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二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1讲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练习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doc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doc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学】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化学】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中考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一、基本概念(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传导性等。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4.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6.辨析◆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变化指的是过程、表现;性质指的是能力。

(二)、物质的相关概念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 ,氮气占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占0.03% 。

2.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

常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起浮渣,软水起泡沫。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法将硬水变成软水。

软水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当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pH试纸的检测范围是0~14的整数。

(pH计可以测出小数。

)5.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

石蕊与酸显红色;与碱显蓝色;酚酞与酸无色;与碱显红色。

(三)、微观化学1.分子①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性质: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二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1讲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玩转重庆10年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基础知识研究第二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1讲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玩转重庆10年

第一轮重庆基础知识研究第二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1讲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命题点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每年均在第1题或第2题中以纯文字形式考查)1. (xx重庆B卷1题2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在甲骨上刻文字B. 指南针指引航海C. 用泥土烧制陶瓷D. 用石块修筑长城2. (xx重庆A卷1题2分)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高梁酿酒B. 炸药开路C. 石头雕刻D. 牛奶发酵3. (xx重庆B卷1题2分)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B. 磨豆浆C. 切黄瓜D. 酿米酒4. (xx重庆A卷 1题2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

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力发电B. 水作冷却剂C. 水作溶剂D. 电解水获得氢气5. (xx重庆A卷1题2分)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汗水的挥发B. 蛋白质的水解C. 葡萄糖的氧化D. 油脂的消化吸收6. (xx重庆B卷1题2分)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 南极冰川融化B. 江河沙石迁移C. 地下石油形成D. 天上云雨转换7. (xx重庆B卷2题2分)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8. (xx重庆2题2分)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 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 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 变幻无穷的音乐喷泉D. 满屋飘香的茅台酒命题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A卷10年3考,B卷5年1考)9. (xx重庆6题2分)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B.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干冰用作制冷剂D. 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CO210. (xx重庆A卷 6题2分)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无水酒精清洗手机屏幕B. 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 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D. 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11. (xx重庆B卷13题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描述的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A.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B.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C. 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登山和潜水D.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12. [xx 重庆A 卷 17(2)题1分]N 2O 和NO 2是氮的氧化物家庭中的两名成员。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定义通式特点基本反应类型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C→AC+B单换单、强换弱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注意】①发生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②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特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2.其他反应类型定义实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O 2CO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 )CO+CuO Cu+CO 2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023•自贡)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目录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目录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五单元 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第25讲 常用仪器与实验基本操作
第26讲 常见气体的制取 第27讲 气体的检验及鉴别
上一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及复分解反应
专题二 酸、碱、盐的检验、分离与除杂 专题三 物质的推断 专题四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专题五 科学探究 专题六 图像题 专题七 综合型计算题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6讲 变化和性质
第7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第8讲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第9讲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0讲 空气氧气
第11讲 水的组成及净化 第12讲 碳单质和一氧化碳 第13讲 二氧化碳 第14讲 金属材料及铁的冶炼
目录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突破 第一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四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五单元 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附带文档
下一页
化学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讲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第2讲 构成物质的粒子 第3讲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第4讲 化合价及化学用语 第5讲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下一页
返回首页
附加文档
1.第一部分 第1单元 第2单元 第3单元 第4单元 第5单元
2.第二部分
3.模拟试卷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16讲 溶液溶解度

(完整版)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推荐文档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 和 H2 O 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
12. 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大。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 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 PH 值越大,碱性越 弱 PH 越小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2 S 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 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 Mg、Fe、Zn 等有氢气放出
10.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
BaSO4
Na2CO3
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NaHCO3
、 Ca(HCO3 )2
、NaH2 PO4
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 - 、HSO4 - 、H2 PO4 - 、HPO4
2-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 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4.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基本概念和基 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而发生物 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 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 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 能⋯⋯”“可以⋯⋯”等字 ) 物理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 :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 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化合物 有机物 盐3. 混合物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 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 ,合金(生 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 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 4 ·5H 2 O )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 “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物质种类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混合物单质 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 元素种类稀有气体 无机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含反应类型 催化剂)
(时间:20分钟 分值:32分)
一、选择题
1. (2017重庆育才中学一模)厨房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切黄瓜
B. 拉面条
C. 酿米酒
D. 榨橙汁
2. (2017菏泽)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湿衣服晾干
C. 铁钉生锈
D. 葡萄酿酒
3. 下列选项中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取能量的是( )
A. 天然气燃烧发电
B. 风力、水力发电
C. 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 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4. (2017西南大学附中五模)下列有关“摩擦”的描述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棒摩擦生热
B. 塑料棒摩擦起电
C. 火柴头摩擦起火
D. 铁钉摩擦磁铁生磁
5. (2017沙坪坝指标到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在熬制中药的操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切细药材
B. 浸泡药材
C. 熬制汤药
D. 滤去药渣
6. (2017天津)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 (2017河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
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 (2017聊城)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B. 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
C. 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 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9. (2017青岛)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D. 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
10.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1. (2017北京)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SiCl 4=====高温 Si +4HCl,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2. (2017安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举例中错误的是( )
第12题图
A. 例1:C +O 2=====点燃 CO 2
B. 例2:2H 2O =====通电 2H 2↑+O 2↑
C. 例3: Mg(OH)2+2HCl === MgCl 2+2H 2O
D. 例4: Cu +2AgNO 3=== 2Ag +Cu(NO 3)2
二、填空题
13. (2017海南)(4分)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尿素,③聚氯乙烯,④食盐.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____.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
14. (2017资阳)(4分)在化学物质分类中氧化物是一大类物质,如CuO 、P 2O 5、H 2O 等.在前述三种氧化物中,有一种氧化物可用不同反应类型的反应获得,写出获得该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解析】
2. 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如果有其他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铁钉生锈、葡萄酿酒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
3. B
4. C 【解析】玻璃棒摩擦生热、塑料棒摩擦起电、铁钉摩擦磁铁生磁的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而火柴头摩擦起火,火柴头发生了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5. C
6. B
7. A 【解析】铁具有导热性,可用于制作暖气片,利用其物理性质,A 正确;镁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利用其化学性质,B 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稀盐酸用于除铁锈,利用其化学性质,C 错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利用其化学性质,D 错误.
8. C 【解析】蜡烛熔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 错误;海水“晒盐”是蒸发结晶的过程,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制碱”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该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错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属于化学变化,C 正确;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D 错误.
9. 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A 合理;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它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 合理;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C 合理;水垢的主要成分为不溶于水的物质,用水无法清洗,D 不合理.
10. D 11. C
12. C 【解析】碳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同时反应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水通电分解,属于分解反应,且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正确;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错误;铜与硝酸银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中铜和银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正确.
13. (4分)(1)③(1分) (2)④ (1分) (3)②(1分) (4)①(1分)
【解析】(1)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可用作塑料薄膜.(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NaCl 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3)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可以用作化学肥料.(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4. (4分) 2NaOH +H 2SO 4=== Na 2SO 4+2H 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分) 2H 2+O 2===== 点燃 2H 2O(1分) H 2CO 3===
H 2O +CO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分) CuO +H 2=====△ Cu +H 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