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华应龙

角的度量华应龙
角的度量华应龙

角的度量

执教:华应龙单位: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

关于《角的度量》一课我的问题和困惑是:

1.以往的教学,我们让学生量了很多的角,各种各样的角,学生感受到了量角的用处吗?量角的大小是屠龙之技,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2.《角的度量》一课教学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量角器的结构很复杂。量角之前先要认识量角器,那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呢?怎么认识量角器?教师交代“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会去量角,还是为了教师教时表述的方便?教学中简要概括出了“二合一看”、“0度刻度线在左边看外圈,0度刻度线在右边看内圈”等话语,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量角?

3.我们的教学有三个层次: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以前我们只是教了量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这一节课可以给学生什么方法和思想的提升呢?

经过查阅资料,思考消化,和老师们交流,比较选择,最后我确定这样来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

1.关于情景问题。

刚开始,我搜寻生活中的角,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的角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就是千差万别的,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上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

怎么设计出好的问题情境呢?开始,像我讲“初步认识分数”一样,创设一个父子对话的情境,很有趣。因为在电话中对角的大小是没法比划,也不好拓印,必须量化表达的。什么图形呢?扇形玻璃,一个圆心角60度,另一个圆心角150度。学生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用60度的角去比,分别是1倍、2倍多。如果再用30度的角去比,精确些了,分别是2倍、5倍。如果不是这样正好整倍数的呢?用来量的角再小一些就好了。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编写目的,又很好地解决了教材上用小角量角不易操作的问题。

可是,和老师们讨论时,觉得这个情境不真实,是“伪情景”。

再创设什么情境呢?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搜寻着。我画出一个滑梯,又画出一个角度小一些的滑梯,想让学生选择喜欢玩哪个滑梯。后来,我接着画了一个角度更大的滑梯。“谁敢玩这个滑梯?”哈哈,哈哈,我禁不住笑出声来。“你为什么笑了?”“滑梯的角多大才合适呢?”

把所思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假设,当假设被一步步地推到极端时,问题的实质就会水落石出。我以为:这样的情境简单地引出了问题,有趣地体现了作用,还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就像潘长江说的:“浓缩的都是精华。”

2.关于认识量角器。

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又怎么认识量角器呢?我回忆到学生拿着

量角器手足无措,茫然无绪,往往是用量角器的直边和圆弧夹的角比在要量的角上。原来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因此,我让学生讨论这是不是角,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我大胆地想:能让学生先画角再量角吗?进而,我再追问:“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重合。如果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了,量角就迎刃而解,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了。因此,我决定让学生在量角器上画角,学生画完角,再交流有没有不同的角,这样顺势就可以介绍“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度数的写法等等。

我们提供给学生量的角,往往是开始的几个开口向右,然后才开口向左。我现在觉得,那样做是我们在有意制造难点。先让学生形成动力定型,然后再改变之。哈哈,我们是在干什么呢?因此,我这次的设计,第一个开口向右,第二个开口就向左。实践表明: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正好是难得的资源。整节课上,我没有设计看图读角度,看图判断量角器摆放得对不对的习题,而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捕捉值得讨论的话题。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我们的教育资源。

3.关于度量意识。

角的大小是一种二维特征,和长度的一维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以数量来刻化特征它们又具有一致性。几经推敲,我确定了在

一个长方形上做文章,从长度、面积、角度等维度的归纳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度量意识。华罗庚的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两年前,我上“角的度量”,组织学生经历角的度量单位的统一和产生的必要,我享受了学生用直尺成功解决两个角比大小等智慧的方法。但这次我想就突破量角这一操作技能课的难题。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并且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知道量角要用量角器,但怎么用量角器不清楚,对量角器他们有着许许多多的疑问,如:“这个量角器三条线合起来的点是干什么的?”“有两排数字,究竟看哪排数字?”“这个量角器上怎么有这么多格子?这些格子是干什么的?”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

2、会用量角器量角。

3、感受量角的意义,进一步形成度量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滑梯。

“玩过吗?”“喜欢玩哪个?”“为什么笑啊?”

“那滑梯的角多大才合适呢?”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试量∠1。

“怎样量角的大小呢?”

请一学生展示。

2.认识量角器。

“我好奇的是——量角器上有角吗?”

3.画角。

在纸量角器上面分别画90度、60度、1度、157度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再量∠1。

小组内交流一下∠1是多少度,我们应该怎么量角。

2.先猜再量。

先不量,猜一猜,∠2和∠1,哪个角大?

这又一次说明: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当边画得不够长,不好量时,可以把边延长后再量。

3.量∠3、∠4、∠5,量完后,说说量角要注意些什么?∠5大于∠6,如果不量,你能知道吗?

画足球门。

四、体会量角的用处。

1.风筝。

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怎么比高度呢?

2.椅子。

椅子的靠背总是往后倾。用于学习的椅子,一般后倾8度;吃饭的椅子,一般后倾9度;沙发靠背则后倾11度左右。

3.滑梯。

滑梯的角度一般在40°~56°。

4.飞机泊位。

机场停飞机的位置。

五、全课总结

出示长方形。

看来,要表达一个数量,总是先要找到一个度量单位,再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也就是大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

六、课后作业

如果你是量角器,你将和同学们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板书设计:

量角的大小

角量角器

顶点————————中心点

一条边———————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40°~56°

【教后感悟】

上完课,有老师问“操作技能性的课还要让学生探究吗?”说老实话,我没有特别意识到自己是在组织学生探究。在我的意识里,教和学是一回事,应当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是什么;第二,为什么;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这一次教“角的度量”,我只是多问了两个为什么,顺着学的路径从而教的路径有了不同。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把事件做正确,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思考做正确的事。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好心地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以前的我们习惯于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可以掌握的部分,这种视野狭窄的过程使我们看不到了解决问题的整个系统。当我们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先看到整个系统,再回头进入细节时,我们对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就有了更好的理解。诚如孟子所言:“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看来,我们小学老师为了更有效地教学生学,真应该“变成小孩子”,习惯于感知性思维,着眼于全局,而不仅是局部。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现在这样认识量角器,不就是根据了量角器的做法吗?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师的教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一是要把握“做”的本质,昏昏的教师是教不出昭昭的学生的;二是创设好的情景,调动“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三是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好风会借力,送生上青云”。上完这节课,我相信了人本主

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

弗雷登塔尔说:“泄漏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以前我们教“角的度量”时,课堂上是少有笑声的,学生几乎成了教师教的附庸和工具,学生在课上的活动似乎是玩偶式的活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有开怀大笑,有偷偷窃笑,有会意微笑,学生先试先量,先想先说,正确的地方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一起探讨,学习活动顺着孩子们学习的天性展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语)。真是“上善若水”,因物赋形。

以前我们教“角的度量”时,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不少学生还不会量角,量角器都不知道怎么摆放;而今天,学生都会量角了,并且理解了量角的本质。也正因为理解了量角的本质,学生变得“自能”“自得”了。为什么以前我们那么费力地教,总结概括出“二合一看”等等要诀,学生学的效果反而不好呢?上完这节课,我明白了,因为以前的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讲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但没有讲量角的实质是什么,缺乏整体把握。“二合一看”等等要诀,看似简洁,颇得要领,其实这是我们成人的偏好,对孩子来说“二合一看”是不得要领的,要孩子们想象出这四个字背后的内含是挺难的。因为孩子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老师抽象概括出的词语反而增加学习的难度,教师附加的认知负荷挤占和压缩了学生生成的认

知负荷,所以说我们原来的教法是阻扰了学生自由的“呼吸”。而在学生已进入洞口,感觉恍惚若有光的时候,“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一语点破,是可以为学生的量角操作提供表象支持,促进学生更有力的“呼吸”的。

还是老子说得好,“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一句话:“道法自然”!

原来如此。

《圆的认识》优秀课例体会

《圆的认识》优秀课例观后体会我通过网络平台有幸听了华应龙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他的课让我倍受感染,受益匪浅。 听华老师的课,脑子里经常会出现的词就是“我怎么没想到?”是啊,要是我能想到,那岂不也会成会名师?我当然想不到。 华老师是个聪明可爱的人。课始他收掉了学生的橡皮:“孩子们,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但如果万一写错了,也没关系,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错的地方吧!”在教学中,这样的开场白我是首次听见,不要说孩子们会有疑问,就连我也摸不着头脑,让我们一起认真聆听他的课堂教学。 他让学生创造出圆,这一招太绝。不仅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劳动中获取了新的知识。他的每一个提问都是恰到好处,抓住核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华老师的课,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向学生们传授着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何这么做”、“一定这样吗”。板书五把金钥匙以一个暗线的方式贯穿着全课,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体会着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

华老师特别注重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一切,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他能轻易的驾驭整堂课,把他的教学散发的淋漓尽致。并且他的教学密切联系着生活,,他从生活中找出与圆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生能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孩子觉得观察物体是一件有趣的活动,让孩子能更直接的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享受思维、数学带来的乐趣。华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他是个博学的人,在“圆的认识”一课中,紧扣“圆,一中同长也。”深入浅出地剖析着圆的特点:一个圆心,半径相等;在体会圆与其他多边形的关系时以“大方无隅”来质疑古人说法,欣赏“刘徽割圆术”;在画圆时又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体会圆规画圆的优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可大可小,就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同时也向学生渗透着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要遵循做人的原则。正如华老师引用老子的话所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听华老师的课,感受着他和学生们的和谐,对华老师的课,不是简单的听课,更多的是欣赏,欣赏他对教材独到的理解、处理;欣赏他课堂上浓浓的人情味,感受他课中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底蕴。《圆的认识》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华老师是一个值得我们崇拜的老师。

华应龙角的度量

<角得度量教学设计> 华应龙老师 一、引入,产生量角得必要 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 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几年前教以这节课时,我也觉得很困惑,因为在备课得时候,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探究必要。我发觉生活中得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得角就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得角就就是千差万别得,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得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得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与讨论,我觉得角得奥秘太多了,今天得这节课例,华老师也引用了滑滑梯得情境,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得情境,调动“学”得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2、师:那么滑滑梯得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得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得举手 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底多大。 独立尝试——生演示(方法不就是很准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得一句话——“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东西。” 二、认识量角器 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瞧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您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两圈数字到底瞧哪圈数字 生2:角就是尖尖得直直得,量角器怎么就是圆圆得。 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就是什么用得? 生4:为什么左边就是外圈大,右边就是内圈大。 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得问题,量用器就是用来量角得,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生1:不就是,因为那里虽然有一条就是直得,但另外一条就是弯得。 师:角就是两条射线…… 生2:这里就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得90度) 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得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 在杨敏工作室的推荐下,我选择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教学实录》拜读,没想到这本书让我像着了谜一样,钻进去就不愿出来了,恨不得一下把它看完。从来也没有一本书像它这样吸引我。整本书我细细地研读,有些地方甚至反反复复地看,还意犹未尽。 本书收录了华应龙老师的12节数学课,每节课都有独特的色彩和光亮,有丰富而深层的内涵。每篇课例包括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等。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研读此书仿佛亲历专家如何雕琢一堂堂好课,受益匪浅。下面来谈谈自己读后的点滴感想: 一、华老师的人格魅力。 1、博学。从书中可以看出华老师博学广识,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造诣。他说到一个人要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多看哲学的书,多看思维科学的书,多学习、借鉴、实践。他的文章引用名家名言得心应手,极具说服力。 2、勤奋。华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勤奋。用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近,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踏踏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 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中。华老师每次备课,都会深入挖掘教材,学习它,研究它,吃饭、走路时都对它念念不忘,有时废寝忘食。每一节课的设计,从情境的引入、教具的选择,到新知的传授方法、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都有谨慎的思考。我想他的勤奋源于他对数学的执着的热爱。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华老师的那种境界,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勤奋些。 3、幽默。华老师的言语幽默风趣、真诚又富有情意。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名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名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真佩服,我们西安的小朋友真棒!会动脑子,。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角的度量讲稿

从“角的度量”看测量教学 (备注:第四点为机动内容,可讲可不讲)今天这节课是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的强震球老师执教的,曾获全国第八届课堂教学大比武的一等奖第一名。这节课有许多人上过,包括贲友林、华应龙等名师,但强震球老师从揭示知识的本质入手,对这堂课的教学给出了一个全新的、令人难忘的诠释。 测量是空间和图形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这个内容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非常难,比如说角的度量。今天我们就来解剖这节课,讨论一些关于测量教学的问题。 一、角的度量教学的现状和原因(字幕): 许多老师都教过角的度量,一般是这样教的:首先认识量角器和角的的计量单位“度”,接着教学量角的方法“对点、对边、读刻度”,最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 但是象这样的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学生不会摆量角器,顶点和中心、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很难同时达到要求,最极端的错误是明明角在这里,量角器竟然会放到角的另一侧,也就是说角不在量角器的范围里边。第二种错误是摆好了量角器也不会读刻度,内圈和外圈分不清,70度读成110度,遇到65度这样的角更难理解,学生会读成75度、125度、115度。而第三个问题,整个课堂中灌输的味道实在太浓,学生真的成了接收灌输的容器。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归结于我们自己讲解不清,指导不细,训练不够,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于量角器的本质不太明了。(字幕) 学生不明白“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字幕)。因为量角的基本单位是1度,而这个“1度的角”实在太小,在量角器上根本不能反映出来,所以量角器的制作者往往把1度分割线去掉大部分,就留下沿着圆周的一小部分,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小角的集合”。 而且学生不明白量角器上两圈刻度的作用和由来(字幕)。学生最熟悉的度量工具是“尺”,“尺”上只有单向刻度,这是因为“尺”的摆放与读数比较容易;而用量角器量角时呢,如果只有单向刻度,那么量不同朝向的角的大小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华应龙《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新世纪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华应龙《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堂实 录(新世纪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ua Yinglong's "Circular Cogni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Class Record (New Century Ed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华应龙《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新世 纪版) 本课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 【课前慎思】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辞海》)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 “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个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教者自作多情、自娱自乐?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还能生厌,那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很少“不懂”装“懂”,而更多的是不是精明地“懂”装“不懂”?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

角的度量华应龙

角的度量 执教:华应龙单位: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 关于《角的度量》一课我的问题和困惑是: 1.以往的教学,我们让学生量了很多的角,各种各样的角,学生感受到了量角的用处吗?量角的大小是屠龙之技,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2.《角的度量》一课教学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量角器的结构很复杂。量角之前先要认识量角器,那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呢?怎么认识量角器?教师交代“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会去量角,还是为了教师教时表述的方便?教学中简要概括出了“二合一看”、“0度刻度线在左边看外圈,0度刻度线在右边看内圈”等话语,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量角? 3.我们的教学有三个层次: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以前我们只是教了量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这一节课可以给学生什么方法和思想的提升呢? 经过查阅资料,思考消化,和老师们交流,比较选择,最后我确定这样来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 1.关于情景问题。

刚开始,我搜寻生活中的角,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的角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就是千差万别的,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上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 怎么设计出好的问题情境呢?开始,像我讲“初步认识分数”一样,创设一个父子对话的情境,很有趣。因为在电话中对角的大小是没法比划,也不好拓印,必须量化表达的。什么图形呢?扇形玻璃,一个圆心角60度,另一个圆心角150度。学生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用60度的角去比,分别是1倍、2倍多。如果再用30度的角去比,精确些了,分别是2倍、5倍。如果不是这样正好整倍数的呢?用来量的角再小一些就好了。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编写目的,又很好地解决了教材上用小角量角不易操作的问题。 可是,和老师们讨论时,觉得这个情境不真实,是“伪情景”。 再创设什么情境呢?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搜寻着。我画出一个滑梯,又画出一个角度小一些的滑梯,想让学生选择喜欢玩哪个滑梯。后来,我接着画了一个角度更大的滑梯。“谁敢玩这个滑梯?”哈哈,哈哈,我禁不住笑出声来。“你为什么笑了?”“滑梯的角多大才合适呢?” 把所思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假设,当假设被一步步地推到极端时,问题的实质就会水落石出。我以为:这样的情境简单地引出了问题,有趣地体现了作用,还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就像潘长江说的:“浓缩的都是精华。”

华应龙案例集

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四评价不是筛子而是“泵” 【案例1】 一次,在讲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时,华老师出了一道习题:下面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如图:(略)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解答,而晨晨同学却有异议。他解释说:“为什么相等呢?因为那个图形像影子一样,所以相等。”同学们哄堂大笑,华老师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晨晨显得局促不安。华老师说:“老师很欣赏晨晨同学能提出这条理由,人的影子确实有和身高一样长的时候。”晨晨的脸上露出几分自豪。华老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大家想一想,人的影子有时不是也比身高长或者短吗?”同学们点点头。“既然这样,能不能根据那个图的影子,就推断它们的面积相等呢?”晨晨摇摇头。“晨晨同学能想出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理由,并且这一想法对了一半。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教室里掌声响起来,晨晨同学体面地坐下了。 【点评】 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它使课堂教学更趋完整,华老师除了对学生的参与作出评价外,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时肯定孩子发言中的合理成分。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快反馈,学生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案例2】 一次,华老师上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的复习课,要求学生把0.2

化成百分数。在兰兰同学回答出20%后,华老师让她说说是怎么想的。她说:“0.2=2/10,十分之……”还没说完,同学们“嘘”声一片。华老师示意别打断她,请她继续说。“0.2=2/10=1/5”。“扑哧”,有的同学禁不住笑出声来。华老师也在想:这扯到哪儿去了,可还是耐着性子让她说。“分子分母同乘以20,等于20%。”“哎呀,真了不起。”随着华老师的称赞,同学们鼓起掌来。 华老师接着说:“大家看,兰兰同学先运用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接着又一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巧妙地化成了百分数。这一系列知识她掌握得多么清晰,并且能运用自如,太棒了。华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复习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例子,华老师要向她学习。”教室里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整节课学生情绪激扬,学习效果非常好,“白开水”变成了“茅台酒”。 【点评】 这些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评价,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不断地激励孩子从成功走向成功。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作出积极努力。 【案例3】 一次,华老师发现一位成绩不好的学生用小手捂住卷面上的分数,

华应龙老师角的度量教学实录

华应龙老师《角的度量》教学实录 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 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2、 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的举手 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多大。 独立尝试——生演示 (方法不是很准确) 二、认识量角器 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 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为什么左边是外圈大,右边是内圈大。 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用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生:不是,因为那里虽然有一条是直的,但另外一条是弯的 师:角是两条射线…… 生2:这里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中心 师:对,这个点我们就叫量角器的中心,这一条边是0,我们就叫他0度刻度线。另外

一条呢(90度刻度线) 3、师:90度还有个简单的写法——900。简洁,来写一写 师:在纸量角器上画出一个90度的角。想一想,顶点的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 4、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60度的角。尽可能与同学画得不一样。 (展示两个作品——左右两边的角) 师: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样 生1:位置不一样 生2:边画的地方不同。 生3:边长不同 生4:两条边所夹的角的方向不同。 师:对,也就是开口方向不同。我们还发现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个是内圈是60度。 现在你们知道内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吗? 生:左边就是内圈,右边就读外圈。 师:说得直好,其实我们也可以不用去记左边右边,这里有一条0刻度线。我们知道0就是……对,就是表示开始,我们只要记住从0这里开始了。 5、师:在第三个纸量角器上画上一度的角。 师:太难了是吗这里有没有标出1度呢其实从边开始的一小格就是1度的角。 师:能找到多少个1度多的角? 对,全世界都规定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度。 感觉到1度的角很小很小对吧? 6、师:在第四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157度的角。 展示作品。 作品1:正确(简评) 作品2:(画了一个23度的角) 生1:这个角接近140,不是接近160。 生2:应该从0度刻度线开始画,而他从180度开始画了。 7、有收获吗有些问题是不是解决了? 三、运用量角器。 1、观察刚才画的四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顶点相同,还有一条相同的横线。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小朋友真棒!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生:3米 师:就用上这两个词,就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啊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书体会听说并认识华应龙老师是在参加农村工作站培训的时候,在培训中有幸聆听了华老师的一节精彩的讲座和一节生动的现场教学,他的风采被我们研修学员牢牢的记住。华老师幽默、干练、善于钻研、喜欢思考…… 就在前不久,我偶然从同事的桌子上看到华应龙老师撰写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就情不自禁地读起来。首先,书中对华老师的介绍就令我肃然起敬:华应龙,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而且在多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读完华老师的介绍后,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他。我想,在这荣誉的背后,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带着这份敬仰我阅读了这本书。书中全部都是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而且每一节课前都有教师的课前慎思、课后反思、以及专家的课后评析。我津津有味的读着,几乎舍不得放下,因为文章写得特别真实、朴实,仿佛任课教师、专家们就在自己的眼前和自己娓娓道来,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反思、怎样评课,这其中的奥妙跃然纸上,深入浅出,使读者受益匪浅。 刚刚送走了一批六年级学生的我在学校的安排下,今年又任教六年级数学教学。按理说长期任教六年级的数学,应

该是对六年级的教学内容驾轻就熟了,可感觉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怎样更好地使用课改版教材,体会教材的精神,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活,成为我教学的重点。看了华老师执教的关于“圆的认识”一课,激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创设情境要别出心裁 课改教材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而往往我们在教学时创设的情境是不能贯穿整节课堂的,有时甚至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在本本节课中,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地“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独具匠心! 2、知识建构要融会贯通 我们在进行数学的时候,通常是分章节,分知识板块,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有时候教学一个新的知识时,我们常常会从学生熟悉的,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分析与探索.这说明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精选.)

读华应龙老师《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安康市一小郑常涛 对华应龙老师的教学风采就有耳闻,他是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总想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华老师的教学风采,可遗憾不能实现。去年,有幸加入了我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家强老师的工作坊,王老师为我们坊员发了一本华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这本专著,本书展示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以及与这些课有关的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看了这些课,回答了我们数学老师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可是好课,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书中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华老师教我们如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整本书来看,给我的感觉就是华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十分可嘉。此外,书中华老师鼓励我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具有独特的色彩,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幸福。”这便是我理解的本书的精髓。 在本书实例中,华应龙老师以“角的度量”教学为例,让学生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华老师在课前慎思,重点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一、创设怎样的情境,二、如何认识量角器,三、如何渗透度量意识。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华老师说的“教和学是一回事,应该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的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课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顺着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好心地做出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作为老师如果每节课都能认真思考以上四个问题,我想教学就会达到高效,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到哪去。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会用这四个问题来指导课前的备课,相信一定会有进步。 通过学习华老师的这12节课例,透过华老师的这些鲜活的数学课表现出的特点,感受到好的数学课课堂教学应该是:1、好的数学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3、好的数学课是引发人思考的课;4、好的数学课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露的课。在华老师的这本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研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评课记录 执教者:刘庆慧评价者:王凤霞 听了刘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感到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课。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实际生活引入,领略圆的美。 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一)首先刘老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动手画圆,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或请教书本。讲解画圆的步骤,问“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好的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其次,在学生初步会画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画同样大小的圆”。然后进行剪圆。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二)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从让学生描述圆的大小引出这三个概念,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认识,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再读读书上的说法和判断哪些是直径、半径中进行巩固,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统整在综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在拓展与应用中尽显圆的魅力。 本课练习设计刘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课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还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良好习惯。之后,通过古代太极图与墨子对圆的描述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萌发民族自豪感。最后,又回

2020年华应龙角的度量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华应龙老师 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 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几年前教以这节课时,我也觉得很困惑,因为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探究必要。我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的角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就是千差万别的,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我觉得角的奥秘太多了,今天的这节课例,华老师也引用了滑滑梯的情境,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情境,调动“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2、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的举手 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底多大。 独立尝试——生演示(方法不是很准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东西。” 二、认识量角器 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 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为什么左边是外圈大,右边是内圈大。 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用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华应龙:角的度量

华应龙:角的度量 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 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的举手 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多大。 独立尝试——生演示 (方法不是很准确) 二、认识量角器 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 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为什么左边是外圈大,右边是内圈大。

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用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生:不是,因为那里虽然有一条是直的,但另外一条是弯的 师:角是两条射线…… 生2:这里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中心 师:对,这个点我们就叫量角器的中心,这一条边是0,我们就叫他0度刻度线。另外一条呢(90度刻度线) 3、师:90度还有个简单的写法——900。简洁,来写一写 师:在纸量角器上画出一个90度的角。想一想,顶点的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 4、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60度的角。尽可能与同学画得不一样。 (展示两个作品——左右两边的角) 师: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样 生1:位置不一样 生2:边画的地方不同。 生3:边长不同 生4:两条边所夹的角的方向不同。 师:对,也就是开口方向不同。我们还发现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个是内圈是60度。 现在你们知道内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吗? 生:左边就是内圈,右边就读外圈。 师:说得直好,其实我们也可以不用去记左边右边,这里有一条0刻度线。我们知道0

名师华应龙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纪实 师:我看到有同学桌上放了橡皮,借给我,行吗?借谁的呢?都借给我吧! (学生们纷纷把橡皮借给了老师,才“借”了一个小组的) 师:(举起满手的橡皮)哎,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猜一猜。 (学生不明就里,有些木然) 生:(试探性地)变魔术。 (师摇头) 生: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呢?哈哈,是为了不让你们用。(学生们笑了)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错了,也不白错,抓住“她”好好欣赏! 这样,这节课我们就约定不用橡皮,好吗?我相信大家会守信用的。 (老师把借的橡皮再还给大家,学生们脸上露出会意的微笑) 一、在寻宝中创造“圆” 师:(很神秘地)小明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 (稍顿)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儿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在纸上画着……)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有在这儿——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几乎都举起手)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 (学生们纷纷表示还有其他可能,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笑着)这是什么?(板书:①是什么?) 生:(有的惊讶,有的惊喜)圆! 师:刚才想到圆的同学请举手!(十几位同学举手)开始没想到的同学,现在认同了吗?那宝物可能在哪儿呢? 生:(高兴地)宝物在这个圆上。 师:谁能说一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圆? 生:这是一个有宝物的圆。 (全班同学善意地笑了) 生:宝物就在小明周围。 师:(点头)说得真好,“周围”这个词用得没错!(又像是自言自语地)周围的范围可大了—— 生:(迫切地)宝物在距离左脚3米的位置上。 (全班同学鼓掌) 师:是啊,他强调了左脚。这个左脚也就是圆的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圆心!圆心! 师:没错,叫圆心。(板书:圆心)也就是以左脚为圆心。他刚才强调了,距离左脚3米,这个距离3米,知道叫什么吗? 生:(纷纷地)直径!半径! 师:(板书:半径直径)直径还是半径? 生:(绝大部分)半径! 师:现在,用上“圆心”、“半径”,谁能清楚地说一说这个宝物可能在哪儿?

华应龙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华应龙老师 一、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 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几年前教以这节课时,我也觉得很困惑,因为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探究必要。我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的角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就是千差万别的,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我觉得角的奥秘太多了,今天的这节课例,华老师也引用了滑滑梯的情境,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情境,调动“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2、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师:会量的举手 尝试: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底多大。 独立尝试——生演示(方法不是很准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东西。” 二、认识量角器 1、师:我们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这个量角器,这么复杂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 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为什么左边是外圈大,右边是内圈大。 2、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用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 生1:不是,因为那里虽然有一条是直的,但另外一条是弯的。 师:角是两条射线…… 生2:这里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

华应龙《圆的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 华应龙《圆的认识》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有没有一样的?正三角形里有几条一样的?生: 3条。 师: 正方形呢?生: 4条。 师: 正五边行呢?生: 5条。 师: 正六边行?生: 6条。 师指圆: 生: 无数条。 师: 无数条?[板书]为什么是无数条?生: 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 所以有无数条。 1 / 14

师: 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生: 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相等的半径有无数条。 师: 为什么有无数条?生: 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 师: 圆周上有多少个点?生: 无数个。 师: 这些点和圆心连起来当然就有无数条,是吧。 圆周上有无数点,请问: 从这到这有多少个点?[指圆弧线]生: 无数个。 师: 这些图形一中同长的条数是有限的,而圆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古人说的圆,一中同长你认同吗?生: 认同。 师: 经过我们讨论更认同了,不过刚才有同学说圆是没有角的。 圆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

---------------------------------------------------------------最新资料推荐------------------------------------------------------ 究竟哪个更重要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椭圆]这个图形是不是没有角的。 是不是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 它是圆吗?它一中同长吗?所以说一中同长是圆最重要的特征。 墨子的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谁能学古人的样子读一读??生读。 师: 圆有什么特点?生: 一中同长。 师: 我们来看小明的宝藏在什么范围?我们第2个问题解决完了吗?三、画圆中感受圆 1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师: 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画圆用什么?生: 用圆规。 师: 古人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大家看,规就是圆规、矩就是带着直角的尺。 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3 / 14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对这次展示活动的准备。在备课前我查阅了有关圆的认识的很多资料,并观看了华应龙老师、王延安老师等名家的视频,在研读了课标及教学用书后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圆——如何用圆规规范的画圆——自学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探究圆内直径、半径及其关系——首尾照应解决问题——巩固练习。通过几次试教,发现了一些问题。学校几位主任细致的对我的课进行了指导,研究最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法,研究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细节……通过上课,我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在课准备初见完善后,校长又在百忙中来学校听课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指出了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一直困惑的。“学生在对圆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能够猜想出直径、半径及其关系,教师不能一味的走自己的教材,而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猜想并验证,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听了这些有价值的意见我激动不已,马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再次的试讲课堂确实“活”了

很多,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了。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1、奇思妙想创造圆。学生能够分工明确,小组汇报有序,方法多样。并在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进行比较、优化,进而了解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2、在学生对圆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进行猜想同一个圆内直径、半径及其关系,然后用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此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思考深入,表述完整,参与积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的课,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1、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如何准确地处理和把握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2、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要会“利用”,能智慧的处理,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有了这次锻炼,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又往前迈了一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断实践,反思,完善自己,争取更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