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及其创始人李开复
科技创新带头人的事迹

科技创新带头人的
事迹
1.李开复:李开复是谷歌前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他创立了创新工场,帮助初创公司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
2.雷军:雷军是小米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将小米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
3.马化腾: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将腾讯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
互联网公司之一,推动了社交网络、游戏、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
4.曹德旺:曹德旺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福耀玻璃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玻璃制造商,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5.任正非:任正非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将华为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推动了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6.董明珠:董明珠是格力电器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她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将格力电器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空调制造商,推动了家电行业的发展。
李开复博士简历

Dr. Kai-Fu Lee Chairman & CEO Innovation Works 李开复博士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Bio/简历李开复博士于2009年9月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帮助中国打造一批新一代高科技公司。
创新工场立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每年尝试20个新的创意,并拆分出3-5个独立运营公司。
在创业之前,从2005-2009他在谷歌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在谷歌中国的四年,李博士在大中华区建立了约700人的精英团队,将谷歌中国在华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6.1%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31.0%。
李开复博士带领的中国团队一直专注产品开发,把谷歌中文搜索和其他中文产品做到业界领先水平。
同时,谷歌地图、谷歌手机地图、谷歌手机搜索、谷歌翻译在2009年成为中国使用率最高的相关软件。
在加盟Google之前,从2000-2006李开复博士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Net 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服务器软件、Windows、Office里面都有着李博士团队开发出的技术。
在晋升全球副总裁之前,李博士于1998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极短时间内创建了一个国际一流的计算机研究院,曾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从1996-1998年,李博士在SGI公司担任互联网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多个产品系列的发展方向和公司互联网策略的制定。
在SGI,李博士带领的团队开发出一年营业额达2亿美元的互联网服务器业务。
同时他也兼任Cosmo软件公司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方面的研发工作。
李博士于1990–1996在苹果公司服务。
他在苹果公司任职六年中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其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这个团队奠定了苹果在多媒体方面的领先优势,并开发出QuickTime、QuickDraw 3D、QuickTime VR、PlainTalk等产品。
李开复和创新工场的困惑

李开复和创新工场的困惑作者:余来文杜耘来源:《销售与管理》2011年第06期创新工场让人们在中国看到了一个“财与才”的风险投资新模式,也是天使投资与创新产品的高度规模化的风险投资新模式。
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宣布从谷歌离开。
三天后,李开复首度公布了新公司的名字“创新工场”。
随后1年半时间里,创新工场已经投资孵化了23个项目,投资金额近1.5亿人民币。
到现在为止,共投资了28个公司,申请了20个专利。
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引领了中国产业界和投资界的新风潮,也让李开复进行了新选择。
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风险投资快速发展,但绝大多数投资公司喜欢选择短、平、快的项目,因此比较成熟的大型项目(如接近上市的公司)融资相对容易。
但风险系数相对高,更需要全方位扶持的创业型企业,较难获得支持。
创新工场的诞生填补了这个空白。
它希望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
主要投资方向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在创新工场成立之初,李开复希望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一方面,亲自操办了很多基础事项,包括亲自出马交涉,以难以想象的历史最低价格让创新工场入驻清华科技园且拥有了400平方米的空间;另一方面,他从自己也开始养成新的习惯:机票订的是经济舱,去美国出差时预订的是70美元一晚的快捷酒店。
员工的薪水定位在国内平均水平,而工作量和创业激情却并没有因为中庸的薪水而有任何折扣,工作中是无尽的头脑风暴,很多员工因工作需要连续加班以至于每天只睡不足五小时,甚至有个别时候连轴转。
在李开复看来,创新工场逐渐由概念转向业务,逐渐由白手起家的知识分子作坊转变为持续输出工作成果,为股东盈利的经营体。
探访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

创 办 一个 帮助 中国青 年 创 业 的组 织 , 中 国 和 青 年 人一 起 打 造新 奇 的技 术 奇迹 。我 想 , “ 我 已经 到 了这 个 人 生 阶段 , 不 去 做 , 真 的 再 我 很 怕来 不 及 了 。李开 复 向本 刊记 者 回忆 说 。 ” 挟 着 近 乎神 话 般 的 人气 , 以及 联 想 控 股 董 事长 柳 传 志 、富 士康 集 团董 事 长 郭 台铭 、 新 东 方董 事 长俞 敏 洪 和 Y u ue ̄ 人 陈 士 oT b{ 始 j
特 别反 应 , 只是抬 头看一 眼或微 笑 示意 , 像 一位普 通 同事路 过 。 来 , 在 这里拍 一 张 , 就 “ 我 帮你 出一 次名” 站到 一位 同事 的 办公 桌前 , 开复 不忘 和对 方开玩 笑。 。 李
李 开复 曾经在做 客 电视 访谈 节 目时说 ,做 事情 , 和很 重要 ” 现 在 看 来 , 新 工场 “ 亲 , 创
正是 在一 团和 气 的工作 氛 围 中,李开 复仅 有的 十平 方 米的 办公 室还 经 常被 同事 霸 占用 来开会 ,但 在他 办公 室墙壁 上 贴 着小女 儿德 亭手 写 的标语 “n o a in wo k , I n v to r s
r c n ” 创 新工 场 , o k o !( 加油 ! , 在严 肃地 提醒 着每 一个 人 : 里是 创业 梦想 的起 点 。 )则 这
创新工场真面 目
“ 的 , 曾经 的确认 真思 考过 自己 的选 是 我 择, 是开一 家新 公 司? 或者 继续 做大 学演讲 ? ”
有 着2 年 先后 在 苹 果 、G 电脑 公 司 、 0 SI 微 软 、 歌 任 职 的 职业 生涯 , 开 复 的选 择 有 谷 李 很 多 , 开 新 公 司 绝 非顺 理成 章之 事 。 于 但 至 开一 家有 投 资性 质 的新 公 司 ,更 是 难 上 难 。 李 开 复 不 无 自嘲 地说 ,我 太 太 对 我 说 ,你 “ ‘
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

无 线 产 品 运 营 总 监 ,被 汪 华 他 们 邀
请 来做 “ 心 ”研 发 总 裁 。 点 招 募 人 才 耗 费 了 李 开 复 很 多 心 思 。 王 晔 告 诉 记 者 ,张 磊 、游 敏 丽
和 本 子 都 是 自 己买 的 , 电脑 也 是 自 己 的 。 “ 在 大 公 司 难 以 想 象 ,但 这 他 不 是 诉 苦 ,而 是 说 ,你 看 ,我 多 主 动 。 ”创 新 工 场 首 席 运 营 宫 陶 宁
清 华 科 技 园 的 办 公 室 简 单 地 刷 着 白墙 ,隔 成 一 间 间蓝 色 格 子 间 。
家 大 型 互 联 网公 司 上 海 分 公 司 ,
每 问 大 约 9 米 。 由 于 这 一 年 的 快 平
速 扩 张 , 原 本 计 划 容 纳 4 的 格 子 人 间 最 多 的 坐 了 l 人 。在 过 道 上 ,挨 2 着 格 子 间的 是 一 排 白 色 胶 合 板 的 电
招揽人才
2 0 年 8 辞 去 谷歌 中 国 区总 裁 09 月
开 复 比 以 前 务 实 多 了 , 他 忙 的 是 创
新 工场 能 不能 成事 ”。 ;
厌 倦 了 ,退 出 了 管 理 ,去 斯 坦 福 读
c T, C F  ̄. f uL L, I  ̄ OROI T E
企 业 因文 化 而 卓越 l
创业
I n 瓜 E Ⅱl 0RPoRATE
投资 人 李开复 的仓 工场r 中国是 观 的模式 , 惦斤 在 是天使投资与孵化器的混合体
李 志 刚
李 开 复 的 新 闯 荡 之 路 在 清 华 科 技 园 l层 ,出 了 电 梯 ,拐 角 的 墙上 贴 6 着 一 张 A4 大 小 的 告 示 : “ 新 工 纸 创 场 左 转 ” 。创 新 工 场 “ 心 ” 项 目 点 研 发 总 裁 游 敏 丽 第 一 次 到 这 里 就 对 此 印 象 深 刻 , “ 新 工 场 名 气 这 么 创 大 ,但 到 了 它 门 口 ,居 然 不 知 道 怎
简介灬李开复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魅力无限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出生于台湾。
1983年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微软公司。
先后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现任创新工场总裁,并主持开复学生网。
他在各大高校演讲上百场,为青少年的人生规划给出指导,著有《做最好的自己》等,发行量逾百万册,影响了一大批青年,被称为“青年导师”。
沟通,离不开尊重23年前,李开复慕名投到美国著名计算机专家瑞迪教授门下,从事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
那时,瑞迪教授组建了一个15人的团队,用专家系统来解决不特定语者语音识别的难题。
可是,当李开复学习并实践了不少方法以后,他大胆向瑞迪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对专家系统失去了信心,我认为统计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那时,这种方法并不被当时的大多数研究者看好,就连团队中15名从事此项研究工作的同事都一致反对,他们坚持认为这样做行不通。
瑞迪教授听了李开复的意见以后,虽然并不相信统计方法可以解决类似的难题,但他仍然语重心长地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用统计方法研究下去。
看得出,你很有激情,所以我可以全力支持你。
不过,我提醒你,过去有人曾用统计方法做过类似的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于是,李开复获得了独立研究、实践的机会。
虽然瑞迪教授对他的研究并不抱有多大希望,但他仍然为他买了最新、运行速度最快的机器以便研究,还专门建议国防部建立一个足够大的语料库。
?李开复为了证实自己,不辜负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写了至少10万行程序。
3年后,在他所坚持的方向上,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终于传来捷报——他把识别率从原来的40%提高到了96%!他所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
?后来,李开复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司担任要职,后来加盟微软公司,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
创新工场及其创始人李开复

创新工场及其创始人李开复创新工场简介创新工场由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月,旨在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
创新工场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
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
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
创新工场的投资方向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创新工场投资牵头者为刘宇环先生创立的中经合集团,投资者还包括财富100强企业、知名创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有郭台铭领导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柳传志领导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YouTube 创始人陈士骏等。
同时也得到了来自硅谷银行、中华电信、联发科以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位顶尖投资者的鼎力相助。
这些已经是成功传奇的明星创业者中,很多表示愿意共同辅导青年创业者,他们的加入使创新工场如虎添翼,他们的参与将使创业精神在一批批创业者中薪火相传。
创新工场以及投资的项目团队中聚集了一批行业精英:既不乏来自本土知名企业的专业人士和有过多次创业实践的本土创业者;又有来自硅谷的资深技术人才、以及着名跨国科技公司的业内高手。
各个创业团队除了已经吸引到国内高校计算机系的优秀毕业生加盟,也有多位来自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不同专业的杰出校友。
创新工场已成为热衷科技创新的青年创业者的摇篮。
了解创新工场创新工场是怎样的投资公司?创新工场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
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
李开复向死而生

李开复向死而生:自修的死亡学分2015年6月13日晚上八点多,李开复正跟一个叫做“兄弟会”的组织,聚在北京郊区的一个酒庄里玩德州扑克。
兄弟会的成员都是李开复创建的创新工场所投公司的创始人。
小鱼儿科技创始人宋晨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开复的牌技很好,当晚大家一直打到午夜一点多。
创新工场的人一直催促李开复去休息。
几个小时之后,李开复又飞回台湾去养病了。
按照医嘱,他每个月必须休息半个月,每天晚上九点必须睡觉。
自从2013年9月被查出淋巴癌之后,李开复经过了17个月的治疗,今年2月才重回江湖。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李开复说,目前他的身体情况是,化疗成功了,扫描没有发现肿瘤,但癌细胞还在不断产生,而且产生的速度比常人要快。
“如果我能做好预防,应该不太可能复发了。
”李开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李开复的新书将在今年6月27日首发。
这是他的第六本书,书名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讲述的是他与淋巴癌作斗争的17个月里的故事。
李开复今年54岁,祖籍四川华阳(成都下辖),据李开复的姐姐李开敏在《我的父亲李天民》一文中说,他们的先祖自创刘门教,门生无数,是个书香门第。
李开复出生于台湾,有两个女儿。
家里七兄妹,他最小,是父母老来得子,他和他父亲年龄上差了半个世纪。
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他总是抢在姐姐们前面,在病榻前给父亲喂食。
李开复在台湾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美国,念过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擅长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
他曾在苹果、微软和Google等担任要职,其中在苹果工作了6年,微软7年,谷歌4年。
在微软和谷歌,他都是负责中国区的业务。
2009年他从谷歌中国负责人任上离职创办创新工场。
他曾经有很多标签,最显眼的是青年导师和网络大V。
但经历过17个月的“向死而生”后,李开复完成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升级。
在这场扑克大赛之前,兄弟会聚在一起做了一次封闭培训,主讲人是李开复。
他讲的主题是“幂定律”:创业成功者永远是凤毛麟角,大的成功者的成就,比所有小成功者的成就还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工场及其创始人李开复创新工场简介创新工场由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 月,旨在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
创新工场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
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
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
创新工场的投资方向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
创新工场投资牵头者为刘宇环先生创立的中经合集团,投资者还包括财富100 强企业、知名创投和中美精英人士,其中有郭台铭领导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柳传志领导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YouTube 创始人陈士骏等。
同时也得到了来自硅谷银行、中华电信、联发科以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位顶尖投资者的鼎力相助。
这些已经是成功传奇的明星创业者中,很多表示愿意共同辅导青年创业者,他们的加入使创新工场如虎添翼,他们的参与将使创业精神在一批批创业者中薪火相传。
创新工场以及投资的项目团队中聚集了一批行业精英:既不乏来自本土知名企业的专业人士和有过多次创业实践的本土创业者;又有来自硅谷的资深技术人才、以及着名跨国科技公司的业内高手。
各个创业团队除了已经吸引到国内高校计算机系的优秀毕业生加盟,也有多位来自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不同专业的杰出校友。
创新工场已成为热衷科技创新的青年创业者的摇篮。
了解创新工场创新工场是怎样的投资公司?创新工场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
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
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
创新工场能为创业者提供什么?创新工场有完整和成熟的体系,为我们培养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分析师团队以及丰富的后援,如招聘、法律、财务、市场、机房等服务;同时也提供共享的软件平台和模块,还有搜索引擎优化等服务;最重要的,我们能招到最好的工程师,搭配互补的团队,增加了创业成功的概率,也加快了产品的开发。
创新工场会立足在哪些领域?创新工场重在孵化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方面的新兴企业。
创新工场都需要什么样的人?在创业企业做过或者创过业,或者在成熟的企业里工作过4—5 年以上,有技术背景,同时从事或者参与过市场营销。
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领导力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素质。
我们欢迎任何有创业梦想,愿意努力拼搏的精英们加入创新工场。
如果我有好的创业想法怎么跟你们联系?请见项目提交网页创新工场和其他的投资公司有什么不一样?首先是投资的领域,我们专注于国内的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领域。
其次,我们致力于非常早期的项目投资,我们希望在创业者刚刚有了想法和初始创业伙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成为他们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创新工场可以提供给创业者什么帮助?资金投入、商业分析、创业者创业指导、技术指导、产品指导、人员培训、员工招聘、法律、财务、市场、媒体公关、政府关系等专业支持。
创新工场的每个项目投资规模多大?根据不同的项目阶段和项目的不同,有不同的投资金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人民币不等。
总体方向是早期的启动资金为主。
创新工场对于创业者有不同的投资方式吗?创新工场针对不同的创业者有多种投资和合作形式,例如我们有三种孵化计划:加速计划、助跑计划、创业家计划,还有其他多种灵活的方式。
创新工场创业计划实现你的创业梦想,从创新工场开始创新工场期待成为你的创业初始伙伴,我们会为你提供最适合你的创业孵化计划!我们为希望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四个领域内创业的创业者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孵化计划,分别针对不同的创业阶段:加速计划最核心的孵化计划针对有经验的,具备清晰的商业计划、产品模型和核心成员的创业团队助跑计划基础/ 系统性的孵化计划针对有商业创意、初次创业的年轻创业团队创业家计划个人创业孵化计划针对有丰富业界经验,希望开创自己新事业的高端人才创新工场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团队会为创业者提供一流的全方位创业支持通过创新工场的品牌和关系网络帮助快速组建高素质创业团队,发掘价值合作伙伴,拓展目标市场;专业投资团队会以敏锐行业嗅觉和立足中国市场的全球视野,引导产品战略优化,进一步明确商业方向;广泛权威的导师网络给予必要的创业指导;产品、财务、法务等多方协助帮助规避创业早期风险,快速良性地开启创业之路。
除此以外,创新工场将会为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提供一流的创业环境和部分种子基金,也同样会为你提供与国内外早期投资机构接触的机会,包括创新工场的专属基金和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IWDF)。
创新工场在为创业公司提供全程支持的同时,也会保证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利益在创新工场,我们相信真正孵化服务的绝对价值,我们会用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方式提供协助、指导和建议,帮助创业者开始创业,但你和你的团队仍然是创业路上的主导,会切实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
从始至终,这都会是属于你的公司,你的创意,你的产品和你的创业梦想!为了保证孵化计划的质量和创业项目特色,每年只会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加入创新工场的孵化计划。
创新工场只跟最棒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合作创新工场力图寻找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领域的最佳创意我们欣赏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会具有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能用优秀的产品或服务展示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商业意识并对其目标市场有深刻的理解。
我们尤其希望跟热情又不乏谦逊、坚韧且充满耐心,着眼于长远目标的创业者和团队合作。
因为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
开始创业,加入创新工场孵化计划!加速计划 ( Acceleration Program) 是创新工场的核心孵化项目( 6 个月),希望通过资金支持及全方位孵化服务帮助专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或云计算领域的潜力创业团队加速创业进程。
谁能参与?参与加速计划的你是有经验的创始人,你的产品或服务可能还处在早期阶段,但你一定具备领导能力,有所创产品/ 服务相关的坚实行业背景。
你可以是首次创业,也可以有过往创业经历。
除你和你的合伙人之外,我们还希望你有初期的核心产品团队,并有能力展示早期产品或服务原型。
同时,我们也希望你和你的团队有关于产品发展路线的明确规划,并能证明潜在目标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你们如何获取早期用户。
你可以获得什么创新工场会作为合作伙伴和你并肩作战,你将度过在你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和有益的六个月。
孵化服务我们会为你在中国最好的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北京中关村提供创业办公场所;我们会为你和你的团队提供团队建设支持,允许接入创新工场的人力资源库,协助进行校园招聘、面试安排、人员筛选等;我们会为你提供公司注册、法律咨询及财务支持,UI/UX 指导、产品可用性评估和用户测试、市场调研、初期PR推广活动协助、政府关系指导,高价值潜在合作伙伴介绍等服务;我们还会安排涵盖产品、技术、商业等内容的全面导师指导,由国内外商业和技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客座分享。
资金我们会为你提供种子资金,最终提供的种子基金的金额,会由你向我们提交的项目预算估计决定,每个项目之间会有一些差异。
作为对注资和提供孵化服务的回报,创新工场会持有你的公司的一部分股权。
创新工场社区在你从加速计划中“毕业”以后,你和你的创业团队会成为创新工场独特的创业社区的一员,继续受益。
所有这些支持和服务都会在创新工场独一无二的创业环境中提供。
你也有机会每天与其他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进行交流,并从中获益。
从加速计划“毕业”后,我们会将你的项目介绍给IWDF和其他国内外早期投资人和投资团队,力争获得下一轮融资。
如何申请该计划?助跑计划 (Jump-Start Program) 是创新工场系统性的基础孵化计划( 3 个月),旨在甄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里的创业新秀,通过一系列指导培训及孵化服务,帮助其快速开始创业。
谁能参与?参与助跑计划的你是年轻的初次创业者,你对技术或产品设计有很高天赋,但可能缺乏丰富的商业、管理和运营经验。
你有与创新工场重点关注领域相关的基本产品或服务创意,有两到四个合伙人。
希望你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有一些工作经验,以便你向创新工场展示你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
你和你的合伙人还需要证明你们的产品或服务具备发展成真正的商业机会/ 商业公司的潜力,可以解决某个高速发展潜在市场的需求。
你可以获得什么?创新工场会作为合作伙伴和你并肩作战,你将度过在你创业生涯中最重要和有益的三个月。
孵化服务我们会为你在中国最好的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北京中关村提供创业办公场所;我们会为你和你的团队提供招聘协助,共享创新工场实习生资源;我们会为你提供公司注册,UI/UX 指导、每月1 对 1 产品评估、前期市场调研协助等服务;我们还会安排涵盖产品、技术、商业等内容的全面导师指导,由国内外商业和技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客座分享。
创新工场创业训练营我们会提供根据产品开发周期专门设计的助跑计划训练营课程带你和你的创业伙伴们学习关于创业必须了解的所有内容,包括团队组建、商业计划撰写、产品开发准备、创业融资和预算规划等。
资金我们也会对你的项目投入种子基金。
最终提供的种子基金的金额,会由你向我们提交的项目预算估计决定,每个项目之间会有一些差异。
作为对注资和提供孵化服务的回报,创新工场会持有你的公司的一部分股权。
创新工场社区你从助跑计划中“毕业”以后,你和你的创业团队会成为创新工场独特的创业社区的一员,继续受益于创新工场的网络及支持。
所有内容都会在创新工场独一无二的创业环境中提供。
你也有机会每天与其他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进行交流,并从中获益。
结束助跑计划之后,也将会有机会参加创新工场的核心孵化计划——加速计划。
如何申请该计划?创业家计划(Entrepreneur-In-Residence) 致力于给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提供开创自己新事业的机会,并提供所有所需资源。
创业项目有可能获得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
另外,参与者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加入由创新工场或IWDF所投资公司担任高层管理工作。
谁能参与?参与创业家计划的你是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在创新工场所关注领域中有深厚的行业背景。
我们希望你对在中国创业充满热情,并决心开始自己的新事业,但你并不需要有成型的商业计划和产品或服务创意,或者有合伙人。
你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优质资源和优质网络来做商业计划或者选择创业项目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