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鲁科版 六年级生物上2.1.1练习使用显微镜(26张ppt)

鲁科版 六年级生物上2.1.1练习使用显微镜(26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4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2021/8/142021/8/142021/8/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42021/8/14August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42021/8/142021/8/142021/8/14
e
上左 下右 相相 反反
小 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B) 练 A、有直接阳光的 B、白亮的
C、暗灰色的 D、黑暗的

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
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D )
小 练 兵
实验结束后,把两个显微镜偏到两
旁的目的是( )
D
A、防止他人看 B、以免压坏显微镜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升降镜筒 (逆升顺降)
幅度大 幅度小
提握镜身
支持镜身
放大物像
连接目镜与物镜
安放和转换物镜
放大物像 光线通过 放玻片标本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练习题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练习题

当堂检测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A.┣ B.┫ C.┳ D.┻2.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pd”,实际图象是()A.pd B.dp C.qb D.bq3、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4、如图6-4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

其中视野最暗的是()7、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倍数为准B.以物镜倍数为准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8、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B.调节光亮度C.调节光线角度D.调节图像清晰度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10、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11、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右图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C.②→④→⑤→① D.④→①→③→②12、如图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载玻片中“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D.④上升镜简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答案:BAADD CCBCB BB。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2.【科学思维】【中考•十堰】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 所观察到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 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D )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 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 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4)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 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方, 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方移动,因此玻片应 向右方移动。(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 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转动转换器 使物镜[E]对准通光孔,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细胞。
(5)当观察要求视野较亮时,要用小光圈和凹面镜。( × ) 理由:_能__调__节__光__线__强__弱__的__是__反__光__镜__和__遮__光__器__,__当__外__界___ _光__线__强__时__用__小__光__圈__和__平__面__镜__,__而__要__求__视__野__明__亮__时__用__大___ _光__圈__和__凹__面__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控制光线进入镜内多少 的结构是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选用小光圈;当外界 光线较弱时,选用大光圈。能够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反 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 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此题中的光线较 强,应选用平面镜或缩小光圈。
3.当放上玻片标本,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 B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标本
(1)对光时,先转动[ 11]__粗__准__焦__螺__旋____, 使镜筒大幅度上升,再转动[ 3 ] __转__换__器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 孔,若光线较暗,应选择[ 7 ] _遮__光__器___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中的 ____凹____面镜。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生物上册: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设计

鲁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生物上册: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案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4.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的显微镜的构造图,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

5.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练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初步形成利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我们来观察,人和植物,大型真菌,青蛙,草履虫。

那这些生物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无论是花草、树木、动物还是人类,构成他们的最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大家有用肉眼观察过细胞吗?(不能)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的相关内容。

(二)显微镜的构造1.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这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初步的了解一下,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也可以观察桌子上的显微镜,但是不要乱动。

2.放视频(显微镜的构造)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1.了解了显微镜的构造,我们来练习使用显微镜。

2.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强调“规范”操作,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3.方法步骤。

(1)取镜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如果习惯用左手的同学,可以反过来。

但是千万不能单手拿。

镜座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强调:保证不要太靠边,否则显微镜很容易不小心被摔掉到地面上,不安全也不方便使用)。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最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强调:转动转换器时是手指放在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不要用手指掰着物镜转动,这样易使物镜松动,改变焦距。

六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效果分析 鲁科版(五四制)

六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效果分析 鲁科版(五四制)

学习资料
六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
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效果分析鲁科版(五四制)
班级:科目:
《练习使用显微镜》
本节课是本着学生自学、动手、猜测、探索的原则开展学习的,教师整堂课起到了引导、督促、肯定、补充、提醒、帮扶的作用。

实验课就是动手动脑的课,课堂流程的设计和实施都体现了这一点。

学生边做边摸索边猜测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过程,对于学生认识这个陌生的具有科学内涵的观察工具了解的比较具体感性且深入,对以后的学习打好了较好的基础。

有几点课堂学习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实验学习和理论学习都有好的铺垫作用,特举如下:
1.学生亲自将物镜目镜拆卸下来再安装上去,一上来就解除了学生惶恐不敢动手的顾虑,让学生认识到在操作规程范围内的各种摸索探索的操作都是对的,不会遇到新的实验器材畏首畏尾,失去探索兴趣。

2。

显微镜各构造的功能让学生大胆猜测,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时肯定、纠正,让学生体会到许多高大上的知识或科学器具的原理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并不远,学习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
3.学生自主学习的两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将新知识在学生认识上的难度降低,以此维持学生高昂的求知欲和动手实验的兴趣。

4.总结过程不流于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在镜头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放大多少倍的物像,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补充和解释,让学生认识到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而不只是背过这些小知识点。

这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堂实验课,第一次深入研究显微镜、使用显微镜,学习效果比较好.。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 测试题【有答案】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 测试题【有答案】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1.如图所示,当①脏了,可用来擦拭的是()A.餐巾纸B.纱布C.擦镜纸D.棉球2.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简上升或下降B.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利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观察C.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3.用下列四台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A.丙、甲B.丙、乙C.乙、甲D.乙、丙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5.实验课上,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发现视野暗。

为调整视野亮度,他可以()A.转动转换器B.转动反光镜C.转动细准焦螺旋D.移动玻片标本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分别为()A.左下方变亮B.左下方变暗C.右上方变亮D.右上方变暗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图像有圆形黑色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该异物仍然存在。

这说明该异物位于()A.目镜上B.物镜上C.装片上D.载物台上8.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9>6”,用低倍镜观察,视野所见图像是()A.9>6B.9<6C.6<9D.6>9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每 -物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用哪物镜在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10.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成目的操作的是( )11.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五四制鲁教版生物6年级上册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五四制鲁教版生物6年级上册

文泉学校初中部初一生物课堂测试制作人:葛洪福审核人:葛洪福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第次分数:
一、显微镜的构造
写出图中数字所示结构的名称
[1] ,[2] ,[3]
[4] ,[5] ,[6]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1)一手握住 ,一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朝向自己,安装好
2.对光(三转两开一条线)
(1)转动 ,使镜筒缓慢上升,再转动使对准通光孔。

(2)转动把一个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
内,另一只眼也要睁开;边转动 ,边通过目镜观察,直至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的中心。

(2)转动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直到看到清晰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
注意事项:用擦拭目镜和物镜,然后转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降到。

最后将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成像特点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2.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像越 ,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2021-2021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显微镜序号目镜物镜A 5× 40×B 10× 40×C 10× 4×D 12.5× 10×A.AB.BC.CD.D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选()A. 大光圈、凹面镜B. 大光圈、平面镜C. 小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凹面镜3.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4.依照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光学显微镜只能用来直接观察()A. 一根头发B. 手指C. 绿色叶片D. 玻片标本5.某同学用10×物镜观察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当他换用40×的物镜再观察时,他能观察到细胞个数为()A. 2个B. 8个C. 16个D. 32个6.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 对光,直至得到白亮的圆形视野;② 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③ 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④ 取镜、安放;⑤ 收镜并放回原处A. ④①③②⑤B. ⑤③①②④C. ④②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7.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桌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观察,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 射入光线角度发生了改变C. 显微镜的物镜调换了D. 光圈大小发生了改变8.有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A. 右上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9.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10.要将下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A. ③一⑤一②一①B. ④一③一②一⑤C. ③一①一④一⑤D. ③一⑤一④一①11.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 “上”和“6”B. “下”和“9”C. “下”和“6”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2.常用的生物玻片标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3.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A.AB.BC.CD.D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选()A. 大光圈、凹面镜B. 大光圈、平面镜C. 小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凹面镜3.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4.依照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光学显微镜只能用来直接观察()A. 一根头发B. 手指C. 绿色叶片D. 玻片标本5.某同学用10×物镜观察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当他换用40×的物镜再观察时,他能观察到细胞个数为()A. 2个B. 8个C. 16个D. 32个6.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对光,直至得到白亮的圆形视野;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④取镜、安放;⑤收镜并放回原处A. ④①③②⑤B. ⑤③①②④C. ④②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7.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桌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观察,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 射入光线角度发生了改变C. 显微镜的物镜调换了D. 光圈大小发生了改变8.有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A. 右上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9.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10.要将下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A. ③一⑤一②一①B. ④一③一②一⑤C. ③一①一④一⑤D. ③一⑤一④一①11.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 “上”和“6”B. “下”和“9”C. “下”和“6”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2.常用的生物玻片标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3.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2)要使镜筒升降范围最大可旋转________ 。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 。

(4)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________ 。

(5)与镜筒下方相连的结构是________ 。

15.(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的实验时,不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器材和药品________ (填对应的数字)①载玻片②生理盐水③镊子④清水⑤酒精灯⑥滴管.(2)欲使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最大,应选用如图1中哪个________ 物镜和目镜(填对应的数字).(3)如图2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形,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要求的操作.请你任选一例指出:是哪些操作不合要求导致出现如此情形?(先说明选择的图片,再说明操作不当之处)________ .对该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C.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进一步观察时,直接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直到像变清晰为止.D.该实验最终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细胞结构.16.用10×的目镜和20×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三、解答题17.某学生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你能指出该学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吗?四、综合题18.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光学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目镜上有污点,应该用________擦拭镜头。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的光圈和________(填“凹面”或“平面”)反光镜。

(3)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换用高倍镜后,若图象不清晰,应调节________(填“转换器”或“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4)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_____。

(注:①、②、③表示目镜,④、⑤、⑥表示物镜。

)A. ②③B. ⑤⑥C. ①⑤D. ②④19.下图为某学习小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方法步骤图.请分析回答:(1)请你把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补充完整:C→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2)步骤C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3)步骤D中,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________ 表皮.(4)将某同学认真制作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有这样几个结构: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和变形,这个结构一定是________ .它的产生可能是步骤________ (填序号)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关系: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小数目越多,所以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四个选项中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A、5×40═200(倍),B、10×40═400(倍),C、10×4═40(倍),D、12.5×10═125(倍).其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即4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视野面积是一定的,被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里的细胞数目越少,所以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

2.【答案】A【解析】【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故选:A【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3.【答案】A【解析】【解答】解: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由于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很高,所以视野要暗一些,因此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就需要把视野调的亮一些,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故选:A.【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4.【答案】D【解析】【解答】一根头发、手指、绿色叶片不透明,光线不能透过,因此若将它们放在通光孔的中央,用显微镜观察,视野一片黑暗,观察不到物像,若要观察必需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玻片标本是薄而透明的,可以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故答案为:D.【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5.【答案】A【解析】【解答】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物镜倍数提高了4倍,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为原来的1/4.因此,他在低倍镜下看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如图),换用高倍镜时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是8×1/4即2个.故选A【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范围越小,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少;反之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范围越大,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多,并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可看到细胞的数目成反比例关系.6.【答案】A【解析】【解答】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

一、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故答案为:A【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本标本→观察→收放.7.【答案】B【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

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

故答案为:B【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目镜——眼,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观察,可能会因为光源角度改变或者围观人员阻挡光线而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