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实用word文档 (2页)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英译原则及应用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英译原则及应用章思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100089)提 要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国际传播是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为促进中西方文明平等对话与交流互鉴而启动的基础文化建设工程。
术语英译遵循以下原则:一、准确理解与体现术语的思想文化内涵;二、体现术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强求译文的唯一性;三、在充分参考汉学家及前人翻译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翻译;四、当意译不能涵盖术语的全部含义或难以表达术语的基本含义时,采取音译。
关键词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原则The Princip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Zhang Siying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echnical diffi culties and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carrying out an ongoing publicly-funded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entitled the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ject, which aims at standardizing key concepts and term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al texts. The project was initia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romoting equal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 an era that has seen an increasing demand from English reader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indigenous knowledge. The major part of the project deals with various fundamental issues in de-ciding the appropriate fi nal English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both linguistic barriers and bridging th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were established: the fi rst and foremost principle is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especially their connotations in thought and culture. Secondly, the concepts should be translated in relation to specifi c contexts. Thirdly, creative translation is encouraged, with due respect to existing translations by sinologists and specialists. Fourthly, phonetic transliteration is necessary and indispensab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ncepts on which there are no English equivalents or semi-equivalents.Key words concepts in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principle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作者简介:章思英,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译审、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出版、传播。
语言文字翻译规范

语言文字翻译规范
1. 简介
- 本文档旨在规定语言文字翻译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翻译结
果准确、流畅并符合语言惯。
- 所有翻译人员应遵守本规范,以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
2. 语言准确性
- 在翻译过程中,应确保原文的意思完整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
- 避免使用模糊、歧义或不确切的翻译,以免引起误解或混淆。
3. 语言流畅性
- 翻译应保持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惯。
- 避免过度直译或生造词语,应选择合适的翻译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增加读者的易读性和理解性。
4. 文化适应性
- 翻译时应考虑目标文化的特点和惯,将文章调整为适应目标
读者的背景和文化环境。
- 避免使用过于特定于源文化的词汇、俚语或表达方式,以免
造成误解或难以理解。
5. 标点符号和排版
- 保持原文中的标点符号和排版格式,以保持翻译的一致性和
可读性。
- 对于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和排版要求,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规
范进行调整,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6. 校对和编辑
- 所有翻译都应经过校对和编辑的环节,以检查翻译的准确性、格式和流畅度。
- 校对和编辑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审核,以确保最终的
翻译文件符合要求。
以上是语言文字翻译规范的主要内容,所有翻译人员应该认真
遵守。
通过遵守规范,我们将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满足客户的
需求和期望。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不得用于法律目的或作为法律依据。
如有翻译需要,请与专业翻译机构或资深翻译人员咨询。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
1.工作职责
拟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制订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订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和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2.委员单位:
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外交部
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公安部
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残疾人联合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
3.议事协调及工作机构: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4.业务工作
(1)语言文字应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介绍
拟订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普通话师资
培训工作;承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2)语言文字信息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介绍
研究并审定语言文字标准和规范,拟订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标准;指导地方文字规范化建设;承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指导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文化交流工作规章制度范本

文化交流工作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互相了解与交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文化交流机构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文化交流工作应当遵循诚信、友善、尊重、互助、合作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播正能量。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文化交流工作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
第五条各级文化交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文化交流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六条文化交流工作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保持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
第七条文化交流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文化交流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九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文化交流政策和工作需要,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文化艺术团体、学者专家、文化遗产等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第十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加强外事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文物展览、文化产业合作等活动。
第十二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加强文化信息收集和分析,了解国际文化政策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文化交流工作提供参考。
第十三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第十四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和选拔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交流专业人才。
第十五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六条文化交流机构应当根据工作计划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试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

试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作者:张日培杜宜阳来源:《辞书研究》2024年第01期* 本文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新中国语言规划术语研究”(项目编号ZDI135-120)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城市语言规划视角下上海市语言文字监测与评估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C202120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文章回顾了我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的历史成就,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实现祖国统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指导,探讨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的新理念,并从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语言治理四个方面尝试建构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提出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内涵拓展的思考。
关键词语言规范语言标准规范标准建设新时代语言治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是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重要任务,是包括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科学研究、制定修订、宣传普及、推行使用等的系统工程。
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在梳理已有实践、分析面临需求的基础上,讨论新时代新征程上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的发展理念和体系框架。
一、新中国70多年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颁行了一大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构建了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工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颁行了数量众多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我国颁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数量众多,[1]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手语、盲文等我国语言生活中使用的各种语言文字,涉及语音、文字、拼写、词汇、语法、翻译、转写、数字和标点符号用法规范等各个方面,有“面向社会使用的”和“面向信息处理的”之分。
英语笔译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2001701 学时:30 学分:3课程名称(中文):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名称(英文):授课教师:朱振武先修课程:内容概要:作为一门翻译硕士专业(笔译)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有别于讲授语法或句法的微观的语言课,也有别于讲授宏大的五千年的文化史课。
它侧重于引领当代大研究生在探求历史重大事实和文学、文化现象,以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眼光审察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语言文化,并撷取其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细析,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语言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其健康的民族文化心态,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1] 《中国语言文化史》,李葆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中华文明简史》,于琨奇主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中国文学通史》(上、下卷) ,毛庆耆著,岳麓书社,2006课程编号:032001702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翻译概论课程名称(英文):Translati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授课教师:王晓元先修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MTI专业必修课,除了概要介绍有关翻译的定义、标准;翻译的过程与结果;翻译的历史等基本问题外,还要介绍翻译作为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翻译的流程;翻译的工具与职业规范等专业问题。
藉此使学生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与翻译作为一个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课程编号:032001703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基础笔译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Skills of Translation授课教师:孙序先修课程:本科阶段的笔译相关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以笔译的基本技巧为训练重点,同时讲授翻译基础理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笔译的基本能力,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

内容简介《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内容简介: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以及加强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国以来,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我国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先后颁发了各项规定。
其中,有些虽然出版过单行本,但是,由于时间已久,现在难于买到;有的只散见于报章、杂志,很难搜集齐全,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因此,我们把历年来颁布、实施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主要法律决定、法规性文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规定等,整理、汇集成册,供大家查阅。
本手册是根据1993年增订本重新排印的。
为了使材料准确可靠,实用便查,这次重排,我们除增补了国际标准《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更换了新修订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三项国家标准之外,并根据1997年7月4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联合通知》的精神,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字序作了调整。
编辑推荐《语言文字规范手册》是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
2008-04-20 13:05:02来自: 南区熊猫(知行合一)翡冷翠朋友,偶不过只是帮藤原说了两句话,其实是本着对个人自由的支持来说的,没想到您竟然指责偶公然对抗国家相关语言文字规范,可吓了偶一跳。
不过还好,正巧我就是学法律的。
虽不才,但理解国家相关语言文字规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看,我还用虽不才呢)。
下面我就斗胆从法律角度来和你探讨藤原文章的问题。
争论焦点:1.藤原文章使用的汉语是否规范。
由于藤原写文章时用的是文白交替的方式,这牵涉语法是否规范的问题上。
2.由于牵涉到“下榻”等个别词语的用法,所以牵涉到词汇标准的问题。
我国对语言文字的立法及规范目前有2000年10月31日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全文见/item/flfgk/zxflfg/z004.html),该法共4章28条,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范。
219401631_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构建:内涵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逻辑

2023年第2期No.22023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90期Sum No.90[收稿日期]2023-03-20[作者简介]李宝贵,男,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国际传播、语言规划与政策等。
电子邮箱:********************。
魏禹擎,女,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
电子邮箱:*********************。
李慧,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
电子邮箱:*******************。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配合支持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22BYY154);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大课题“新时代国际中文传播体系研究”(21YH03A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ZDI145-37);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华文教育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路径研究”(22GQB007)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构建:内涵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逻辑李宝贵1.2,魏禹擎1,李慧2(1.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内涵意蕴;现实境遇;实践逻辑[摘要]为扎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通过分析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涵意蕴以及现实境遇,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优化路径:国际中文教育要通过树立融通贯通的大学科观念、设置合理完备的专业领域来夯实学科体系建设的厚度;通过不断扩大学术体系论域、加大学术主体国际参与来抓牢学术体系建设的广度;通过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话语平台、加强话语内容的创新、不断推进话语媒介的推陈出新来丰富话语体系建设的新颖度,促进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
席会议制度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教育部《关于调整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名称、职能及成员单位的请示》。
批复要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联席
会议,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
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加强外语专有名词翻译规范工作,促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强化部
门间协调配合,经国务院同意,建立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
播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能
统筹协调外国人名、地名和事物名称等专有名词的翻译工作。
组织制定译写规范,规范已有外语词中文译写及其简称,审定新出现的外语词中文译写及
其简称。
统筹协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制定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遴选与
译写规则和标准,组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遴选与译写工作,发布译写成果及规
范应用,组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活动。
二、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国家语委、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外交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办、新华社、中科院、社科院组成,国
家语委为牵头单位。
联席会议由国家语委主任担任召集人,各成员单位有关负
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
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国家语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担任。
联席会
议设联络员,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司局级负责同志担任。
三、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召集人主持,以会议纪要形
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经与会单位同意后印发有关方面,同时抄报国务院。
根
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单位会议,也可邀请其他部门参
加会议,研究相关工作。
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本单位
外语专有名词译写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选译、传播日常工作。
四、工作要求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向各成员单位及时通
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
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李卫红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
成员:柴方国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周明伟中国外文局局长
张明外交部副部长
宫蒲光民政部副部长
丁伟文化部副部长
吴尚之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崔玉英新闻办副主任
彭树杰新华社副总编辑
李静海中科院副院长
李扬社科院副院长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
冬是清寒的。
站在有风的地方,悄然回首,看见来时的路。
一路有花的娇艳,
有草的青葱,有树的挺拔,有鸟的鸣叫。
抬起头,天空蓝的清澈。
风起时,有
笑颜。
冬,是寂寞的。
万物都归于沉静中,孕育着来年的昌盛。
隐忍才是最有力的,
也因此,寂寞的冬天给人以太多的幻想与渴望。
会去渴望温暖的一炉壁火,也
会想要一个温暖的怀抱。
围炉煮雪,相拥着取暖。
习惯了把心情种在寂寞里过冬,深耕一陇陌上的花开。
等待着,下一季的盛景。
不会忘记冬的情怀,圣诞节的钟声会敲响,冬有自己的辉煌。
静静的写下一首
小诗,待到花开时,扦插在那枝头,为冬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