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盐的溶解度

合集下载

常见盐的溶解性

常见盐的溶解性

常见盐的溶解性1、氯化钠(食盐)氯化钠(食盐)是最普遍的盐,大部分工业应用和日常用途都需要它,它是最容易浓缩的盐。

氯化钠溶解性很强,它能以温水或强烈碱溶液中溶解,可以形成约350克/升的溶液浓度。

它在室温下溶解度也很高,能溶解200克/升的苛性盐,高度浓缩后能溶解500克/升。

2、硫酸钠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去除水中的矿物质、塑料加工、金属处理和造纸行业等。

硫酸钠的溶解性也很强,能在水中溶解出药用硫酸酯溶液,它能在室温下溶解240克克/升的硫酸钠盐,可以形成超过500克/升的溶液浓度。

3、氯化钙氯化钙是一种化学物质,用做食品、医药、工业添加剂、化妆品等产品的添加剂,并用于水处理剂中补缺氯离子。

它的溶解性很强,能在水中溶解出氯酸钙溶液,它在室温可以溶解约50克/升的氯化钙,在热水中可溶解约400克/升,但是冷水中溶解的浓度较低,只能达到35克/升。

4、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重要的农药、抗生素原料,夣要用于工业用品及肥料添加剂,通常用于净水机中软化水。

硫酸铵溶解性也很强,它在室温下能以20%的浓度溶解,最多可以形成100克/升的溶液浓度。

在热水中,可以溶解120克/升的溶液浓度,可以形成20%以上的溶液浓度。

5、硼酸硼酸溶解性较差,它只能溶解在碱溶液中,在温水中固体的溶解度很低,只能形成0.1克/升的溶液浓度,但在加热碱性水溶液中,可以吸收300克/升的溶液浓度,最多可以达到1%的溶液浓度。

6、氯化铁氯化铁的溶解性较差,它只能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和盐酸溶液中。

在室温下,只能溶解20克/升的溶液浓度,而在加热溶液中,最多可以达到500克/升的溶液浓度,溶解速度相对慢一些。

综上所述,氯化钠(食盐)、硫酸钠、氯化钙溶解性都很强,能够在室温和热水中形成较高的溶液浓度,而硼酸和氯化铁溶解性较差,需要加热溶液才能形成比较高的溶液浓度。

因此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应选择合适的盐,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盐的溶解度表

盐的溶解度表

盐的溶解度表1. 引言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医药等行业。

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进行相关实验和工艺设计的基础。

本篇文章将介绍盐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供一份详细的盐的溶解度表。

2. 盐的溶解度概述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当它们与水接触时,会发生离解反应,将离子释放到水中。

这些离子与水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固体物质。

对于盐来说,通常以克/升(g/L)作为单位。

3. 盐的溶解度影响因素3.1 温度温度是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固体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动力学能量,使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从而促进溶解过程。

3.2 盐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盐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一些盐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如氯化钠(NaCl),而另一些盐则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如硫酸钙(CaSO4)。

这是由于不同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化学性质不同,导致它们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

3.3 压力在常温下,压力对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较小。

然而,在高压环境下,压力可以增加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溶解度。

4. 盐的溶解度表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

请注意,这些数据是在标准大气压(1 atm)下测得,并以摄氏度(℃)表示。

盐溶解度 (g/L)氯化钠359硫酸铜203碳酸钠220盐溶解度 (g/L)硝酸银123氯化钙7455. 结论本文介绍了盐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盐的溶解度表。

温度、盐的种类和压力都会对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实验设计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盐的溶解度的基础知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 “Solubility of Salt in Water” by Chemical Education Resource Shelf, accessed on [。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

常见酸碱盐溶解度表℃

0.013

53.8

Ba2+

3.9

8.7

0.00024

36

Al3+

0.0001

69

38

70
——
——
Ga3+


﹥500

﹥500
In3+


﹥500
Tl+
25.9(0℃)

9.55


0.33

4
Tl3+



4.87

﹥500
Ge2+
——
——
——
——
Ge4+
——
——
——
——
Sn2+

0.04

﹥500
——
——
Tl+

18.6

0.05

0.0006
Tl3+
——
——


Ge2+

0.24

——
——

Ge4+
——
——
——
——
——
——
Sn2+




0.98
Sn4+

﹥500
——
——
——
——
Pb2+


0.064

盐在常温的水的饱和度

盐在常温的水的饱和度

盐在常温的水的饱和度
盐在常温的水中的饱和度是指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即每克水可溶
解的最大盐量。

当盐溶解度达到最大时,这种溶液就叫做饱和溶液,
亦即盐在水中的饱和度。

由于盐与水间的相容性很好,所以常温下,
大多数普通盐在水中的饱和度接近每克水可溶解35克盐左右,这和水
的温度有关,但一般情况下,20℃-25℃的温度下,饱和度一般在35
克/克之间,比如食用盐、石灰盐、氯化钠等普通盐均具有此种饱和度。

当水温升高时,盐的溶解度也会增加,也就是说,盐的饱和度会
增加,常温下,盐的溶解度和饱和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温度
超过60℃,盐的溶解度和饱和度就会明显增加,比如60℃时,普通盐
的溶解度已经达到70克/克,而温度超过100℃时,其可溶解量将达到130克/克。

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还受特定盐的性质影响,比如蛋白质常常
不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其饱和度比较低,而氯化钠、石灰盐、硫酸
钠等常见盐,在常温下,其饱和度很高,远高于蛋白质。

总而言之,盐在常温下的水的饱和度普遍都很高,以食用盐为例,其溶解度为大约35克/克。

但如果温度超过60℃,盐的溶解度就会成
倍增加,而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也受特定盐性质影响,有些酸性耐
温质类溶解度会比普通盐低很多。

酸碱盐溶解度表Beta版

酸碱盐溶解度表Beta版

常见酸碱化学式名称水甲醇乙醇H2O水―混溶混溶AlBr3溴化铝水解AlCl3氯化铝45.831AlF3氟化铝0.67微溶Al(OH)3氢氧化铝0.0001难溶Al(NO3)3硝酸铝73.9易溶100Al2O3氧化铝0.0001难溶难溶Al(ClO4)3高氯酸铝133易溶易溶AlPO4磷酸铝0.00013难溶难溶Al2(SO4)3硫酸铝36.4难溶CH3COONH4乙酸铵100易溶易溶NH4C7H5O2苯甲酸铵21.3 3.47NH4HCO3碳酸氢铵21.7难溶NH4HSO4硫酸氢铵100难溶NH4Br溴化铵76.412.5 3.22 (NH4)2CO3•H2O一水合碳酸铵100注21.2(25℃)NH4ClO3氯酸銨28.7NH4Cl氯化铵37.2 3.350.6 (NH4)2PtCl6氯铂酸铵0.499难溶(NH4)2CrO4铬酸铵34微溶难溶(NH4)2Cr2O7重鉻酸銨35.5难溶NH4H2PO4磷酸二氢铵37.4微溶NH4F氟化铵83.5微溶(NH4)2SiF6氟硅酸铵18.6难溶HCOONH4甲酸铵143可溶(NH4)2HPO4磷酸氢铵68.9难溶NH4HC4H4O6酒石酸氢铵 2.70难溶NH4IO3碘酸铵3可溶NH4I碘化铵172溶26.3NH4NO3硝酸铵19217.1 2.5 (NH4)2C2O4草酸铵 4.45微溶NH4ClO4高氯酸铵20.85注 6.8 1.9NH4NO2亚硝酸胺192 3.8(NH4)3PO4磷酸铵20.3难溶(NH4)2SeO4硒酸铵115难溶(NH4)2SO4硫酸铵75.4难溶NH4Al(SO4)2•12H2O12水合硫酸铝铵7.4可溶(NH4)2Fe(SO4)2•6H2O6水合硫酸亚铁铵20难溶(NH4)2SO3亚硫酸铵60.8难溶(NH4)2C4H4O6酒石酸铵63微溶NH4SCN硫氰酸铵17059.023.5 (NH4)2S2O3硫代硫酸铵173难溶NH4VO3偏钒酸铵0.48难溶CH3COOAg乙酸银 1.05AgBrO3溴酸银0.16AgBr溴化银 1.3*10^-57.0*10^-7 1.6*10^-8 Ag2CO3碳酸银0.003难溶AgClO3氯酸银15.3微溶AgCN氰化银 2.2*10^-5难溶AgCl氯化银 1.5*10^-4 6.0*10^-6 1.5*10^-6 AgClO4高氯酸银525Ag2Cr2O7重铬酸银0.159AgF氟化銀179AgI碘化银 2.8*10^-70.20.003 AgNO3硝酸银211 3.8 2.1 AgNO2亚硝酸银0.340难溶Ag2C2O4草酸银0.003Ag2O氧化银0.0012难溶难溶AgMnO4高锰酸银0.90反应Ag2SO4硫酸银0.81AsBr3三溴化砷反应AsCl3三氯化砷反应AsF3三氟化砷反应易溶AsI3三碘化砷反应As2O3三氧化二砷 1.80难溶B2O3氧化硼 2.2易溶可溶(CH3COO)2Ba乙酸钡72.00.18 Ba(N3)2叠氮化钡17.4微溶Ba(BrO3)2溴酸钡0.65微溶BaBr2溴化钡104 4.1 3.6 BaCO3碳酸钡0.0015难溶Ba(ClO3)2氯酸钡33.9微溶BaCl2氯化钡35.8 2.20.026 BaCrO4铬酸钡 2.8*10^-4Ba(CN)2氰化钡80可溶BaF2氟化钡0.160难溶BaSiF6氟硅酸钡0.028难溶(HCOO)2Ba甲酸钡31.9难溶BaHPO4磷酸氢钡0.013Ba(OH)2氢氧化钡 3.89可溶微溶Ba(IO3)2碘酸钡0.035难溶BaI2碘化钡223易溶77Ba(NO3)2硝酸钡8.90.060.0018 Ba(NO2)2亚硝酸钡72.8难溶BaC2O4草酸钡0.003BaO氧化钡反应反应缓慢反应Ba(ClO4)2高氯酸钡336易溶溶Ba(MnO4)2高锰酸钡0.015反应反应BaSO4硫酸钡 2.42*10^-4难溶≈0.0 BaS2硫化钡7.86水解BaSO3亚硫酸钡0.02难溶Ba(SCN)2硫氰酸钡167(25℃)易溶易溶BaS2O3硫代硫酸钡0.2难溶BeBr2溴化铍溶,水解易溶易溶BeCO3碳酸铍0.218水解BeCl2氯化鈹71.5(25℃)易溶易溶BeF2氟化铍缓慢量大微溶Be(OH)2氫氧化鈹 2.0*10^-4难溶Be(NO3)2硝酸铍108易溶Be(ClO4)2高氯酸铍147BeSO4硫酸铍39.1难溶BiCl3三氯化铋反应 3.5 Bi(OH)3氢氧化铋3*10^-7BiI3三碘化铋8*10^-4 3.5 Bi(NO3)3•5H2O5水合硝酸铋反应难溶(CH3COO)2Ca乙酸钙34.7微溶Ca3(AsO4)2砷酸钙0.004Ca(N3)2叠氮化钙45Ca(C7H5O2)2苯甲酸钙 2.72Ca(HCO3)2碳酸氢钙0.166注Ca(BrO3)2溴酸钙230CaBr2溴化钙14356.253.8 CaCO3碳酸钙0.0015Ca(ClO3)2氯酸钙209可溶CaCl2氯化钙74.529.225.8 CaCrO4铬酸钙 2.25难溶Ca(H2PO4)2磷酸二氢钙 1.8CaF2氟化钙0.0016难溶CaSiF6氟硅酸钙0.518(HCOO)2Ca甲酸钙16.5难溶CaHPO4磷酸氢钙0.0043难溶难溶Ca(OH)2氢氧化钙0.161微溶难溶Ca(IO3)2碘酸钙0.24难溶CaI2碘化钙20912789.0 Ca(NO3)2硝酸钙12913851.0 Ca(NO2)2亚硝酸钙84.5微溶CaC2O4草酸钙 6.7*10^-4CaO氧化钙反应缓慢反应难溶Ca(ClO4)2高氯酸钙188易溶166 Ca(MnO4)2高锰酸钙338反应反应Ca3(PO4)2磷酸钙0.002难溶难溶CaSeO4硒酸钙9.22CaSO4硫酸钙0.210难溶难溶CaSO3亚硫酸钙0.0043微溶CaS硫化钙可溶,水解难溶Ca(SCN)2硫氰酸钙易溶易溶易溶Cd(BrO3)2溴酸镉125CdBr2溴化镉98.816.130.0CdCO3碳酸镉4*10^-5难溶难溶Cd(ClO3)2氯酸镉322CdCl2氯化镉135 2.7 Cd(CN)2氰化镉0.022CdF2氟化镉 4.0难溶(HCOO)2Cd甲酸镉14.4Cd(OH)2氢氧化镉3*10^-4Cd(IO3)2碘酸镉0.097CdI2碘化镉84.7223113 Cd(NO3)2硝酸鎘136易溶CdC2O4·3H2O草酸镉·3水0.006难溶Cd(ClO4)2高氯酸镉188Cd3(PO4)2磷酸镉 6.24*10^-6难溶CdSeO4硒酸镉64.0CdSO4硫酸镉76.60.0350.03 CdS硫化镉<1*10^-5难溶CeCl3氯化铈100易溶Ce(OH)3氢氧化铈1*10^-4Ce(NO3)3硝酸铈234易溶Ce2(SO4)3硫酸铈9.84CH3COOCs乙酸铯10(11℃)CsN3叠氮化铯307CsHCO3碳酸氢铯210.6CsBrO3溴酸铯 3.66CsBr溴化铯108易溶易溶Cs2CO3碳酸铯26011.1 CsClO3氯酸铯 6.2CsCl氯化铯187易溶Cs2CrO4铬酸铯71.4(13℃)难溶CsF氟化铯322难溶CsBF4氟硼酸铯0.818HCOOCs甲酸铯450CsIO3碘酸铯 2.60CsI碘化铯76.5易溶易溶CsOH氢氧化铯330易溶易溶CsNO3硝酸铯23.0可溶Cs2C2O4草酸铯313CsClO4高氯酸铯 1.6CsMnO4高锰酸铯0.228反应反应Cs2SO4硫酸铯179难溶Cr(NO3)3硝酸铬130易溶Cr(ClO4)3高氯酸铬130Cr2(SO4)3硫酸铬120注难溶CrO3三氧化铬168易溶Co(BrO3)2溴酸钴45.5CoBr2溴化钴1124377 CoCO3碳酸钴 1.4*10^-4难溶Co(ClO3)2氯酸钴180CoCl2氯化钴52.94054 (HCOO)2Co甲酸钴 5.03难溶CoF2氟化钴 1.36CoSiF6氟硅酸钴118Co(IO3)2碘酸钴 1.02CoI2碘化钴203易溶Co(NO3)2硝酸钴97.4易溶Co(NO2)2亚硝酸钴0.41Co(ClO4)2高铝酸钴104难溶CoSO4硫酸钴36.1 1.040.02CuCl氯化亚铜0.0062难溶CuI碘化亚铜8*10^-4难溶Cu2S硫化亚铜5*10^-4难溶CuBr2溴化铜126易溶Cu(ClO3)2氯酸铜242易溶CuCl2氯化铜73.757.555.5CuCrO4铬酸铜0.034可溶CuF2氟化铜0.075可溶CuSiF6氟硅酸铜99.7微溶(HCOO)2Cu甲酸铜12.5微溶Cu(OH)2氢氧化铜2*10^-6Cu(IO3)2碘酸铜0.109Cu(NO3)2硝酸铜125100(12℃)CuC2O4草酸铜0.0026难溶Cu(ClO4)2高氯酸铜146易溶CuSeO4硒酸铜21.0难溶CuSO4硫酸铜20.6 1.5 1.1CuS硫化铜 3.3*10^-5难溶Er(NO3)3硝酸铒241(25℃)易溶FeBr2溴化亚铁117易溶FeCO3碳酸亚铁0.0067FeI2碘化亚铁62.5易溶Fe(OH)2氢氧化亚铁 6.7*10^-4Fe(NO3)2硝酸亚铁82FeC2O4草酸亚铁0.008Fe(ClO4)2高氯酸亚铁210(25℃)FeSO4硫酸亚铁26.3可溶难溶FeBr3溴化铁455(25℃)易溶FeCl3氯化铁91.8150145FeF3氟化铁0.091难溶Fe2O3氧化铁<1*10^-5难溶难溶Fe(OH)3氢氧化铁 2.1*10^-9难溶Fe(IO3)3碘酸铁0.36Fe(NO3)3硝酸铁91.9易溶Fe(ClO4)3高氯酸铁368Fe2(SO4)3·9H2O硫酸铁·9水44012.7Gd(NO3)3硝酸钆190(25℃)易溶GeCl4氯化锗反应GeO2二氧化锗0.43H3AsO4砷酸16.7(0℃)易溶H3BO3(25℃)硼酸(25℃)621.110.4 HBr溴化氢193易溶HCl氯化氢72.188.769.5注HClO4高氯酸混溶爆炸爆炸HF氟化氢混溶易溶HI碘化氢234(10℃)反应反应HIO3碘酸257可溶注H2MoO4钼酸0.133HNO3硝酸混溶反应反应H3PO4磷酸54850 H2S硫化氢0.339.54mL H2SeO4硒酸566H2SeO3亚硒酸167反应H2SO4硫酸混溶反应反应(CH3COO)2Hg2乙酸亚汞 1.0难溶Hg2Br2溴化亚汞 1.4*10^-6难溶Hg2CO3碳酸亚汞 4.4*10^-7难溶Hg2Cl2氯化亞汞0.20难溶Hg2SO4硫酸亚汞0.055(CH3COO)2Hg乙酸汞25(10℃)可溶Hg(BrO3)2溴酸汞0.08HgBr2溴化汞0.566030 Hg(ClO3)2氯酸汞25HgCl2氯化汞7.416747 Hg(CN)2氰化汞9.344.19.5 Hg(IO3)2碘酸汞0.002HgI2碘化汞0.006 3.8 2.2 Hg(NO3)2硝酸汞79难溶HgC2O4草酸汞0.011HgO氧化汞0.0051难溶HgS硫化汞1*10^-6注难溶Hg(SCN)2硫氰酸汞0.063微溶InBr3三溴化铟414易溶InCl3三氯化铟195易溶InF3三氟化铟11.2In2(SO4)3硫酸铟117CH3COOK乙酸钾25643.1 K3AsO4砷酸钾194KN3叠氮化钾50.8KC7H5O2苯甲酸钾70.7可溶KBrO3溴酸钾 6.91难溶KBr溴化钾65.3 2.10.46 K2CO3碳酸钾111难溶KClO3氯酸钾7.30.83 KCl氯化钾34.20.50.03 K2CrO4铬酸钾63.7难溶KCN氰化钾49.9 4.910.88 K2Cr2O7重铬酸钾12.3难溶KH2AsO4砷酸二氢钾19难溶KH2PO4磷酸二氢钾22.6微溶K3Fe(CN)6铁氰化钾46微溶K4Fe(CN)6亚铁氰化钾28.2难溶KF氟化钾94.90.190.11 KHF2氟化氢钾39.2难溶KBF4氟硼酸钾0.448难溶HCOOK甲酸钾337KHCO3碳酸氢钾33.7难溶K2HPO4磷酸氢二钾150可溶KHSO4硫酸氢钾48.6KHC4H4O6酒石酸氢钾0.610.014 KOH氢氧化钾1125539 KIO3碘酸钾8.08难溶KI碘化钾14416.4 1.75 KNO3硝酸钾470.2 KNO2亚硝酸钾306微溶K2C2O4草酸钾36.4微溶KHC2O4草酸氢钾 2.5微溶KClO4高氯酸钾 1.680.0120.105 KIO4偏高碘酸钾0.42KMnO4高锰酸钾 6.34反应反应K2S2O8过二硫酸钾 4.7难溶K3PO4磷酸钾92.3难溶K2SeO4硒酸钾111K2PtCl6氯铂酸钾0.77难溶K2SO4硫酸钾11.1难溶K2SO3亚硫酸钾107微溶KSCN硫氰酸钾22410.4 K2S2O3硫代硫酸钾155难溶K2SiF6氟硅酸钾0.084难溶K2WO4钨酸钾51.5难溶La(C2H3O2)3乙酸镧16.9La(BrO3)3溴酸镧149LaCl3氯化镧95.7(25℃)易溶La(IO3)3碘酸镧 1.7La(NO3)3硝酸镧136易溶La2(SeO4)3硒酸镧45La2(SO4)3硫酸镧 2.33难溶CH3COOLi乙酸锂40.8易溶LiN3叠氮化锂67.2LiC7H5O2苯甲酸锂44.7LiBrO3溴酸锂179LiBr溴化锂16053.970.0Li2CO3碳酸锂 1.33难溶LiClO3氯酸锂372易溶LiCl氯化锂83.243.425.0Li2CrO4铬酸锂142可溶LiH2PO4磷酸二氢锂126(0℃)LiF氟化锂0.27难溶Li2SiF6氟硅酸锂73HCOOLi甲酸锂39.3LiOH氢氧化锂12.8可溶微溶LiI碘化锂157343250LiIO3碘酸锂80.1难溶Li2MoO4钼酸锂79.5LiNO3硝酸锂70.1易溶易溶LiNO2亚硝酸锂96.8易溶Li2C2O4草酸锂 6.67难溶LiClO4高氯酸锂56.1182(0℃)152(0℃)LiMnO4高锰酸锂71.4Li2O氧化锂7.36反应可溶反应Li3PO4磷酸锂0.039难溶难溶Li2SO4硫酸锂34.8难溶Li2SO3亚硫酸锂≈10微溶Li2C4H4O6酒石酸锂27.1LiSCN硫氰酸锂114(CH3COO)2Mg乙酸镁63.4易溶Mg(BrO3)2·6H2O溴酸镁·6水42难溶MgBr2溴化镁10227.915.1MgCO3碳酸镁0.02难溶Mg(ClO3)2氯酸镁135微溶MgCl2氯化镁54.216.0 5.6MgCrO4铬酸镁137难溶MgF2氟化镁0.0082难溶MgSiF6氟硅酸镁30.8难溶(HCOO)2Mg甲酸镁14.4难溶Mg(OH)2氢氧化镁9*10^-4难溶Mg(IO3)2碘酸镁8.6MgI2碘化镁140易溶易溶MgMoO4钼酸镁13.7Mg(NO3)2硝酸镁69.5易溶易溶Mg(NO2)2亚硝酸镁130(25℃)易溶MgO氧化镁8.2*10^-4难溶难溶MgC2O4草酸镁0.104难溶Mg(ClO4)2高氯酸镁49.651.824.0 Mg3(PO4)2磷酸镁 2.6*10^-4难溶难溶MgSeO4硒酸镁0.055MgSO4硫酸镁33.70.30.025MgSO3亚硫酸镁0.65难溶MgS2O3硫代硫酸镁50难溶MnBr2溴化锰147易溶MnCO3碳酸锰0.0065难溶MnCl2氯化锰73.9易溶MnF2氟化锰0.67难溶Mn(OH)2氢氧化锰0.002Mn(NO3)2硝酸锰139易溶MnC2O4草酸锰0.028MnSO4硫酸锰62.90.130.01 CH3COONa乙酸钠46.4 6.6 NaN3叠氮化钠40.8微溶NaC7H5O2苯甲酸钠66 1.7NaBO2偏硼酸钠25.4难溶Na2B4O7·10H2O四硼酸钠·10水 2.5难溶难溶NaBrO3溴酸钠36.4难溶NaBr溴化钠90.816.7 2.4Na2CO3碳酸钠21.5难溶NaClO3氯酸钠95.951.4 1.0NaCl氯化钠35.8 1.50.1Na2CrO4铬酸钠84.00.36微溶NaCN氰化钠58.7可溶微溶NaCNO氰酸钠110.22(0℃)Na2Cr2O7重铬酸钠183难溶NaH2PO4磷酸二氢钠86.9难溶NaF氟化钠 4.060.420.1HCOONa甲酸钠81.2微溶NaHCO3碳酸氢钠9.600.36 1.2NaOH氢氧化钠10931.017.3NaIO3碘酸钠8.08难溶NaI碘化钠17872.746.0 Na2MoO4钼酸钠65.3NaNO3硝酸钠87.60.430.04NaNO2亚硝酸钠80.8 4.40.31 Na2C2O4草酸钠 3.41难溶NaClO4高氯酸钠20151.414.7NaIO4偏高碘酸钠10.3难溶NaMnO4高锰酸钠144反应反应Na2O2过氧化钠反应反应反应Na3PO4磷酸钠12.1难溶Na2SeO4硒酸钠26.9难溶Na2SO4硫酸钠19.5难溶NaHSO4硫酸氢钠125反应NaHSO3亚硫酸氢钠28.6 1.4Na2SO3亚硫酸钠26.1难溶Na2S2O3硫代硫酸钠73难溶NaSCN硫氰酸钠151(25℃)3520(CH3COO)3Nd乙酸钕26.2Nd(BrO3)3溴酸钕75.6NdCl3氯化钕98.0易溶Nd(NO3)3硝酸钕142易溶Nd2(SO4)3硫酸钕7.1(CH3COO)2Ni乙酸镍16易溶Ni(BrO3)2溴酸镍28NiBr2溴化镍13135易溶NiCO3碳酸镍0.009Ni(ClO3)2氯酸镍133NiCl2氯化镍66.810.0 NiF2氟化镍 2.56难溶Ni(IO3)2碘酸镍0.062NiI2碘化镍148易溶Ni(NO3)2硝酸镍94.2微溶Ni(ClO4)2高氯酸镍110易溶NiSO4硫酸镍44.4 4.00.02 OsO4四氧化锇 6.44易溶PtBr4四溴化铂0.41微溶Pb(C2H3O2)2乙酸铅44.3 4.2 Pb(N3)2叠氮化铅0.025Pb(BrO3)2溴酸铅7.92PbBr2溴化铅0.86难溶PbCO3碳酸铅 1.1*10^-4难溶Pb(ClO3)2氯酸铅144易溶PbCl2氯化铅0.98难溶PbF2氟化铅0.064PbSiF6氟硅酸铅222Pb(OH)2氢氧化铅2*10^-4PbI2碘化铅0.069难溶Pb(IO3)2碘酸铅0.0024Pb(NO3)2硝酸铅54.3 1.420.04 PbO一氧化铅0.0068难溶难溶Pb(ClO4)2高氯酸铅440易溶PbSO4硫酸铅0.0041难溶PbS硫化铅9*10^-5难溶Pb(SCN)2硫氰酸铅0.553PbS2O3硫代硫酸铅0.02PrCl3氯化镨104易溶Pr(NO3)3硝酸镨112易溶Pr2(SO4)3硫酸镨12.6RbBr溴化铷1080.078 Rb2CO3碳酸铷223难溶RbClO3氯酸铷 5.4RbCl氯化铷91 1.410.076 RbF氟化铷131难溶HCOORb甲酸铷554RbHCO3碳酸氢铷110可溶RbOH氢氧化铷180易溶易溶RbIO3碘酸铷 1.96RbI碘化铷144易溶RbNO3硝酸铷52.9RbClO4高氯酸铷 1.55Rb2SO4硫酸铷48.1Sc(NO3)3硝酸钪169易溶Sm(NO3)3硝酸钐144易溶易溶SnBr2溴化亚锡85(0℃)水解易溶SnCl2氯化亚锡270水解易溶SnF2氟化亚锡30难溶SnI2碘化亚锡0.98水解SnSO4硫酸亚锡18.8可溶SnBr4溴化锡反应易溶SnCl4氯化锡反应易溶SnI4碘化锡反应易溶(CH3COO)2Sr乙酸锶41.1微溶Sr(BrO3)2溴酸锶30.9SrBr2溴化锶10211764SrCO3碳酸锶0.0011难溶Sr(ClO3)2氯酸锶175微溶SrCl2氯化锶52.963.3 3.64(6℃)SrCrO4铬酸锶0.085SrF2氟化锶0.012(HCOO)2Sr甲酸锶12.7难溶SrC2O4草酸锶5*10^-5Sr(OH)2氢氧化锶0.81可溶难溶Sr(IO3)2碘酸锶0.19SrI2碘化锶178 4.0Sr(NO3)2硝酸锶69.5微溶0.009 SrSeO4硒酸锶0.656SrSO4硫酸锶0.013难溶SrS2O3硫代硫酸锶 2.5难溶Tb(NO3)3硝酸铽157易溶TlBrO3溴酸亚铊0.306可溶TlBr溴化亚铊0.048难溶Tl2CO3碳酸亚铊 5.3难溶TlCl氯化亚铊0.33难溶TlClO3氯酸亚铊 3.92TlCN氰化亚铊16.8可溶TlF氟化亚铊78TlHCO3碳酸氢亚铊500TlOH氢氧化亚铊34.3可溶TlIO3碘酸亚铊0.07TlI碘化亚铊0.006难溶TlNO3硝酸亚铊9.55难溶Tl2C2O4草酸亚铊 1.83TlClO4高氯酸亚铊13.1Tl3PO4磷酸亚铊0.15Tl2SeO4硒酸亚铊 2.8难溶Tl2SO4硫酸亚铊 4.87Th(NO3)4硝酸钍191易溶Th(SO4)2硫酸钍 1.38(CH3COO)2UO2乙酸铀酰7.69微溶UO2Cl2氯化铀酰320易溶UO2SO4硫酸铀酰21微溶UO2C2O4草酸铀酰0.50UO2(NO3)2硝酸铀酰122 3.3 V2O5五氧化二钒0.8难溶Yb(NO3)3硝酸镱239(25℃)易溶(CH3COO)3Y乙酸钇9.03YBr3溴化钇75.1YCl3氯化钇78.8易溶YF3氟化钇0.01Y(NO3)3硝酸钇123易溶Y2(SO4)3硫酸钇7.3(CH3COO)2Zn乙酸锌30 4.2注ZnBr2溴化锌447250 ZnCO3碳酸锌0.001ZnCrO4铬酸锌 3.08Zn(ClO3)2氯酸锌209ZnCl2氯化锌36796 Zn(CN)2氰化锌 4.7*10^-4难溶ZnF2氟化锌 1.60(HCOO)2Zn甲酸锌 6.1Zn(IO3)2碘酸锌0.08ZnI2碘化锌432易溶Zn(NO3)2硝酸锌119易溶Zn(MnO4)2高锰酸锌33.3反应反应ZnSO4硫酸锌53.80.60.03 ZnSO3亚硫酸锌0.16难溶Zr(SO4)2·4H2O硫酸锆·4水64微溶微溶见酸碱盐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表(20℃,g/100g溶剂)V1.0丙酮甘油吡啶乙醚乙酸四氯化碳液氨(20~25℃)混溶混溶混溶 6.9注混溶0.07989.9?易溶 4.0易溶0.015难溶缓慢反应微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微溶9.9难溶7.94反应难溶≈0.0难溶难溶易溶0.13237.9.2(25℃)20.0反应难溶难溶9.0难溶102.5难溶微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368.4可溶0.33902.2难溶137.9可溶可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0.0易溶难溶难溶 5.90反应1.3910^-6 1.9难溶0.83易溶易溶难溶206.80.44可溶34.0微溶0.02786.0可溶易溶难溶易溶易溶易溶易溶难溶易溶难溶可溶0.026反应微溶难溶9.8≈0.0难溶难溶难溶难溶反应易溶8.20.00500.2297.2难溶难溶难溶反应反应难溶可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反应可溶易溶易溶易溶难溶18.0可溶可溶微溶14.7易溶易溶仅存在于水溶液中2.73难溶反应0.01 1.69易溶难溶难溶微溶可溶反应89.0微溶16.9难溶可溶93.4难溶反应反应难溶难溶难溶 5.2反应易溶18.10.800.4难溶1.50.70难溶42.80.450.2溶溶易溶难溶难溶反应易溶反应难溶 4.58(0℃)可溶反应难溶可溶反应微溶可溶反应难溶难溶易溶64可溶3.0易溶0.60.02易溶易溶可溶难溶难溶1.74难溶可溶难溶2.960.340.11可溶反应反应难溶可溶可溶易溶微溶可溶难溶难溶可溶可溶反应易溶难溶易溶反应易溶62.9易溶难溶难溶难溶难溶易溶可溶难溶难溶易溶易溶可溶可溶0.624.87.50.24 6.72注 1.92易溶可溶爆炸微溶难溶微溶难溶反应可溶17难溶反应难溶可溶难溶难溶5115.739.614134.425.0 6.37 2.510.32765微溶反应易溶3.431 1.17可溶难溶难溶反应难溶难溶微溶0.003 0.0315.013.5难溶难溶反应≈0.0约1.6 2.529*10^-5 3.7难溶0.0432.0反应 4.54(-33℃)62.5难溶难溶难溶2.240难溶难溶2.3540.00.3难溶可溶难溶11.9可溶0.155反应难溶 1.1≈0.0 20.8 6.15易溶18.1可溶难溶反应难溶微溶1.01112难溶0.54(-34℃)难溶微溶难溶难溶反应难溶难溶43可溶3133注243.7难溶13711.4易溶难溶难溶难溶≈0.0难溶难溶2.00.5 2.5难溶反应难溶1.08反应易溶0.161.2(-10℃)难溶难溶反应42.90.29难溶26.0 1.16反应难溶1.3难溶反应难溶难溶难溶79可溶0.00838.70.08138难溶98.0难溶反应难溶51.8203.0*10^-57.9难溶 3.02反应可溶难溶 1.35(0℃)可溶1*10^-40.35易溶难溶7.9反应难溶易溶难溶反应难溶难溶可溶可溶26.080161.9微溶可溶0.3(25℃)0.036127易溶0.3易溶51.7难溶易溶易溶反应可溶可溶反应反应反应可溶≈0.0难溶可溶难溶0.177.0难溶易溶易溶0.8可溶难溶难溶难溶微溶易溶易溶易溶375(25℃)易溶微溶易溶易溶0.6反应难溶2.00.5微溶难溶反应0.020.002(60℃)0.24.4易溶可溶硬化反应易溶可溶难溶易溶0.00522.3(0℃)反应2*10^-40.29(0℃)反应反应难溶可溶易溶易溶易溶56易溶易溶难溶易溶易溶易溶易溶易溶易溶易溶0.6难溶0.008(0℃)反应微溶难溶微溶难溶反应难溶0.787.1难溶难溶难溶反应反应反应微溶难溶36.9易溶可溶难溶1.50.96易溶难溶可溶365 4.4可溶难溶难溶反应难溶难溶43.350.0 2.6难溶反应可溶4012.6易溶0.10反应35.0难溶难溶其它备注难溶于烃类等一说为1.02克苯86.9对二甲苯55.5甲苯74溶于CS2硝基苯20氯仿0.075溶于苯、CS2可溶于CS2难溶于苯难溶于乙酸乙酯糖醛1.7(25℃),难溶于CS2一说无水物25.4难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酸乙酯每100mL溶液难溶于氯仿、乙酸乙酯溶于苯、甲苯、氯仿苯0.02苯胺18%六氢吡啶4.46%乙二醇34易溶于苯、CS2、烃、氯仿易溶于苯、CS3、烃、氯仿易溶于苯易溶于苯、CS3、烃、氯仿难溶于氯仿异戊醇0.02难溶于乙酸乙酯、二氧六环可溶于乙胺难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酸乙酯溶于CS2难溶于苯、甲苯溶于乙酸乙酯1.8难溶于乙酸乙酯一说为16.6异戊醇25.6难溶于氯仿、二氧六环异戊醇7.0难溶于二氧六环戊醇7.5溶于氢氟酸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二氧六环指其18水合盐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酸甲酯溶于氢氟酸溶于氯仿乙二醇400 异戊醇10 溶于乙酸甲酯难溶于苯异戊醇12.0 可溶于乙酸乙酯溶于二氧六环,难溶于乙酸乙酯溶于二氧六环,难溶于苯微溶于苯难溶于苯难溶于乙酸乙酯溶于苯乙二醇22.7 乙酸乙酯1.5 丙醇6.330℃以下易溶于氯苯可溶于苯31%盐酸为392难溶于氯仿难溶于无水乙醇溶于CS2苯0.7 微溶于氯仿1g溶200mL苯 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CS2难溶于苯氯仿0.07 乙酸乙酯1.48 CS2 0.3一说3*10^-25异戊醇0.002丙醇0.006SO2:0.017(0℃)溶于氢氟酸1g溶于2.5mL乙二醇三氯乙烷0.01 联氨12.3丙醇0.01 乙酸乙酯0.0015难溶于苯、甲苯难溶于CS2乙二醇60,苯甲醇11.5 溶于戊醇溶于戊醇溶于氢氟酸乙二醇39 易溶于戊醇一说为372溶于乙酸乙酯溶于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二醇0.5戊醇0.12难溶于二硫化碳乙二醇46.5难溶于苯溶于氢氟酸丙醇4.66% 丁醇1.83% 乙酸乙酯8.80%难溶于氯仿乙二醇18溶于氢氟酸乙二醇8.1溶于苯难溶于氢氟酸1g溶于200mL苯胺乙酸乙酯4.4 溶于异丁醇,难溶于二甲苯、汽油难溶于氯仿溶于苯、氯仿、CS2易溶于苯、甲苯、煤油、汽油易溶于苯、CS2、氯仿异戊醇31异丙醇0.0023 甲酸0.218难溶于苯指二水合盐溶于氢氟酸。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包括盐类、糖类和气体。

盐类的溶解度曲线盐类是指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剧,能够更好地与盐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盐类的溶解度。

如图所示,盐类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增的趋势。

当温度较低时,盐类只能部分溶解在水中;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逐渐增加,直到达到饱和溶解度。

超过饱和溶解度后,盐类会析出形成晶体。

糖类的溶解度曲线糖类是指由碳、氢、氧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等。

糖类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糖类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如图所示,糖类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递增的趋势。

随着温度升高,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糖分子更容易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溶解在水中。

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些特定类型的糖类可能存在反溶解现象,即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反而下降。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受到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

如图所示,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一个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液体中的分子运动加剧,气体分子更容易从液相逸出;同时,温度升高还会降低液相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气体分子更容易溶解在液体中。

结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等。

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糖类一般情况下也是如此,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反溶解现象。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

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我们合理控制和利用这些物质。

初中酸碱盐溶解度表

初中酸碱盐溶解度表

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0
20C)
口诀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溶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CaSO4 Ca(OH)2 MgCO3 Ag2SO4] 2.酸碱盐的主要溶解性规律
(1)酸:除硅酸(H2SiO3)外,大多数常见酸易溶于水;
(2)碱:KOH、NaOH、Ba(OH)2和氨水易溶,Ca(OH)2微溶,其余碱均不溶于水;
(3)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易溶于水,盐酸盐除AgCl外易溶,硫酸盐除BaSO4外易溶.。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高中化学溶解度表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一张表格。

在化学实验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对于进行溶液的配制、反应的进行以及物质的纯度检验等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1. 无机盐溶解度:- 氯化钠(NaCl):359 g/100 mL- 硝酸银(AgNO3):123 g/100 mL- 硫酸铜(CuSO4):31.6 g/100 mL- 碳酸钙(CaCO3):0.0013 g/100 mL- 硫酸铁(FeSO4):92 g/100 mL2. 有机物溶解度:- 葡萄糖(C6H12O6):91 g/100 mL- 乙醇(C2H5OH):97.2 g/100 mL- 甲苯(C6H5CH3):0.09 g/100 mL- 苯胺(C6H5NH2):4.8 g/100 mL- 氯仿(CHCl3):0.8 g/100 mL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溶解度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的数值,即在25摄氏度和标准大气压下的溶解度。

但对于某些物质来说,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它们的溶解度剧烈改变,例如氯化铵(NH4Cl)在0摄氏度时溶解度为37.2 g/100 mL,而在100摄氏度时溶解度却可达到223 g/100 mL。

溶解度表的数据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已有的文献资料或数据库获取。

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非常重要。

比如,在配制溶液时,根据所需溶质的溶解度来确定所需的溶质量;在溶液反应中,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决定了反应的速度和平衡位置;在纯度检验中,溶液中溶解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意味着溶质的纯度问题。

此外,了解溶解度还有助于理解溶液的饱和与过饱和现象。

当溶质的溶解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溶液就处于饱和状态,继续溶解的物质会以固体形式析出。

而在过饱和状态下,溶质的溶解度超过了平衡溶解度,溶液稳定性较差,稍有扰动即可使物质析出。

总之,高中化学溶解度表为学生提供了有关物质的重要信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