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小擂台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
(相同的内容不重复)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三、学习新课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1】篇〗《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6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 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1. 学习6生字。
2. 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1. 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 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同学们好,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自我检查,抬头,挺身,脚放稳,两只小手不乱动。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了解作者。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接触的是一位非常牛的人,他有什么牛本事呢?请大家看介绍。
2. 引入新课。
前半学期我们读了《望庐山瀑布》。
从诗中知道李白去江西庐山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的瀑布。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首李白的旅游小诗。
3. 板题、解题。
(1)读题。
强调两个生字的读音,都是平舌音。
(2)板题。
认识“宿”和“寺”。
“宿”表示什么意思呢?夜里睡觉的意思。
谁来用“宿”组词。
寺,上面土,下面寸,寸土不离。
“寺”指什么?你能想起哪个字上有寺?齐读(持诗等待)(3)解题。
题目中告诉我们李白什么时候?来到到什么地方?要做什么?(晚上来到山上的寺庙里住宿)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出示读书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努力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对照生字条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2. 检查生字认读。
(1)领读易错读音。
(2)考查生字。
危,什么危?学生组词。
上下结构角字头,下面是个厄。
辰,什么辰?组词。
辰是星星的总称。
减一减恐,什么恐?组词。
加一加惊。
什么惊?组词。
换一换。
3.正确读出诗句。
(1)指名读。
认会了生字,下面谁能把整首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听录音。
有节凑的读诗,读出诗的停顿,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意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寺院里高楼的描写。
二、教材说明《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高。
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高声,大声。
语,说话。
恐,怕。
惊,惊动。
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
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
5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
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叹和神秘的语气。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本诗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宿府》,内容包括诗的全文,以及对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对古诗的解析,使学生了解诗中的景象和意境。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夜宿山寺》的全文理解和背诵。
难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关键词语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古诗全文、插图、关键词解析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古诗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夜晚山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座山寺矗立在山间。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这个景象有关的古诗。
”2. 诵读古诗:带领学生齐读《夜宿山寺》,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析古诗: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详细解析。
“‘危楼高百尺’,危楼指的是高楼,高百尺形容楼很高。
‘手可摘星辰’,形容楼高得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山寺,感受诗中的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夜静春山空”,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古诗《夜宿山寺》全文。
2. 关键词语解析。
3. 诗句“夜静春山空”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夜宿山寺》中的景象。
答案示例:“夜晚的山寺宁静空旷,高楼矗立,仿佛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星。
”2. 作业题目:背诵《夜宿山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夜宿山寺》。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部编版18.古诗二首(夜宿山市 敕勒歌) 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18、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夜宿山市》《敕勒歌》教学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1.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前面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夜宿山寺》。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课文。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寺、庐、野”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
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3)多音字。
宿⎩⎨⎧s ù:住宿风餐露宿xi ǔ:一宿xi ù:星宿似错误! (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京:惊(惊讶)——凉(凉风)——晾(晾晒)——谅(原谅)危:跪(下跪)——脆(干脆)——桅(桅杆)白发(苍苍) (苍翠)的松柏(苍白)的脸色 (苍老)的面容(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2.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夜宿山寺》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夜宿山寺》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
(课件出示1)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板书: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2)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
先看第一行。
(课件出示3 ):危楼高百尺。
(1)学生找出“高”和“百尺”。
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课件出示4)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
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就是③。
(板书:百尺危)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5):出示插图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2)指导朗读这一行。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夜宿山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夜宿山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夜宿山寺》。
本课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理解以及诗歌意境的感悟。
具体章节内容为:《夜宿山寺》全文。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夜宿山寺》。
2. 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 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感悟,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句子意思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生字卡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寺庙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山寺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课文:a. 逐句讲解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b. 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的意象,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形、字义。
4. 课堂实践:a.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b. 学生用彩色笔在课文中标注出生字词,加深记忆。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夜宿山寺》2. 生字词:危楼、百尺、手可摘星辰等。
3. 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
2. 答案:a. 危楼、百尺、手可摘星辰等生字词。
b. 示例: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仿佛可以伸手摘到天上的星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朗读《夜宿山寺》。
(2)能理解:山寺、僧人、磬声、松风、竹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感受:夜色、静谧、宁静等的意境。
2.过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生熟悉古诗《夜宿山寺》。
课堂准备:课件、幻灯片、古诗百家讲坛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1.进入课堂引入古诗百家讲坛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自读《夜宿山寺》,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想。
3.朗读古诗让学生有序、有节奏地组织语音,体验美妙的语言韵律,在朗读中感受《夜宿山寺》的意境。
4.理解古诗(1)从形象入手:以山、寺、僧人、磬声、松风、竹影等词语为线索,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鲜明形象,理解作者的抒情手法。
(2)从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回味古诗,尝试深入理解造成这种意境的因素,并在反思中体会古诗的深厚内涵。
5.对比分析对比课文中的鲜明形象,让学生联想到其他感官、视觉等的经验,进而理解思想、意义,感受并欣赏诗意。
6.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夜宿山寺》的文章或散文,或者写一首类似的短诗歌,以巩固学习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7.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回答问题: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感触?8.课后拓展请学生了解范仲淹。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并且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学生对范仲淹进行简要介绍,并自行了解其名篇和才华成就。
四、教学反思通过开展这种有关古诗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发挥诗歌作为文化载体及文艺形式的重要性,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学生带来人生体验及内心感受,更好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化和儒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汉字,宿,寺,危,辰,恐,惊,敢,会写三个汉字,敢,危,惊。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能读出节奏和感情。
3、初步形成对“夸张”“想象”的认识,知道诗中运用的夸张想象的手法。
4、初步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在高山之上的激动开心之情,激发对高山壮阔之景的初步想象和喜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意。
2、认识夸张、想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人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诗仙,你们知道是谁吗?
2、引导学生背诵《赠汪伦》、《古朗月行》、《静夜思》等已学过的李白的诗。
3、师述:你们知道吗?李白有两大爱好,你们猜猜是什么?由此引出,李白除了爱喝酒,还爱旅游,这首《夜宿山寺》就是他云游四方时写下的一首诗,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读出节奏。
二、学习生字
1、找生字。
在古诗中当中圈一圈六个要学的生字。
2、正字音。
(课件出示已标拼音的古诗)指名读,其它同学注意听,读对了就跟读两遍,读错了就不出声。
多点几个学生站起来,反复纠正发音。
全班反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正着读、倒着读、跳着读等。
3、解字义。
理解每一个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宿”,课件出示甲骨文结合,甲骨文会意字的特点,理解宿字的意思。
以“宿”字为突破口,理解诗题“夜宿山寺”的意思。
“恐”,扩词,学生组出“恐怖”,“恐怕”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恐与恐怖、恐怕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害怕。
“惊”,扩词。
“危”字,扩词。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危楼”是什么样的楼。
学生通过读这句诗中的后三个字“高百尺”,理解到诗中的“危”就是高,“危楼”就是高楼的意思。
再把“危楼高百尺”换成“高楼高百尺”,引导学生反复对比,在读中品悟诗中“危”字的妙处所在。
“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星辰的“辰”和早晨的“晨”进行对比。
教师适时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日字头的晨是早晨,因为太阳在早晨出来;没有日字头的辰,是星辰的辰,因为只有在没有太阳的晚上才能看到星星。
4、去拼音读古诗。
5、去拼音,去诗文认生字
三、理解诗意。
师述:小朋友们字认的好诗也读的棒,老师想考考你们李白的这首诗里说了些什么呢?你读懂了哪一句呢?引导学生逐句的说古诗的意思。
1、一二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a、引导学生说前两句古诗的意思。
板书:高。
b、认识古诗当中夸张的写作手法。
课件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四句李白的诗
引导学生把诗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与以上四句古诗进行对比发现,这些诗当中都有表示数字的词,如:“三千”、“三千丈”、“三千尺”、“千里”等词,从而认识夸张的写作手法,了解李白是一个很擅长于用夸张的手法来写诗的诗人,他的诗浪漫而壮美。
C、对于古诗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夸张地读出楼的高。
2、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a、引导学生说后两句古诗的意思。
b、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这两句。
3、引导学生总结诗的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诗人想到的,板书:夸张、想象。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要求。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危、敢、惊”三个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
交流如何写好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生字。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敢”字。
边写边说:敢字的左半边的“耳”,最后一笔写成提,略微往右伸一点,反文的这一短撇往“耳”字里面穿一点,这叫穿插。
边写边解说,指导学生注意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笔画之间的穿插。
4、学生在语文书中的田字格里练写,先描一描再写一写。
在此过程中,师巡视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占格。
教学生“上不顶天,下不着地,左不靠墙,右不碰壁”的占格口诀。
5.展示评价学生书写。
五、小结
六、板书
夜宿山寺
夸张
高早晨星辰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