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总结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总结

离散数学总结

离散数学总结离散数学学习总结一、课程内容介绍:1.集合论部分:集合论是离散数学中第一个抽象难关,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下,深入浅出,使得集合论成了相当有趣的知识。

只是对于以后的应用还不是很了解,感觉学好它很重要。

直观地说,把一些事物汇集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就叫集合,而这些事物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例如:方程x2-1=0的实数解集合;26个英文字母的集合;坐标平面上所有点的集合;集合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标记,例如自然数集合N(在离散数学中认为0也是自然数),整数集合Z,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复数集合C等。

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有两种:列元素法和谓词表示法,如果两个集合的交集为,则称这两个集合是不相交的。

例如B和C 是不相交的。

两个集合的并和交运算可以推广成n个集合的并和交:A1∪A2∪…∪An={x|x∈A1∨x∈A2∨…∨x∈An}A1∩A2∩…∩An={x|x∈A1∧x∈A2∧…∧x∈An}2.关系二元关系也可简称为关系。

对于二元关系R,如果∈R,可记作xRy;如果R,则记作x y。

例如R1={<1,2>,},R2={<1,2>,a,b}。

则R1是二元关系,R2不是二元关系,只是一个集合,除非将a和b定义为有序对。

根据上面的记法可以写1R12,aR1b,aR1c等。

给出一个关系的方法有三种: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设R是A上的关系,我们希望R具有某些有用的性质,比如说自反性。

如果R不具有自反性,我们通过在R中添加一部分有序对来改得到新的关系R',使得R'具有自反性。

但又不希望R'与R相差太多,换句话说,添加的有序对要尽可能的少。

满足这些要求的R'就称为R的自反闭包。

通过添加有序对来构造的闭包除自反闭保外还有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

3.代数系统代数结构也叫做抽象代数,主要研究抽象的代数系统。

抽象的代数系统也是一种数学模型,可以用它表示实际世界中的离散结构。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1. 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集合之间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其相关公式如下:- 并集: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定义为包含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或x∈B}- 交集: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定义为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且x∈B}- 差集:对于集合A和B,A与B的差集定义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且x∉B}- 补集:对于集合A,相对于全集合U而言,A的补集定义为全集合中不属于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公式:A'={x|x∈U且x∉A}2. 关系和函数关系是一种描述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学工具,而函数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在离散数学中,关系和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相关公式如下:- 关系R:对于集合A和B,关系R定义为A和B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对所组成的集合。

公式:R={(a,b)|a∈A且b∈B}- 函数f:对于集合A和B,如果f是从A到B的一个映射,那么对于任意元素a∈A,都有唯一的元素b∈B与之对应。

公式:f:A→B3. 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数学结构。

图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的类型、路径和回路、连通性、树等。

其相关公式如下:- 有向图:对于图G=(V,E),如果E中的边是有方向的,则称G为有向图。

公式:G=(V,E),E={(u,v)|u,v∈V,u→v}- 无向图:对于图G=(V,E),如果E中的边是无方向的,则称G为无向图。

公式:G=(V,E),E={{u,v}|u,v∈V,u≠v}- 路径:在图G中,顶点v1,v2,...,vn的一个路径是图G中的一个顶点序列,其中相邻的顶点用一条边连接。

公式:v1,v2, (v)- 回路:在图G中,如果一条路径的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顶点,则称其为回路。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一门研究离散对象及其关系、运算规则的数学学科。

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将对离散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元素的集合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在集合论中,我们需要了解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关系、集合的分割等概念。

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等,而集合的关系则包括子集、包含关系等。

此外,集合的分割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将一个集合划分为不相交的子集。

二、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图的性质和图之间的关系。

图由节点和边组成,节点表示对象,边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图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图的表示方法、图的遍历算法、最短路径算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图论来解决线路规划、网络优化等问题。

三、逻辑与真值表逻辑是离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命题的真值。

逻辑的核心概念包括命题、谓词、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等。

命题逻辑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通过真值表可以展示命题的真值。

一阶谓词逻辑则考虑了命题中的变量、量词等。

四、组合数学组合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组合方式的数学学科。

它包括排列、组合、二项式系数等概念。

排列是指从一组对象中取出一些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组合则是指从一组对象中取出一些对象作为一个集合。

二项式系数是组合数学中常用的工具,它表示在一组对象中选择出一个子集的方式数目。

五、数论数论是离散数学中研究自然数的性质和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整数、素数、同余关系等。

数论的核心概念包括质数与合数、素数分解、同余关系和模运算等。

数论在加密算法、密码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保证数据安全性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离散数学是一门研究离散对象及其关系、运算规则的数学学科,其中包括集合论、图论、逻辑与真值表、组合数学和数论等重要知识点。

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考试必备离散数学概念总结

考试必备离散数学概念总结

1.1、单个命题变项和命题常项是合式公式, 称作原子命题公式2.1、若等价式A↔B是重言式,则称A与B等值,记作A⇔B,并称A⇔B是等值式2.2、(1) 文字——命题变项及其否定的总称2.3、设C1=l∨C1', C2=lc∨C2', C1'和C2'不含l和lc, 称C1∨'C2'为C1和C2(以l和lc为消解文字)的消解式或消解结果, 记作Res(C1,C2)2.4、设S是一个合取范式, C1,C2,⋯,Cn是一个简单析取式序列. 如果对每一个i(1≤i≤n), Ci是S的一个简单析取式或者是Res(Cj,Ck)(1≤j<k<i), 则称此序列是由S导出Cn的消解序列. 当Cn=λ时, 称此序列是S的一个否证.3.1、设A1, A2, …, Ak, B为命题公式. 若对于每组赋值,A1∧A2∧…∧Ak为假,或当A1∧A2∧…∧Ak为真时,B也为真,则称由前提A1, A2, …, Ak推出结论B的推理是有效的或正确的, 并称B是有效结论.4.1、个体词——所研究对象中可以独立存在的具体或抽象的客体个体常项:具体的事物,用a, b, c表示个体变项:抽象的事物,用x, y, z表示个体域(论域)——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4.2、谓词——表示个体词性质或相互之间关系的词谓词常项:如, F(a):a是人谓词变项:如, F(x):x具有性质F一元谓词(n=1)——表示性质多元谓词(n≥2)——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0元谓词——不含个体变项的谓词, 即命题常项或命题变项4.3、设L是一个非逻辑符集合, 由L生成的一阶语言L 的字母表包括下述符号:非逻辑符号(个体常项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和逻辑符号(个体变项符号、量词符号、联结词符号、括号与逗号)4.4、设R(x1, x2, …, xn)是L的任意n元谓词,t1, t2, …, tn 是L的任意n个项,则称R(t1,t2, …, tn)是L的原子公式.4.5、在公式∀xA 和∃xA 中,称x为指导变元,A为相应量词的辖域. 在∀x和∃x的辖域中,x的所有出现都称为约束出现,A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他变项均称为是自由出现.4.6、若公式A中不含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项,则称A为封闭的公式,简称闭式.6.1、A⊆B⇔∀x ( x∈A →x∈B )6.2、A = B⇔A⊆B∧B⊆A6.3、A⊂B⇔A⊆B∧A≠BA⊈B⇔∃x ( x∈A ∧x∉B )6.4、幂集:P(A)={ x | x ⊆A } (一定包含空集)6.5、并A⋃B = {x | x∈A∨x∈B}交A⋂B = {x | x∈A∧x∈B}相对补A-B = {x | x∈A∧x∉B}对称差A⊕B = (A-B)⋃(B-A)绝对补~A = E-A6.6、广义并⋃A = { x | ∃z ( z∈A∧x∈z )}广义交⋂A= { x | ∀z ( z∈A →x∈z )}7.1、设A,B为集合,A与B的笛卡儿积记作A⨯B,且A⨯B = {<x,y>| x∈A∧y∈B}.7.2、设A,B为集合, A×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关系叫做从A到B的二元关系, 当A=B时则叫做A上的二元关系.(计数:|A|=n, |A×A|=n^2, 所以A上有2^(n^2)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注意/技巧:析取符号为V,大写字母Vx + y = 3不是命题前件为假时,命题恒为真运用吸收律命题符号化过程中要注意命题间的逻辑关系,认真分析命题联结词所对应的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不能只凭字面翻译。

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按照最简单的方式翻译通用的方法:真值表法VxP(x)蕴含存在xP(x)利用维恩图解题证明两个集合相等:证明这两个集合互为子集常用的证明方法:任取待证集合中的元素<,>构造相应的图论模型第一章命题逻辑命题和联结词命题的条件:表达判断的陈述句、具有确定的真假值。

选择题中的送分题原子命题也叫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相对简单联结词的真值表要记住非(简单)合取(当且仅当P,Q都为真时,命题为真)析取(当且仅当P,Q都为假时,命题为假),P,Q可以同时成立,是可兼的或条件(→)(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时,命题为假)P是前件,Q是后件只要P,就Q等价于P→Q只有P,才Q等价于非P→非Q,也就是Q→PP→Q特殊的表达形式:P仅当Q、Q每当P双条件(↔)(当且仅当P与Q具有相同的真假值时,命题为真,与异或相反)命题公式优先级由高到低:非、合取和析取、条件和双条件括号省略条件:①不改变先后次序的括号可省去②最外层的括号可省去重言式(永真式)、矛盾式(永假式)、偶然式可满足式:包括重言式和偶然式逻辑等价和蕴含(逻辑)等价:这是两个命题公式之间的关系,写作“⇔”,要与作为联结词的↔区分开来。

如果命题公式A为重言式,那么A⇔T常见的命题等价公式:需要背过被标出的,尽量去理解。

关键是掌握公式是将哪个符号转换为了哪个符号,这对于解证明题有很大的帮助!验证两个命题公式是否等价:当命题变元较少时,用真值表法。

当命题变元较多时,用等价变换的方法,如代入规则、替换规则和传递规则定理:设A、B是命题公式,当且仅当A↔B是一个重言式时,有A和B逻辑等价。

蕴含:若A→B是一个重言式,就称作A蕴含B,记作A⇒B常见的蕴含公式的运用方法同上面的命题等价公式证明A⇒B:①肯定前件,推出后件为真②否定后件,推出前件为假当且仅当A⇒B且B⇒A时,A⇔B,也就是说,要证明两个命题公式等价,可以证明它们相互蕴含联结词的完备集新的联结词:条件否定、异或(不可兼或)、或非(析取的否定)、与非(合取的否定)任意命题公式都可由仅含{非,析取}或{非,合取}的命题公式来等价地表示全功能联结词集合极小全功能联结词集合对偶式对偶式:将仅含有联结词非、析取、合取(若不满足,需先做转换)的命题公式A中的析取变合取,合取变析取,T变F,F变T得到的命题公式A*称为A的对偶式范式析取式:否定+析取合取式:否定+合取析取范式:(合取式)析取(合取式)……析取(合取式)。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各章复习要求与重点第一章 集 合[复习知识点]1、集合、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的包含、相等、幂集2、集合的交、并、差、补等运算及其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 De Morgan 律等),文氏(V enn )图3、序偶与迪卡尔积本章重点内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性质、集合恒等式的证明 [复习要求]1、理解集合、元素、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的包含、相等、幂集等基本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和集合的交、并、差、补等基本运算。

3、掌握集合运算基本规律,证明集合等式的方法。

4、了解序偶与迪卡尔积的概念,掌握迪卡尔积的运算。

[本章重点习题]P5~6,4、6; P14~15,3、6、7; P20,5、7。

[疑难解析] 1、集合的概念因为集合的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这里只多了一个幂集概念,重点对幂集加以掌握,一是掌握幂集的构成,一是掌握幂集元数为2n 。

2、集合恒等式的证明通过对集合恒等式证明的练习,既可以加深对集合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为第三章命题逻辑中公式的基本等价式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际上,本章做题是一种基本功训练,尤其要求学生重视吸收律和重要等价式在B A B A ~⋂=-证明中的特殊作用。

[例题分析]例1 设A ,B 是两个集合,A={1,2,3},B={1,2},则=-)()(B A ρρ 。

解}}3,2,1{},3,2{},3,1{},2,1{},3{},2{},1{,{)(φρ=A}}2,1{},2{},1{,{)(φρ=B于是}}3,2,1{},3,2{},3,1{},3{{)()(=-B A ρρ例2 设{}{}Φ=,,,,b a b a A ,试求:(1){}b a A ,-; (2)Φ-A ; (3){}Φ-A ; (4){}{}A b a -,; (5)A -Φ; (6){}A -Φ。

解 (1){}{}{}Φ=-,,,b a b a A (2)A A =Φ- (3){}{}{}b a b a A ,,,=Φ- (4){}{}Φ=-A b a , (5)Φ=-ΦA (6){}Φ=-ΦA 例3 试证明()()()()B A B A B A B A ~~~~⋂⋃⋂=⋃⋂⋃ 证明()()()()()()()()()()()()()()()()()()B A B A B A B A B B B A A B A A B B A A B A B A B A ~~~~~~~~~~~~~⋂⋃⋂=Φ⋃⋂⋃⋂⋃Φ=⋂⋃⋂⋃⋂⋃⋂=⋂⋃⋃⋂⋃=⋃⋂⋃第二章 二元关系[复习知识点]1、关系、关系矩阵与关系图2、复合关系与逆关系3、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4、关系的闭包(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5、等价关系与等价类6、偏序关系与哈斯图(Hasse )、极大/小元、最大/小元、上/下界、最小上界、最大下界7、函数及其性质(单射、满射、双射)8、复合函数与反函数本章重点内容:二元关系的概念、关系的性质、关系的闭包、等价关系、半序关系、映射的概念 [复习要求]1、理解关系的概念:二元关系、空关系、全关系、恒等关系;掌握关系的集合表示、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关系的运算。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应用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应用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应用
知识点1: 集合论
-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 集合的运算:并、交、差、补
- 集合的基本性质和定律
知识点2: 逻辑与命题
- 命题的定义和特性
- 命题的联结词:与、或、非
- 命题的真值表和逻辑运算
- 命题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知识点3: 关系与函数
-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 关系的类型:自反、对称、传递、等价
- 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函数的特性和图像
知识点4: 图论
- 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
-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
知识点5: 组合数学
- 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
- 排列和组合的计算方法
-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 组合数学在密码学等领域的应用
知识点6: 布尔代数
- 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与、或、非
- 布尔函数的最小化方法
- 布尔代数的应用:逻辑电路设计、编码器等
知识点7: 计算理论
- 自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正则语言和正则表达式
- 文法的定义和性质
- 上下文无关文法和巴科斯范式
知识点8: 数论
- 整数的性质和基本运算
- 质数和分解定理
- 同余关系和同余方程
- 数论在加密算法中的应用
以上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和应用场景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离散数学项目总结(优秀5篇)

离散数学项目总结(优秀5篇)

离散数学项目总结(优秀5篇)离散数学项目总结(优秀5篇)离散数学项目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离散数学项目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离散数学项目总结(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离散数学项目总结篇1离散数学项目总结背景介绍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学科,在算法、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离散数学项目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离散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项目目标本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集合论、图论、逻辑学等。

同时,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学生对离散数学的运用能力,为后续的计算机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项目内容1.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基础,本次项目要求学生掌握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并能够运用集合论解决实际问题。

2.图论图论是研究图形的数学理论,本次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图的基本概念、图的表示方法和图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图论解决实际问题。

3.逻辑学逻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本次项目要求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并能够运用逻辑学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实施过程1.集合论首先,学生对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要求学生运用集合论解决一个班级的学生管理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集合表示和运算,实现对学生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图论然后,学生对图的基本概念、图的表示方法和图的性质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要求学生运用图论解决一个城市交通问题,通过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图的表示和运算,实现城市交通的优化和智能化。

3.逻辑学最后,学生对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进行学习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要求学生运用逻辑学解决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实现软件开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项目总结通过本次项目,学生加深了对离散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掌握了集合论、图论、逻辑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了对离散数学的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总结
班级:学号:姓名:
临近期末各科课程已经结束,随之而来就是总结各科学习总结和对这门学科的建议。

《离散数学》这门课程当然也不会例外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离散数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而且知识点非常多,定义和定理以及定律是数之不尽。

《离散数学》顾名思义就是一门数学,它是数学众多领域中的一个小分支,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分支,但是它的内容也非常之多,同时也非常抽象。

自认我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面对《离散数学》我就头痛,书本里面很多知识点我都是似懂非懂地。

但鉴于《离散数学》在计算科学中的重要性,这是一门必须牢牢掌握的课程。

因此我也很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学好它了。

离散数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离散数学的关键是对离散数学(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有关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对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算的运用,并要多做练习。

《离散数学》的特点是:
1、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

《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

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

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2、方法性强:离散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通过对它的学习,能大大提高我们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从而今后在学习任何一门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时,都不会遇上任何思维理解上的困难。

《离散数学》的证明题多,不同的题型会需要不同的证明方法(如直接证明法、反证法、归纳法等),同一个题也可能有几种方法。

但是《离散数学》证明题的方法性是很强的,如果知道一道题用什么方法讲明,则很容易可以证出来,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尽可能多探讨几种证明方法,从而学会熟练运用这些证明方法,再者要善于总结。

在学习《离散数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理解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概念明确,才有可能将离散数学学好。

但是初学者往往不能够将概念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是学好离散数学的基础,因此也是初学者面临的一个困难。

只有克服它,你才能有可能学好《离散数学》。

学完这门课后,我总结到了,如果你想学得更好——你可以在进行完一章的学习后,用专门的时间对该章包括的定义与定理实施强记。

只有这样才可能本课程的抽象能够适应,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必须及时复习和总结。

《离散数学》是一门数学科,大家都知道学数学就是要大量做数学,因此《离散数学》也不会例外。

学习数学不仅限于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

这一点非常重要。

课程虽然是上完了,但是老师你的教学方法独特而新颖,思想开化而先进,是个容易沟通的老师。

有你带着我们学习《离散数学》就是我们不想学好,我想也是很难吧!就我来说每次上课时在我快要与“周公”会面之际,你突然一个笑话和雷人的语录,我和“周公”迫不得已就分开了。

当我再次看到周公时,耳边
已响起“铛铛铛······”。

老师你知道么同学们背后都忍不住夸你可爱。

下面是我对老师你的建议:
a)我认为老师你讲课时,可以在结合理论前提下多针对一些实际问题,
特别是与计算机有关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
的学生更好地体会离散数学对研究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

b)注重归纳总结,掌握规律,使学生能够理清头绪,加深印象,从而
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认为老师你这方面做得很好,
你不仅每节课总结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而且每一章结束后也会给
我们总结这一章的内容。

c)《离散数学》中一些概念很多,也很容易混淆,虽然我自己喜欢总
结一些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但是我想老师你如果为我们总结一
下的话,我想我们会学得更多。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利用比较
的方法,讲清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让我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从而减少判断的错误。

d)离散是一门数学科,数学就离不开做题。

最好适量的布置课堂作业,
并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

批改后将作业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通
过讲评,帮助学生澄清模糊和错误的认识。

再者老师你可以在上课
时多找学生回答问题或者上黑板做题,我想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压
力,从而更加用心的去听课。

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开头难,学习也是如此。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想比离散数学这么课程难的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但是学习了这门课后,我想我一定不会再怕了。

离散教会了我理论与实际必须相结合,概念是学习一门课的基础,只有完全明白概念,才能够挖掘更多的“宝藏”,进而收获得更多。

只要下足功夫,我想每个人都能有扎实的基础,学好离散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从而今后在学习任何一门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时,都不会遇上思维理解上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