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实验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乙炔的性质,了解其化学特性和反应过程。
实验材料:
乙炔气体、氧气气体、火柴、试管、燃烧器、安全眼镜、手套。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试管中装入适量的乙炔气体。
2. 使用燃烧器将试管中的乙炔气体点燃。
3. 观察乙炔气体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变化。
4. 将另一根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氧气气体,并使用火柴点燃。
5. 观察氧气气体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变化。
6. 将两根试管中的气体混合,并使用火柴点燃。
7. 观察混合气体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乙炔气体燃烧时产生了明亮的火焰,燃烧过程中伴有爆炸声。
2. 氧气气体燃烧时产生了明亮的火焰,燃烧过程中没有爆炸声。
3. 混合气体燃烧时产生了非常明亮的火焰,燃烧过程中伴有剧烈的爆炸声。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观察可知,乙炔气体具有较高的燃烧性能,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明亮而伴有爆炸声。
混合乙炔气体和氧气气体燃烧时,火焰更加明亮且伴有剧烈的爆炸声,说明乙炔气体与氧气气体的燃烧反应更为剧烈。
结语:
本实验通过观察乙炔气体的性质和与氧气气体的燃烧反应,深入了解了乙炔的化学特性和反应过程,为今后的化学实验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乙炔的制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炔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2. 掌握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的实验操作。
3. 熟悉实验过程中气体的收集、检验及纯度判断。
二、实验原理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的气体,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实验室制备乙炔通常采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的方法。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2 + 2H2O → Ca(OH)2 + C2H2↑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石瓶、烧杯、试管、铁夹、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橡皮塞、试管架、镊子、酒精灯、滴管、玻璃棒等。
2. 试剂:电石、水、硫酸铜溶液、1,1,2,2-四溴乙烷、AgNO3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将电石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反应现象。
2. 反应过程中,将产生的乙炔气体通过导管导入集气瓶中。
3. 用镊子夹取少量电石,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4. 将1,1,2,2-四溴乙烷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5. 将少量乙炔气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电石与水反应时,产生大量气泡,有明显的热量放出,溶液呈碱性。
2. 乙炔气体被收集在集气瓶中,无色、无味、易燃。
3. 电石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颜色变深,有沉淀生成。
4. 1,1,2,2-四溴乙烷与AgNO3溶液不反应,溶液无明显变化。
5. 乙炔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六、实验分析1.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溶液呈碱性。
这是因为电石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
2. 乙炔气体无色、无味、易燃,可被收集在集气瓶中。
3. 电石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CuS沉淀,溶液颜色变深。
这是因为硫酸铜溶液中的Cu2+与电石反应生成的S2-结合,生成CuS沉淀。
4. 1,1,2,2-四溴乙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与AgNO3溶液不反应。
5. 乙炔气体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这是因为乙炔气体中的碳碳三键具有较高的还原性,能够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
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

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一、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实验室生产乙炔的实验反应原理:电石遇水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发生装置:使用“固+液→气”的制取装置。
实验室乙炔制备实验的采集方法:排水气体采集法。
二、操作及原因:1.加入饱和盐水,避免电石与水过度反应。
2、因为电石中常常会有杂质,可能产生HS及PH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所以常用CuSO除去这些杂质气体。
3、溴水或高锰酸钾,用于检验乙炔。
操作:打开分液漏斗上口,使盐溶液进入烧瓶,与电石反应。
现象:烧瓶反应剧烈,试管内出现气泡,溴水或高锰酸钾褪色,乙炔燃烧火焰呈黄色,并伴有黑烟。
结论: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乙炔是可还原的。
乙炔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五、考点:1、条件:是否需要加热?2.药物:电石与饱和盐水反应。
为什么要用饱和生理盐水?3、除杂:除去硫酸铜溶液除HS等气体。
4、方程式:CaC+2HO→CH↑+Ca(OH)5、乙炔的检验:KMnO或溴水。
六、不一定要用圆底烧瓶,试管也可以。
只是圆底烧瓶多了,试管少了。
但是在使用试管的时候,试管口并没有塞棉花。
扩展资料: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1)由于电石与水反应剧烈,应选择分液漏斗来控制水的下落加速度。
(2)使用实验装置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有电石的试剂瓶应及时密封,放在干燥处,防止电石吸水失效。
用镊子取电石,禁止用手取。
(4)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度,实验中常滴加饱和盐水,而不是直接加水。
(5)由于反应剧烈,气泡多,应在气道内插入少许棉花,防止气泡进入导管。
乙炔是制备实验报告

乙炔是制备实验报告
《乙炔是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乙炔的制备实验,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乙炔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常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乙
炔可以通过碳酸钙和石灰石的加热分解制备。
碳酸钙和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
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乙炔。
实验材料:碳酸钙、石灰石、试管、酒精灯、钳子、玻璃棒、水槽。
实验步骤:
1. 将碳酸钙和石灰石放入试管中,用钳子夹住试管。
2.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碳酸钙和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3. 将生成的氧化钙与石灰石反应,产生乙炔气体。
4. 用玻璃棒测定乙炔气体的性质,如易燃性和有毒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制备了乙炔气体。
乙炔气体呈无色,有毒且易燃。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乙炔气体泄漏引起事故。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乙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乙炔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在金属加工和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乙
炔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只有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才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学习,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
基础。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乙炔的制备方法及原理;2. 掌握乙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了解乙炔的氧化、加成、加聚等反应。
二、实验原理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本实验采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通过观察乙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现象,分析乙炔的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电石、水、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滴管、烧杯、锥形瓶等。
2. 实验试剂:电石、水、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盐酸、溴水等。
四、实验步骤1. 乙炔的制备:将电石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反应现象。
2. 乙炔的物理性质:观察乙炔气体的颜色、气味等。
3. 乙炔的化学性质:(1)除杂:将乙炔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观察乙炔气体中杂质的变化。
(2)氧化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加成反应:①与水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观察溴水颜色的变化。
②与H2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与HCl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 乙炔的加聚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催化剂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乙炔的制备: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H2O → C2H2↑ + Ca(OH)2。
2. 乙炔的物理性质:乙炔气体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
3. 乙炔的化学性质:(1)除杂:乙炔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杂质被去除,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2)氧化反应:乙炔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3)加成反应:①与水反应: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溴水颜色由棕色变为无色,说明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②与H2反应:乙炔气体通入盐酸,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乙炔与H2发生加成反应。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引言乙炔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炔烃。
它具有高反应性和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探究乙炔的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设备•乙炔气体•乙炔气体收集装置:集气瓶、水槽、水槽盖子和橡胶管•灯芯和火柴•石棉网•Bunsen燃烧器•硫酸铜和硫酸铁试剂•纸张和铜箔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乙炔气体1.准备一个集气瓶,内装一些水。
2.将集气瓶的开口部分完全浸入水槽中,确保水能够进入集气瓶内。
3.将石棉网放置在集气瓶上方,以提供一定的支撑。
4.将硫酸铜放入集气瓶中,这有助于吸收水分。
5.将碎石放入水槽中,以防止水槽盖子被气压将集气瓶推出。
6.将集气瓶盖子上的橡胶管连接到Bunsen燃烧器上。
7.打开燃烧器并调节火焰大小,开始加热集气瓶底部。
8.等待一段时间,观察集气瓶内是否有气泡产生。
9.当集气瓶内充满气体时,关闭燃烧器,断开连接,并将集气瓶取出。
步骤二:燃烧乙炔气体1.将一张纸张平放在桌面上。
2.将一小块铜箔放在纸张上。
3.将集气瓶中的乙炔气体通过一根细长的橡胶管引入铜箔下方。
4.使用火柴点燃铜箔下方的乙炔气体。
5.观察燃烧现象,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步骤三:乙炔的化学特性1.将乙炔气体通过一瓶硫酸铁试剂中。
2.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发生反应,观察产物的颜色和形态变化。
3.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和讨论:1.制备乙炔气体的步骤中,我们使用了石棉网和硫酸铜来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纯度。
石棉网提供了集气瓶的支撑,防止其倾倒或破裂。
硫酸铜则吸收了水分,以避免乙炔气体的混合物产生。
2.在燃烧乙炔气体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明亮的火焰和有声音的“爆炸”现象。
这是由于乙炔气体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产生的。
3.通过将乙炔气体通入硫酸铁试剂中,我们观察到了试剂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的变化,这表明乙炔与硫酸铁发生了反应。
乙炔具有高反应性,可以与氧气、金属等发生化学反应。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电石与 水反应可以成功制备乙炔气体。
实验中收集到的乙炔气体体积与理论 值基本一致,表明实验操作正确,实 验条件控制得当。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一
温度和压力测量误差。由于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和压力计 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计算得到的乙炔质量存在误差。
误差来源二
反应物称量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称量电石和水的质 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离理论值。
用于连接各器具,便于操作。
03
CATALOGUE
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
实验器材
准备实验所需的所有器材,如烧瓶、导管、冷却 器、电解池等,确保其清洁干燥。
试剂
准备足量且纯度高的食盐和氧化钙,确保实验过 程中能够持续提供足够的电解质。
安全措施
穿戴实验服、护目镜和化学防护手套,确保实验 过程中的安全。
实验操作流程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与 理论值进行比较,评估实验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4
CATALOGUE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实验中收集到的乙炔气体体积为230毫升,经过温度和压力的测量,计算得到乙 炔的质量为0.12克。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混合物呈现深红色,表明反应进行得较为剧烈。
结果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确 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气体泄漏。
在加热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和压力, 避免过高的温度和压力导致实验装置 损坏或爆炸。
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以防止气体积累导致空气污染。
在实验结束后,应先关闭加热源,再 关闭气体出口阀,以防止气体倒流导 致实验装置内部压力过高。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乙炔制备的实验报告

乙炔制备的实验报告乙炔制备的实验报告引言: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工业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乙炔制备的实验,探究乙炔的制备方法和其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2. 了解乙炔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乙炔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碳酸钙法和乙醇法。
1. 碳酸钙法: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钙进一步反应生成氧化钙。
氧化钙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炉渣。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乙炔。
2. 乙醇法: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在高温下脱水生成乙炔。
三、实验步骤:1. 碳酸钙法:a. 取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放入干净的试管中;b. 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注意慢慢滴加;c. 观察实验现象,收集产物。
2. 乙醇法:a. 取一定量的乙醇放入干净的试管中;b. 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注意慢慢滴加;c.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酒精灯火焰,观察实验现象。
四、实验结果:1. 碳酸钙法:a. 实验现象:加入浓硫酸后,试管内出现气泡,并有白色烟雾产生;b. 产物:气泡中的气体收集后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2. 乙醇法:a. 实验现象:加入浓硫酸后,试管内出现气泡,并有酒精灯火焰变大的现象;b. 产物:试管中生成乙炔气体,酒精灯火焰变为明亮的火焰。
五、实验讨论:1. 碳酸钙法和乙醇法均能制备乙炔,但乙醇法更常用,因为碳酸钙法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需要进一步纯化;2. 乙炔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具有较高的燃烧温度和爆炸性,需要小心操作;3. 乙炔可用作焊接和切割金属的燃料,也可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乙炔,并观察到了其独特的化学性质。
乙炔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乙炔的泄漏和爆炸危险。
乙炔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和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进一步了解乙炔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实验的改进
1、用球行干燥管代替烧瓶, 发生装置容积减小;当把干燥管 往上提起,让电石与水相离,反 应即会停;乙炔的发生容易控制。 2、把几个分散的性质实验 改成连续实验;将15%的NaOH 溶液代替饱和食盐水,减少了因 电石中杂质产生的H2S、PH3等 有毒恶臭气体对师生健康的危害。
实验操作
点燃
2HCl
催化剂 催化剂 加温、加压
CHCH + HCl
CH2=CHCl
nCH2=CH
Cl
CH2CH Cl
n
聚氯乙烯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老化,会变硬、发 脆、开裂等,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故不宜 使用聚氯乙烯制品直接盛装食物。
阅读:
制少量乙炔时,可用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装 置,但工业上大量制取乙炔,除了采用从石油 化工产品中制得以外,还是利用电石生产,目 前世界先进的电石生产,已经向节能和无污染 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我国虽从旧中国的没有乙 炔化工发展到现在年产电石228万吨以上,但我 们国家的电石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小型开放 炉居多,能耗高,污染比较严重。要利用国外 先进技术改造我国的电石生产,希望同学们现 在努力学习, 为我们国家的化工事业做贡献。
CH2=CH2 CH3CH3
制聚乙烯塑料
CH2=CH2+ H2 CHCH + HCl
催化剂 催化剂
CH2=CHCl 制备塑料纤维
nCH2=CH
Cl
加温、加压
CH2CH Cl
n
四、乙炔的用途
焊枪
1、聚氯乙烯是一种合成树脂,可用于制备塑料 和合成纤维等。聚氯乙烯可由H2、Cl2和乙炔为 原料制取。请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H2+Cl2
3、如何避免H2S造成的干扰,验证乙炔能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选择必要的 装置。
方案1:A→B→E
方案2:A→C→E
方案3:A→B→C→E
如何从试剂上进行改进,避免H2S造成的干扰, 从而验证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探究五
1、该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饱和食盐水滴 下速度显著减小,试分析原因。如何改进 装置,解决这个问题?
结构简式 HCCH 乙炔的空间结构 乙炔直线型分子,键角为180O
乙炔的分子组成
乙炔的化学性质 思想: 结构 决定 体现
乙炔的分子结构
性质
方法:
手段:
类比
实验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碳化钙(CaC2、俗名:电石)水
①取用电石时,不能用手拿而要 用镊子取,原因是什么? ②为使反应缓和进行以获得平稳的 乙炔气流,可用什么代替水; ③应选用什么样的配套装置来 控制水量?
将26g乙炔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把生成物先通 过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瓶增重18.0g;随即通过 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管增重88.0g (假设上述两 步气体均能被完全吸收)。
乙炔的分子式: C2H2
一、乙炔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C 2H 2 H∶C C∶H H C C H
2、反应原理: CaC2 + 2H2OC2H2 + Ca(OH)2
3、制取装置:
固+液 4、干燥 浓硫酸 碱石灰等 5、收集: 排水集气法 气
能否用启普发 生器制取乙炔?
与制H2,CO2,NO,NO2的装置相同
原因:
1、 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应剧烈,启普发生器 不易控制反应;
2、反应放出大量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 壁仪器,容易因胀缩不均,引起破碎 ; 3、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 沫堵塞导气管和球形漏斗的下口; 4、关闭导气阀后,水蒸气仍与电石作用,不 能达到“关之即停”的目的.
三、乙炔的化学性质
乙炔的结构特征决定其化学性质比较活 泼,因为乙炔叁键中有两个不牢固易断裂。 1、氧化反应 (1)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燃性: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黑烟,放出热量。
(氧炔焰的温度可达#43; 5O2
点燃
4CO2 + 2H2O
比较甲烷、乙烯、乙炔燃烧现象,并作出解释。
乙炔的性质与制备
昌江一中 查玲芳
冰块上放些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 ,用 玻璃棒蘸上的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放 在冰块上,观察。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且为放热反应,加之气体燃烧放热,使冰块熔 化成的水越来越多,产生的可燃性的气体也越 来越多,火就越来越旺,好像冰块着火了一样。
学习目标
1、掌握乙炔结构式 、实验室制法 、重要化 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重要性质
3、了解氯乙烯的制法和用途
学习重点
乙炔的性质和制备
探究 请根据下表推测乙炔的分子式
实验 操作及结果
一 乙炔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为CO2和H2O 二 同温同压下,乙炔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 三
2.加成反应
(1)使溴水褪色(与溴加成)
CH≡CH+Br2→CH=CH 1, 2—二溴乙烯 B B r r B B C H 1, 1, 2, 2—四溴乙烷 CH≡CH+2Br2→ H rC r B B r r
(2)与H2 、HCl等加成,请写出有关加成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CHCH + H2
催化剂 催化剂
探究一
实验室若需制备较多量的乙炔,如何从 装置上改进?
探究二
1、若要控制乙炔产生的速率,如何从装置 上改进?
探究三
2、若要控制乙炔产生的速率,如何从 试剂上改进?
探究四
1、今天你制得的乙炔真的是没有气味的吗? 这种有特殊难闻臭味的气体是什么?
纯净的乙炔没有气味,但由电石产生的乙 炔常因混有H2S等杂质而有特殊难闻的臭味。 2、H2S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 H2S具有较强还原性,易被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验造 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