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逆反应速率-邵东第一中学共100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镁_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正极反应为:ClO﹣+H2O+2e﹣=Cl﹣+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版权所有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原电池中,镁作负极,负极上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解答:解: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原电池原理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C.电池工作是,在正极附近生成OH﹣,故pH增大,故C错误;D.负极上镁失电子,正极上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所以电池反应为Mg+ClO﹣+H2O=Mg (OH)2↓+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燃料电池)基本原理,涉及电极判断、电极反应书写、离子流动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2. 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错误的是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它们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⑤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也依次增强A.①③B.②⑤C.②④⑥D.①③⑤参考答案:C略3.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A.图1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B.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C.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用一束光照射淀粉溶液会产生一条明显的光路参考答案:B略4.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参考答案:C5.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12180270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化学(理科)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章--第三章第2节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宁作勤审题人:杨会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B. 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C. 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D.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 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 -1·s-1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 -1·s-13. 下列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在水中加入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4.已知在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 ΔH=-2834.9Kj/mol,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Kj/mol 。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S(s)+O 2(g)SO2(g) △H1= aKj/mol;S(g)+O 2(g)SO2(g) △H1= b Kj/mol。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题含答案解析(1)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反应KMnO4+FeSO4+H2SO4→MnSO4+Fe2(SO4)3+K2SO4+H2O(未配平)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忽略溶液体积变化,Fe2(SO4)3浓度变为1.5 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1 mol C.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MnO4-+5e-+8H+=Mn2++4H2O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向甲烧杯中移动【答案】B【详解】A. 在乙池中,Fe2+-e-=Fe3+,则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 Fe2(SO4)3浓度变为1.5 mol/L,则反应生成的Fe2(SO4)3为0.5 mol/L ×0.2L=0.1mol,由Fe2+生成的Fe3+为0.2mo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2mol,B错误;C. 甲烧杯中,MnO4-得电子转化为Mn2+,电极反应式为MnO4-+5e-+8H+=Mn2++4H2O,C 正确;D. 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阳离子减少,所以盐桥中的K+向甲烧杯中移动,D正确。
故选B。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答案】B【分析】【详解】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答案选B。
3.在2L密闭容器中,把2 mol X和2 mol Y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X(g)+Y(g)nP(g)+2Q(g) ,当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测得P的浓度为0.8mol/L,Q的浓度为0.4mol/L,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n=4 B.X的转化率为60%C.X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D.2 min内Y的平均速率为0.4molL-1min-1【答案】D【分析】据题意,可列出三段式:3X(g)+Y(g)nP(g)+2Q(g)(mol/L)1100(mol/L)0.60.20.80.4(mol/L)0.40.80.80.4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据此回答;【详解】A.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转化量之比,则n=4,A正确;B. 据分析,(X)(X)100%(X)ccα∆=⨯=60%,B正确;C. 据分析,X的平衡浓度为0.4mol/L,C正确;D. 2 min内Y的平均速率为-1-11(Y)0.2mol L(Y)0.1mol L min2mincvt-∆⋅===⋅⋅∆,D不正确。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速度。
正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向生成物转化的速度,逆反应速率指的是生成物向反应物转化的速度。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控制是化学反应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每个化学成分的摩尔浓度的变化率,它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与反应物摩尔数的幂次关系有关。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需要测量反应物质量的变化量,并记录变化量与时间之间的比率,即速率。
速率的单位通常是mol/L·s。
2.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反应的速率被称为正反应速率;反之,当生成物向反应物转化时,反应的速率被称为逆反应速率。
两个速率可以被表示为以下式子:正反应速率:v_1 = k_1 * [A]^m * [B]^n逆反应速率:v_2 = k_2 * [C]^p * [D]^q其中,k_1和k_2分别为正反应速率常数和逆反应速率常数,[A],[B],[C]和[D]分别为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m、n、p和q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级数。
根据动力学理论,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达到了平衡浓度。
此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k_1 * [A]^m * [B]^n = k_2 * [C]^p * [D]^q3. 化学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反应速率也就越快。
反应物浓度越高,不但有利于反应发生,也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也就越快。
4.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在许多化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中,反应速率的控制往往能够提高反应物利用率,改善反应产率。
在制药工业中,反应速率的控制能够促进新药物的产生。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优秀课件PPT

么关系?
v(正)减小,v(逆)增大
(注意不是相等,也不是成一定的比值)
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
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 。
1、反 应 开 始 时,
观察数据,思考:通过表中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1:什么样的反应就是可逆反应?
表1:反应
速 率
V正 V正=v逆
V逆
O
t1
时间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 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特征: (1)逆:对象为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 v(正)= v(逆) ≠0 (3)等:v(正)= v(逆) (4)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5)变:一定条件下,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平衡将发生 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规律:变量不变即可判断平衡。假定可逆反应未达到平 衡状态,看该“量”是否变化,若变,当其不再变化时, 即可判断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例1:在恒温恒容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 ①③④⑤⑥⑧ ) 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鹰爱高飞,鸦栖一枝。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⑦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2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H2能在Cl2中燃烧生成 HCl,HCl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H2和Cl2。
图为H2、Cl2和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 1 放热B.过程 2 吸热C.过程 3 放热D.过程 4 放热【答案】C【详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其中键断裂吸热,键形成放热,图中过程1是吸热过程,过程2是放热过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过程,而氯化氢的分解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C。
2.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焓变相同B.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氨气分子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答案】B【详解】A.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但符号相反,A错误;B,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B正确;C.N原子和H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形成的是极性键,C错误;D.根据图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键释放的能量,D错误;答案选B。
3.对于可逆反应 4NH3+5O2⇌4NO+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B.达到平衡状态后,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4:6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速率增大D.若单位时间生成 xmolNO 的同时,消耗 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A【详解】A.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选项A正确;B.到达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关系与起始投入量及转化率有关,达到化学平衡时, 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4∶5∶4∶6,选项B错误;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选项C错误;D.若单位时间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是指正反应速率,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湖南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肉类等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变质B .在化学工业中,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C .夏天面粉发酵速度与冬天面粉发酵速度相差不大D .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高压有利于H 2的转化2.常温下将氯化铵固体溶解在D 2O(重水)中,下列有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或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4NH +D 2ONH 3·D 2O+H +B .+4NH +D 2ONH 3·HDO+D +C .c (OD −)·c (H +)=K WD .c (OH −)·c (D +)=K W3.下列内容和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 内 容A H 2O(g) 变成 H 2O( l ) 该过程的 ΔS > 0B 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 因为ΔS > 0C 一个反应的ΔH> 0、ΔS <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D H 2(g)+F 2(g)==2HF(g)的ΔH=-271kJ·mol -1、ΔS=8J·mol -1·K -1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4.在下列给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无色溶液中: Ca 2+、H +、Cl -、HSO 3-B .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3-C .FeCl 3溶液:K +、Na +、SO 42-、AlO 2-D .常温下,= 0.1mol/L 的溶液:Na +、K +、SiO 32-、NO 3-5.已知反应C(s)+H 2O(g)CO(g)+H 2(g) ΔH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东一中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邵东一中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N 2O 4(g)2NO 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B .H 2(g)+I 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 2和HI 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C .N 2(g)+3H 2(g) 2NH 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 3的体积分数增加D .2SO 2(g) +O 2(g)2SO 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中,都出现沉淀,二者均可使人中毒B .塑料的老化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加成反应C .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D .可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的方法区分地沟油与矿物油3、用锌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 .加热 B .将锌片改成锌粉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D .加入适量Na 2CO 3粉末 4、下列各组微粒,没有按照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Cl 、Na 、F 、K B .F 、Cl 、Na 、KC .Ca 2+、K +、Cl -、S 2-D .Na +、K +、Cl -、Br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 2(g)⇌2Z(g),其中 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4 mol·L -1、0.2 mol·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c(Z)=0.4 mol·L -1 B .c(Y 2)=0.1mol·L -1C .c(X 2)=0.2 mol·L -1D .c(X 2)=0.05 mol·L -1且 c(Z)=0.3 mol·L -1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12221H O(g)=H (g)O (g)H 241.8kJ mol 2-+∆=+⋅,12221H (g)O (g)=H O(1)H 285.8kJ mo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