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应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麻醉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麻醉处理中应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效果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麻醉处理中应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比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利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进行联合麻醉诱导,实验组(40例)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进行联合麻醉诱导。
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T3、T4、T5时间段HR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实验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麻醉处理中的效果优于芬太尼。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芬太尼;麻醉处理;舒芬太尼【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116-02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危急症,其病情的变化比较快,预后较差。
时在临床治疗当中,手术是十分常用的方式,但是在手术当中要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在手术后尽快恢复患者意识,从而对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评估。
基于此,临床当中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麻醉的要求十分高。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镇痛效果明显,具有天然的优势。
本次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麻醉处理中应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6月。
ASAⅠ-Ⅱ。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
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42.08±3.29)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10例,打击伤8例。
血肿部位:硬膜外血肿23例,硬膜下血肿为13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有4例;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
舒芬太尼对脑外科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舒芬太尼对脑外科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应用于脑外科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外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结果实验组在T2、T3、T4、T5期的SBP、DBP、MAP以及H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外科患者接受舒芬太尼诱导麻醉的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脑外科;舒芬太尼;诱导麻醉;血流动力学脑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对其进行有效的麻醉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1]。
为脑外科患者实施诱导麻醉的传统药物为芬太尼,但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较浅。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好[2],且可以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对脑外科患者在手术时接受舒芬太尼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脑外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且均需接受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无严重的肾、肝、心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的情况。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实验组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5.25±2.36)岁;体重45~68 kg,平均体重(51.23±7.52)kg;男女比例27/23。
对照组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45.33±2.41)岁;体重46~67 kg,平均体重(51.01±7.39)kg;男女比例28/22。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患者均在手术前,接受气管内全身麻醉,之后开放桡动脉、静脉穿刺,以此测定患者的动脉血压。
同时应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其平均HR 和MAP。
舒芬太尼的临床麻醉应用及药理学探讨

下给 药 及 经鼻 粘膜 给 药 等 。舒 芬 太尼 的镇 痛作 用 最强 , 心血 管状 态更稳 定 , 适 用 于心 血 管手 术麻 醉 , 年 来 已成 为心 血 管 手 术 的主 要麻 醉 用 药。 更 近 但 舒 芬 太尼 也 可 用 于心 血 管手 术 以外 的其 它手 术麻 醉 诱导 、 维持 及 术詹 镇 痛 、 分娩 镇 痛 和 无 痛 内镜 检 查等 。本 文将 综 述 国 内与舒 芬 太 尼 临床 应 用
4 4
按 摩 与康 复 医学
2 1 .aiuai h s n lt n& Reaitt nMein 2 1 , o 3 n p o hbi i d i la o c e 00N .2
舒 芬太 尼 的临床 麻 醉应用及 药理 学探 讨
郡 俊
( 浙江省 肿 瘤 医院 杭 州 3 0 0 ) 1 0 0
o t i e t eh r mb a ef r t e me ii e h p d r cg v st eme ii ef rt eme ii e a d a t rt en s c u m b a ea d s n S u Fe — u sd h a d me r n o h d cn , y o e mi i e h d cn o h d cn n f e h o emu o sme rn n oo . h n t i p l n l e i u c i n i s r n e t t ec r iv s u a o d t n i t b e ,ss ia l o h a d o a c lr s r e y a a s h sa i e e e r a Ne a ’ a a g sa f n to s t o g s , h a do a c l rc n i o s sa lr i u t b ef r t e c r i v s u a u g r n e t e i ,n r c nt a s s i y h s b c me t ec r i v s u a u g r h i n e t e i me i a i n Bu h n a t e Ne a lo a al b ea t rt e c r i v s u a u g r t e a e o h a d o a c l rs r e y t ema n a a s h s a d c to . tS u Fe t i h p l s v i l fe h a d o a c l rs r e y o h r a a s r r n e t e i n u to , h i t n n ea d t e t c n q e e s s t e p i , h h l b r h a l e i n o sn th v n t e p i h r o n u ge y a a s h sa i d c i n t e man e a c n h e h i u a e h a n t e c i it nag sa a d d e o a e i h an t e mir ri — d s e t n a d s n Thi a tc ewi u p ci n oo . o s ril l s mma ie t e h mea d S u Fe t it eNe a l ia r c i er l t d l e a u e r p re h t wi lb r t u l rz h o n h n a h p l i c l a t ea e i r t r e o t d t a . l e a o a eSh cn p c t l F n a p l h r c l g h r me it n h l i a r c ie me h d, l h v h ep b h i o t lnc lwo k eti Ne a ’ P a ma oo y c a a rs i a d t e ci e lp a t t o wi a e t e h l y t e t s c n c l me t he ci ia r . Ke wo d :Sh n a h p l Cl i a r c ie Ph r c l g y rs u Fe t i e Ne a t i c 1p a tc n a ma o o y
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治疗的效果观察 王翔玉

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治疗的效果观察王翔玉发表时间:2017-12-25T13:55:41.9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王翔玉刘震[导读] 在急诊脑外伤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其效果更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更为有利,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山东省威海市解放军第404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应用效果。
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脑外伤手术的患者82例,结合其急诊挂号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应用瑞芬太尼进行辅助麻醉,观察组则结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指标对比中无数据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以及术后的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急诊脑外伤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其效果更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更为有利,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脑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部外创伤,患者会出现较为急重的头痛、硬膜下血肿以及头晕和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的异常,还可能伴随有遗忘综合征等[1]。
脑外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同时在手术资料过程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安全性有很好的保证。
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的受体激动剂,能够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其麻醉效果较为明显,而瑞芬太尼则作为一种短效的镇痛药物,患者在应用麻醉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恶心、呕吐以及呼吸抑制和骨骼肌强直症状,在麻醉应用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2]。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急诊脑外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应用麻醉效果的对比分析,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做相关报道。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的临床探讨

114• 临床研究 •开颅手术术前麻醉有很多用药方法,传统方法利用芬太尼,虽然芬太尼有较为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是一些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强,加上药物本身对患者肌体功能存在一定损伤,因此临床上并未得到推广应用。
现阶段开路手术患者多数采用舒芬太尼新型药物麻醉,该药物也存在一定弊端[1],本次研究我院选择行开颅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为了提升手术麻醉的效果,现在对其实施不同的麻醉药物方式,现在对各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并行开颅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在33~72岁,平均年龄为(52.37±6.52)岁;患者ASAⅠ~Ⅱ级,体质量在44~72 kg,平均体质量为(60.9±9.2)kg;25例脑膜瘤、18例胶质瘤,其余均为颅内动脉瘤。
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类型等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在患者手术之前30 min进行鲁米那0.5 mg、阿托品0.5 mg 肌内注射。
患者推入手术室之后建立下肢静脉通道,进行复方乳酸林格注射液静脉滴注,手术之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咪唑安定2 mg静脉滴注。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4 μg/kg芬太尼,观察组使用0.7 μg/kg舒芬太尼,同时为两组患者使用1.5 mg/kg丙泊酚,0.6 mg/kg肌松剂阿曲库铵,待5 min之后插管,严格控制患者呼吸,术中利用5~8 mg/(kg•h)丙泊酚及0.6 mg/(kg•h)阿曲库铵靶控输注,以起到维持麻醉作用。
此外,观察组在切皮之前进行0.4 μg/kg舒芬太尼注射,术中在麻醉效果即将消失时再次进行0.2 μg/kg注射,对照组则进行3 μg/kg芬太尼注射;术中按照患者情况将芬太尼的注射量改为1.5 μg/kg。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研究 刘文斌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研究刘文斌摘要】目的:评估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
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73例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以不同麻醉方法为依据分组:研究组(37例,给予舒芬太尼药物麻醉),参照组(36例,给予瑞芬太尼药物麻醉),对两组麻醉应用效果展开对照。
结果:给予不同麻醉药物后,研究组37例:2例(5.41%)发生不良反应,参照组36例,8例(22.22%)发生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比对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清醒时间等指标,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做麻醉处理时,选取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可在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确保手术操作流程安全性。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082-02作为临床手术救治各种疾病时常使用的麻醉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应用后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均表现出不同[1]。
为此,为进一步评估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重点筛选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73例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展开分组分析,分别给予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重点筛选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73例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以不同麻醉方法为依据分组:研究组37例,21岁至75岁,其均值(48±5.56)岁,女(16例)/男(21例),给予舒芬太尼药物麻醉;参照组36例,22岁至75岁,其均值(49±6.27)岁,女(16例)/男(20例),给予瑞芬太尼药物麻醉。
比对73例患者以上各项临床资料,结果表现不明显,(P>0.05)。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开颅手术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清醒时间为(8.6±1.5)min,对照组为(15.3±1.6)min。
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时,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患者在术中的血流动力趋于平稳,且镇痛作用稳定,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舒芬太尼;芬太尼;开颅手术;效果对于开颅手术的患者而言,在麻醉中需要诱导平稳。
帮助患者降低脑组织代谢能力以及颅内压,尽可能创造一个适宜的手术条件[1,2]。
舒芬太尼属于新型的激动剂,具有起效快等多种优点,同时有着高选择性,帮助患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激动μ阿片受体,在临床中早已得到广泛使用。
本次研究将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开颅手术麻醉效果,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开颅手术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男22例,女22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9.3±2.3)岁。
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男20例,女24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1.2±2.1)岁。
其中包括30例胶质瘤、29例脑膜瘤、29例颅内动脉瘤。
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术前30min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以及0.5mg鲁米那。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为患者建立下肢静脉通道,为患者面罩吸氧,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同时静脉注射2mg咪唑安定。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

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一、舒芬太尼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镇痛效果强大且作用迅速,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舒芬太尼常常被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特别适用于需要强力镇痛的手术,如心脏手术、脑部手术等。
舒芬太尼还可以用于产后镇痛及重度疼痛的治疗。
舒芬太尼通过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效果,使得患者在手术后能够更舒适地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由于其镇痛作用迅速而强大,因此舒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之一。
二、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近年来,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良好的镇痛效果备受赞誉。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中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安全性较高。
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快速达到效果,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这对于一些需要立即缓解疼痛的术后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舒芬太尼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加速术后康复过程。
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常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如丙泊酚、罗库酪和曲马多等。
这样可以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三、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在临床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较为稳定的生命体征,减少手术期间的疼痛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舒芬太尼的作用迅速,可以在手术结束后迅速清醒,有利于减少手术后的恢复时间。
四、舒芬太尼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尽管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舒芬太尼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受性,使得患者需要增加用药量才能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舒芬太尼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
在使用舒芬太尼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芬太尼应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麻醉分析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对甲组24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对乙组24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时应用芬太尼。
比较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甲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插管后1 min、3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苏醒期呛咳躁动较少,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值得推广。
标签: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舒芬太尼;麻醉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由外伤引起[1]。
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主要方式,出现脑受压症状的患者均应立即接受手术。
手术麻醉过程中,各种伤害性刺激都可以直接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波动,造成颅内血管出血,如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和拔管等,导致手术风险增加[2]。
现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患者,对其舒芬太尼在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共24例,平均年龄是(33.12±6.13)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4例、10例。
乙组共24例,平均年龄是(33.13±6.12)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3例、11例。
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甲组和乙组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
手术开始前30 min,选择长托宁对所有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1 mg。
为患者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做好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的监测,展开心电监护。
对所有患者进行面罩吸氧,后实施麻醉诱导。
①使用维库溴铵、丙泊酚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仙林(注射用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19991172,包装规格4 mg),使用剂量为0.1 mg/Kg。
乐维静(丙泊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0114,包装规格50 mL:0.5 g),使用剂量为2 mg/Kg。
②舒芬太尼(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123),对甲组应用瑞芬太尼,静脉注入,使用剂量为5 ug/Kg。
芬太尼(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42022076),对乙组应用芬太尼,静脉注入,使用剂量为5 ug/Kg。
对所有患者气管导管插管,管与麻醉机相连接,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吸入麻醉药物选择异氟醚。
③对所有患者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使用剂量为0.3 ug/Kg/min,对麻醉效果进行仔细观察,适当应用维库溴铵。
手术完毕10 min 前,停止异氟醚、瑞芬太尼。
对两组患者追加药物,甲组50 ug舒芬太尼,乙组50 ug芬太尼。
④观察患者吞咽、咳嗽反射情况及意识恢复情况,当反射情况恢
复、意识清醒后,呼吸空气的时间>5 min,潮气量>6 mL/Kg,血氧饱和度>95%,拔除导管。
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1 min和3 min,分别对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并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停药后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拔管时是否出现呛咳躁动情况。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苏醒期1例出现躁动,1例出现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乙组苏醒期4例出现躁动,2例出现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甲组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为(84±8)mmHg,气管插管前为(72±4)mmHg,插管后1min为(82±7)mmHg,插管后3min为(83±8)mmHg。
乙组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为(83±7)mmHg,气管插管前为(73±6)mmHg,插管后1 min为(89±8)mmHg,插管后3min为(91±12)mmHg。
甲组患者插管后1 min、3 min平均动脉压低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麻醉诱导前心率为(75±14)次/min,气管插管前为(69±10)次/min,插管后1min为(73±9)次/min,插管后3min 为(79±8)次/min。
乙组麻醉诱导前心率为(75±13)次/min,气管插管前为(69±9)次/min,插管后1 min为(85±11)次/min,插管后3 min为(87±12)次/min。
甲组患者插管后1 min、3 min心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麻醉是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镇静充分、诱导平稳和镇痛充分是麻醉的基本要求[3]。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蛋白结合率较高,能够快速的进入脑部及周围组织,镇痛效果较好,作用效应较快,能够对伤害性刺激引起兴奋产生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进行有效抑制。
该药物主要对u1-受体进行作用,与芬太尼相比,镇痛效能较好,高出5~10倍。
在本文研究中,对甲组应用舒芬太尼,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3%,乙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甲组明显低于乙组,表明应用舒芬太尼苏醒期不良反应较少,更安全。
甲组患者插管后1 min、3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乙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表明应用舒芬太尼更可靠、有效。
本结果提示舒芬太尼应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较少,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
综上分析,舒芬太尼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较好,作用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琳,原茵.舒芬太尼应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的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3(15):47-48.
[2]刘红.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19(12):52-53.
[3]钟鸣.舒芬太尼在2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6(17):55-56.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