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

铁路行车规章制度【篇一:铁路行车规章制度】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铁路是国家重要的()设施,国民经济的()。
2、由国家专门立法机关为铁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3、国务院为铁路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保护条例。
”4、铁路行车规章是铁路运输企业()正点,()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约束经营行为的()和()。
5、铁路行车规章必须做到()制定,贯彻()、()管理落实到位。
6、“技规”是()的简称。
()简称调标。
7、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过程的()部分,也是行车组织工作的()。
8、调车工作是一项多工种()行动的()工作。
9、调车工作必须实行()领导和()指挥。
10、牵出线调车属于()调车在全总调幅车作业中占有()大的比重。
11、平面调车中,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溜放,()溜放,()溜放和()溜放调车法。
12、我国人力制动机有()闸和()式闸及()闸。
13、在调车作业中,人力制动机制动对选闸原则是选大不选(),选重不选(),选()不选低,选双不选()。
14、列车指编成的()并挂有机车及()的列车标志。
15、旅客列车由()组()快()速及()旅客列车组成。
16、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上行。
17、列车的重量是列车()与()重量的总和。
18、推进连挂车辆时要现示()距离信号。
19、拧闸的方法有()、()。
20、车辆的溜行动力,牵出线调车时主要依靠(),驼峰调车主要依靠()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1.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变更计划不超过( )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a)二 (b)三 (c)四 (d)五2.调动乘坐旅客的车辆时,调车速度不得超过( )km/h。
(a)10 (b)15(c)20 (d)253。
调车作业要正确掌握速度,在空线上推进运行时,不准超过( )km/h。
(a)40 (b)50 (c) 20(d)304.在超过()坡度的线路上(驼峰、牵出线除外),禁止溜放调车。
2021年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练习题和答案(Part21)

2021年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练习题和答案(Part21)共2种题型,共55题一、单选题(共40题)1.建筑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往往容易发生事故,对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造成伤害。
下列事故类型中,不属于建筑业易发多发的事故类型是()。
A:高处坠落B:触电C:中毒窒息D:物体打击【答案】:C2.船舶航行中,计划航线的主要原则是(),二者不能有所偏废。
A:实用、经济B:安全、经济C:经济、效率D:安全、效率【答案】:B3.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事故救援技术三大类。
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主要有铁路列车检测、铁路列车超速防护和()等。
A:无线列调B:机车信号C:自动停产装置D:铁路车辆探测【答案】:D4.锅炉操作人员在对某新安装锅炉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锅炉处于完好状态后,启动锅炉的正确步骤是()。
A:上水、点火升压、煮炉、烘炉、暖管与并汽B: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C:暖管与并汽、烘炉、煮炉、上水、点火升压D:煮炉、烘炉、上水、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答案】:B5.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下列职业危害预防措施中不包括()。
A: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B: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C:为从业人员不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答案】:C6.砂轮机是用来刃磨各种刀具、工具的常用设备。
砂轮机除了具有磨削机床的某些共性要求外,还具有转速高、结构简单、适用面广、一般为手工操作等特点。
下列关于砂轮机的安全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A:端部螺纹应满足放松脱紧固要求,旋转方向与砂轮工作方向相同,砂轮机应标明旋转方向B: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切断用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4,卡盘各表面平滑无锐棱,夹紧装配后,与砂轮机接触的环形压紧面应平整、不得翘曲C:防护罩的总开口角度不大于90°,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角度不超过65°D:砂轮与工件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 mm【答案】:A7.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有:最小点火能、着火延滞期、闪点、着火点、自燃点等。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系部专业班级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铁路行车安全是一个关乎到交通运输安全甚至是社会稳定的重要话题。
铁路安全也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行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的运营管理也越来越市场化,对铁路的安全运行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还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升铁路行车的安全的意义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并对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对策目录引言 (1)1.铁路行车事故的原因分析 (2)1.1人为因素 (2)1.1.1违章作业、安全意识薄弱 (2)1.1.2工作人员能力高低 (2)1.1.3情绪化作业 (2)1.1.4疲劳作业 (2)1.2设备因素 (3)1.2.1铁路设备的复杂性 (3)1.2.2铁路设备更新速度快 (3)1.3环境因素 (3)1.3.1内部小环境 (3)1.3.2外部大环境 (3)2.避免铁路行车事故的对策分析 (4)2.2加强人员管理、保证行车安全 (4)2.2.1提升安全责任意 (4)2.2.2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4)2.2.3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 (4)2.3注重设备养护、提高应变能力 (4)2.3.1注重铁路行车设备的日常维护 (4)2.3.2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5)2.4知己知彼、加强监测 (5)2.4.1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
(5)2.4.2加强天气不良时的行车组织工作 (5)2.5重视应急预案演练、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5)2.6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铁路行车安全 (6)3.结语 (7)致谢 (8)参考文献 (9)引言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发展起来,这对铁路行车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相关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尽管如此,各类铁路行车事故,包括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风险依旧存在。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研究内容界定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17.11.031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研究内容界定分析宋欣奕(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18)摘要: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是当今交通运输领城一个严重的问题,交通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分析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因素及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的措施,从而分析界定交通运输安全的研究内容,即交通运输安全的基本理论、交通安全规划、交通运输安全的分析与评价、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以及交通安全文化。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安全;交通安全管理;安全分析;安全评价中图分类号:U46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 (2017)11-87-03The Analysis of Definit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afety Research ContentsSong Xinyi(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of Chang’an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18 )Abstract: The transportation safety problem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city, and traffic accidents have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hrough analyses the factors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 safety, so as to define the contents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transportation safety theory, planning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transportation 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ransportation safety technology, transportation safety factors, transpor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safety culture.Keywords: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safet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alysis; safety evaluation CLC NO.: U461.9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11-87-0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机动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交通工具的使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的交通事故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交通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因此,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是当今交通运输领城一个严重的问题。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及改进措施摘要: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也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基本稳定”,关键在管理。
铁路即是生产部门,同时有是社会服务部门。
铁路运输担负着大量旅客及货物运送任务,其服务质量和安全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若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就无信誉可言。
由于铁路运输生产是庞大的联动机,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甚至全路,影响整个运输工作,也对铁路的自身生产造成破坏。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安全管理改进措施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运输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
很多事故都是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的。
(二)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够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1.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2.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3.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出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三)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1.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2. 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3. 作业人员应变能力较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
铁路调车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铁路调车调研报告篇一:关于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调研报告-贺亚杰关于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调研报摘要: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重要环节。
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关注的难点。
目前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管理和落实脱节、部分规章制度修订不及时、设备投资和维修费用不足等问题。
为此,提出以长效机制为切入点、以完善规章制度为基本点、以提高人员素质为关键点和以强化设备质量为根本点的建议对策。
一、调研目的:通过对影响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调研,分析影响调车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提出保障调车作业安全的相应措施。
能够使职工清醒的认识到以往调车事故的诱因,充分认识到调车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明白“违章就是自杀”这一深刻警语的突出性。
清楚调车作业是车务系统事故多发的关键作业,为以后安全生产消灭隐患。
二、调研方法:1.访谈调查:访谈行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对现场新职工进行访谈。
2.事故案例分析:到网上搜索有关调车作业事故的案例以及论坛。
3.参考文献:对以往文献进行查阅。
三、调研内容:通过以上调研方法针对以下调研内容进行调研:1.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现状。
2.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特点。
3.当前铁路中间站调车事故发生的原因。
四、调研内容分析(一)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现状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生命线。
然而,铁路调车作业总是“人机环境管理”这些条件下进行的。
整个调车工作中的撞车事故、脱轨事故、挤道岔事故、在不少中间站时常发生。
这些值得我们改进和汲取事故的经验和教训。
铁路中间站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运用状况不良。
从站场设备看,时常出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压不死”的现象,给调车作业埋下了隐患;从调车无线设备使用状况看,电台经常发生故障,不能保证日常运用,用、管、修制度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影响了调车作业安全。
铁路三大专项整治方案

铁路三大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铁路运输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运输量的增加,铁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于铁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运营状况进行专项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铁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为了全面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便捷和高效,我们提出了针对铁路交通领域的三大专项整治方案,以期通过整治措施的落实,有效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三大专项整治方案(一)重点整治铁路交通事故多发因素,确保铁路运输安全1.加强设备设施管理:要加大对铁路线路、桥梁、隧道、信号系统、机电设备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力度,完善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
2.强化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加强对列车车辆的运转管理,严格执行车辆检修计划,确保列车车辆的安全运行。
3.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
4.加强应急救援准备:建立健全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事故救援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伤者及时得到救治。
5.完善事故报告制度:对于所有的铁路事故,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和报告,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事故一起,警示一方,推动事故再不发生。
(二)加强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全面整治1.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和落实,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强化安全检查:加大对铁路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巡查和检查频次,提高安全监管的力度,确保生产环境和安全设施的完好。
3.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对设备设施使用和维护的监管力度,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和有效使用,提高运输作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4.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严格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除。
(整理)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一、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
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二)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1.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2.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3.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三)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1.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2.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3.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
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1、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
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
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
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
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
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
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
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
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
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
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
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
从提报施工方案到施工的全过程,各系统间、系统内部各业务科室间,以及各工种间要强化信息的沟通与联系,避免不了解情况的盲目作业;三戒各自为战。
施工中要考虑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互为提供方便条件。
“五强”:①强化施工方案的提报和审批。
施工部门提报的施工项目、内容、影响范围、施工时间要准确无误;运输部门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科学,避免施工中发生意外事件。
②强化总工程师室在施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权威性。
③强化施工协调会的作用。
所有与施工有关部门汇报的施工准备、配合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总工程师室负责督促检查落实,任一方未落实均不能施工。
④强化车站对施工安全结合部的控制。
根据车站设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
重点把握5个环节:影响范围、关键作业、关键岗位、作业程序、达到标准。
⑤强化作业标准的执行。
各系统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施工中严把“七关”:①把住施工协调关。
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②把住请点关。
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能纳入“天窗”内的维修作业,一律在“天窗”内进行。
③把住现场监控关。
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④把住施工试验和列车放行关。
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
⑤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
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
备进行施工准备。
⑥把住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关。
严把施工中的“闭塞、进路、凭证”三关。
⑦把住列车运行组织关。
机务、车务部门要认真学习《施工方案》,按调度命令正确出示《运行揭示》,编制《施工明示图》;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要熟悉施工方案,认真抄录《运行揭示》。
铁路是大联动机,须各工种协同作业。
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制度、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结合部的管理,必能达到自控、互控、他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