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管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游泳池安全是保证游泳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为此,制定游泳池安全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规程旨在为游泳池管理者和游泳者提供准确、全面的操作指南,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请遵循以下操作规程:一、入池前的准备1. 游泳者在进入池区之前,应事先洗澡,并确保身体清洁,以避免细菌感染。

2. 游泳者应穿着合适的泳衣进入池区,避免穿戴大量饰品,以免造成危险。

3. 游泳者应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等不适宜游泳的疾病。

二、游泳池安全要求1. 游泳者应按照游泳区域的标识进行分区游泳,避免闯入非游泳区域。

2. 游泳者应遵守游泳池的交通规则,保持适当的游泳速度,避免与其他游泳者相撞,发生意外。

3. 游泳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在游泳池中尖叫或吵闹,以免干扰其他游泳者。

4. 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应保持眼睛向前或向下视线,防止眼部受伤。

5. 游泳者应听从救生员的指挥,不得随意离开或进入救生员未允许的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三、游泳池水质管理1. 游泳池管理者应定期检测游泳池水的水质指标,并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2. 游泳池管理者应根据游泳池水的水质情况,及时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保证水质的清洁与安全。

3. 游泳池管理者应保持游泳池周边环境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污物,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

四、防止溺水事故1. 游泳池中应设置明显的防护设施,如泳线、浮动隔离网等,以防止游泳者误入较深区域。

2. 游泳池管理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员,并保持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救助溺水者。

3. 游泳者应遵守救生员的规定,不得擅自挑战自己的游泳能力,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五、疏导游泳者1. 游泳池管理者应根据池区的容量和游泳者的数量,合理疏导游泳者,确保池区内安全通畅。

2. 游泳池管理者应设置明显的疏导标识,并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和管理。

3. 游泳者应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疏导,不得在拥挤的区域推挤、抢占泳道等行为。

游泳池使用规章制度

游泳池使用规章制度

游泳池使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游泳池使用安全,维护游泳池设施的完好和卫生,保障游泳者的健康,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游泳池使用规章制度适用于游泳池内的所有游泳者,包括会员、散客等。

第三条游泳池内的游泳者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第二章: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及维护第四条游泳池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00-晚上10:00,周一为例外休息日。

第五条游泳池关闭前30分钟停止入水,并于关闭后30分钟结束游泳,游泳者应按时出池。

第六条游泳池每周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游泳者必须遵守管理人员的要求配合工作。

第三章:游泳者的行为规范第七条游泳者进入游泳池前必须更衣并穿着合适的游泳装备,不得穿着衣服、鞋袜等进入水中游泳。

第八条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必须在监护人的带领下方可进入游泳池。

第九条游泳者必须在游泳池内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打闹,以免影响其他游泳者。

第十条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池内的游泳方向,不得逆向游泳,以免引发事故。

第十一条游泳者在游泳时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搏斗、跳水或做危险动作,避免造成伤害。

第四章:游泳器材及设施的使用规定第十二条游泳器材包括泳帽、游泳镜、浮板等,游泳者可以自行携带或向游泳池管理处租借使用。

第十三条游泳池内设有救生员,游泳者在使用游泳器材时应遵守救生员的指导,确保安全。

第十四条游泳池内设有更衣室、淋浴间等设施,游泳者应爱护使用,注意卫生。

第五章:应急措施第十五条如发生游泳池事故或突发情况,游泳者应冷静处理,并立即向救生员或管理人员求助。

第十六条游泳池内设有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游泳者如有需要可以及时使用。

第十七条游泳者在发现他人有危险时应及时进行救援,但不得擅自施救,应向救生员或管理人员求助。

第六章:违规处理及处罚第十八条游泳者如发现有其他游泳者违反本规定,可以向管理人员或救生员举报。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的游泳者将被劝阻,并可要求离开游泳池,情节严重将被列入黑名单。

泳池设备操作规程

泳池设备操作规程

泳池设备操作规程泳池是大家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常用场所,设备的正确操作和规范使用对确保泳池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是泳池设备操作规程:一、使用前的准备1.进入泳池前应测定水质是否符合健康标准,包括PH值、余氯值等指标,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2.泳池边设置充足的救生设备和急救设备,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救援。

3.使用前应检查泳池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程1.在泳池内游泳时,应尽量避免激烈的动作和碰撞,以免发生意外。

2.禁止在泳池内吃零食、喝饮料或使用化妆品,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3.禁止在泳池周围抽烟,以免影响他人的健康。

4.游泳前,应该先进行热身运动,做好肌肉拉伸,防止运动损伤。

5.游泳时要遵守泳道规则,避免与其他游泳者相撞。

6.必须在经过教练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潜水,遵守潜水规则。

7.泳圈、浮板等救生器材只能在救生员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

8.禁止在泳池内随意爬上游泳池设备,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9.若发现身体不适或者疲劳,应立即停止游泳,保持安静休息。

10.禁止在泳池内玩耍溅水,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和滑倒。

三、退出泳池的操作规程1.游泳结束后,应立即冲洗身体和器材,以保持个人卫生和设备的清洁。

2.游泳完毕后,不要在泳池边长时间逗留,尽快离开池边以避免他人使用困扰。

3.离开泳池时,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不得滑倒或导致其他安全事故。

4.退出泳池后,应尽快穿上适当的衣物,防止感冒或其他疾病。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1.泳池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维修和更换。

2.禁止未经允许私自操作和维修设备,以免造成进一步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3.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期间,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示,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以上就是泳池设备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泳池设备,保证泳池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也呼吁大家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池操作规程游泳池是人们进行水上活动和娱乐的场所,为了保证游泳池的安全与卫生,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游泳池的正常运营和用户的安全。

一、游泳池的开放与关闭时间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夏季开放时间较长,冬季则相应缩短。

游泳池应该提前至少30分钟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水质、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关闭时间也应提前至少30分钟,确保用户有充分的时间离开游泳池。

二、游泳池安全设施的检查与维护1. 游泳池边缘应设有防滑材质,以防止用户在湿滑的地面上滑倒。

2. 游泳池周围应设置栅栏或其他类似的隔离设施,以防止未成年人或无权者进入游泳池区域。

3. 游泳池内应设置救生圈、救生杆等救援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4. 游泳池的排水设施应保持畅通,并进行定期清理。

三、游泳池水质的管理1. 游泳池水质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2. 游泳池应设有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消毒设备等,并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3. 每天开放前,应将游泳池内的浮游物清理干净,并保持水面整洁。

4. 游泳池的水位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不得过高或过低。

四、游泳池的人员管理1. 游泳池应设置专业救生员,在开放期间一直值班,并确保其持有相关的救生资格证书。

2. 游泳池用户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则,不得在游泳池内奔跑、打闹或实施其他危险行为。

3. 游泳池应做好用户的登记工作,包括姓名、年龄和联系方式,并妥善保管相关信息,确保用户有需要时可以联系到。

4. 对于未成年人,应要求其监护人或成年陪同,且禁止其在未成年人监护人或成年陪同下使用游泳池。

五、应急处理1. 游泳池应配备急救箱以及相关急救设备,并确保救生员了解其使用方法。

2. 在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救生员应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并报警或呼救。

3. 游泳池应定期组织救援演练,提高救援能力和反应速度。

六、游泳池的清洁与维护1. 游泳池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池水的清洁和卫生。

游泳池的操作规程

游泳池的操作规程

游泳池的操作规程游泳池作为一种公共场所,为了确保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制定一套操作规程。

以下是游泳池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游泳池的正常运营和保护游泳者的安全。

一、游泳池的开放与关闭1. 游泳池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

2. 游泳池的关闭时间为每周的第一个工作日,用于例行维护和清洁。

二、游泳池的维护与管理1. 游泳池周边区域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

2. 游泳池水质检测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游泳池的水温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24-28摄氏度。

4. 游泳池的水位应保持在合适的高度,游泳池水位需定期测量。

5. 游泳池内的设施设备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作。

6. 游泳池的周边应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三、游泳池的安全措施1. 游泳池必须配备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员,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2. 游泳池周边应设置充足的应急设备,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 游泳池必须设有合适的防护措施,如栏杆、护栏等,防止意外坠入。

4. 游泳池内的非游泳区域应设置明确的标志,并限制游泳者进入。

5. 游泳池应设有合适的浴室和更衣室,游泳者必须在游泳前后进行洗浴。

四、游泳池的使用规定1. 游泳者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合适的泳具,如泳帽、游泳眼镜等。

2. 游泳者必须遵守游泳池的秩序,不得嬉戏打闹或干扰他人。

3. 游泳者应保持游泳池的整洁,不得乱丢废物。

4. 游泳者应遵守游泳池的安全规定,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游泳池区域。

5. 游泳者应听从救生员的指挥和建议,确保自身安全。

五、游泳池的紧急情况处理1. 在紧急情况下,游泳池的救生员应立即采取救援措施,确保游泳者安全。

2. 游泳池应设置紧急出口,并配备灭火器等应急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3. 游泳池应建立紧急情况处理的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综上所述,游泳池的操作规程对于维护游泳池的正常运营和游泳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管理者和游泳者都应遵守这些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

游泳馆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馆游泳池操作规程

游泳馆游泳池操作规程一、游泳池安全为了保证游泳馆游泳池的安全运行,维护游泳者的健康权益,所有游泳池使用者都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游泳前检查:进入游泳池前,请认真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请暂停游泳。

尤其是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癫痫等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游泳。

2. 入口检查:进入游泳池前,务必在入口处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身体健康证明、体温和皮肤病检查等。

如有不合格情况,请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处理。

3. 不携带有害物品:进入游泳池区域,请注意不要携带任何有害物品,如玻璃制品、易燃物品等。

同时,也禁止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游泳池区域,以免造成池水污染。

4. 提前洗浴:在进入游泳池前,请在更衣室内进行淋浴,确保身体的清洁。

勿在池中排放身体油脂、汗水等污物。

5. 正确着装:在游泳池区域,请穿着适合的泳装。

禁止穿着普通衣物、鞋子或含有金属物品的泳装进入池水。

女士长发应绑起,以免影响游泳或造成意外。

6. 指定泳区游泳:游泳池区域内有标示的浅水区、深水区和教练示范区,请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泳区域,并在教练或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游泳。

7. 不携带吸烟器具:游泳池为了保证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请勿携带任何吸烟器具进入游泳区域,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二、游泳池卫生为了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健康,提供良好的游泳环境,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游泳前个人卫生:游泳前请进行足够的清洁工作,洗净身上的污垢,排便后再进入游泳池。

女性在经期应避免进入游泳池。

2. 入水前淋浴:进入游泳池前,请务必在更衣室内彻底淋浴,清洗头发和身体。

特别是需要定期洗头发和沐浴露。

3. 不排泄污物:请勿在游泳池内排泄污物,并配合游泳池设施提供的厕所设施进行如厕。

如有意外发生,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4. 注重个人卫生:在游泳池区域内,请保持个人卫生,勿随地吐痰、鼻涕等。

如有以上情况,请及时用纸巾等物品清理并妥善处理。

游泳池水质管理操作规程

游泳池水质管理操作规程

游泳池水质管理操作规程游泳池作为一项健康娱乐活动的场所,其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良好的水质管理操作规程是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安全、卫生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游泳池水质管理的相关操作规程,以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常规检测与监测1. 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于游泳者的眼睛和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类型的游泳池,pH值应保持在7.2至7.8之间。

在每天开始营业前,进行一次pH值的测试,并保持记录。

2. 温度监测:游泳池的水温应适宜,一般推荐在24至30摄氏度之间。

根据游泳池的尺寸和深度,可以调整水温。

每天开始营业前,进行一次水温的测量,并保持记录。

3. 游离氯检测:游离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游泳池中游离氯的浓度应保持在1至3ppm(每百万分之一)。

每小时检测一次游离氯浓度,并保持记录。

4. 总氯检测:总氯是游离氯和已被绑定的氯(称为余氯)的总和。

总氯的浓度应保持在1至3ppm之间。

每小时检测一次总氯浓度,并保持记录。

5. 碱度检测:碱度反映了水中酸碱性化学平衡的能力。

碱度应保持在80至150ppm之间。

每天开始营业前,进行一次碱度的检测,并保持记录。

6. 钙硬度检测:游泳池水中的钙硬度对于预防水垢和腐蚀设备至关重要。

钙硬度应保持在200至400ppm之间。

每周检测一次钙硬度,并保持记录。

二、水质调节与维护1. pH调节剂的使用:如果游泳池的pH值高于7.8,可以加入适量的pH下调剂量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在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

一般来说,若需调节pH值,应根据游泳池规模和厂商推荐的剂量投加。

2. 氯消毒剂的使用:游泳池中的游离氯和余氯的浓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如果游离氯浓度过低,可以增加氯消毒剂的投加量。

若游离氯浓度过高,可以投加中和剂。

投加氯消毒剂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和厂商推荐的剂量来进行。

3. 氧化剂的使用:游泳池中的有机物会影响水质,使其变得浑浊。

适量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臭氧,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清洁度。

游泳池安全管理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管理操作规程

游泳池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一、引言游泳池是人们进行水上活动的场所,对于游泳者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游泳池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游泳池设施的维护与管理1. 清洁与消毒游泳池应定期清洁,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消毒。

对于不同类型的游泳池,应根据其特点采取合适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游泳池的设备,包括泵浦、过滤系统、排水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水质管理严格管理游泳池的水质,确保水体的清洁、透明度和PH值符合标准。

定期检测水质,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三、游泳池安全设施的设置与维护1. 安全栏杆和护栏在游泳池周围设置坚固的安全栏杆和护栏,高度应符合标准。

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栏杆和护栏,确保其稳固可靠。

2. 安全警示标志在游泳池周围和池边设立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包括禁止喧哗、禁止奔跑、禁止潜水等。

警示标志应明确、醒目,并能经常性地检查和更新。

3. 救生设备游泳池应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游泳池的尺寸和深度合理配置,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四、游泳池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培训1. 职责分工游泳池应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包括值班、维护设备、检查水质等。

确保每个职责都得到适当的分配和履行。

2. 培训和认证游泳池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认证。

培训内容包括游泳池的操作规程、救生技能、急救措施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五、游泳者的安全及注意事项1. 身体状况评估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前应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如有严重疾病或体力不支等情况,不宜进行游泳活动。

2. 游泳者数量控制游泳池管理人员应控制游泳池内的人数,避免过多游泳者造成拥堵。

同时,应加强对儿童和非泳术人员的监督和照顾。

3. 事故应急处理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在发生事故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寻找救生设备、及时施救和呼叫急救人员等。

六、游泳池安全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检查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应定期接受监督检查,由专业的安全机构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泳池管理操作规程1.0 目的规范XXXXX各项目销售案场泳池管理标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泳客的人身安全。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区域、城市/控股公司、各项目。

3.0 定义无。

4.0 职责与权限4.1 项目经理对销售案场的泳池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4.2 案场管理服务部负责泳池管理和组织泳池安全检查工作。

4.3 礼宾员、物业管理员负责日常泳池的清洗、消毒、净化、巡视及隐患排查工作。

5.0 方法和过程5.1 救生员日常工作规程5.1.1 救生员每场泳池开放前十分钟到达泳池,检查泳池周边卫生及池面卫生,并保持游泳池范围的卫生良好,填写《泳池日常卫生巡查表》。

摆设整齐泳池周边的各种设施(如太阳伞、椅子等),做好营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1.2 每天在泳池开放前做好水样化验,并填写《游泳池净化、消毒检验记录》。

保证池水的清晰度、透明度,并保证池内无脏物、杂物、沉淀物及青苔,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如池内有树叶等杂物,可先用捞网将杂物捞起。

5.1.3 每天检查每个开关、管道、制阀并负责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修,以确保运转正常。

5.1.4 每次机房开机时,完成《游泳池机房操作时间表》的登记,每周确保机房沙缸冲洗一至二次。

5.1.5 泳池开放期间,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净化;泳池保养关闭期间,每周一次对池水进行消毒净化,认真填写《游泳池净化、消毒检验记录》。

5.1.6 泳池开放期间,每周两次对游泳池进行沉淀、吸尘;泳池保养关闭期间,每月两次对游泳池进行沉淀、吸尘。

5.1.7 在泳池开放期间,严格执行泳池管理规定,维持泳池内正常秩序,密切注意泳池内的安全情况,保证客人在游泳时不发生意外。

5.1.8 救生员在每场结束要做好清场工作,确保所有泳客已安全离开泳池范围,并摆设好泳池的各种设施,填写《泳池发生溺水事故统计表》。

5.1.9 救生员每天晚上下班前须检查泳池泵房所有开关属于关闭状态并锁门离开机房。

5.1.10 每月 25 日前做好购买使用净化药物和其他物资的月计划并将计划上报救生班长。

5.2 游泳池清洁卫生标准5.2.1 泳场周边卫生须保持无烟头、无纸屑及果皮树叶等杂物。

5.2.2 洗手间地面无积水、无纸屑,洗手间无异味,垃圾桶的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厕门无污迹。

5.2.3 更衣室内地面无积水、无纸屑、无异味,更衣柜保持干净,整洁。

5.2.4 晶面保持通透,明亮。

5.2.5 泳池水符合质量标准,PH 值、含氯量、透明度均符合标准,合理公示(标准:PH 值在6.5—8.5 之间;游离余氯在 0.3—0.5mg/L 之间)。

5.2.6 浸脚池水应每天在开放前更换、清洗。

5.2.7 池边污渍要每天清抹,保持干净。

5.2.8 池底及池面要保持无泥沙杂物、无沉淀物。

5.3 游泳池安全管理5.3.1 泳池的深浅水区要有明显的标志,并设有隔离带,浅水区水深不超过 1.5 米。

5.3.2 每 250 平方米水域面积有 1 个出池扶梯,每个游泳池至少设有 2 个出入池扶梯。

5.3.3 设有警告牌及《游泳人员须知》。

5.3.4 夜间开放必须配有灯光,水面照明度不低于 80 勒克斯,并备有性能良好的应急照明设备。

5.3.5 通道要有明显的标志,要设置男女更衣室。

5.3.6 根据广东省体育局对游泳池的相关规定,每 250 平方米水域面积配备一名救生员,每个泳池配备不少于 2 名救生员,其余地区需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5.3.7 做好池水消毒和清除水中污物工作,保持更衣室等设施的清洁。

5.3.8 根据场所面积严格控制其容量,游泳池内人均水域面积不得少于 2.5 平方米。

5.3.9 除流动岗位救生员外,其他任何岗位的救生员均坐在观察台上观察游泳池现场泳池的安全状态,发现问题,做出处理。

5.3.10 观察台放置前沿必须与游泳池边缘垂直,室外游泳池的观察台与救生员岗位应配置遮阳棚或伞等遮阳工具。

观察台上必须配备救生员随手可用的间接救生器材。

5.3.11 上岗救生员必须穿着统一制作的救生员上岗服装。

5.3.12 救生器材要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保养,以确保紧急情况下使用。

5.3.13 不得向泳客出租游泳衣、裤、售含酒精的饮料,严禁醉酒者下水游泳。

5.3.14 在气候等环境条件有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当采取预警措施,保证泳客的安全。

5.3.15 维护游泳场的正常秩序,如发现违法活动,应及时劝阻制止,劝阻无效,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5.3.16 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必须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5.4 游泳池使用规则5.4.1 游泳池受入场使用人数限制,当使用人数达到规定时,游泳池当值救生员有权随时禁止其他使用者进入。

5.4.2 7 岁以下儿童只能使用儿童游泳池(浅水区)并且必须有成年人陪同,7 岁以上 12 岁以下儿童及 1.4 米以下儿童,需由 18 岁以上的成人陪同,方可进入成人游泳池(深水区)。

5.4.3 家长们在使用时间内,必须负责该子女的安全。

5.4.4 为免妨碍他人享用设施,家长们应注意其子女是否遵守游泳池的使用规则。

5.4.5 泳客必须使用更衣室更换衣服。

5.4.6 泳客进游泳池前,必须用花洒淋全身及用洗脚池清洁。

5.4.7 严禁在游泳池范围内吸烟和进食。

5.4.8 除水袖、泳板和泳镜外,泳客律禁止使用及带娃鞋、呼吸管、潜水镜、水枪、沙滩球等物品。

5.4.9 为安全起见,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宜进入泳池游泳。

5.4.10 凡患有肝炎、皮肤病、重症沙眼、肠道传染病、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精神病者或酒后人土不可进入使用泳池。

5.4.11 使用游泳池时不可跳水、潜水。

5.4.12 进入游泳池的泳客必须穿适当的泳衣;凡长发及肩的泳客,应戴上泳帽;场内不可穿皮鞋和袜子等。

5.4.13 泳客必须遵守游泳池使用规则及遵从当值救生员及会所职员的指示。

如有违反游泳规则者,工作人员有权阻止其进入泳场。

5.5 泳池物品管理5.5.1 每周二、五要对泳池仓库进行清洁卫生。

5.5.2 泳池仓库(机房)的物品要分类堆放整齐,并贴上物品名称。

5.5.3 物品(药品)进仓、出仓要做好物品使用登记,并要清晰做好物品标签。

5.6 水质处理常用药品名称和属性:5.6.1 硫酸铜:呈绿色粉末状,主要用于净化水质、防止水中长青苔,使用时用工具装上药物投放。

注意事项: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5.6.2 消毒粉:呈白色药丸状,主要用来杀灭细菌,用于游泳池、浸脚池消毒,投放时用工具将药物投放于池内,搅拌溶于水中。

注意事项:强腐蚀性,不能接触皮肤、衣服及作其他用途。

5.6.3 沉淀剂:呈橙黄色粉末状,主要用于净化水质、水中杂质,使用时瓢泼在水面上。

注意事项:不能做其他用途。

5.6.4 片碱:呈白色鳞片状,主要用来调节 PH 值,使用时用水溶解后均匀洒在泳池里。

注意事项:强腐蚀性,使用时注意安全。

5.7 投放药品份量和步骤5.7.1 每次投放硫酸铜四公斤(约 400 立方水计算),每月投放一次。

5.7.2 投放硫酸铜完毕后,相隔 30 分钟—2 小时后,再投放消毒粉三公斤(约 400 立方计算)。

5.7.3 在泳池水质清晰度不够时,投放 10 公斤的沉淀剂(约 400 立方水计算)。

5.7.4 日常操作注意事项:5.7.4.1 每天投放药物时,切记首先投放硫酸铜,然后再投放消毒粉。

5.7.4.2 在投放沉淀剂之前,根据水质情况,必须投放适量的硫酸铜。

5.8 水质处理操作程序5.8.1 投放消毒粉;5.8.2 测试 PH 值;5.8.3 投放沉淀剂;5.8.4 吸污。

5.8.5 发现藻类,水质处理程序5.8.5.1(24 小时)后投消毒粉;5.8.5.2(2 小时)后测试 PH 值;5.8.5.3(2 小时)后投沉淀剂;5.8.5.4(4—6 小时)后吸污;5.8.5.5 吸污后投消毒粉保持余氯值在 0.3~0.5mg/L 之间。

5.9 游泳池水质污染的应急处理措施5.9.1 游泳池救生员在确定游泳池水质超过卫生标准后,应及时通知项目经理。

5.9.2 关闭游泳池并张贴停止开放通告,对在关闭期间造成的不便做好解释及善后工作。

5.9.3 检查过滤、排水、洗净消毒等相关设备及其它卫生设施。

5.9.1.4 根据水质超标的项目,在考虑了游泳池大小、季节、特殊气候、特殊环境(疾病传播期)等因素后,准确、合理地使用相关的药品处理水质,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安排专人进行水质净化指导工作。

5.9.1.5 游泳池在关闭处理水质期间,管理人员应定时检测水质变化情况。

5.9.1.6 游泳池水质在经过系列检测都符合卫生标准后可以重开。

在重开游泳池之前应按照日常的泳池管理程序再对游泳池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9.1.7 做好游泳池水质超标及处理的相关记录工作。

5.9.1.8 如遇见泳客在跳水、潜水时,在岗救生员应立即用口哨提醒泳客,并礼貌的对泳客说明游泳池使用规则。

5.9.1.9 如遇雷雨天气,为了确保泳客安全,在岗救生员应立即用口哨提醒泳客立即上水,并礼貌的对泳客说明原因。

6.0 支持文件无7.0 表格《泳池日常卫生巡查表》《游泳池净化、消毒检验记录》《游泳池机房操作时间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