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CT诊断
卵巢畸胎瘤影像诊断

卵巢畸胎瘤的CT、MR表现卵巢畸胎瘤•卵巢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
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
发病率约占卵巢肿瘤的20%,占儿童卵巢肿瘤的一半。
单侧多见。
以成熟性畸胎瘤居多,约占97% ,右侧多见,12%为双侧发病•发病年龄随不同病理类型而有侧重,如成熟畸胎瘤以育龄妇女为主;未成熟畸胎瘤多见于年轻患者。
而成熟畸胎瘤恶变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
•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肿瘤巨大时,可产生腹胀、腹部隐痛和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等,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扭转(卵巢畸胎瘤16%)、破裂(1%-4%)、恶性转化(1%-2%)、感染(1%)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20-30%有家族病史生殖细胞肿瘤(WHO 2014版)•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非妊娠性绒癌•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非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3.1单层畸胎瘤和起源于皮样囊肿的体细胞型肿瘤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神经外胚层型肿瘤皮脂腺肿瘤其他罕见单胚层畸胎瘤3.2癌鳞癌其他(腺癌等)发病机制•单性生殖学说原始生殖细胞受到刺激引起不典型分裂所致的单性生殖。
•全能细胞学说早期研究认为畸胎瘤来自胚胎早期阶段的原始异常组织,具有自我分化本能。
这些被遗留的“全能细胞”发生不协调生长及胚胎发育失常,从而脱离整体并且分化紊乱,增生过长,最终形成畸胎瘤。
•由生殖细胞产生的畸胎瘤发生在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中;从胚胎细胞衍生的畸胎瘤通常发生在中线部位卵巢畸胎瘤的病理分型• 成熟性畸胎瘤,又名囊性畸胎瘤或皮样囊肿,起源于 2 个或 3 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的成熟组织的一种肿瘤。
肿瘤通常呈囊性,罕见实性 。
肿瘤以单囊为主,囊内含毛发和皮脂样物。
囊壁内常有一个或数个乳头状起(头结),表面有毛发和牙齿长出,头结切面可见骨、软骨及脂肪组织 • 未成熟性瘤多以实性为主,伴有囊性区,前者由来自3个胚层的成熟和未成熟组织(主要为神经上皮组织)构成• 成熟畸胎瘤恶变,恶变率约较低,最多见为鳞癌。
卵巢畸胎瘤ppt课件

• (4)如为皮样囊肿时,CT仅表现为含 液体的囊性占位,但囊壁可有蛋壳样 钙化。 • (5)恶性畸胎瘤侵及邻近组织,表现 为肿瘤与周围器官的脂肪层消失;肿 瘤侵及膀胱、盆腔肌肉或肠管,则表 现为与他们之间的分界不清。
4.MR表现:
• (1)肿瘤内液性脂肪部分的信号强度 呈短T1、长T2信号,是诊断畸胎瘤的主 要依据。 • (2)由于脂肪造成的化学位移伪影, 既可出现在肿瘤内,也可出现在肿瘤 周围,此特征可与出血性病变相鉴别。
B F
双侧卵巢畸胎瘤
。
CT增强扫描示子宫左右均见一负CT值 的脂肪密度肿物(白箭头),左侧肿 物前壁可见小结节,并有一小点钙化。
[鉴别诊断]
• 需与卵巢囊性肿瘤鉴别。
[影像学表现]
1.平片表现:
• (1)多发现有特异的骨化和钙化,或 牙齿。 • (2)肿瘤壁上可出现包壳样钙化。 • (3)肿瘤内部可出现低密度的透成熟型畸胞瘤多数边界清晰,包 膜、轮廓完整、光滑。 • (2)瘤内油脂祥物质呈现均质、密集 细小光点,部分或完全布满囊腔。 • (3)油脂与粘、浆液同在一个囊腔时, 则可见一回声增强的水平,称液脂面。
• (3)肿瘤内部主要有碎屑和壁突两种 结构,壁突的成分为脂类组织、头发、 牙齿、骨骼。碎屑常位于囊性部分的 下层,液性脂肪位于上层而产生分层 信号。碎屑和壁突的信号强度大致为 中等信号。脂质在T2加权像上信号非常 高,头发的信号低于肌组织,骨骼与 牙齿无信号。
卵 巢 囊 性 畸 胎 瘤
脂超 肪示 ,脂 液 :分 囊层 液征 。。 CY :
• (4)有毛发时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光团, 伴声影或声衰减。液内的毛发光团有 浮动感。 • (5)骨、牙齿和软骨呈条片状强回声, 伴声影或声衰减。 • (6)实质性部分呈现不均质性实性肿 块,有弥漫分布的中等回声或强回声。
卵巢畸胎瘤的B超、CT和MR影像表现与病理对比

卵巢畸胎瘤的B超、CT和MR影像表现与病理对比例,良性54例,恶性6例,年龄7~62岁,平均34.4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
临床症状主要以盆腔包块,腹痛,呈隐痛或钝痛,3例月经不规则,2例尿频,6例常规体检时发现。
1.2检查方法B超:美国GE LOGIQ S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MHz线阵探头,检查前充盈膀胱,观察双侧卵巢形态、大小及回声,经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情况。
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瘤血流信号,以及有无合并盆腔、腹腔积液等。
CT:采用GE Optima 64排螺旋CT机,扫描前用600ml 温生理盐水灌肠,充盈肠道以增加对比性,使膀胱中度充盈,取仰卧位自耻骨联合至肿物上缘层厚和层距均10 mm连续扫描,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流率2.5~3ml/s,分别于注药后35s、70s及120s扫描,一次屏气完成耻骨联合至肿块上缘范围内的扫描。
MRI:使用西门子ESSENZA 1.5T MR扫描仪,使用体线圈,扫描前取出带金属的节育环,患者仰卧位平静呼吸,20例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自旋回波序列横轴面T1WI及抑脂(TR340ms,TE10ms),轴位、矢状面T2WI (TR4000ms,TE98ms)序列扫描。
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抑脂序列,对比剂为马根维显,剂量20ml注射流率2~3ml/s,扫描层厚5mm,层间距1.5mm.矩阵256×256,视野340mm。
1.3图像分析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双盲法各自单独阅片,分析肿瘤部位、大小、内部结构、边界、包膜及与邻近组织关系等,重点观察囊内实性团块数目、大小、形态、回声特点、密度、信号特点及囊内密度、信号征象,判定结果不一致者则共同阅片,商榷取得一致意见为最终结果。
2结果本组60例(三组)畸胎瘤检出率均为100%,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确诊率CT与MRI相仿,均明显高于B超。
卵巢恶性畸胎瘤的CT表现

【 bt c O j teT  ̄yh Tf te ooaa agat ro a. t d:Tfd g o2 a s i t l i l A s at bei :o t e a r rnmln a msMe osC ni s f 4c e whp ho cl r 】 cv sa t C e u s fv i i nt t e h i n s t a o g ay
【 摘
要 】 目的 : 卵巢恶性畸胎瘤 的 C 表现 , 分析 r 探讨 C 诊 断卵巢恶性畸胎瘤 的价值 。方法 : 性分析 5 良 畸胎 r 回顾 例 性
瘤恶变 和 1 例 未成 熟畸胎瘤的 C 资料。结果 : 例 良性 畸胎瘤恶变均为囊性肿块 , 9 r 5 平均直径 1 .c 均有散在 钙化 和脂 3 1m。 质 , 例囊 壁不均匀性增厚并强 化 , 例囊肿 显示 大而不 规则形 的头结 节并有 强化 ;9例未成 熟 畸胎瘤 中有 实性肿 块 1 3 2 1 7 个 和囊 实性肿块 2 , 均直径 1 .c 均有实性成分强化 ,8 个 平 4 5m, 1 例可见散在钙 化 , 大多有散在脂 质和盘 曲的带 状略低 密度 影, 7例部分肿块可见强化 的血管 , 5例肿 瘤向外突破包膜侵犯邻近脏 器。全部 2 例 中 8例伴 有腹水 , 4 4例有 盆壁淋 巴结 肿大 。结论 : 卵巢恶性 畸胎瘤 的 c 具有一定 的 c 特 征 , r r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 于卵巢恶性畸胎瘤 的诊 断与鉴别 。
aot a w 8 a ca ey 1 5 m .1 mmau ea ma h w d satr d c li c t n n crf m.F tatn ain a d c re a d l e tr a v r g l 4. c m 8i tr trt s s o e c t e acf a o sO l e o e i i i a t u t n u v d b n - k e o i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标签:子宫肌瘤;肿瘤;CT;卵巢;诊断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生疾病,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患者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对患者进行影像方面的辅助检查可对疾病的诊断起到很大的帮助。
CT因其详细的断面解剖及良好的组织对比,在局部解剖及整体观察上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1解剖学基础在女性骨盆中膀胱位于子宫和阴道上段的前缘,前屈子宫紧贴膀胱后上缘,后屈子宫突入子宫直肠陷窝。
正常子宫长7~8 cm,宽4~5 cm,厚2~3 cm,产后及月经子宫略大,绝经后的子宫萎缩[1]。
CT图像上,子宫略呈圆形软组织密度,中央密度略减低。
前方为子宫膀胱陷窝,后方为子宫直肠陷窝,阔韧带由子宫侧缘延至盆腔内侧壁,卵巢位于其后下缘,约4 cm×2 cm×2 cm,输卵管在子宫上缘两侧,长约10 cm,正常输卵管柔软似飘带状,通常不能显示[2]。
2病理学基础子宫肌瘤为实性肿瘤,可单个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但较常见的是数个或几十个同时生长成一堆块状物,称“多发性子宫肌瘤”。
根据其生长部位可分为肌层内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当肌瘤生长较大、血运供给不足时易发生变性[3]。
卵巢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囊肿、囊腺瘤和畸胎瘤等。
卵巢恶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上皮源性肿瘤占大多数,以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癌最常见,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少见[4]。
另一类为胚胎性肿瘤,如恶性畸胎瘤等。
3CT检查技术检查前准备:空腹状态下,检查前2 h口服2%含碘溶液1000 ml,避免将正常卵巢与小肠相混淆。
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要求患者进行喝水,让患者的膀胱充盈,可使用阴道塞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标记措施。
给以患者肌注654-2 20 mg,用1000 ml盐水对患者进行灌肠,让患者的直肠中充水,这对患者疾病的显像有帮助。
CT常规扫描:仰卧位作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以耻骨联合下缘水平为下界,上界要包括全部肿瘤。
卵巢疾病的临床CT表现及诊断

卵巢疾病的临床CT表现及诊断卵巢囊肿有多种类型,包括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后者又可分为滤泡囊肿、黄素囊肿、巧克力囊肿及卵巢冠囊肿等。
其中以单纯性卵巢囊肿最常见,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的育龄期女性。
多数囊肿为单侧性,部分为双侧性。
囊肿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多为单房、壁薄、无分隔,腔内充满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囊腔内壁光滑。
少数多囊性卵巢为双侧性,且呈多房性表现,为下丘脑无周期性活动所致。
临床上卵巢囊肿早期多可无症状,较大的囊肿可有腹胀感。
功能性囊肿可有月经异常表现。
多囊性卵巢表现为多毛和不孕。
1.2 CT表现CT平扫典型表现为子宫附近或附件区呈均匀水样密度的囊性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囊壁薄,囊内无分隔。
单发者居多,囊肿直径多小于4cm。
少数可为多囊性或多房状,体积较大。
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
如果囊肿内出血,或囊肿合并感染,则平扫见囊肿内密度较高,不易作出判断,但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有助于诊断。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卵巢囊肿CT表现为均匀水样密度囊性肿块,边缘光滑,增强扫描无强化,一般容易诊断,但CT多不能确定囊肿的类型。
少数囊肿内有分隔,或呈多囊性卵巢,则难以与卵巢囊腺瘤鉴别。
2 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瘤是卵巢常见的肿瘤,可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两种,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44%,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
2.1 病理与临床浆液性囊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双侧者较多见。
病理学上可分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及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两种。
前者多见,单房壁薄,表面光滑,囊内充满清亮液体,与卵巢单纯性囊肿极为相似。
后者表面呈结节状,包膜略厚,呈灰白色,切面观察囊腔有纤维组织分隔的多房状,其内充满清亮液体,房壁有数量、大小、分布不一的乳头状突起,也可伴有颗粒状钙化。
黏液性囊腺瘤体积一般较大,房大小不一,直径多为15~20cm,囊壁光滑,内含黏稠的液体。
多为单侧发病,表面光滑,呈多房样,具有特征性。
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
生殖细胞肿瘤CT诊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影像诊断科戴景蕊写在课前的话卵巢肿瘤居生殖系肿瘤第二位,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肿瘤20%,因此关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十分重要,而CT是协助诊断的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为提高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CT诊断的认识,本课件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类、临床特点、主要表现等方面做了介绍,重点对成熟性畸胎瘤、不成熟性畸胎瘤、无性细胞瘤等的CT征象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促进临床工作中对该病CT诊断的认识。
一、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相关介绍卵巢肿瘤在病理学上可分为以下七类:上皮间质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混合成份肿瘤、组织来源未定肿瘤、转移瘤、非特殊间叶组织肿瘤。
从发病特点来看,上皮间质肿瘤占 65 ~ 75 %,性索间质肿瘤占 6 ~ 8 %,转移瘤占 5 ~ 10 %,而生殖细胞肿瘤约占 20 %,居于第三位。
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肿瘤的()。
A. 20%B. 65~75%C. 6~8%D. 5~10%胎瘤有成熟型畸胎瘤、皮样囊肿和未成熟畸胎瘤。
单胚层的与皮样囊肿相关成人型畸胎瘤常见的有甲状腺肿、类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成熟型畸胎瘤,其次是无性细胞瘤,还有胚胎癌、混合生殖细胞瘤,其他的肿瘤非常少见。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从病理上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
良性肿瘤包括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甲状腺囊肿。
恶性肿瘤有不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胚胎癌、卵黄囊瘤、绒癌和混合生殖细胞肿瘤。
良性肿瘤里最常见的是成熟畸胎瘤、皮样囊肿;恶性肿瘤里不成熟畸胎瘤和无性细胞瘤比较多见,其次是混合生殖细胞瘤,其他的肿瘤都比较罕见。
临床特点:卵巢肿瘤居生殖系肿瘤第二位,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肿瘤首位,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肿瘤 20% ,以成熟畸胎瘤 - 皮样囊肿多见,占卵巢良性肿瘤 50% 以上。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原则多采用经腹手术的治疗。
此外近年来,对于良性病灶也有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方法。
生殖细胞肿瘤的主要表现,从瘤体本身来讲主要是表现为囊实性的、混合性的或是实性肿块,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最大的特征是在瘤体里发现了脂肪和钙化。
畸胎瘤诊断标准

畸胎瘤诊断标准
畸胎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畸胎瘤增大时,可出现腹胀、腹部肿块等症状。
当畸胎瘤占满盆腔或腹腔时,可能出现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压迫症状。
2. 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X线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手段观察到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有骨、牙齿等异常钙化。
同时,可以观察到畸胎瘤的内容物由2-3个胚层的组织形成,还有皮肤及其附件、毛发、牙齿、神经、脂肪、骨骼等。
3. 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畸胎瘤的性质,包括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
4. 血液检查:检测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有助于诊断和预后判断。
恶性畸胎瘤92%有甲胎蛋白增高,而良性畸胎瘤也有4%有AFP异常,并发现良性畸胎瘤AFP增高者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与发生于盆腔的脂肪瘤、脂肪肉瘤、卵巢囊 肿及囊腺瘤、卵巢癌、腹膜后畸胎瘤等进行鉴 别;
盆腔脂肪瘤和脂肪肉瘤较少见,一般不含钙化, 不出现液-脂平面或头结节;
卵巢囊肿和囊腺瘤多有分隔,钙化少见,不含 脂质成分;
但是肿块中仅有液样密度、坏死、出现、头皮及 碎片结果,我们不能判为畸胎瘤;同样肿块没有脂 肪、骨骼、或者钙化,也不能判定它不是畸胎瘤。
CT对脂肪的显示准确率达93%, 对钙化显示率为 56%*;
能M混R在淆T;1WI 和T2WI图像上脂肪和出血灶非常相似, 可 超声对脂肪性肿瘤无明确特异性*。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有增强。
假性Meigs综合征
Meigs综合征:卵巢良性实体肿 瘤合并腹水或胸腔积液,当肿瘤 被切除后,胸腹水迅速消失。
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0.25%~2%可发生恶变, 年龄大于 > 40 岁有高恶变率,头结节是恶变 的好发部位。
良性头结节多为,圆形类圆形软组织灶,直径 ≤5cm,与囊壁为锐角相连,增强扫描无明显 强化;
总之CT是诊断卵巢畸胎瘤的可靠、有 效的检查方法
* Buy JN, Ghossain MA. NossAA, etal. Cysticteratoma of the ovary: CT detection,
Radiology,熟囊性畸胎瘤最多见(约97%) ,成熟性实性 畸胎瘤罕见,好发于婴儿及年轻妇女;
成熟性畸胎瘤几乎均为囊性,囊内壁常可见一个或多个
实性或囊实性突起,称为头结节(Rokitansky nodule);
未成熟性瘤多以实性为主,伴有囊性区,实性组织由来自三 个胚层的成熟和未成熟组织构成。
单胚层性畸胎瘤包括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神经外胚层 肿瘤等,以卵巢甲状腺肿多见,切面为被纤维分隔的甲状 腺和少量胶样物。
卵巢畸胎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由多胚层组 织构成,其内可见:
外胚层组织,如:鳞状上皮、皮脂腺、汗腺、 毛囊、脑及神经组织;
中胚层组织,如:脂肪、骨和软骨;
少数还有内胚层组织,如:胃肠道、支气管、 甲状腺等。
卵巢畸胎瘤分 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和单 胚层性畸胎瘤三种;
成熟畸胎瘤又分为成熟囊性畸胎瘤和成熟实性 畸胎瘤;
肿瘤呈混杂密度,内见高 密度钙化灶、低密度脂肪 及软组织、水样密度影。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 , SO):
据WHO标准,定义为一种全部由甲状腺组织组 成或以其为主( >50% )的成熟性畸胎瘤,占成 熟性畸胎瘤不足3%。
约17%的SO患者可出现腹水或假性Meigs综合 征甚至伴有血清CA125 的升高;
放射科
卵巢畸胎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1%~20% , 占生殖细胞肿瘤的90%以上,肿瘤可发生于任 何年龄,但大多数见于育龄期妇女;
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肿瘤巨大时,可产生腹胀、 腹部隐痛和压迫症状,部分患者因肿瘤蒂扭转、 囊壁破裂产生急腹症症状;
临床检查子宫旁可扪及光滑、活动之囊性肿 块。
卵巢癌常呈分叶状,内部囊变区多有分隔,易 发生大网膜转移和腹腔播散;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由于卵巢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衍化而成,CT上 有如下特征:
1.肿块中有脂肪、骨骼或者钙化样密度影;
2.肿块中出现液-脂平面现象;
3.囊性肿块可见囊壁弧形钙化、囊内液样 密度中可见实性组织及球形钙化。
只要肿块中有上述特征之一即可诊断为畸胎瘤;
液-脂平面、钙化及壁结节
特殊表现:
浮球征(Mobile Globule):是脂样小球体漂 浮于囊液内, 形成所谓的浮球征,这种小球体可 移动,由脂肪聚集于小片碎屑、鳞屑或细毛发 团周围而形成,小球以一定的形状分散于瘤体 内。
未成熟性畸胎瘤:
多为实性,少数为囊性,常较大,呈分叶状,瘤内含散在不 规则片状钙化及数量不等的脂肪,后者常可提示诊断。
约5%的SO可同时出现甲亢及颈部甲状腺增生;
SO可以恶性变为甲状腺型乳头状癌或(和)滤泡 性癌,成为恶性甲状腺肿;
附件区规则或不规则团块状、囊实混杂密度肿 块,边界清;
囊内容物的密度较水的密度稍高,密度的高低取 决于内容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实性成份的密度为软组织密度,有时肿物内可见 散在钙化点;
成熟性卵巢畸胎瘤:
呈囊性,外形为圆形或者类圆形,其内可见 特征性脂肪密度影、液-脂平面、头结节、钙化 灶、牙齿等; 脂肪:为特征性的CT 表现,>90%的畸胎瘤含 脂肪组织; 头结节:见于48%~80%的病例,呈圆形或卵圆 形,边界清晰;头结节还是恶变的好发部位; 钙化:大多数位于头结节上,其余在囊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