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书生夜宿山顶寺院的情景,集中突出了寺庙高的特点。
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就点出了寺庙的高,“危”并不是危险的意思,“危楼”不能理解为危险的楼,而是指很高的楼,“百尺”不能理解为高一百尺,而是虚指很高的高度。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本诗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宿府》,内容包括诗的全文,以及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对古诗的解析,使学生了解诗中的景象和意境。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夜宿山寺》的全文理解和背诵。
难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关键词语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古诗全文、插图、关键词解析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古诗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夜晚山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座山寺矗立在山间。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这个景象有关的古诗。
”2. 诵读古诗:带领学生齐读《夜宿山寺》,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古诗: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详细解析。
“‘危楼高百尺’,危楼指的是高楼,高百尺形容楼很高。
‘手可摘星辰’,形容楼高得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山寺,感受诗中的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夜静春山空”,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古诗《夜宿山寺》全文。
2. 关键词语解析。
3. 诗句“夜静春山空”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夜宿山寺》中的景象。
答案示例:“夜晚的山寺宁静空旷,高楼矗立,仿佛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星。
”2. 作业题目:背诵《夜宿山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夜宿山寺》。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笔记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笔记一、背景介绍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夜晚山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宗教的礼拜之情。
该诗句朴实、清白,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诗句鉴赏1.夜半钟声到客船,听取禅僧离竹轩。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夜晚在山寺听到钟声的情景,用“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个意象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宁静夜晚的景象。
禅僧的离开也为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2.闲鹤晨飞出林树,疎花远感宫商传。
这两句描写了山寺的清晨景象。
李白借用了“闲鹤”和“疎花”这两个意象,表现了宁静和清新的气息。
而“宫商传”则让人们联想到了钟声连绵传来的景象,使得整个诗篇在朦胧之中显现出一种神秘和古朴。
三、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山寺夜宿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寺庙中的钟声、禅僧、清晨,表达了对山寺的景物和禅宗的礼赞之情。
整首诗在简洁朴素中,勾勒出了山寺宁静清雅的景象,彰显了李白无拘无束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宗教的敬仰之情。
四、语言运用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的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豪迈激昂,意境深远。
整首诗节奏感强,语言流畅自然,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巧妙而又质朴,使得整首诗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五、美学意义《夜宿山寺》这首诗是李白艺术成就的一个高峰,它既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又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李白将自己融入到山寺夜晚的景象中,表达了对禅宗的钦佩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豁达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夜晚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追求更高境界。
六、现实意义《夜宿山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情感的高度融汇,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它启迪我们要真诚对待生活,敞开心扉,感受自然的美好,拥抱生活的笑声和泪水。
也引导人们要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为人生的奋斗和完美而不断努力。
李白的《夜宿山寺》将自然景物和宗教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了诗人崇高的艺术追求和思想感情。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8 古诗二首 _ 夜宿山寺 _课件 (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演示课件

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危 楼 高 百 尺,
不 敢 ①不安全,跟“安” 相对。
不 敢 高 声 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高
①不安全,跟“安” 相对。
①不安全,跟“安” 相对。
不 敢 高 声 语,
恐 惊 天 ①不安全,跟“安” 相对。
百 星 声 上
尺, 辰。 语, 人。
自学提示:
借助插图,结合自己的想象,看 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危[唐楼 ]李高白 百 尺, 白借发助三 插千图丈,,结缘合愁自似己个的长想。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危白发楼三高千百丈,尺缘,愁似个长。
白危发楼三高千百丈,尺缘,愁似个长。
恐 惊 天 上 人。 不 敢 高 声 语,
不 敢 高 声 语, 危 [唐楼]李高 白 百 尺, 飞不流敢直高下声三千语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唐不]李安白全,跟“安” 相对。 有危不楼懂高的百提出尺来,,全班一起交流。 借[唐助]李插白图,结合自己的想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飞①流不直 安下全三,千跟尺“,安疑”是相银对河。落九天。 借不助敢插高图声,结语合,自己的想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桃借花助潭 插水图深,千结尺合,自不己及的汪想伦象送,我看情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白危发楼三高千百丈,尺缘,愁似个长。 危 楼 高 百 尺, ①[唐不]李安白全,跟“安” 相对。 ①桃不花安 潭全水,深跟千“尺安,”不及相汪对伦。送我情。 桃有花不潭 懂水的深提千出尺来,不全及班汪一伦起送交我流情。。 白危发楼三高千百丈,尺缘,愁似个长。 白借发助三 插千图丈,,结缘合愁自似己个的长想。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危[唐楼 ]李高白 百 尺, 有①不懂 安的全提,出跟来“,安全”班相一对起。交流。 白[唐发]李三白千丈,缘愁似个长。 有不懂的提出来,全班一起交流。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附习题、视频】

2
第
课
1
时
课
时
ɡǔ shī èr shǒu
第 1
18 古 诗 二 首
课
时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豪放,想象 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有“ 诗仙”之称。主要作品:《蜀道难》《将 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结构与分析:“ ”代表山崖,“ ”上 面的部分代表一个人站在山崖 上。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找找句中有哪些字词写出了楼之高。
危楼高百尺
虚指,夸张的写法, 形容楼很高。
一米等于三尺,这座 楼真的有33米,相当于11 层楼那么高吗?
想象诗人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上远眺时 的感觉,并说一说。
手可摘星辰
飞
流
疑 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 下
银三
河 落
千 尺
九,
天
——
李。
白
两
岸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青 山 相 对 出 ,
——
来
李。
白
shī
古诗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寺
时间 事件 地点
tánɡ lǐ bái
[唐] 李 白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yè sù shān sì
初
夜宿山寺
tánɡ lǐ bái
讲解,想象画面,画一幅简笔画,将 《敕勒歌》抄在旁边。
板书设计
敕勒歌
位置——阴山下
景色
天苍苍 似穹庐 野茫茫 牛羊肥
南昌市第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材理解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夜宿山寺》教材理解教材说明《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
语,说话。
恐,怕。
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
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1。
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
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辰:笔顺是辰.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三)词句教学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
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
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
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5。
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
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叹和神秘的语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五)扩展活动根据诗意画一幅想象图,比一比谁画得与众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画。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危敢 惊 阴
sì
yĕ cāng máng
似 野 苍茫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初步感知
了解背景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 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 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 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 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 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探究新知
这首民歌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这首民歌写了山,天,原野,风,牛羊。 作者站在原野之中。
新知探究
哪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
归纳总结
18 古诗二首
古诗导入
大家会背李白的诗《静夜思》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资料宝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友。
资料宝袋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 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 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 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初步感知
读一读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初步感知
草原的四面八方。
敕勒川,阴山下, qióng l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新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