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教师总结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上海中考记叙文考点分析

上海中考记叙文考点分析

【考点】记叙文之主旨把握[方法指导]一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具体、典型、新颖的材料来表现的,因此探究文本,寻找规律,能很快把握主旨。

如何寻找记叙文的主旨呢?一、捕捉关键句。

关键句在文中是揭示或暗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点旨的文眼、富有哲理的警句,回环往复的复沓及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议论抒情的句子等都是文章的关键句。

1、文眼:即文章的眼睛。

是理解主旨的钥匙。

2、警句:给人以启示的句子。

警句一是含义深刻隽永,二是文字精练扼要。

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中的“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等。

3、复沓:也叫迭用、反复。

即反复出现的句子。

有些文章为表示强调某种意思、情感,往往使某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好几次,有力地揭示了主旨。

4、议论、抒情句子。

议论性语句在记叙文中有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抒情性语句一般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往往与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

在记叙文中,尤其是寓言故事,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语句集中表现作者的用意。

因此议论、抒情句往往是主旨所在。

二、探究结构。

1、探究标题: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眉目”,能“传神”。

是主旨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集中体现在题目上,2、探究首尾: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提纲挈领作用,不少文章开宗明义,开头直接提示文章的中心,3、探究照应。

照应又叫呼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中心,易于把握主旨。

、4、探究过渡句。

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就像桥梁,像榫头,又叫接榫句,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引领读者理解内容,探究主旨。

三、挖掘文本 1、找重点语段。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重要语段,反映文章主旨的内容是一篇文章具体记叙的主要材料。

文章详写部分常常是重点语段,是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

2、剖析材料。

写人的文章要从剖析人物入手,由“人”及“义”。

【考点】记叙文之插叙的作用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答题技巧:首先通篇阅读文章,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其次,在答题时,必须包含人物两大要素,同时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即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两大要素,同时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即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题型(二):题目“XX”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题技巧:这类题主要考察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题技巧就是要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题目的好处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比如是否有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否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是否交代了描写对象,是否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是否点明线索,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题目中有运用修辞手法,则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三):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某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文章某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关于段落的作用如何作答,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判断段位所处的位置,是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还是其他语段。

不同语段所承载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题型(四):文中的XX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和其他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等方面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上海数学中考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V1

上海数学中考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V1

上海数学中考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V1上海数学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随着2019年中考的临近,各位同学也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

在数学的复习中,记叙文是必须掌握的一种题型,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关于记叙文的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一、常见题型1. 填空题填空题是记叙文中最基础的题型,也是最容易做错的一种题型。

考察的是对记叙文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他破天荒地迟到了。

”“破天荒”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

2. 选择题选择题也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对文章的结构和理解能力。

有时会出现与作文无关的问题,例如:“废铁山上升起太阳,你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这种题型通常是考查同学们的细心程度。

3. 需求型问题需求型问题是需要写作技巧的题型,例如:“根据文章所描述的情景,简述其中的‘疏而不漏’的道理”。

二、答题规律1. 注意细节填空题和选择题中的答案往往都会隐藏在文章细节中,所以在答题时要全面、细致的阅读文章,逐一解决问题。

2. 注意语境在选项中,常常出现近义词或者同义词,这时我们需要理解句子的语境,选出最准确的答案。

3. 关注文章结构选择题往往涉及到文章结构,在答题时应该注意文章的主线、段落的结构和连接词。

周密的读题,能使我们了解到文章结构和情节,有助于正确回答题目。

4. 解答需求型问题顾名思义,需求型问题要求申请学生根据看到的情景来描述信息。

所以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先举例说明,再归纳总结。

总之,记叙文作为一种基础题型,不仅要求记忆能力,还要求同学们全面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坚实的基础是成功的关键!。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3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解析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3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解析版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把握(一)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去除开头的结尾部分,也是顺叙。

)作用:文章先介绍事情的……结果,再介绍……,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这件事不可写长,否则是喧宾夺主;这件事要和中心有关,否则是旁逸斜出。

往往文章出题第几段属于哪种记叙的顺序,很肯定地判断是插叙。

)作用:◆(1)补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2)衬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3)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4)使结构更加紧凑;(5)结构方面作用,可考虑铺垫(为下文故事内容作铺垫)、对比、衬托、照应……(二)标题:1.标题的含义有两种:(1)浅层含义:字面意义(与文章的情节相关)(2)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与文章的中心主旨相关)2.标题的作用有六种:(1)贯穿全文的线索;(2)透露情感主旨,点明主题,统领全文;(3)表明写作对象;(4)关联主要情节;(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写作文时如果标题运用了比喻手法,作文内容往往侧重于比喻含义的书写。

(三)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感/主旨(比喻的表达效果要落实到情感上。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物人格化。

+情感/主旨3.夸张: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4.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 +情感/主旨5.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

+情感/主旨6. 反问:加强语气,态度鲜明,突出强调了……+情感/主旨(四)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上海数学中考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

上海数学中考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

上海数学中考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1)上海数学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记叙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其在考试中的分值较高,并且也是考生们的备考重点之一。

在中考中,记叙文的考查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写作。

那么,如何做好莫大的备考工作呢?下面,就让笔者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上海数学中考复习指导: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题型1. 描写一个人/一件事情2. 讲述一个故事3. 记叙自己的经历4. 描写一个场景5. 读后感6. 两段材料合并为一篇记叙文答题规律1. 通读全文,抓住文章主题在上海中考复习中,针对记叙文,考生首先要做好文章阅读,理解文章表达之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所讲述的事件或景物。

2. 细节分析对于记叙文中的人物、事情或场景,考生需要关注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意境和含义,从中挖掘出主旨。

(如“我喜欢夏天”的句子,同一个想法,作者在文章中可以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夏天的美丽不在于花儿绽放,而是绿意盎然,阳光灿烂”)3. 文章结构分析记叙文的文章结构,一般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要起引人注意的作用,中间部分描述细节,结尾部分突出情感表达,这样可以使文章统一,结构清晰。

4. 遇到两个材料合并成一篇记叙文时要注意Two is better than one。

若遇到两个材料合并成一篇记叙文,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主旨,究竟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以及对文章的构成如何产生影响。

(如“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这两段材料引出的主题是一家人的相互陪伴,考生需要在文章中突出这一主旨)。

总的来说,中考语文记叙文的复习,主要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并重视细节分析,加上善于结构展示写作技巧,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举例分析

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举例分析
24、第(10)段画线句属环境描写,下列对其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4分)
例6:《蓝色萝卜》普陀
21.第3段从哪两个角度体现儿子的手巧:(2分)
角度一:正面描写儿子…角度二:…赞赏中…。
10、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题型一【赏析语言特点】
A、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点评。
22.第11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夸张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生动地…(4分)
例6:《那夜,那对盲人夫妇》杨浦
22.第⑸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生动形象……(2+4分)
例7:《父亲的植物学》闸北
25.文中画直线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看,这些句子的共同
点是反问,拟人,…由此可以看出父亲善良厚道、循循善诱的性格特点。(5分)
(7)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表达作用。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9)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0)能识别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五、阅读能力检测
看山老爹
⑴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⑵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要点

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要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地位:现代文阅读第二篇必定是记叙文。

不过,这里的记叙文是广义上的,包括小说,散文等,往往是写人叙事类,内容浅显。

在中考中,记叙文阅读直接决定考生分数档,因为考察内容偏重主观性赏析和概括归纳,区分度较大。

二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一)考纲知识点:1 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 掌握11种标点符号及用法: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 识别应用4种句式: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

4 记叙文思路结构: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 记叙文的6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

6 记叙文的描写及作用:分为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描写(自然、社会)两种。

7 小作文:对文章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依据内容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二)记叙文六要素:1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概括事件或文章内容: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策略:(一)标点符号及作用: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表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并列的句子之间的停顿;冒号——表示引出下文或提示下文;表示总结上文。

问号——表示疑问或反问;引号——表示引用;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特定称谓;表示强调;表示讽刺反语;感叹号——表示强烈的语气;书名号——表示书报、杂志刊物、歌曲电影、文章诗歌等;破折号——表示解释;表示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题转换;表示事例列举;省略号——表示内容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二)4种句式:陈述句——陈述事实,句末用句号。

可以表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

感叹句——抒发强烈情感,表示感叹语气,句末用感叹号。

疑问句——询问事情,表示疑问语气。

句末用问号。

【注意】句式中只有疑问句,没有反问句和设问句。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4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备考冲刺热点04 记叙文阅读-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一)概括要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如《回忆我的母亲》、《最后一课》。

2.抓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4.六要素概括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5.根据文章线索。

(1)线索的特点:①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②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枣核》以“枣核”为线,17年中考以单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中的“看戏”,16年中考以爸爸教我读中国诗为线索。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如《孔乙己》。

④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

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感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如《散步》《老山界》。

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

(二)概括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2.分析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夏衍的魅力》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变色龙》、《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题目形象含蓄地揭示文章主题。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顶碗少年》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教师总结
上海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
总的来说,上海的中考语文还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

原因有二
1:题型固定。

所以可以掌握答题格式几套路就可以拿到不少分。

2:重阅读和写作。

上海的孩子见多识广,一般理解能力和见识都不差。

不像其他省市,还要考些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啊,难弄的拼音啊,成语搭配啊,高难度的改病句等语文基本功。

上海的比较简单,古文+阅读+作文。

这模式比较好!
简单的说,就是语文要弄140难,但要弄130还是不难的。

以下是阅读的一些体型和套路:
记叙文的:
1、问你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某句,或者标题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80%的概率必考啊)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问你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个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
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给你一个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或者效果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4、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每年基本必考啊)
上海常考的修辞,比喻、你人、夸张、排比、反问。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答题的时候要说生动形象的啥啥啥,生动形象是一个采分点。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
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5、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必考啊)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6、分条或者分阶段概括
这个一般是9分题,题目会给你几个提示,留几个给考生填写,做这个题目需要考生掌握好文章的结构以及故事的进展,要注意时间性的词语,心理变化的词语,表情变化的词语,场地转换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