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北京市大兴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05-05 | 发文单位: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1年5月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1961.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

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下降为106.8。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县区
长安区 桥东区 桥西区 新华区 裕华区 高新区 矿区 井陉区 正定县 栾城县 行唐县 灵寿县 高邑县
1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91.9 124.3 354.5 211.2 61.6 328.1 29 94.5 118.4 87.7 166.1 136.5 37.3 41.6 46.8 31.7 27.3 86.1 87.1 101.8 78.8 53.2 57 68.5 59.3 66.9 94.9 79.9 248.2 41.6 64.7 78.5 48 41 59.6 62.5 49.4 16.2 9.5 31 46.7 32.9 40.6 33.4 18.6
县区
4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52.9 53.8 56.3 58.9 60.4 63.2 116.5 52.2 39.4 31.6 21.5 28 32.9 48.7 52.9 34.1 36.2 56.6 20.7 30.8 66.9 40.2 35.7 20.2 43.7 33.5 36.6 28.2 58 20.3 58.4 82.2 44.4 81 10.5 2.1

地市
巴彦淖尔 1669915
兴安盟 1613250
锡林郭勒 1028022
阿拉善 231334
辽宁 沈阳 43746323 8106171
朝阳
县区
临河 五原 磴口 乌拉特前 乌拉特中 乌拉特后 杭锦后 乌兰浩特市 阿尔山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扎赉特旗 突泉县 二连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右旗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太仆寺旗 镶黄旗 正镶白旗 正蓝旗 多伦县 #乌拉盖开发区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包括东风场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沈河 和平 大东 皇姑 铁西 苏家屯 东陵 沈北 于洪 新民 辽中 康平 法库 双塔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

月1日零时;1990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2000年普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2010
性别比(女=100) 家庭户规模 (人/户) (%)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0-14 15-64 65岁及以上 总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民族人口 汉族
30.1 66.6 3.3 (%) 50.2 5.0 45.2
41.5 54.4 4.1 83.8 7.5 76.3
22.4 72.0 5.6 38.9 7.8 31.1
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
项 常住人口 男 女
目 (万人)
1953 276.8 159.8 117.0 136.5
1964 759.7 391.1 368.6 106.1
1982 923.1 467.1 456.0 102.4 3.7
1990 1081.9 559.3 522.6 107.0 3.2
2000 1356.9 707.4 649.5 108.9 2.9
文盲人口及文盲率
文盲人口 文盲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乡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万人) (%) (年) (万人) 205.8 71.0
168.9 34.2 5.3
114.7 16.0 7.8
Hale Waihona Puke 94.3 10.9 8.6
57.8 4.9 10.0
425.8 333.9
597.0 326.1
794.5 287.4
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1982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1990年普查时点为7月1日零时;2000年普查时点为11 年普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
80.2
文盲人口,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文盲人口数为15周岁及以上文盲和

[整理]0101-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整理]0101-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东城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东城区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3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北京市和东城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3]为91.9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8.2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7万人,增长4.2%,平均每年增加0.3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

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2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9%。

1.原东城常住人口原东城常住人口为57.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3.6万人相比,十年共增长3.7万人,增长6.9%,平均每年增加0.3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

2.原崇文常住人口原崇文常住人口为34.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6万人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二、家庭户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1.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4人减少了0.29人。

1.原东城家庭户人口原东城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9万户,家庭户人口48.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8人减少了0.32人。

2.原崇文家庭户人口原崇文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2.4万户,家庭户人口31.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7人减少了0.23人。

三、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5.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9.4%,女性为4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0.9下降为97.8。

大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大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机构及职责分工一、办公室组成人员办公室主任:李德强国家统计局大兴调查队队长常务副主任:赵玉洁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副队长副主任:左宝栓公安局大兴分局副局长洪福源区人口计生委副书记赵连英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克剑区城管大队副书记二、办公室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办公室下设6个组,即综合组、普查组、编码组、宣传组、户口整顿组和数据处理组。

1、综合组:6人组长:崔书忠组员:5人2、普查组:10人组长:马秀杰副组长:白超组员:8人3、编码组:6人组长:刘晓坤组员:5人4、宣传组:3人组长:陈冬云组员:2人5、户口整顿组:2人组长:张学忠组员:1人6、数据处理组:3人组长:李永刚组员:2人三、各组工作职责(一)综合组1、负责对各部门及镇、街道的联络工作。

2、负责日常公文的起草、收发、管理和存档工作;负责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检查、登记工作;做好各种会议的会务准备,并撰写会议纪要。

3、负责监督各镇、各街道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4、负责撰写领导讲话、人口普查大事记。

5、负责人口普查所需各种物资的准备、保管、配送和登记工作;负责普查资料包装、运送、资料库管理、人口普查原始表保管、普查车辆安排及后勤保障工作。

6、负责人口普查办公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办公用品领取及日常的财务性工作。

7、受理人口普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群众来信来访,查处人口普查工作中普查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督查督办普查工作职责的执行情况。

8、负责普查的考核工作,做好普查评比表彰工作。

(二)普查组1、负责制定大兴区人口普查实施方案、工作规划及工作细则。

2、负责人口普查各个阶段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编写填表说明、培训、普查试点、摸底、现场登记、普查长表抽样、复查、快速汇总、事后质量抽查和数据质量评估等。

3、制定各阶段质量控制办法和质量验收标准,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4、综合协调编码组、户口整顿组和数据处理组的工作。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精心整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 ?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2号)?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9日? ? 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 [3]本表全国合计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

? [4]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国合计常住人口(包括现役军人和难以确定常住地的人口)的比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五、年龄构成? 六、民族构成?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 八、城乡人口??? 。

?? [1]?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
地 区 人口数(万人) 10430.3132 9579.3065 9402.3567 80.4182 7865.9903 7185.4202 6568.3722 595.0051 572.3774 5442.6891 4602.6629 4596.6239 4456.7475 4374.6323 3831.2224 3732.7378 3689.4216 3571.2111 3474.6468 288.4617 2746.2297 2557.5254 2470.6321 2301.9148 2181.3334 1961.2368 1293.8224 867.1518 63.0135 562.6722 300.2166 464.9985 230 广东省 山东省 河南省 四川省 江苏省 河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湖北省 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 江西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贵州省 重庆市 吉林省 甘肃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上海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难以确定常住地 现役军人 比重(%) 2010年 2000年 7.79 7.15 7.02 6.00 5.87 5.36 4.90 4.44 4.27 4.06 3.44 3.43 3.33 3.27 2.86 2.79 2.75 2.67 2.59 2.15 2.05 1.91 1.84 1.72 1.63 1.46 0.97 0.65 0.47 0.42 0.22
6568.3722
5442.6891
省份或自治区
4602.6629 4596.6239 4456.7475 4374.6323
3831.2224 3732.7378 3689.4216 3571.2111 3474.6468 2746.2297 2557.5254 2470.6321 2301.9148 2181.3334 1961.23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大兴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兴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大兴调查队
2011年5月1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北京市和大兴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3]为136.5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9.4万人,增长103.4%。

平均每年增加6.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7.4%。

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2%。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2.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8.5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4人减少了0.7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73.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4.1%;女性为6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5.9%。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3上升为117.9。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4%;15-64岁的人口为11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4.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67.1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
2.3万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25.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26.4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59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6.6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6720人上升为1874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6168人上升为19337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3043人上升为432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2871人下降为12130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4万人,文盲率[5]为1.79%。

七、城乡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为9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2%。

八、人口地区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按街道、镇开列)
兴丰街道办事处 5.8万人
林校路街道办事处 5.1万人
清源街道办事处10.2万人
亦庄地区办事处 5.5万人
黄村地区办事处16.8万人
旧宫地区办事处19.4万人
西红门地区办事处14.1万人
瀛海地区办事处 5.0万人
观音寺街道办事处7.3万人
天宫院街道办事处 2.2万人
青云店镇 6.9万人
采育镇 3.4万人
安定镇 3.0万人
礼贤镇 3.3万人
榆垡镇 5.6万人
庞各庄镇 4.7万人
北臧村镇 3.2万人
魏善庄镇 4.4万人
长子营镇 3.3万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7.3万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机器汇总数,包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
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7]本公报中数据凡是涉及到比例、比重的均以人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计算,与万人为计量单位计算的数据稍有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