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小说鉴赏方略之五人物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三国演义》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2页 0099页 0179页 0226页 0300页 0357页 0428页 0430页 0483页 0576页 0590页 0619页 0667页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2.《水浒传》 3.《西游记》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6.《红楼梦》 7.《儒林外史》 第五单元 家族的记忆 10.《白鹿原》 11.《呼兰河传》 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 14.《平凡的世界》 15.《子夜》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18.《红高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7.《红旗谱》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7.《红旗谱》教案

《朱老巩护钟》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课文,化繁为简,概括小说情节脉络。

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的侠义与血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并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农民苦难的根源。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的侠义与血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并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农民苦难的根源。

【教学方法】1、化繁为简,拟小标题。

文章较长,学生应具备很好的概括能力,梳理情节脉络。

2、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写赏析片段,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更直接地演绎人物的性格。

3、小组合作,共同研讨。

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助于思维的提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走近英雄在电视剧《红旗谱》的主题曲中有这样几句:“自古燕赵多祸殃,大鼓小曲唱凄凉。

志士慷慨洒热血,只为百姓谋稻粱。

”对老百姓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存,所以当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侵犯的时候,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奋力反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旗谱》的第一章“朱老巩护钟”这个故事,一起来领略燕赵大地上的这位农民英雄的风采。

活动一化繁为简梳理情节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可以说矛盾冲突是小说的灵魂。

表格展示,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情节,再用拟小标题的形式呈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梳理情节脉络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活动二读写结合赏析形象梁斌说:“我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

”民族气魄,要靠英雄人物来彰显,在那个岁月里,朱老巩就是人们眼里的英雄。

2019版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方略之九 小说阅读高频考点精析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版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方略之九 小说阅读高频考点精析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小说阅读高频考点精析一、高频考点考点1: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考点2: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考点3:感受分析环境描写。

考点4: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考点5:分析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考点6:从小说中获得的感悟。

考点7:赏析写作特色。

二、方法点拨考点1: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首先要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

一般来说,顺叙的作用是使文章脉络分明,条理清晰。

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情节的概括要完整,格式: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情节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情节的发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推动。

考点2: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

把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就能品味、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的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挖掘人物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

因为小说的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在刻画人物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能抓住对人物形象描写的特点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例如孔乙己的“站着喝酒”和“长衫”);能体味小说细节描写在“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

考点3:感受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也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

作用有再现自然风光、交代背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阅读小说,要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与之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一般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2019版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小说鉴赏方略之五 人物

2019版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小说鉴赏方略之五 人物

人物(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应学生用书P53)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一)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请概括××的性格特点。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二)高考中有关小说人物的命题指向1.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根据文章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战争[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小说鉴赏方略之五 人物 Word版含答案推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五单元 小说鉴赏方略之五 人物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人物(人物形象的分析) (对应学生用书P53)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一)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请概括××的性格特点。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二)高考中有关小说人物的命题指向1.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根据文章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20分)六指猴墨中白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

”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

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城的凤凰墩。

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州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

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

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

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

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

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了,是该成家了……”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0课《白鹿原》家族的学堂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0课《白鹿原》家族的学堂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白鹿原》家族的学堂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料峭.(qi ào) 2.趔.趄(li è) 3.愠.怒(y ùn) 4.撵.走(ni ǎn) 5.雏.形(ch ú) 6.亲昵.(n ì) 7.祭祀.(s ì) 8.繁衍.(y ǎn) 9.椽.子(chu án) 10.逃遁.(d ùn) 11.伺.候(c ì) 12.栋.梁(d òng) (二)多音字1.殷⎩⎪⎨⎪⎧ 殷.实y īn 殷.红y ān 2.厦⎩⎪⎨⎪⎧ 厦.屋sh à厦.门xi à 3.剥⎩⎪⎨⎪⎧剥.落b ō剥.皮b āo 4.劲⎩⎪⎨⎪⎧ 劲.头j ìn 劲.旅j ìng 二、写准字形 1.⎩⎪⎨⎪⎧ 洋y ì溢狭ài 隘 2.⎩⎪⎨⎪⎧ ji āo 娇惯ji āo 姣好 3.⎩⎪⎨⎪⎧ gu àng 逛街ku áng 诳语 4.⎩⎪⎨⎪⎧ 倾xi è泻xi è泄漏《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

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从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贺秀莲
贺秀莲是孙少安从山西娶回来的媳妇,她没 有什么文化,性格泼辣,与温柔知性的润叶 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自从嫁给孙少安以后就 成为孙少安的贤内助。贺秀莲身强体壮,吃 苦耐劳,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贺秀莲的加 入,让孙家的日子逐渐好转,孙少安的事业 也逐渐步入正轨。贺秀莲有不服输的精神, 她坚信,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够上好日子, 她也把这种信念传递给孙少安,给孙少安强 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让孙少安安心 地在外而忙事业,自己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 从而促使家中的光景逐步发生改变。 [6]
第三部
1982年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 秀工人。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 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 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但是 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两万 元扩建的小学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晓霞在抗洪 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润叶生活幸福,生了个 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 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27岁的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 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英俊面容尽毁,却遇少时玩伴 金波之妹告白,少平为她的前途与自己的感情选择拒 绝,他们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 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 挑战。
平凡的世界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 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 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 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 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 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 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 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 在农村一所小学中教过一年 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 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 作。 1992年在西安因病医治 无效离世,年仅42岁。

2019版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方略之四 语言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版高中语文 小说鉴赏方略之四 语言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语言语言,即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

它包括作家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

这是作家在民族共同语,特别是在人民群众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口头语言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艺术语言。

小说对语言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3.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根据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0分)一种美味巩高峰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

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

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

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

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

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

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

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

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

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人物形象的分析) (对应学生用书P53)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一)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请概括××的性格特点。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二)高考中有关小说人物的命题指向1.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根据文章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战 争[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

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

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

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涉及情节结构、人物语言、主题等。

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错误。

“我在伦敦被炸伤”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B 项,“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不恰当,主要是“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引出下文的情节。

E项,小说只是写了“我”的一段经历,“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夸大其词。

“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错误,应是表现对战争的谴责与反思。

答案: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选A、E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时先用关键词点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分析。

从“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能看出她大方热情、机智幽默。

从“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和“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能看出她关心母亲,思念儿子。

从她婉言谢绝“我”提议“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的要求,“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能看出她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真诚待“我”。

从在战争中仍然坚持读书,能看出她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答案: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线索的作用。

因为接线生接错电话,两人戏剧性地联系在一起,进而命运相连。

两人从未见面,只能通过电话交流,因而电话聊天透露出人物的心声,表现人物形象。

电话交流的限制性又丰富了读者对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来分析。

小说所写的情节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这或是别有深意,或是考虑失当。

可就其中一个角度,从标题的艺术效果、主题等方面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解答人物形象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总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并分条作答。

如:×××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示例)×××具有以下性格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物性格或形象的概括要全面,要从行文中具体分析哪些信息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