.下面几种“马”哪一个指的是哺乳动物马?()A. 秧马B.哨马C. 冀马D. 禄马【 C 】本文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秧马,拔秧苗用的一种农具。
哨马,负责哨探的骑兵。
禄马,指禄命,古代相术术语。
冀马,古代指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第二轮(分值30分)1、下列成语中在词语结构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 生死肉骨B. 成事不说C. 一衣带水D. 举足轻重【C】(“衣带”为固定结构,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读若“一/衣带/水”。
其余都是当中断开。
)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地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乌衣巷口夕阳斜B.夜泊秦淮近酒家C.风生白下千林暗D.绿杨深处是苏家【D】(D是写杭州,ABC均是写南京)3、下列城市历史上都曾经做过首都,以它们首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排列应该是()。
① 洛阳②杭州③南京④北京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③②D. ①③④②【B】(①夏商周首都。
②南宋首都。
③三国吴首都。
④元首都。
)4、“诸葛未亡犹是汉,伯夷虽死不从周”的诗句用在谁的身上最合适?A.岳飞B.顾炎武C.文天祥D.孙中山【C】(元代诗人虞集《挽文丞相》诗句)5、有一首清诗题目是“得家荆州兄都下书久而未答夜窗检■中旧札因续报章并作二诗奉寄”,其中一个字看不清,只知道是竹字头的。
下面是一些猜测的选项,正确的应是()。
A. 箕B. 筯C. 筑D. 笥【 D】(箕,ji,簸箕。
筯,zhu,箸,筷子。
筑,古代一种弦乐器。
笥,si,方形竹器。
题目断句为“得家荆州兄都下书/久而未答/夜窗检■中旧札/因续报章/并作二诗奉寄”)6、《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有“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之句,下列诗句中的“上元”与之同义的是()。
A.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B.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C.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D. 握斗调玄化,持衡佐上元【C】(A指上元夫人。
B指年号。
D指帝王)第三轮(分值30分)1.汉字以形声字为多,其字大抵用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如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木材有关,土字旁的字与土地、土壤有关。
请问,现在的阝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山陵】(阝是阜,即山陵之意。
)2.明代学者王鏊,人称震泽先生,著有《震泽集》。
请问,“震泽”是什么意思?【太湖的别名】(传说太湖是陨石撞击引起大地震而形成,故名“震泽”。
清曾设震泽县,今为苏州吴江区下属镇,王鏊ao即吴县人,故人称“震泽先生”。
)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武功名“凌波微步”出自哪篇著名的文章?【《洛神赋》】(《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
原名《感甄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4、我们现在用到“荼”字主要是在成语“如火如荼”中,这里的“荼”是指茅草、芦苇之类的白花。
那么,“荼毒生灵”为什么用“荼”?【荼的另一解释为苦菜,由此引申为痛苦义。
】(荼毒:毒害、残害。
)5、这首咏物诗所咏的对象什么?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
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
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
金门应入论,玉井冀来求。
【钱】(作者:唐李峤)6、京歌《说唱脸谱》中有“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的歌词。
后面四个三国人物都家喻户晓,请问第一个窦尔敦是什么时代的人物?【清】(农民起义的领袖。
后人编著的公案小说《施公案》将其生平事迹加以改编收入其中。
)二、读图题(本大题共6题,各60分。
各校代表队从1号队到6号队依次选择题号并答题)1、下面这幅剪纸年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历史上的什么人?【左为尉迟恭(尉迟敬德),右为秦琼(秦叔宝)】答对1个得30分。
(门神)2.请根据图中文字判断所画人物是谁,并说出其朝代。
【曹大家(gū)(班昭),东汉】答对1个得30分。
(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
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
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
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3、下图是著名的“和合二仙”,其中一个名叫寒山,苏州寒山寺因之得名。
另一个叫什么?他们是什么朝代的人?【拾得。
唐。
】答对1个得30分。
(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
至清代时,复以唐代师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
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
)4、请根据图中文字判断所画人物是谁,并说出其朝代。
【严子陵,东汉】(图中文字出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水,山高水长。
”原来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一样永久流传。
现在有时比喻恩德、情谊的深厚。
)答对1个得30分。
(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高士(隐士),浙江会稽余姚(今宁波慈溪市)人。
严少年时就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
刘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回忆起少年时期的往事,想起严子陵,便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其因此被时人及后世传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
)5、请正确读出印文,并说出其出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
出自柳永《蝶恋花》】答对1个得30分。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请正确读出印文,并说出其出处。
【结庐在人境。
出自陶渊明《饮酒》】答对1个得30分。
饮酒《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共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00分。
各组分别在题板上写出正确答案,写错字、别字扣5分)[规则:以组为答题单位,组员之间可交流。
]第一轮——句读(分值20分,错一处扣5分,扣完为止)[时间:1分钟]满庭芳和少游送别陈子龙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各组选手在下发的材料上以“/”斜杠标示即可,过片处(中间分段)用“//”双斜杠标示)【满庭芳/和少游送别陈子龙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 // 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未背过同格式词作的同学,一是过片处(中间分段)不易发觉。
二是“纷纷”容易连成五字句而忽略“纷”字韵脚。
)第二轮:这里有一份关于李清照的介绍,其中有若干错误,请一一指出并改正。
(分值50分,找出一处并正确改正得10分,写一个错别字扣5分)[时间:2分钟]李清照,苏州吴县人,号青莲居士。
宋代女词人,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即出自她手。
有《青莲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淑玉词》辑本。
其佳作名句有: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各组选手在答题纸上划出错误之处并标号,在纸下方按序号改正)【1、苏州吴县人,应为“济南章丘人”。
2、青莲居士,应为“易安居士”(两处,改出一处即可得分)。
3、赵明成,应为“赵明诚”。
4、《淑玉词》,应为“漱玉词”。
5、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这是朱淑真的词句。
】第三轮:对对子。
请按照对仗的基本要求(平仄可不论),参照示例完成下列题目。
(分值30分,每小题10分,写错别字扣5分)[时间:1分钟](评委当场给各组打分,按程度分别给10、5、0分)1、冬虫夏草【例:春华秋实、南腔北调】2、指鹿为马【点石成金、照猫画虎、看朱成碧、杀鸡儆猴】3、愁对青山独不语【醉携明月自无忧、倦随流水可堪怜】(“愁对青山独不语”是李清照词中的一句)四、论述题(每题分值100分,各校代表队从6号队到1号队依次选择题号并答题)1、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改变生活,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杀手,而且不可逆的。
比如,通讯手段的发达,使得分别、相思之类的诗作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电脑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极少提笔写字,遑论书法;相机加ps的超级手段,使得绘画变成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又如何评价这种观点?2、现在很多人都痛恨应试教育,很多长者动辄声称自己儿时读书很轻松。
然而事实上自古就有寒窗苦读之说,如宋代小说《避暑录话》记载:“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
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
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
昼夜苦之。
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
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
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请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看法。
(木杪miao,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