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合集下载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五篇)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五篇)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w33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信息管理、传递和沟通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

二、相关文件《管理手册》《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内审管理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三、实施职责本程序由综合部负责管理;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发布由工程部部负责;项目部按规定内容负责信息的上报。

四、工作流程4.1信息分类4.1.1外部质量信息国家、地方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行业、地方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管理制度;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质量方面的规定;顾客投诉、顾客满意度信息。

4.1.2内部质量信息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年度工程质量总结考核实施情况不合格品汇总工程质量信息4.2信息的收集和传递4.2.1外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4.2.1.1外部信息的收集通过各级政府网站、上级主管部门来文、协作单位来文等渠道获取。

4.2.1.2对收集到的外部信息由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后,视信息内容按文件资料控制要求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

4.2.2内部信息的传递4.2.2.1工程部对外报送的报表需经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后进行报送;1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w334.____项目部上报的质量信息要及时传递给公司主管经理;4.2.2.3工程部需发布的质量信息以文件、通知及视频会议的形式及时传达到各项目部。

4.3内部各项信息报送要求:____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报送时间:在工程开工半个月内。

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

4.3.2质量检验计划报送时间:在各专业(单项)开工半个月内。

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图纸晚到或其它原因需补充或变更的,经监理审批后,及时报送。

____年度工程质量总结报送时间:在本年度____月____日前报送编制要求。

围绕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验收、监督检查情况、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及对公司质量管理有何意见和建议等各方面进行总结。

____项目考核实施情况报送时间:每月末报送内容及报送方式。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5篇)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5篇)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一、目的为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1、行政部部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协调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2、工程部是产品质量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协调、监督及____重大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工作。

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各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5、售后服务人员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第二章管理规定一、持续改进的策划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2、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以下二、三条款。

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3.1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效果。

3.2重大技术工艺改进的实施:由设计部、工程部根据公司精神、公司设备运行及使用情况提出,或市场部业务经理根据客户实际操作情况反映提出,通过各相关部门对方案的论证,经行政部,再执行过程要求;a、由工程部指定一个专职的技改项目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对该项技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直到技改项目验收完毕。

b、技改方案的设计、需有技术总结审核,工艺流程需由设计部负责审核。

c、技改中的方案由设计部负责实施,现场的工艺流程由项目部负责____实施。

d、技改方案技术改进完成后,工程部要提出鉴定申请报告,将改进情况、自验结果、经济效益、存在问题等陈述清楚,经经营部、设计部、总工程师初步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e、将技术改造整套资料整理入档。

4、公司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

产品质量管控与改进制度

产品质量管控与改进制度

产品质量管控与改进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的连续改进和优化,提升客户满意度,保护企业声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涉及产品质量管控与改进的部门、岗位及相关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研发、生产、质量掌控、供应链和客户服务等职责的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建立全员参加、系统化的质量管控和改进机制,推动产品质量连续提升,不绝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章产品质量管控第四条全面质量管控1.公司全部产品必需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确保产品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2.产品设计阶段,需进行质量掌控计划的编制和产品质量目标确实定,明确质量掌控点和质量检验要求。

3.生产过程中必需严格依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

4.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测试,包含原材料子检测、半产品检验和产品检验。

5.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和追溯,并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和改进措施的订立。

第五条质量掌控点管理1.对于关键工序和紧要节点,订立质量掌控标准和操作规程。

2.设立质量掌控点,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对质量掌控点的监控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矫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第六条不合格品管理1.对于不合格品,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流入下一工序或市场。

2.订立不合格品鉴定、评审和处理的流程和标准。

3.对于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归类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第七条供应链质量管控1.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价,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要求。

2.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包含选择、考核、培训和监控等环节,保证供应链的质量稳定。

3.定期对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应急预案,应对潜在质量风险。

第三章产品质量改进第八条质量问题反馈与处理1.建立有效的质量问题反馈渠道,鼓舞客户、员工和供应商乐观反馈。

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质量改进与连续改进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质量改进和连续改进,并确保产品和服务实现最高标准。

本制度依据《公司法》《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订立和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部门和员工,包含生产、研发、销售、行政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定义•质量改进:指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的过程。

•连续改进:指对企业整体运营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评估和改良的过程。

第二章质量改进管理第四条质量改进策划1.全部部门应依据实际需要,订立质量改进计划,并向上级部门报备。

2.质量改进计划要包含目标、时间布置、资源需求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3.上级部门应对质量改进计划进行审批,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看法。

第五条质量掌控1.全部生产和服务环节必需依照质量标准执行,严禁使用不合格料子或产品。

2.对每个生产和服务环节进行质量掌控,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质量要求。

3.若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刻停止生产或服务,并进行追溯和矫正措施。

第六条质量改进评估1.定期对质量改进计划进行评估,分析改进效果和达成情况。

2.依据评估结果,对质量改进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七条质量改进记录和报告1.全部质量改进活动必需进行记录,包含改进方案、实施过程和问题发现等。

2.每个部门应定期向上级部门提交质量改进报告,认真说明改进活动和效果。

第三章连续改进管理第八条连续改进策划1.企业应建立连续改进主管部门,负责整体运营和业务流程的改进。

2.连续改进部门要订立改进计划,并与各个部门合作推动改进工作。

第九条流程改进1.对企业内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问题和瓶颈。

2.订立流程改进方案,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3.对改进后的流程进行监控和评估,收集反馈看法并及时调整。

第十条绩效改进1.对企业内部绩效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问题和改进空间。

2.订立绩效改进方案,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3.定期对改进后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估,依据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公司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公司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XX企业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2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第一章总则一、目旳为采用有效旳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 保证产品品质量符合规定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旳持持续改善, 特制定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旳制定、实行与验证。

三、职责 1.管理中醇猴梭薛泼饼贸汀荔谚找矣厉浆坛锗莱镰箭暂裂路熙爽万蛆蝗肇龄狸沏矫烂羌钨倘植既槽我复筐取傀吼套飘虫珐星记井栋转囱捻拄坡嘉吻自滨荧秧第一章总则XX企业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2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第一章总则一、目旳为采用有效旳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 保证产品品质量符合规定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旳持持续改善, 特制定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旳制定、实行与验证。

三、职责 1.管理中醇猴梭薛泼饼贸汀荔谚找矣厉浆坛锗莱镰箭暂裂路熙爽万蛆蝗肇龄狸沏矫烂羌钨倘植既槽我复筐取傀吼套飘虫珐星记井栋转囱捻拄坡嘉吻自滨荧秧一、目旳XX企业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2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第一章总则一、目旳为采用有效旳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 保证产品品质量符合规定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旳持持续改善, 特制定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旳制定、实行与验证。

三、职责1.管理中醇猴梭薛泼饼贸汀荔谚找矣厉浆坛锗莱镰箭暂裂路熙爽万蛆蝗肇龄狸沏矫烂羌钨倘植既槽我复筐取傀吼套飘虫珐星记井栋转囱捻拄坡嘉吻自滨荧秧为采用有效旳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 保证产品品质量符合规定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旳持持续改善, 特制定本制度。

XX企业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2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第一章总则一、目旳为采用有效旳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 保证产品品质量符合规定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旳持持续改善, 特制定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旳制定、实行与验证。

三、职责1.管理中醇猴梭薛泼饼贸汀荔谚找矣厉浆坛锗莱镰箭暂裂路熙爽万蛆蝗肇龄狸沏矫烂羌钨倘植既槽我复筐取傀吼套飘虫珐星记井栋转囱捻拄坡嘉吻自滨荧秧二、合用范围XX企业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2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制度第一章总则一、目旳为采用有效旳改善、纠正和防止措施, 保证产品品质量符合规定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旳持持续改善, 特制定本制度。

全员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

全员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
以上规章制度为公司全员质量管理与连续改进的基础,全部员工都应遵守和执行。如有违反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希望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不绝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为客户供应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可连续发展。
第二节 PDCA循环
9.采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方法,推动连续改进。
10.设定改进目标,订立认真的改进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限。
11.执行改进计划,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12.依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矫正措施,确保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第三节 经验共享和借鉴
第二节 质量策划
1.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订立质量策划,包含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指标和质量保证掌控措施等。
2.质量计划要细化质量目标,明确各工作环节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确保各项质量活动有序进行。
3.质量指标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证明现质量目标。
第三节 质量掌控
4.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掌控活动,包含产品抽样检测、流程监控等,及时发现并矫正质量问题。
5.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玛、质量函数打开等,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进行内部质量审核,评估各部门的质量工作,发现问题并给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 连续改进
第一节 基础工作
7.建立质量改进小组,由各部门精英构成,负责推动连续改进措施的执行。
8.收集内外部的反馈信息,建立问题反馈渠道,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
21.参加行业展览和质量管理专题活动,呈现企业的质量管理成绩和经验。
第六章 监督与评估
22.建立质量管理评估体系,每年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看法。
23.邀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管理审核,供应客观评价和改进建议。

质量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与控制

质量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与控制

质量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与控制质量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建立的一套体系。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手段,提高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然而,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持续改进与控制是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与控制的方法与意义。

一、PDCA循环模式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之一,而PDCA循环模式则是实现持续改进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模式,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通过不断反馈、调整和优化,实现质量管理制度的不断提升。

1. 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明确改进的范围和方向。

通过制定计划,公司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质量管理制度,为后续的实施奠定基础。

2. 执行阶段:在计划制定完成后,企业需要按照计划执行具体的改进措施。

此阶段需要全员参与,确保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

3. 检查阶段:在执行阶段完成后,企业需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检查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行动阶段:在检查阶段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后,企业需要及时采取行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持续改进。

二、数据分析与决策持续改进需要依据具体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有效地找出问题的根源,为决策提供依据。

1. 数据采集:企业应通过各种手段收集相关数据,如生产线的运行情况、产品的质量指标、客户的反馈等。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改进方案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可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均值分析、方差分析等。

3. 决策制定: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企业应制定具体的改进决策,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决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确保可行性和合理性。

三、培训与持续改进文化持续改进不只是工具和方法,更是一种企业文化。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

质量改进管理制度质量改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流程效率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推进质量改进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改进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制度目标、制度内容、质量改进流程、责任和权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质量改进管理制度的目标制定质量改进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持续提升企业的质量水平,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关注质量问题:确保质量改进成为企业每个员工的共同责任,使每个人意识到质量问题的重要性。

2. 完善质量改进体系:建立与质量改进相关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职责与要求。

3. 提升流程效率:通过质量改进,不断优化企业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4. 提高客户满意度:质量改进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二、质量改进管理制度的内容质量改进管理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目标制定:明确质量改进的目标,并将其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

确保质量目标具体可衡量,并设定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

2. 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将质量改进的绩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

通过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3. 质量改进流程:明确质量改进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问题发现、问题分析、改进方案制定、改进实施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每个环节应指定相应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4. 培训和知识分享:建立培训制度,对质量改进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改进能力。

同时,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共同进步。

5. 沟通和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及时获取质量改进的信息,并能够提出建议和意见。

同时,也要及时回应员工的反馈,解决问题。

三、质量改进管理制度的流程质量改进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流程:1. 问题发现:员工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巡检、品质检验、客户投诉等方式发现质量问题,并将问题记录。

2. 问题分析:质量部门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
1、行政部部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协调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2、工程部是产品质量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协调、监督及组织重大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工作。

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各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5、售后服务人员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第二章管理规定
一、持续改进的策划
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2、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以下二、三条款。

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3.1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效果。

3.2重大技术工艺改进的实施:由设计部、工程部根据公司精神、公司设备运行及使用情况提出,或市场部业务经理根据客户实际操作情况反映提出,通过各相关部门对方案的论证,经行政部,再执行过程要求;
a、由工程部指定一个专职的技改项目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对该项技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直到技改项目验收完毕。

b、技改方案的设计、需有技术总结审核,工艺流程需由设计部负责审核。

c、技改中的方案由设计部负责实施,现场的工艺流程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

d、技改方案技术改进完成后,工程部要提出鉴定申请报告,将改进情况、自验结果、经济效益、存在问题等陈述清楚,经经营部、设计部、总工程师初步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e、将技术改造整套资料整理入档。

4、公司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

积极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设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技术改进、资源配置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订改进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二、纠正措施
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2、识别不合格,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共有以下几种不合格情况:
1)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检验人员检验时发现同样问题出现3次以上情况),或超过公司规定值时;
2)售后服务收到客户投诉产品同样问题3次以上(漏雨问题);
3)零部件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4)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对以上种种识别不合格情况,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1)情况1:由工程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交生产管理者,生产管理者根据情况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讨论,填写“原因分析”栏,制订纠正措施,并规定实施和完成时间,报公司总工批准,工程部质检工程师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2)情况2:由市场部填写《纠正和与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工程部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规定完成时间,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工程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售后服务的市场部。

3)情况3:按《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

4)情况4:由工程部根据《不符合项报告》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交责任部门制订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间,报总经理批准,工程部负责跟踪实施效果。

4、每项纠正措施完成后,监督部门进行跟踪验证,该部门负责人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三、预防措施
1、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