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海洋水是地球水最主要部分。

2.我们平常说的淡水资源是指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流水。

3.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以固态存在,空气中以气态存在。

4.水母的含水量最高。

5.水的循环图的过程:蒸发,降水,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等等;水的循环包括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大循环。

6. 水体的更新周期:冰川最长,大气水最短。

7.我们平常说的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8.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9.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10.水循环的意义:是地球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大地,哺育生命。

11.电解水的过程中,两极出现气泡,液面下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氢气的方法是直接点燃,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

1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3.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 氧气14. 电解水的实验中,阴极产生的气体(氢气)体积:阳极产生的气体(氧气)=2:1。

15.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下呈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16.单位提及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7.密度公式:ρ=m/V18.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千克.读法是千克每立方米。

19.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外界条件不变的时候,同种物质密度一定。

20. 1.0x103千克/米3=1 克/米321.常见物质密度:纯水:千克/米3汞:千克/米 3 冰、石蜡:千克/米3纯铁:千克/米 3 酒精、煤油:千克/米322.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物体之间相互挤压。

八年级上科学提纲及错题

八年级上科学提纲及错题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银的密度为13.6×10³千克/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³千克。

生活中的水

生活中的水
3.刻度值的特点: (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有关密度 压强 浮力公式复习提纲
一、密度公式:
密度
质量 体积
m V
(ρ 与 m、V 无关),可变形为m
V
和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 对公式的理解①同种物质ρ 一定,m 与 V 成正比。当ρ 相同时,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②同质量不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或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③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 ρ=m/V 可以:已知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4.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具体方法有三种:先假定物体是实心的,通过计算。
其中通过比较体积的方法最好,既直观,又便于计算空
心部分的体积,
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匹配。
V 空=V 物-V 实 。在用计算方法解决上述实际问题中,都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 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 重新经历 蒸发 、 输送 、凝结、 降水 和径流等变化。 2.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 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浮力 。
2.实验: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
读数,会发现 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 。 [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
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
力。
3.实验证明: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章第二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章第二章

浙教版科学八上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第一节 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 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氧气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颜色 无色 沸点沸点 100℃气味气味 无味凝固点凝固点0℃状态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电极电极 气体的量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结论 正极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体是氧气负极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体是氢气第三节 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生活中的水复习

生活中的水复习

6.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7.一个均匀的木块,如图2—1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 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上边,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 的 ( ) A.1倍 B.2倍 C.1/2倍 D.1/4倍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
——水循环 成因:水的三态变化(内因); 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 1.水循环的过程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途径: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1. 水体名称和分布 水的三态 (问题) 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 沼泽、冰川、生物体 水体名称: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淡水、咸水;分类3---水体比例:海洋水96.53%、陆地淡水2.53%、其他0.94%;
第三节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
一、 溶 解 度
解度可以用溶质在100克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来表示。
二、溶解性等级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三、溶解度的表示
列表法、曲线法
练习:右图是A、B、C三种固
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t 2时,C 物质溶解度为m克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 浊 液 而形成的物质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浊液的特点:不均一、不稳定
溶液 名称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稳定性 长期放置
固、液、气溶固体小颗粒分 小液滴分散 解在液体中 散在液体中 在液体中 稳定 均一

生活中的水知识整理填空

生活中的水知识整理填空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材料1.1水在哪里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2、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它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3. 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用水。

4.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二、水的重要性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

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

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其中水母占,草本植物中约占。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活动也离不开水。

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三、水的循环1.水循环的涵义:在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和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

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凝结、和径流等变化。

2.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

可以表示如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2)内陆循环。

(3)海上内循环。

1.2 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两玻璃管内液面;(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火焰呈,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这是气;(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极;(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上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 密度的公式: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1kg/m3=1×10-3g/cm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 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3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结成云
水汽输送 蒸
蒸 发 蒸 发
地表径流
地下 径流
水的循环
蒸发 水蒸气 海水受热______(蒸发/液化),变成_____ 海水受热______(蒸发/液化),变成_____ (水蒸气/ (水蒸气/小水珠),进入空气里。空气被太阳 轻 照射,温度升高,变得较____(轻/重),因而 照射,温度升高,变得较____(轻/ 上升 ______(上升/ ______(上升/下降)。因为气温会随着高度而 改变,所以当热空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便会 冷却 ______(冷却/ ______(冷却/受热),而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 液化 ______(液化/ ______(液化/蒸发)成更大和更重的水珠时, 掉下来 便会______(掉下来/ 便会______(掉下来/向上升),这就是雨。雨 水流入江河,再流入海洋。这个过程在自然界 水的循环 里循环不息,称为_____________。 里循环不息,称为_____________。
骆驼几天不喝水为何仍能在沙漠中行进? 骆驼几天不喝水为何仍能在沙漠中行进?
将 进 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首诗的头两句说的 奔 流 到 海 不 复 回 。 读图, 读图,说说水在自然 是什么,有没有科学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是什么, 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朝如青丝暮成雪。 道理? 道理?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3.查阅资料:查阅一些自然界不常饮水的动物有哪些? 是不是它们不需要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获得水的?
4.设计实验:证明晒干的种子内含有水份。写明实验器材、 方法、原理、步骤、现象。
我国的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 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 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 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 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 88位。 88位。
拓展:
1.查阅:世界水日的来历及各个世界水日的主题。
பைடு நூலகம்
2.查阅下列生活用水的成份(以表格形式书写): 饮用矿泉水、酷儿饮料、某品牌的牛奶。
水资源缺乏
造成水资源缺乏 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全世界人口中的20%面临着 今天,全世界人口中的20%面临着 水资源缺乏的严峻问题;估计到2025年 水资源缺乏的严峻问题;估计到2025年 全球缺水人口还将上升到30%,使水资 全球缺水人口还将上升到30%,使水资 源缺乏问题波及50个国家。水资源缺乏 源缺乏问题波及50个国家。水资源缺乏 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水资源浪费、污染 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水资源浪费、污染 引起的水质退化及地下水源的过度利用等。 引起的水质退化及地下水源的过度利用等。 必须采取有力行动和措施更有效地管理稀 缺的淡水资源,尤其是对饮水供求及水质、 水量的管理。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你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 你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 地球和火星在太空中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地球和火星在太空中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水 在 哪 里 ?
水体的比例
你知道图中三种颜色代表什么? 你知道图中三种颜色代表什么?
读图,说说你从中看出什么? 读图,说说你从中看出什么?
水与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