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损坏原因的分析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防治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很多,通常有路基不均匀沉陷、汽车严重超载,路面基层不合格、水泥混凝土本身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收缩开裂等,其中路基不稳定、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断板及沉陷破坏占多数。

1.1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1.1.1软基处理不当在软土路段应该首先探明地基承载力,然后采取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

软基处理方案一般有:回填土石方或砂砾、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土工布、土工格珊或以上两种方案的组合等,在施工时,往往由于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案或施工工艺不合理以及施工时未认真按要求处理等,给路基的稳定造成了隐患,使成形的路基沉陷或滑移,最终影响路面混凝土板。

1.1.2路基土石方填筑方面的问题(1)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松铺厚度控制,有时一层填料的松铺厚度达到60-80厘米,这样路基填方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

(2)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和超宽填筑不够,为达到路基的有效宽度,施工单位往往没有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分层填筑压实,而是将一些松散的土倾倒在边坡上,用人工拍实,这样补上来的路基部分远未达到密实度的要求,造成路基滑坡或沉降。

(3)路基填筑每层的填料未用平地机或其他整平机械进行整平或整平效果不好,使低凹的地方碾压达不到密实度要求。

(4)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成一定的横坡度;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畅通,使大量的积水渗入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

(5)路基石方或土石方混合料填筑时,石头快大,路堤碾压密实度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1.1.3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当路堤在斜坡上或填挖交界处,或在垂直路中线测得的坡度大于1:5时,应把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1m,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并向内侧倾斜2%,且台阶上不能有积水,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而施工单位遇到以上情况时,并未将施工地段挖成台阶后分层填筑压实,以致影响了路堤填筑的质量,形成隐患。

1.1.4构造物台背的回填不符合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断板现象,对路面整体的使用寿命和交通
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分别从路基土质条件、施工工艺和养护保养等方面对断板原因
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一、路基土质条件
1. 路基土层没有经过充分加固处理导致荷载反弹较大,从而引发路面断裂现象。

2. 路基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导致路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压力集中,使路面断裂。

防治措施:应以确保路基土壤的稳定为前提,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提高路基
土层的承载力,同时保持路基湿度的合理范围。

二、施工工艺
1. 板面厚度不足或过厚均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断板。

2. 混凝土搅拌和浇筑工艺不规范,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从而造成路面断裂。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保证路面板面厚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时,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质量过关。

三、养护保养
1. 路面使用过程中经过日晒雨淋、车辆行驶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路面出现微裂纹,进而诱发断板。

2. 冬季冰雪天气频繁对路面产生冻融作用,进而加剧路面的裂纹和破坏。

防治措施:提高路面抗裂性能,采用超强纤维混凝土材料,增强路面耐磨性和抗冻性,同时加强养护保养工作,修缮路面裂缝和破损部位,减缓路面断板的发生。

总之,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合理的施工管理和养护保养措施能
够大大减少路面断板的发生,从而保障路面的安全使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强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多年来它一直在不断的建设当中。

虽然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上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路面荷载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

下面,本文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原因和防止措施开展详细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形式及其原因(一)荷载原因:交通荷载的增加应该算是水泥於路面破坏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交通荷载急速增加,导致路面负担困难,最终形成损坏。

(二)路面板的断裂: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均超过抗弯拉强度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就会发生断裂,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在路基填筑时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例如,冻土、有机土、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等,材料不过关是导致路基塌陷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路面的质量,造成路面损害。

2、基层标高失控及平整度太差会导致路面厚度的不均匀且不一致,容易使路面薄弱处出现裂缝。

3、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基层太过干燥,会将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分大量吸收,从而使底部混凝土失去水分,强度也随之降低,最终产生裂缝。

(三)路基土石方填筑:1、在施工时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与路基的超宽填筑不够,且常常在路基填筑完成之后才发现问题。

为了到达路基的有效宽度,施工单位常常不按规范要求挖台、分层、填筑、压实使路基宽度合格,而只是将一些松散的土倾倒在边坡上,再用人工对其开展摊铺拍实,这的样方式远远不能让路基到达规定的合理密实度,容易造成路基滑坡,层层冲刷。

3、路基填筑时每一层所使用的填料没有用平地机和其他专业器械开展整平,或是整平的效果不好,这会造成低凹的部分地方达不到相应的密实度,从而造成积水。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防治措施(一)路面施工方面:1、在路面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材料,保证路面根底厚度与顶面标高,并保证其压实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能够承受车辆荷载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平整度、防滑性和耐久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可能会出现断板现象,导致路面裂缝和交通安全问题。

本文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1.材料质量问题:如水泥强度级别不符合要求、砂、石料分选不当、外加剂使用不合理等,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引起龟裂和断裂等问题。

2.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的浇筑、均匀性、密实度、养护等方面的不足,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匀,增加龟裂和断裂的风险。

3.环境因素: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所处的气候、温度、湿度、地下水位等环境因素,会对路面产生冲击和应力,引起路面龟裂和断裂的隐患。

4.车辆荷载:车辆是对路面最为直接的荷载,运输载重大、速度快、驾驶员驾驶技术差等情况,都会加速路面的老化和破坏,导致路面断板。

1.采用高质量材料:选用高质量的水泥、砂、石料和外加剂等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施工质量控制: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操作技术,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和养护质量。

3.加强路面维修和管理:每年进行一定程度的路面维修和养护,定期检查车辆荷载和路面状况。

4.合理设计道路结构:根据车辆类型、车速、车流量等参数,合理设计道路的结构和厚度,以减少路面断板的风险。

5.增强排水能力:保障排水系统畅通、有效,减少冬季道路结冰和开裂等情况的发生,避免路面断板。

1.及时维修:一旦发现路面断裂和龟裂现象,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采用填补、覆盖、打磨等方法,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2.局部重建:对于严重受损的路面,需要进行局部重建,采用先清理、再修理再养护的方法,以恢复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

3.全面更新:对于老旧路面、使用寿命已到甚至超期的路面,需要全面更新。

采用翻新或彻底重建的方式,以充分利用新技术和高质量材料的优势,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常出现断板现象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变化: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在干燥环境下硬化的材料,它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

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路面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收缩或膨胀,造成路面应力的变化,进而引起断裂。

2.荷载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车辆的重量,长期受到车辆荷载的作用,其中重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更大。

车辆荷载会使得路面受到弯矩和剪力的作用,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断裂。

3.施工不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材料的配合、摊铺、养护等环节。

若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如材料配合不合理、摊铺厚度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路面的断板现象。

为了防止和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合理设计: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中考虑到温度变化因素,采取适当的收缩和膨胀措施,例如设置伸缩缝等,以缓解温度引起的应力变化。

2.加强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其充分强度发展和成熟。

养护期间需要对路面进行湿润养护,避免干燥过快引起的内部应力集中。

3.提高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配合比例准确、摊铺均匀、养护措施到位等,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可能导致断板的因素。

4.加强路面维修:一旦出现断板现象,及时进行维修和补充,以防止断板的扩大和进一步破坏。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和防治措施需要综合考虑。

通过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和加强维护,可以减少和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发生,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 衡水 市交通规 划设计院 ) 摘 要: 根据 我国已建 成通车 的高速公路 的使 用情 况 , 从路基施 工 、 层施工 、 头 台背处理 、 基 桥 混凝 土路 面施
工、 道路 表面排水 处理及断缝处理等方 面较全 面地分析 了水泥混凝土路 面破 坏的原 因及其 防治 。
关 键 词 : 泥 混 凝 土路 面 ; 坏 原 因 ; 水 破 防治 中 图分 类 号 : 4 62 6 U 1. 1
了。
( ) 工 不 当 产 生 断 缝 。 由 于 切 缝 不 及 时 , 凝 土 在 于 4施 混 缩作 用下 , 生 断 缝 ; 于 天 气 突 然 变 化 , 起 大 风 , 析 出 产 由 刮 水 速度过快 , 拉应力迅速增 加 , 在未 到切缝 时间时就产生断缝 ; 配料不 注意 , 造成局部混凝 土强度偏低 , 内外力作用下 , 在 易
21 00年 第 2期 ( 总第 12期) 9
黑 龙江 交通科 技
HELONGJANG I L I JAOT NG J O KE
No 2, 0 0 . 2 1
( u o 12 S m N .9 )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破 坏 的 原 因 及 其 防 治
倪 文 国

而未足够重视 结构 表 面渗 入 到路 基 中的水 对路基 的侵 害。 目前 , 说 对 混 凝 土 板 的 缩 缝 、 缝 、 工 缝 ( 向 和 横 向 ) 虽 胀 施 纵 采取 了特制的材料对 水进 行封锁 , 使水 从路 面排走 , 但效果 仍然不佳。据 了解 , 面板遭破坏 的原 因有相 当一部分是 由 路 于路表水 渗入 路基 , 而影响路基 的稳定 , 从 在外力 的作用 下 , 时间长了将会产生 唧泥 , 一段 时间后 , 面混 凝土板 就脱空 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板现象。

断板是指路面出现裂缝或开裂,并使路面破裂成块状。

下面将从各方面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基础问题(1)设计不当: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道路的负荷和变形等因素,导致基础不够牢固,无法承受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

防治措施: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基础的厚度和强度等参数,确保基础能够承受交通负荷。

(2)施工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处理和加固,导致基础层没有达到要求的稳定性。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础层的处理和加固达到相关标准。

2. 配料问题(1)材料质量差:水泥、砂子和骨料等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含水率过高或掺有杂质,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防治措施: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料和搅拌。

(2)配合比不合理:在配制混凝土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配合比,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防治措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施工问题(1)浇筑不均匀:施工时没有均匀浇筑混凝土,导致局部浇筑过厚或过薄,引起温度和湿度的差异。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并加强对浇筑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4. 使用问题(1)超载使用:超载车辆频繁通过,超过路面承载能力,导致路面开裂。

防治措施:加强对超载车辆的限制和管理,维护道路的正常使用状态。

(2)恶劣气候影响:极端高温或低温、大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可能导致混凝土路面断板。

防治措施:采用特殊配方的混凝土,提高抗冻融性能和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主要与基础问题、配料问题、施工问题和使用问题有关。

要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加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路面使用率,才能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出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是指路面出现裂缝或断裂的现象,其症状表现为路面局部或整体裂缝、断裂。

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1. 温度变化:路面受到日夜温差的影响,会发生收缩和膨胀,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发生裂缝和断裂。

2. 基础不稳定:若基础层不坚实、夯实不到位,容易发生下沉和变形,进而导致路面的断裂。

3. 设计不合理:路面的设计不合理,如单位厚度过薄、缺乏承载能力,也容易导致断裂。

4. 频繁车辆冲击:频繁的重型车辆通行会对路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长时间下来容易导致路面疲劳断裂。

5.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若存在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实不到位等问题,会影响路面的质量,进而导致断裂。

二、防治措施1. 设计合理:在路面设计阶段,要对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进行准确评估,保证路面的设计厚度和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2. 加强基础处理:在路面施工前,要对基础层进行充分的加固和处理,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通过设置伸缩缝、冷缝等控制温度变化对路面产生的影响,减少温度变形带来的断裂问题。

4. 加强养护:对新铺设的路面,特别是在施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进行养护和维护,保持路面的湿润和稳定性,避免地面开裂。

5. 增加耐久性及抗疲劳性: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合适的添加剂,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温度变化、基础不稳定、设计不合理、频繁车辆冲击和施工质量问题等。

为了预防和治理这一问题,应采取合理的设计、加强基础处理、控制温度变化、加强养护和增加耐久性等措施。

这些措施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损坏原因的分析及其防治发表时间:2010-04-27T00:46:05.450Z 来源:《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陆军民,张文进[导读] 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发展迅猛,高等级路面舒适、平坦已日益为人们所注重。

陆军民,张文进(兴化市堑通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兴化225700)【摘要】由于公路具有机动、灵活、直达、迅速、适应性强、服务面广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发展迅猛,高等级路面舒适、平坦已日益为人们所注重。

但对于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使用情况看,有相当部分破坏,如开裂、沉陷、错台等。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原因;防治【Abstract】As the road with a mobile, flexible, direct, rapid,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service a wide range of features, in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nd has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China's highwa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grade highways, high-grade road comfort, the flat has been growing attention by the people. But for high-grad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ccording to China's high-grade highways have been built and opened in the use of situation,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damage, such as cracking, subsidence, wrong platform and so on.【Key words】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amage causes; Prevention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1.1重交通荷载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运输车辆中大型货运车辆的比重不断增加,且车辆超载的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重交通&汽车超载,造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使路面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路面使用性能衰减加快,同时加剧了其他路面损坏形式的程度,如地基空壳、接缝损坏、路面接缝唧泥等。

汽车超载引起标准轴载换算系数明显增加,累计标准轴次显著增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造成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

1.2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

1.2.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适宜的材料。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和不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如:沼泽土,泥炭、含有树根、杂草和易腐朽物质等材料;液限指数大于 50%,塑限指数大于 25%的材料;有机质含量大于 3%的材料;压实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之差大于 2%的材料等等。

但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路基填筑材料方面控制不严,使用了不适宜材料从而造成路基下沉或塌方,以致影响路面直到路面混凝土板破坏。

1.2.2软基处理不当。

在软土地段路基填筑前,应该首先探明地基承载力,然后采取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和施工工艺。

软基处理方案一般有:混凝土回填土方、石方、或砂砾、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土工布,土工格栅或以上两种方案组合等,但是施工时,往往由于采取软基处理方案或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时未认真按要求处理或处理不完善等给路基的稳定造成了隐患,形成路基的沉陷或滑移,最终影响路面混凝土板。

1.2.3路基土石方填筑方面问题(1)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每层填料松铺厚度控制,有时填料的松铺厚度达 60~80cm,这样路基填方的密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低限值。

(2)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和超宽填筑不够,为达到路基有效宽度,施工单位往往没有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分层填筑压实至路基要求宽度,而是将一些松散土倾倒在边坡上,用人工摊铺拍实,这样补上来的路基部分远未达到密实度要求,造成路基滑坡、层层冲刷。

(3)路基填筑每层的填料未用平地机或其它平整机械进行整平或整平效果不好,使低凹地方达不到密实度要求且大量积水。

(4)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成一定横坡度;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畅通,从而使大量的积水渗入下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

(5)路基石方或土石混合料填筑时,石头块径过大,使填石路堤或填土石混合料路堤密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由于以上施工方面的原因,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直到影响路面混凝土板。

1.2.4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当路堤在斜坡上或填挖交界处,或原有路堤上或路堤处在垂直路中线测得的坡度大于 1:5 的坡地时,应把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 1m,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并向内侧倾斜 2%,且台阶上不能有积水,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这样,才能保证路堤的稳定和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遇到以上情况,在路堤填筑时,根本未将施工地段挖成台阶后分层填筑压实,以致影响了路堤填筑的质量,形成隐患给混凝土路面板造成破坏。

1.2.5构造物台背的回填不符合要求。

目前,从建成通车的公路来看,构造物台背跳车是通病,然而最明显的是台背沉陷或错台,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质量差。

台背回填要求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 20 cm,密实度必须达到 95%,回填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5cm,且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

然而,施工单位在进行台背回填时,松铺厚度未严格控制,回填材料没有认真地选取。

压实仅用人工夯实,有时即使用小型机具进行压实,也只不过是形式,敷衍了事。

台背回填尺寸未按规范要求开挖,使得回填材料无法压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现在台背回填中最易被人忽视的是,开挖出的台背,虽说台背回填时中部填筑合乎要求,但边缘不是透水性填料,没有进行更换,所以路面渗入的水积存在台背,这样时间一长便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台背沉陷,以致路面板遭破坏。

1.3路面施工方面的原因1.3.1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不合要求。

路面基层一般有底基层和面基层。

底基层为级配砂砾集料,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类集料。

路面开始施工前要求路槽应清理干净,标高应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基层的设计厚度。

底基层集料细长及扁平的颗粒不得超过 20%,且不得含有粘土块、腐殖质等有害物质,集料必须有良好的级配,级配曲线应接近圆滑并居中。

水泥稳定类集料面基层,在铺筑前,应将底基层面上的所有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严格地整形和压实。

水泥稳定集料的级配要求良好,水泥质量要求稳定,水泥用量应严格按试验配合比加入。

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往往容易忽视的是使用集料的级配不好,含有粘块及有害物质的材料来铺筑基层;路基、底基层、面基层的标高控制不严;水泥稳定集料含水量控制不准;水泥用量不足等,这样严重影响了基层的质量,直至路面板遭破坏。

1.3.2路面水泥混凝土板施工方面的问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往往施工的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基层施工标高控制不严所引起;粗集料不具有良好的级配,细长及扁平的颗粒含量太高;细集料和粗集料中含泥量过高,降低了混合料的粘结度;所用水泥质量不稳定或已过期;水泥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未完全振捣密实,蜂窝麻面较严重,这样势必影响混凝土板本身的质量,而造成损坏。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防治2.1路基施工方面。

路基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由于路面板遭到破坏后,要对路基有质量问题的地段返工是不可能的,且水泥混凝土板难修补。

故在路基施工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2.1.1清表要彻底。

不适宜的材料应全部清除且按规范要求搞好基底压实。

2.1.2软基处理要慎重。

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1.3路基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填料,控制松铺厚度和粒径,控制压实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每层填筑要整平后压实,形成横向路拱,做好临时排水使路基干燥。

2.1.4台背回填施工,要求选用监理工程师或图纸要求的回填料,保证每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回填时在台背可考虑做排水管和土工格栅。

排水管间距不得大于 2m,土工格栅层间距最好为 50~80cm。

2.2路面施工方面。

路面基层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合格材料,保证路面基层设计厚度及顶面标高,保证压实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路面混凝土板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材料及材料的级配,保证混凝土质量并充分地密实,搞好施工缝、缩缝、胀缝的处治,防止路表水渗入路基。

2.3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后的处治2.3.1水泥混凝土板错台现象:在接缝处产生的错台最好是铲除,用同标号的新混凝土进行修补,并加入 JK 系列混凝土快速修补剂,这样,4h 后便能开放交通;也可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罩面接顺。

2.3.2板块沉陷现象:可采用顶升施工法和灌浆施工法进行处治,顶升施工法是先将混凝土板钻成透孔,然后用压缩空气或千斤顶把板直接顶起,然后往孔中压注灌砂直至填满空隙密实为止。

灌浆施工法是在混凝土板上的透孔中以 200KPa~400KPa 的压力灌注温度为210℃以上的热溶沥青或以 300KPa~500KPa 的压力灌注水泥浆,水泥浆用水泥和水调和,并掺加细粒料、粉煤灰、石膏等。

当沥青或水泥浆灌注填满孔隙、板恢复至预定高度后,封死孔口,待沥青温度下降后或水泥浆养生 3d 后可开放交通。

2.3.3水泥混凝土板裂缝现象,对于较小的裂缝(缝宽小于mm)可采用粘结剂直接灌缝处理常用的粘结剂有:聚胺脂、聚硫环氧树脂、甲凝、环氧树脂。

对于局部性裂缝,可采用喷嘴灌浆法。

对于贯通板厚的横向裂缝,可用条带罩面法处理。

2.3.4水泥混凝土龟裂、网裂、剥落、磨光局部破坏现象:可在板表面将其破损凿除至一定深度,而后在其上面作薄层表面处理,或局部换板进行修补并加入 JK 系列混凝土快速修补剂。

3. 结语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其突出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产生的一些破坏大部分不是荷载应力或荷载疲劳所引起的,而是非荷载因素造成的,如气候、施工、材料、路基等,因此更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如果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必然大大影响其发展和使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控制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3-19-188[作者简介]陆军民(1974.2-),男,汉族,1995年6月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