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与合同法概述(20200426111421)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例2:甲与乙非婚同居期间约定,乙应按时服用避孕 药。乙想生个小孩,借以“拴住”甲,便暗中停 服药物。乙生下小孩后,甲与乙分手。乙代小孩 起诉,法院判决甲支付小孩抚养费。甲则以乙违 反约定给自己带来损失为由,诉请乙赔偿自己所 支付的抚养费。①法院认为,甲与乙的约定涉及 到“最为隐秘的个人自由领域”,该领域不容合 同法介入,即使当事人具有受约束的意思,也不 成立合同关系。②甲、乙的约定属于“合同界域 之外的约定”,不构成合同,甲无权请求乙承担 违约责任。(此为德国著名判例)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述 二、合同法的概述 三、合同法的功能 四、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五、合同的分类
一、合同的概述
1. 合同的概念 法律意义上的“合同”:民法上的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 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等 民法上的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合同”:债权合同、物权合同、身份合同等民事合同 狭义的“合同”:债权合同 《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 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 收养、监护等身份协议除外) 思考:①拆迁补偿协议的性质 ②“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1. 分类的标准:合同的成立或生效是否须具备法律 或当事人要求的形式 要式合同:法律或当事人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的 合同。如: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融资租赁、 建设工程等合同。 不要式合同:法律或当事人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 式的合同。 2. 分类的意义:合同成立或生效的形式要件
例外: (1)好意施惠关系。又称情谊关系,泛指不能在当 事人之间产生合同关系的约定或承诺。下列“无偿” 约定或者承诺为好意施惠关系:①搭乘便车;②乘 客叫醒另一乘客到站下车;③顺路代为投递信件 (或者替人购买物品);④约定请人吃饭,相约参 加宴会、舞会、旅游、看电影;⑤为人指路。 好意施惠关系的法律效果:①不产生合同关系 (不产生违约责任或者缔约过失责任)。②不排除 侵权之债的成立(好意施惠关系中,另有符合构成 要件的侵权发生时,仍可成立之债)

合同讲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第一节合同的概念简述

合同讲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第一节合同的概念简述

合同讲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第一节合同的概念简述本讲的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对于所涉观点、概念,有个初步的理解即可,但要求通过以后章节的学习逐步加深理解。

'协议说’和‘允诺说’了解即可。

【重点】对合同的理解。

【难点】合同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本讲课程的引入】任何一个概念,它的产生只是为了交流、表述方便的需要。

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当他们以自己的允诺换取到对方的允诺时,甚至接受对方的允诺时,他们会使用合同这个词;对于法官,当他或他们需要用合同来对发生纠纷的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定性时,他或他们也会使用合同这个词。

我这里运用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来谈合同概念的意义。

因为,试图用一段文字来揭示合同的本质,前人做得是那么不够,以至于我觉得困难重重,同时,我又个人认为,学习合同法,重要的是把握合同法的精神,而不是纠缠于某一个概念。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需要再给合同下定义了呢?不是的,我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章第一节,是为了借助于对合同概念的讨论,希望其中一些观点在以后对合同的讲解中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说作一个铺垫。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第一节合同的‘概念’简述在现代,很多词汇与合同有相同的涵义,如协议、契约等。

作为法学本科生,有必要了解以下两种对合同的定义 ------------------一、关于合同概念的两种学说1、协议说:以我国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第2条第1款为例,所下的定义是:平[A con tract is a promise, or set of promises, for breach of which the law gives a remedy, or the performanee of which the law in some way recognizes as a duty. ” ][传统的允诺说以查尔斯?弗里德为代表,强调义务,即可被强制执行;现代允诺说,以格兰特?吉尔摩为代表,强调救济,即赔偿损失]以上两说都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原因的角度给合同下了一个定义。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2、我国《合同法》调整的合同的范围主要是但不限于债权合同,物权合同等其 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有关财产的合同都应受《合同法》调整。
《物权法》第172条:设立担保合同,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 保合同。
赠与、借用等。 注:(1)对价不一定要等价。
(2)有偿、无偿与双务、单务两种区分的关系: 双务合同都是有偿合同; 单务合同并非都是无偿合同。 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利息的。借款交付时借款合同成立,此时 出借人不负有义务,借款人要负偿还义务(单务),并要支付利息(有偿)。 2、区分意义 (1)确定某些合同性质,如买卖与赠与; (2)义务的内容不同,有偿合同比无偿合同当事人义务较重; (3)主体要求不同,有些无偿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订立,如接受赠 与。 (三)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1、区分标准 法律是否设有规范并赋予一个特定名称。 有名合同(典型合同):法律设有规范并赋予特定名称的合同。如:买卖、赠 与等。 无名合同(非典型合同):法律尚无特别规定并赋予特定名称的合同。 注:此处法律不仅包括合同法分则,还包括其他法律中规定的合同类型,如 保险合同。 2、区分意义 主要在于法律适用规则不同: 有名合同:直接适用法律规定; 无名合同:适用合同法总则,并可以参照合同法分则最相类似的规定(类推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迄今为止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英】梅因:《古代法》(1861) 一、合同的概念
(一)合同的语义 大陆法系:合同是指合意,即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一致; 英美法系:合同是一个或一组允诺 (promise)对于该允诺的违反,将由 法律予以救济;履行该允诺,被法律以某种方式确认为一种义务。 简言之,即合同是可以被强制执行的允诺。 我国:注意合同与契约、协议的关系。 契约:《礼记》:契:券要也。 《说文解字》:契,约也。契就是指书契,约是约定,契约就是以书契等形式 达成的协议。 合同:新中国成立后,契约用合同代替。现在,契约与合同在同一意义上使 用。 协议:一般与合同为同义语,生活中无名合同称为协议比较普遍。 有学者主张应区分契约和合同 契约:指双方当事人目的对立,意思表示方向相反的双方法律行为。其实质 是“错综的合致”。 合同:当事人目的相同,意思表示方向也一致的共同法律行为。其实质是“平 行的合致”。如:设立公司(制定章程)、董事会决议、合伙人的开除 我国《合同法》合同的含义: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相互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其中一种利益并承诺对方相应的义务,以实现法律效果的文件或其他形式的协议。

合同法是指规范和保护合同行为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意思原则、诚信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和善意原则等。

自由意思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没有任何限制或强制的情况下,自由地达成协议;诚信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地位平等;公平原则是指合同的内容和效果应当公平合理;善意原则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本着善意,不得滥用权利。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合同法的基本框架。

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组织等三种。

自然人是个体,法人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法律地位的人,组织则是指不具有法人地位的集体组织。

这三种主体在订立合同时应满足相应的条件。

同时,合同法还规定了合同成立要素,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对象、合同内容等。

合同当事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对象必须是合法的对象,合同内容必须明确。

合同法对于合同履行、违约处理等问题也有明确规定。

合同的履行方式可以是一次性履行,也可以是分期履行;合同的违约行为包括迟延履行、不履行和不完全履行等,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违约方应当赔偿相应的损失,修复相应的影响,或者按照法定的责任方式履行合同。

合同法还规定了合同的效力和终止。

合同在满足合同成立要件的前提下,具有合同效力。

合同的效力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合同可以因为提出撤销、解除、履行完毕、合同目标实现等原因而终止。

总结起来,合同是一种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协议,合同法是规范和保护合同行为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的基本原则、合同主体、合同成立要素、合同履行与违约处理、合同效力和终止等。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二、合同关系的要素
(一)主体:亦称合同当事人,即在合同 主体:亦称合同当事人, 主体 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客体: (二)客体:合同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 的对象, 的对象,即债的内容所要求的债务人的行 称给付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为,称给付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内容:合同权利和义务, (三)内容:合同权利和义务,即债权债 务。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三、合同的相对性:主体、内容、责任的相对 合同的相对性:主体、内容、 四、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三)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四)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五)主合同与从合同 主合同与从合同 (六)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張 彬 binzhang@
一、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关系的要素 三、合同的分类 四、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当事人双方设定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一致意思 表示。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 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 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 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 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 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 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 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 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 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 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 立新的保障…… ——美国《独立宣言》,1776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3、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 和义务。(第5条) 4、诚实信用原则——民法上的“帝王条款”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 信用原则。 (第6条) 5、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 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 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7条)

四、鼓励交易原则
一、鼓励交易是促进市场发展的必需。 二、鼓励交易是提高效率,增进社会财富 积累的手段。 三、鼓励交易有利于维护合同自由,实现 当事人的意志和缔约目的。


第二节 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法的含义及属性 (一)合同法的含义 合同法,即有关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 平等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法律。 (二)合同法的基本属性 1、合同法为私法。 2、合同法为财产法。 3、合同法为交易法。 4、合同法为自治法。
二、我国合同法的法源
Fra bibliotek (一)法源的意义、判断标准及类型 1、法源的意义 2、法源的判断标准 3、法源的类型 (1)具有绝对效力的法源与具有相对效力的法 源 (2)直接法源与间接法源 (二)具有绝对效力的法源 1、法律
物权法 财产法 债权法 民法
侵权法 合同法
不当得利、无因管 理
继承法 身份法
亲属法
2、行政法规 3、有权解释 4、国际条约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6、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 (三)具有相对效力的法源 (四)相对法源

第四节 合同法的原则

一、合同法的原则概述 合同法的原则,是适用于合同法的特定领域乃至 全部领域的准则。 《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1、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 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3条) 2、合同自由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4条)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合同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文件。

它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共识的一种书面或口头协议。

在合同中,各方必须遵守一系列条款和条件,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

因此,合同法是商业和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法律。

合同法是一种法律框架,用于监管合同的制定、执行和解决合同纠纷。

它包括合同的形成、内容、效力、履行和变更等方面。

在合同法中,各方必须遵守有关合同条款的规定,并按照协议的要求执行。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几个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包括合同的当事人、条款、目的和合法性。

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署合同的能力和意愿。

条款必须明确、清晰和可执行。

合同的目的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的后果和违约赔偿等问题。

合同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

它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法律手段,以维护他们的利益并保护他们的权利。

合同法还为商业和法律领域中的合同提供了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法律框架。

总之,合同是商业和法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

合同法是监管合同制定、执行和解决合同纠纷的重要法律框架。

在合同法的指导下,
当事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并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概述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种类一、合同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狭义的定义)。

合同这种行为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合同。

从合同所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来看,合同可分为:民事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明确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行政合同:是行政关系的主体之间为实现管理的目的而订立的协议,由行政法调整。

如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协议或责任状。

合同法所称的合同就是民事合同,不包括劳动合同和行政合同,而且不是所有的民事合同,(主要)是指有关财产关系的合同。

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如婚姻、收养、监护等协议适用其他法律,如婚姻法、收养法等,不适用合同法。

关于合同的概念,在国际上有各种理论和立法例,但总的来说,大陆法系皆强调合同的“合意”,即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一致;而英美法系强调合同是一种单方允诺,而不强调双方的合意。

大陆法系之间也不一样,法国认为合同就是债权合同;而德国认为合同包括所有的民事合同。

就我国而言,学者们都比较接受德国法的一些作法(在其他法律领域也一样),认为合同包括所有的民事合同,但是并非都适用合同法。

民事合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债权合同;二是物权合同;三是身份合同。

债权合同即以债权债务为内容的合同,如买卖合同;物权合同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是一种物权,而不是债权,如抵押合同中的抵押权、质押合同中的质权、留置合同中的留置权、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土地使用权、承包合同中的承包经营权等等,这些权利都属于物权,这些合同都属于物权合同。

身份合同即具有严格身份性质的合同,这些权利涉及特定当事人的人身、身份。

《民法通则》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相比较而言,合同法的规定与民法通则规定的用词基本一致,但范围不一样,因为由于民法通则是在“财产权利”章的“债权”节规定的,所以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合同实际仅指债权合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