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物理性质微格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氯气的性质》教案

《氯气的性质》教案

《氯气的性质》教案教案:《氯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培养学生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氯气的物理特性和危害性,并教会防护措施。

2.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聚氯乙烯管、石英管、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气制备装置、集气瓶等。

实验物品:氯化钠、稀盐酸。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介绍氯气的基本情况,强调氯气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2.启发学生思考:氯气在实验中的应用有哪些?它对人体有何危害?二、实验展示(15分钟)1.实验内容: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2.实验步骤:a.将氯化钠和稀盐酸加入氯气制备装置中。

b.收集制备的氯气,并通入聚氯乙烯管中。

c.将氯气通过石英管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观察氯气的变化。

3.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变黄,观察到气泡产生,气体上升,有刺激性气味。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让学生思考:氯气发生什么反应产生气泡?四、理论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氯气的物理性质:a.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比空气重,用水盛浸会上升。

2.引导学生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a.与氢气反应:2HCl+Cl2→2HClb.与氧气反应:2Cl2+O2→2Cl2Oc.与金属反应:2Na+Cl2→2NaCl五、应用领域(10分钟)1.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广泛应用:a.用作消毒剂:氯气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常用于消毒。

b.用于制备化学品:氯气是制备氯化物、氢氧化钠等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c.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氯气可被用来制备氯代烃等有机化合物。

2.提醒学生注意: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使用时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

六、实验操作(20分钟)1.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护目镜、实验台上保持干净等。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一、设计思想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本课首先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展示氯气泄露事故以使学生对氯气产生感性认识,再用泄露氯气给社会带来惨重的损失激发学生学习氯气的性质的渴望。

最后以氯气泄露事故造成的严重恶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氯气的用途,以使学生建立起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分组讨论等环节,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教材解读与分析“氯气的性质”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是在学生在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点后,是第一次进行元素性质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今后对硫、氮等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也为卤族元素性质的整体认识乃至非金属元素的把握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用所学知识指导对“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是可行的。

本节课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是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切实掌握“氯气的性质”。

四、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及辩证思想的渗透。

五、教学方法:1.情境激趣法:运用多媒体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2.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其中化学性质;3.讨论总结法: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最终总结氯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氯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氯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在水中溶解的原理和反应;(3)了解氯气的用途和安全隐患。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2. 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2)与金属反应:Cl2 + 2Na = 2NaCl(3)与有机物反应:Cl2 + CH4 = CH3Cl + HCl3. 氯气的用途:消毒、漂白、合成氯碱、农药、制冷剂等。

4. 氯气的安全隐患: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的性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氯气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氯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2.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2)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3.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1)通过实验演示氯气与水、金属、有机物的反应;(2)分析反应原理,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4. 讲解氯气的用途(1)介绍氯气的消毒、漂白、合成氯碱、农药、制冷剂等用途;(2)强调氯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讲解氯气的安全隐患(1)分析氯气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等特点;(2)强调氯气的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 课堂小结(1)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安全隐患;(2)引导学生关注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环保意识。

氯气的性质教案范文

氯气的性质教案范文

氯气的性质教案范文【教案概述】本教案以氯气的性质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分为导入活动、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课堂练习以及拓展活动四个板块,设计了适合不同学习层次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其对人体的伤害;2.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3.知道氯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与工具】教材:化学课本相关章节工具:PPT、实验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0分钟)1.通过呈现氯气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氯气有哪些性质?氯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30分钟)1.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颜色、密度等,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辅助讲解。

2.介绍氯气对人体的伤害,如吸入氯气会引起咳嗽、胸闷、恶心等症状,甚至会引发氯气中毒。

3.介绍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碱反应生成氯化物等,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实物演示等形式进行讲解。

4.进行氯气与铁粉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总结反应特点。

课堂练习(15分钟)1.小组讨论:假设你们在家中发现氯气泄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2.课堂回答问题: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什么?氯气与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什么?3.随堂测验:填空题或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氯气性质和反应的理解。

拓展活动(10分钟)1.介绍氯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水处理、制取氯化胶等。

2.学生讨论: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存在氯气的物质或器械?总结与展望(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2.展望下节课内容:将学习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3.鼓励学生继续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应用,积极探索氯气的更多知识。

【教学手段】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呈现,增加学生对氯气性质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物演示:通过具体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氯气的性质》教案

《氯气的性质》教案

《氯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3)学会使用氯气进行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氯气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碱、金属等反应;(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氯气的制备方法;(3)氯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原理;(2)氯气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1)实验室用氯气发生器;(2)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仪器;(3)化学试剂:浓盐酸、碱石灰、金属等。

2. 教学资源:(1)教材、课件;(2)实验操作视频;(3)相关论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氯气的发现历史;(2)提问:氯气有什么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教学内容:(1)氯气的制备方法;(2)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等);(3)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金属等反应)。

3. 实验操作:(1)演示氯气的制备过程;(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氯气的性质;(2)讨论氯气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提出课后探究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3. 查阅资料,了解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氯气在生活和环境中的认识。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2)学生能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的反应。

(3)学生能够理解氯气的氧化性,学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氯气的使用和排放需要严格控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碱的反应。

(2)氯气的氧化性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1)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过程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2)氯水成分的探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烧瓶、导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浓盐酸、二氧化锰、铁丝、铜丝、氢气、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淀粉碘化钾试纸、新制氯水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氯气泄漏事故的新闻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氯气的性质。

提问学生:“从这段视频中,你能了解到氯气有哪些危害?为什么氯气会造成这样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强调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演示实验:分别将铁丝、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氯气在反应中的作用(体现氧化性)。

(2)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演示实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高中化学氯气的性质的教案

高中化学氯气的性质的教案

高中化学氯气的性质的教案
教学内容:氯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气的特征性实验和化学反应;
3. 了解氯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氯气的性质和特征性实验;
难点:氯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 通过复习氯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引出氯气的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氯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25分钟)
1.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颜色、臭味和密度等;
2. 展示氯气的特征性实验,如氯气和水的反应;
3. 讲解氯气的化学反应,如氯气和氢气的反应生成氯化氢。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氯气特征性实验,观察氯气和水的反应过程;
2. 让学生绘制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氯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总结氯气的性质和特征性实验,加深学生对氯气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氯气性质和应用的小结;
2. 提醒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做好期末考试准备。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氯气的性质和特性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对氯气的化学性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下节课可以继续引入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反应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

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接触过氯气的场景呢?对,游泳池消毒、自来水消毒等。

那么,氯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呢?我们就来一一揭晓。

2.氯气的物理性质我们来看看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体,但冷却到-34.6℃时,会变成液态。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氯气还能与一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乙醚等相互溶解。

3.氯气的化学性质我们来看看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

(1)与金属反应:氯气能与钠、铁、铜等金属反应,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氯气能与氢气、磷、硫等非金属反应,相应的氯化物。

(3)与水反应:氯气能溶于水,氯水。

氯水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氯气、水、氯化氢和次氯酸。

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与盐酸反应:将高锰酸钾固体加入浓盐酸中,加热,即可制得氯气。

(2)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将二氧化锰固体加入浓盐酸中,加热,也可制得氯气。

5.实验操作(1)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2)将试管倾斜,加入浓盐酸,使高锰酸钾与盐酸充分接触。

(3)加热试管,观察氯气的产生和颜色变化。

(4)将产生的氯气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氯气。

(1)简述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然后往下看第三点,‘消防人员用水对氯气进行稀释’,这是为什么呢?说明了氯气的什么物理性质?
答:氯气可溶于水
11
大家很聪明,那么第四点呢?‘这一次氯气的泄漏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和失踪’
答:氯气有毒
12
很好,那谁知道为什么要‘将人群往高处疏散’呢?刚才有同学回答是氯气往低处聚集,有没有更严谨一点的答案?
学生行为
教学媒体
01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大家一起来回忆下
复习导入
02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氯气的制法呢?这和氯气的广泛应用有关
多媒体显示:
氯气应用于多个方面:制取盐酸、制取漂白剂、作消毒剂、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03
同学知道为什么氯气有如此广泛的应用吗?
15
那么以上全部就是今天要学的氯气的物理性质,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氯气的化学性质,请大家做好预习。
板书::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生产原理(上节课已讲)
二、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1)黄绿色气体
2)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氯气
3)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4)密度比空气大
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班级:
学科: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测量目标:课程讲解
课题:氯气的物理性质
角色扮演者:指导老师:
时间:2013年4月28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应用,熟练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学习掌握讲解方法及培养讲解能力
时间分配
教师行为
教师应用的教学技能
07
大家分析得都很正确,现在大家看到老师在报道里的五个地方做了标记,首先来看第一个标记处
多媒体显示:
标记后的报道
08
‘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报道中用黄绿色来形容氯气,这说明了什么?
与学生互动
答:说明氯气是黄绿色的
0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回答得很好,接着看第二点:‘刺鼻的气味’,刚才有同学回答了出来,那我们化学用语应该说成:具有刺激性气味,要记住
答:不知道
04
这和氯气自身的性质是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氯气的物理性质
05
大家先来看一则报道,在看这篇报道时要从中收集你认为有用的信息,待会要提问的
抛出疑问
多媒体显示:
重庆化工厂泄漏事件报道(图文并茂)
06
现在,请大家来说说各自都从这段报道中得到了什么关于氯气的信息呢?
答: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有刺鼻的气味,往低处聚集,可溶于水,会使人受伤,储存在钢瓶中
5)氯气储存在钢瓶中,便于运输和使用
答:氯气密度比空气大
13
大家做得非常好,那么总结下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到这么一个表格
多媒体显示:
报道中现象与氯气物理性质相对应的表格
14
除此之外呢,我们来看一张照片,图中是消防人员在给泄漏的氯瓶进行降温处理,哪位同学可以来告诉老师,这体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答:氯气储存在钢瓶中
多媒体显示:
氯气通过加压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便于运输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