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接种流程图

合集下载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接种方法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接种方法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种类及接种程序年(月)龄接种疫苗出生时乙肝疫苗(第1剂次) 卡介苗1月龄乙肝疫苗(第2剂次)2月龄脊灰疫苗(第1剂次)3月龄脊灰疫苗(第2剂次)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1剂次)4月龄脊灰疫苗(第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2剂次)5月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3剂次)6月龄乙肝疫苗(第3剂次)流脑疫苗A群(第1剂次)8月龄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次)1-1。

5岁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A群(第2剂次)1.5-2岁麻腮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4剂次) 2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次)3岁流脑疫苗A+C群(第1剂次)4岁脊灰疫苗(第4剂次)6岁白破疫苗流脑疫苗A+C群(第2剂次)注:按照河南省统一安排,甲肝疫苗力争到2010年实施免费接种。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考图例)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腮风疫苗(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 目前,麻腮风疫苗供应不足阶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过渡期免疫程序。

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7.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8.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减毒甲肝疫苗或
19月龄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上臂外侧三角肌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消毒待干 后肌肉注射 上臂外侧三角肌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皮下或肌肉注射 口服
0.5ml 0.5ml 0.5ml
灭活甲肝疫苗
20月龄
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或前一次接种后过敏者、心、肾及肝脏疾病,禁 全身性反应基本上轻微,大部分持续不超过24小时,包括头痛、恶心、呕 吐、发热和食欲下降,这些副反应发生频率在0.8%-12.8%之间,均可自行 止使用减毒活疫苗 缓解 对疫苗任一成分过敏 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 注射部位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偶见过敏性 缓注射 皮疹无需处理 凡发热及患急性传染病,心、肾及肝脏疾病、癫痫、抽风史、过敏史、先 有发热反应,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天免疫缺陷者禁用 对疫苗任一成分过敏 对本疫苗的任何成份有过敏反应。本疫苗的任何成份引起急性过敏反应 时,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1∶1000) 身体不适,发热,腋温超过37.5℃以上者;急性传染病或 者其它严重疾病患者;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凡发热、癫痫、抽风、脑部疾患、过敏史、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及急性 传染病者禁用 对疫苗成分过敏,癫痫、脑部、肾脏病、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HIV患 者、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凡发热、腹泻(1天大便>4次)牛奶及其制品过敏,患急性传染病期间、 免疫缺陷者禁服 上臂外侧三角肌消毒待干后肌肉注射 免疫抑制治疗、心血管和/或肺功能严重受损、发热等慎用;禁止皮内、血 管内注射;2岁以下儿童禁用。 口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等轻微反应,多为一过 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偶有短暂发热、局部稍有压痛感,一般可自行缓解 不得与百日咳菌体疫苗和伤寒疫苗同时接种, 服苗前后30分钟内不要喂热开水或母乳,体温稍高、头痛、腹泻无需处理 患严重疾病、发热或过敏史及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 应者禁用

常规免疫接种登记-流程图

常规免疫接种登记-流程图

预约----接种----录入底册乡级无客户端:入册底册筛选----通知-----接种----录入底册村级接种预约---接种---将接种信息交乡级------乡级录入客户端乡级有客户端:入册入客户端接种方式客户端筛选----通知村级----接种----乡级录入客户端预约----接种----录入底册无客户端:入册底册筛选----通知-----接种---录入底册乡级门诊化接种预约---接种--录入客户端有客户端:入册入客户端客户端筛选----通知----接种----录入客户端常规免疫接种流程图(请多提宝贵意见,尽快上报)流程说明入册:至少每月对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进行筛查,确定接种对象并分年度、分年龄、分村(社区、居委会、片)等记入接种登记册。

适龄儿童具体包括:①出生医院转新的应种对象;②主动搜索掌握适龄儿童资料;③在责任区域范围内居住满3个月的流动儿童随时转入。

预约:预防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证或预约单上,填写儿童近期应种疫苗的时间、地点,交由儿童家长瞩其按时前来接种;未如期接种者,应在预防接种登记册中进行标记,并再行预约或通知其接种。

筛选:筛选对象包括达到接种月龄的适龄儿童和上次运转未种的儿童。

①如有客户端,则直接利用客户端筛选下次运转应种对象,并将应种对象在接种底册上用符号“//”表明;②若无客户端系统,则直接利用底册筛选,并用符号“//”表明。

通知:①办证时通知;②上次接种时预约;③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口头、广播等方式主动通知;若通知后仍未前来接种者,应在接种登记册中进行标记,并在下次接种前再次通知。

接种:接种前要预检并询问掌握禁忌症,儿童家长要知情同意并签字。

预防接种流程图

预防接种流程图

预防接种流程图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预防接种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预防接种的流程图。

流程图:预防接种流程图如下所示:1. 登记和预约1.1 前往当地卫生部门或接种点进行登记和预约。

1.2 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和医疗保险等相关信息。

1.3 预约接种时间和地点。

2. 咨询和评估2.1 在接种点等待叫号,进入咨询和评估区域。

2.2 与接种人员进行面对面咨询,了解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

2.3 进行健康评估,包括询问过敏史、疾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3. 签署知情同意书3.1 接种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认已了解接种疫苗的目的、副作用和风险等。

3.2 解答接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疑问和疑虑。

4. 接种疫苗4.1 进入接种区域,等待接种。

4.2 接种人员根据接种计划和接种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疫苗。

4.3 通过注射器或滴管将疫苗注射到接种者的皮下或肌肉中。

4.4 接种后,接种人员提供接种证明和相关指导,如何处理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

5. 监测和观察5.1 接种后,接种者进入观察区域,进行短期观察。

5.2 接种人员定期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症状,如发热、红肿、疼痛等。

5.3 如有异常反应,接种人员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治和建议。

6. 记录和报告6.1 接种人员将接种信息记录在接种证明和相关档案中。

6.2 接种人员将接种信息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用于疫苗接种覆盖率的统计和监测。

7. 提供接种证明和下次接种提醒7.1 接种人员提供接种证明,包括接种日期、接种疫苗的名称和批号等。

7.2 接种人员提醒接种者下次接种的时间和疫苗种类。

8. 后续跟进和推广8.1 卫生部门定期跟进接种者的接种情况,提供接种后的咨询和服务。

8.2 卫生部门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接种率。

这是预防接种的标准流程图,旨在确保接种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接种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包括登记预约、咨询评估、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疫苗、监测观察、记录报告、提供接种证明和下次接种提醒,以及后续跟进和推广等环节。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预防接种服务,以下是预防接种服务的标准流程图:1. 预约登记- 患者或者家长通过电话、在线平台或者现场预约接种服务。

- 工作人员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 接待登记- 患者到达接种服务地点,前台工作人员进行接待登记。

- 工作人员核对预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 如有需要,患者填写相关健康调查表。

3. 健康评估- 医生或者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

-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接种史等。

-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或者护士决定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4. 疫苗选择- 根据患者的健康评估结果,医生或者护士选择适合的疫苗。

- 医生或者护士向患者或者家长解释所选疫苗的作用、副作用、接种时间和次数等相关信息。

5. 签署知情允许书- 患者或者家长在了解疫苗信息后,签署知情允许书。

- 允许书包括疫苗名称、接种目的、副作用风险等内容,以确保患者或者家长对接种有充分的了解和允许。

6. 接种疫苗- 医生或者护士按照接种计划和程序,为患者接种疫苗。

- 接种过程中,医生或者护士确保接种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7. 监测观察- 接种后,患者在接种区域等待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 医生或者护士定期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8. 赋予相关建议- 接种后,医生或者护士向患者或者家长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 建议包括接种后的饮食、活动、观察副作用等。

9. 健康档案更新- 接种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接种信息记录在患者的健康档案中。

- 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批号等。

10. 提供接种证明- 接种完成后,工作人员向患者或者家长提供接种证明。

- 接种证明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接种疫苗名称、接种日期等。

11. 定期跟踪- 根据接种计划,工作人员会定期跟踪患者的接种情况。

- 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者在线平台提醒患者或者家长进行下一次接种。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旨在保护人们免受各种传染病的侵害。

为了提供高效、安全和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制定了以下流程图:1. 预约阶段:a. 用户通过电话、在线平台或移动应用程序预约接种时间。

b. 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联系方式。

c. 工作人员核实用户信息,并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预约号码。

2. 到达接种点:a. 用户按照预约时间到达指定的接种点。

b. 用户出示预约号码,并进行身份验证。

c. 工作人员核实用户身份,并确认其预约信息。

3. 咨询与评估:a. 用户进入咨询区域,与专业医生或护士进行面对面的咨询。

b. 医生或护士询问用户的健康状况、过敏史和接种史等相关信息。

c. 医生或护士根据用户的情况,评估其是否适合接种,并解答用户的疑问。

4. 签署知情同意书:a. 如果用户符合接种条件,医生或护士将向用户提供知情同意书。

b. 用户仔细阅读并理解知情同意书的内容。

c. 用户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同意接种并承担可能的风险。

5. 接种疫苗:a. 医生或护士根据用户的接种需求,准备相应的疫苗。

b. 医生或护士根据接种程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c. 医生或护士进行疫苗接种,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6. 观察与记录:a. 用户接种完毕后,进入观察区域进行观察。

b. 医生或护士监测用户的身体反应和不良反应。

c. 医生或护士记录用户的接种信息和观察结果。

7. 提供接种证明:a. 如果用户接种成功且无异常反应,医生或护士将提供接种证明。

b. 接种证明包括接种日期、疫苗种类和批号等信息。

c. 用户收到接种证明后,可以保存作为个人健康档案的一部分。

8. 后续跟踪:a. 接种完成后,用户可以选择接受后续跟踪和提醒服务。

b. 医疗机构将根据用户的接种情况,提供接种后的咨询和建议。

c. 医疗机构将记录用户的接种历史,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上是预防接种服务的流程图,通过明确的流程和规范的操作,可以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计划免疫全部疫苗接种程序表(五联版)

计划免疫全部疫苗接种程序表(五联版)

计划免疫全部疫苗接种程序表(五联版)
计划免疫全部疫苗接种程序表
(五联版)
出生:乙肝疫苗、卡介苗
一月龄:乙肝疫苗
二月龄:五联疫苗
三月龄:五联疫苗
三个半月:七价疫苗
四月龄:五联疫苗
四个半月:七价疫苗
五个半月:七价疫苗
六个月:乙肝疫苗
七月龄:流脑A群
八月龄:麻风(麻疹)
九月龄:乙脑
十月龄:流脑A群
十二月:七价肺炎
十三月:水痘疫苗
十五月:轮状病毒疫苗
十八月至二十四月龄:五联疫苗、麻腮风、减毒甲肝、轮状病毒疫苗两周岁至3周岁:乙脑、23价肺炎、霍乱3次、兰菌净2瓶、轮状病毒疫苗
三周岁:流脑A+C
四周岁:脊髓灰质炎(糖丸)
六周岁:流脑A+C、白破
备注:冬春季节为流感高发期,建议婴幼儿在满6月后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为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一、上岗穿戴工作服、帽,接种疫苗时戴口罩。

二、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工作日全程服务。

三、履行告知义务,接种服务须经对象知情同意并签字认可。

四、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五、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注射原则。

七、疫苗、冷链设备专人专管,帐物清楚、登记齐全。

八、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科学告知,避免与服务对象争执。

九、保持接种现场环境整洁,接种现场所需药械、物品配备齐全。

十、接种疫苗后,注意观察接种对象,预防异常反应发生。

十一、体检、知情同意告知、接种疫苗等环节有详细记录。

疫苗管理制度一、疫苗管理专人负责。

二、疫苗领发、出入库有详细的时间、数量、标示记录。

三、疫苗运输、储存符合温度条件。

液体疫苗防治冻结。

四、按效期长短整齐存放疫苗,距离冰箱壁≧2㎝。

五、保持疫苗存放冰箱内清洁,不存放其它药物或杂物。

六、进购疫苗要索要批签发合格证明七、使用疫苗前检查疫苗是否合格并在使用记录上详细记录疫苗的批号、效期、生产厂家。

八、及时清理过期失效或或因其它原因失效的疫苗。

九、建立疫苗接种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十、疫苗开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应当废弃。

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

出生时诊断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产宝贝,不能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应尽早主动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

2.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

3.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及时补办。

国家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

4.儿童监护人有义务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禁忌情况。

5.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接种单位(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