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在智能电梯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电梯上的传感器

电梯上的传感器

电梯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个主要部分。

电力拖动系统由供电系统、曳引电动机、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主要包括电梯垂直方向主拖动电路和轿箱开关电路。

提供动力,并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则由众多呼叫按钮、传感器、控制用继电器、指示灯、数码管和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等组成。

控制器集信号采集、信号输出及逻辑控制于一体,与电梯电力拖动系统一起实现了电梯控制的所有功能。

垂直电梯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控制的逻辑部分和变频器控制的调速部分组成。

图:电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电源曳引机控制器门机显示现场信号变频器逻辑控制部分调速部分 图:自动扶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频器电梯结构图:电梯中向控制系统、拖动系统提供载荷、换向、障碍、位置、速度等各种信号,并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的使电梯平衡运行的装置是传感器。

电梯中应用的传感器种类比较多,每台电梯使用传感器2-8个,如位移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光幕传感器,平层传感器,速度编码器等。

位移传感器与平层传感器是电梯平层控制调整的装置,实现自动平层,且平层必须准确。

适应频繁起动、停止、调整及换向的工作要求,使加、减速和等速平稳,速度曲线平滑,到站前无微动。

静磁栅位移传感器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为电梯平层控制的调整,电控系统是电梯的“中枢神经”,其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电梯质量。

客梯和医用梯都讲究乘坐舒适,而舒适感与运行时间有关。

要想乘坐舒适,就要延长加。

减速时间,因而使运行时间随之延长,电梯运行效率降低。

所以,为了使电梯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加减速度应该有一个合适的限度,而且变化要平稳,这就对电控系统提出了如下要求:安全可靠,排除故障方便,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线路越简单越好。

噪声和振动小,选择元件要合理,电磁声不能大,安装零件的结构件要有足够刚度,且有防松措施。

能适应频繁起动。

停止。

调整及换向的工作要求,调速性能好,工作方式易于转换。

加。

减速和等速要平稳,速度曲线平滑,到站前无微动。

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1

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1

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1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而在电梯的日常运行及维护中,传感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电梯中传感器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1.门锁传感器门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电梯门状态的传感器,通过检测门的开关状态来保证电梯的安全。

当电梯门关闭时,门锁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此时电梯可以上升或下降,当门未关闭或关闭不完全时,电梯不会运行,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2.重载传感器重载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载客数量是否过多,当电梯承载超过额定载重时,重载传感器会停止电梯的运行,避免发生意外。

3.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的运行速度,当电梯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速度传感器会警告或关闭电梯的运行,以便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4.楼层传感器楼层传感器是电梯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它能够准确检测电梯所处的位置,以便精准卡停。

此外,楼层传感器还可以帮助乘客查看电梯的当前位置,让乘坐电梯更加便捷。

5.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电梯内部及外部环境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温度传感器会向电脑主机发送信号,提示维护人员及时维修,以便保障乘客的安全及舒适。

1.安全保障传感器在电梯中主要作用是保障电梯的安全。

例如门锁传感器、重载传感器及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应用,能够避免了电梯超载、打开门司机(门未关闭)以及电梯过速等安全隐患的出现,从而保障电梯的稳定性及乘客的安全。

2.节能环保传感器能够帮助电梯降低能耗,进而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例如楼层传感器可以准确检测电梯所处位置,提高了电梯响应的精准度,降低电梯能耗及适当延长电梯寿命。

3.提高效率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其运行效率。

例如楼层传感器及速度传感器能够提高电梯运行的精准度及运行速度,使电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所需楼层,缩短乘客等待时间,提高了电梯的效率及服务品质。

三、总结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不仅保障了电梯安全及其环保性,还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及服务质量。

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1

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1

传感器在电梯中的应用电梯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个主要部分。

电力拖动系统由供电系统、曳引电动机、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主要包括电梯垂直方向主拖动电路和轿箱开关电路。

提供动力,并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气控制系统则由众多呼叫按钮、传感器、控制用继电器、指示灯、数码管和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等组成。

控制器及信号采集、信号输出及逻辑控制于一体,与电梯电力拖动系统一起实现了电梯控制的所有功能。

垂直电梯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控制的逻辑部分和变频器控制的调速部分组成。

图:电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电源曳引机控制器门机显示现场信号变频器逻辑控制部分调速部分 图:自动扶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电源光电信号检测安全信号检测运行状态检测运行故障指示控制器变频器电机电梯中向控制系统、拖动系统提供载荷、换向、障碍、位置、速度等各种信号,把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且使电梯平衡运行的装置是传感器。

电梯中应用的传感器种类比较多,每台电梯使用传感器2-8个,如位移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光幕传感器,平层传感器,速度编码器等。

位移传感器与平层传感器是电梯平层控制调整的装置,实现自动平层,且平层必须准确。

适应频繁起动、停止、调整及换向的工作要求,使加、减速和等速平稳,速度曲线平滑,到站前无微动。

静磁栅位移传感器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为电梯平层控制的调整,电控系统是电梯的“中枢神经”,其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电梯质量。

客梯和医用梯都讲究乘坐舒适,而舒适感与运行时间有关。

要想乘坐舒适,就要延长加。

减速时间,因而使运行时间随之延长,电梯运行效率降低。

所以,为了使电梯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加减速度应该有一个合适的限度,而且变化要平稳,这就对电控系统提出了如下要求:安全可靠,排除故障方便,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线路越简单越好。

噪声和振动小,选择元件要合理,电磁声不能大,安装零件的结构件要有足够刚度,且有防松措施。

能适应频繁起动。

停止。

调整及换向的工作要求,调速性能好,工作方式易于转换。

智能电梯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梯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梯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电梯的安全问题也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如何使用智能化技术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一直是电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智能电梯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如何在实际运行中保障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智能电梯监测系统的设计智能电梯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芯片、继电器、计算机和软件程序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如电梯的运行速度、运行方向、开关门状态等,并反馈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电梯的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

1. 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是智能电梯监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元件之一。

传感器能够将电梯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数据变化成电信号,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传输给控制芯片,实现电梯的监测和控制。

普遍采用的传感器有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为电梯的性能和安全性提供不可或缺的信息,帮助人们提高电梯运行的精度和效率。

2. 控制芯片的选型和功能控制芯片是智能电梯监测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其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转换等功能。

现代工业界使用比较广泛的控制芯片有ARM、DSP、FPGA等,这些控制芯片均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应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3. 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软件系统是智能电梯监测系统的支持和管理基础,其能够为电梯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发送等提供高效的支持。

二、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实现电梯的故障与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梯控制系统的不稳定性及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因此,在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实现上,电梯的优化和安全性应该是考虑的重点。

1. 电梯控制算法的研发和应用电梯的控制算法是智能电梯控制系统中比较关键的方面。

传统的电梯控制算法往往是基于固定的电梯运行速度和运行模式,并不能适应不同人口流量和电梯系统的复杂运行环境。

传感器在垂直电梯上的应用

传感器在垂直电梯上的应用

传感器在垂直电梯上的应用绪言:近年来,各种基础科学的进步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快速进化。

传感器将变得更加小型化、人性化,人机交互更加友好;变得更小、更便宜、更准确、更灵活、更节能、更环保,能够收集更多类型的数据,并集成越来越多的新技术。

同时,它们将变得更加隐形,更加不易察觉。

电梯作为升降设备,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辘轳.1889 年美国的奥的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诞生了名副其实的电梯.上世90年代,随的升降机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纷纷研制出高速及超高速电梯我国的电梯发展技术也日新月异.电梯不仅是代步的工具,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其技术的发展正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1]第一节:传感器--传感器的发展第1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例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它是利用金属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时电阻的变化来转化电信号的。

第2代传感器是70 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固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的。

如:利用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光敏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70年代后期,随着集成技术、分子合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集成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包括2种类型:传感器本身的集成化和传感器与后续电路的集成化。

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集成温度传感器AD 590,集成霍尔传感器UG 3501等。

这类传感器主要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好、接口灵活等特点。

集成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现已占传感器市场的2/ 3 左右,它正向着低价格、多功能和系列化方向发展。

第3代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智能传感器。

所谓智能传感器是指其对外界信息具有一定检测、自诊断、数据处理以及自适应能力,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80年代智能化测量主要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传感器信号调节电路、微计算机、存贮器及接口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使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

称重传感器在智能电梯中的运用

称重传感器在智能电梯中的运用
个 数 对 图形 形 状 影 响 明 显 当 节 点 个 数 效 率 . 增 加 节 点 个 数 的 同 时 . 要 结 在 也
1 刘 鸿 文 . 料 力 学 ( 4版 )M ]北 京 : 材 第 [ . 高 等 教 育 出版 社 .0 5 20 2 邢 静 忠. ANS S应 用 实 例 与 分 析 『 . Y M]北 京 : 学 出 版 社 .0 6 科 2 o
经 满 员 .致 使 外 面 的乘 客 无 法 进 入 电
3 结论
由 以 上 的 分 析 研 究 可 以 得 出 以 下
较 多 的 节 点 和 单 元 才 可 以 得 出 比 较 准 确 的 弯 矩 图 一 般 情 况 下 . 点 个 数 越 节 多 . 元 个 数 越 多 . 绘 弯 矩 图 会 越 接 单 所
和 单 元个 数 较 少 时 . 值 图 见 图 3与 图 数 2相 图 4与 图 2的 变 化 趋 势 比 数
3 刘 鸿 文. 高等 材料 力 学 [ . M]北京 : 高等 教
育 出版 社 .9 5 1 8
在 载 荷作 用 处 建 立节 点 划分 单 元 即可
着 一 些 问 题 . 是 提 出 了 改 进 现 代 智 能 于
电 梯 的 设 想
操 作 的 次 数 以 及 每 次 因此 而 耽 误 的 时
间 , 后 进 行 汇 总 。 统 计 结 果 见 表 1 最 。
表 1 电梯 无 效 操 作 情 况 统 计 表
2 称 重 传 感 器 应 用 简 介
片机 ( 内置 A D转 化 和 D A 转化 )P C等 智 能化 技 术 相 结合 , 同运 用 于现 代 智 能 电梯 中 , 大提 高现 / / 、L 共 大 代 智能 电梯 的 运行 效 率 , 实给 乘客 带 来方便 。 切 关 键词 : 电梯 ; 称重 传 感器 ; 片机 ;L 单 P C控 制

SDP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SDP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SDP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北京索德电气工业有限公司目录系统简述 (2)一系统主要构成 (3)二操作面板 (4)三基本功能 (8)四接线 (9)五电梯调试 (10)六参数 (12)七故障及故障处理 (19)系统简述S DP电梯控制系统,是索德电气公司开发的第三代一体化电梯控制系统,即驱动控制与外围逻辑控制的一体化,系统采用工业现场总线CAN—BUS实现全串行电梯控制,使系统构成更简单、功能更可靠、调试更简便,适用于3m/s以下48层以内的建筑,其主要特点:1. 专业化设计:驱动控制与外围逻辑控制的一体化。

2. N条曲线:系统可根据梯速、层高、层站数实现效率和舒适感的最优化运行。

3. 智能启动控制:启动采用智能转矩控制,无称重传感器也能平稳启动。

4. 三种运行模式:系统设计了三种运行模式,适应不同用户要求,即高效运行、优化运行、舒适运行。

5. 电机静态自学习:无需脱开负载即可实现电机自学习。

6. 软硬件双闭环安全保护设计:特有的软件检测硬件互锁使系统运行更安全。

7. 楼层显示: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显示楼层。

8. 调试简便:通过操作器输入参数就能完成电梯所有的功能设置和相关调试。

通过专业监视软件对电梯的运行,实现动态量化监视调试直观。

9. 符合EMC标准:系统驱动符合EMC标准(ENS0082-1.2 EN61800-3)10. 环境适应性强:控制器防护等级IP21,功率单元无触点设计一、系统主要构成(图1)1. 电梯控制器 4. 内选板2. 门机控制器 5. 显示板3. 外呼板层楼1层楼-9系统组成图(图1)二、操作面板操作面板是电梯控制器和用户连接的桥梁。

电梯控制器的操作面板是一个字母数字显示器,包括7个运行状态指示(RUN,,READY,STOP,ALARM,FAULT )和3个控制源(I/O 端子/ 面板/总线通讯BusComm)指示,还有三个状态指示发光二极管(绿—绿—红),请看下文的状态指示发光二极管。

电梯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梯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梯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文章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电梯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你想啊,咱们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得知道有多重的人或者东西在里面,才能安全运行,这可全靠称重传感器的功劳。

这个称重传感器就像是电梯的“眼睛”。

它一般装在电梯的轿厢底部,或者在钢丝绳的某个地方。

当有人或者货物走进电梯,重量就会作用在传感器上。

这传感器里面有一些很灵敏的元件,能感受到这个压力或者拉力的变化。

就好像咱们用手轻轻压一个弹簧,弹簧会变形,传感器里的元件也是这样,会因为重量的变化产生相应的信号。

然后呢,这个信号会被传送到电梯的控制系统里。

控制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大脑,它收到信号后,就能算出电梯里的重量是多少啦。

如果重量超过了电梯的安全限制,电梯就会发出警报,甚至可能不运行,这是为了保证咱们的安全。

比如说,电梯本来只能装 10 个人,结果一下子进来了 15 个人,超重了,电梯就会“发脾气”,不让走,非得让人下去几个才行。

所以说啊,电梯称重传感器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不太起眼,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它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咱们乘坐电梯的安全。

文章二大家好呀!今天来给大家讲讲电梯称重传感器是怎么工作的。

咱们先想想,每次坐电梯,是不是从来不用担心它会因为装太多人或者东西而出问题?这可多亏了有称重传感器在帮忙。

这个称重传感器啊,就藏在电梯的某个角落,悄悄地干活。

它通常安装在轿厢下面,就像一个小侦探,时刻关注着重量的变化。

当我们走进电梯,我们的体重就会施加在传感器上。

传感器里面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能马上感觉到这个重量的压力。

比如说,就像是一个很敏感的小秤砣,稍微有点重量变化它都能知道。

然后它会把这个感觉到的重量信息变成一种电信号。

这种电信号就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会告诉电梯的控制系统:“嘿,现在电梯里有多重啦!”控制系统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就能判断电梯是不是超重了。

如果超重了,它就会采取措施,比如不让电梯关门,或者发出警告的声音,提醒大家要减轻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重传感器在智能电梯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分析了现代智能电梯运行效率不太理想的根源,介绍了先进的称重传感器技术,并将其与单片机(内置粤辕阅转化和阅辕粤转化)、PLC等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共同运用于现代智能电梯中,大大提高现代智能电梯的运行效率,切实给乘客带来方便。

论文关键词:电梯;称重传感器;单片机;PLC控制
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在众多大中型商场、酒店、学校、娱乐场所等客流量大的地方都使用了智能电梯。

它的普及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可以说,现代智能电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但是,据观察发现,电梯在运行效率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提出了改进现代智能电梯的设想。

1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
1.1调查统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随机选取了武汉群光广场、武汉九龙大酒店、武汉科技大学三个地方进行了取样调查。

在调查中,三个地方分别随机选取了第四层、第三层、第五层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记录半个小时内此楼层电梯无效操作的次数以及每次因此而耽误的时间,最后进行汇总。

统计结果见表1。

1.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初步得出电梯无效操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淤电梯到层、电梯门打开,但电梯外的乘客由于某种原因已经离开,此时没有人进入电梯轿厢;于电梯到层、电梯门打开,但电梯轿厢内已经满1,致使外面的乘客无法进入电梯;盂某些乘客由于素质不高,乱按电梯按钮,进行一些无效操作。

2称重传感器应用简介
(1)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将电阻应变计粘贴在弹性敏感元件上,然后,以适当的方式组成电桥,从而将物体的质量转换成电信号。

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弹性敏感元件,将被测物体的压力、质量转换为弹性体的应变值;第二部分是作为传感元件的电阻应变计,他将弹性体的应变同步的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再进行相应的转化后输出。

(2)称重传感器的选用。

考虑到称重传感器的成本、电梯的载重量、候梯空间等综合因素,我们特选取了量程在500耀1000k早的砸杂蕴15微型称重传感器。

结构图见图1。

(3)称重传感器的铺设。

微型称重传感器铺设在电梯轿厢内和每层楼的候梯区。

实现过程:先把传感器铺设在轿厢以及候梯区地板下,然后在传感器的压力探头正上方铺设硬质轻板以及平衡弹性装置,再次
在轻板上铺设轻质地毯,以保护传感器不致损坏,最后由信号线将压力信号值导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

3单片机应用介绍
(1)单片机结构原理。

本单片机由悦孕哉、存储器、陨辕韵接口、定时辕计数器、粤辕阅转化器、阅辕粤转化器、中断控制功能等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片内各功能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起来。

(2)单片机与称重传感器的连接。

根据称重传感器及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我们设计出了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见图2)。

(3)称重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处理。

将厢内微型称重传感器和各个楼层候梯区称重传感器依次(自下而上)编号1、2、3、4噎9,并且按照正确的次序接入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上。

铺设在电梯轿厢内和电梯厅门门口候梯区的称重传感器首先将通过信号线将各自的压力信号值输入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并通过粤辕阅转化,然后由设定好的单片机程序进行智能分析判断所输入压力信号的有效与否,并通过综合计算,最后再通过阅辕粤转化,并由信号线将计算结果输出。

(4)单片机程序所实现的功能。

电梯运行:电梯轿厢内的重量和轿厢所在楼层之上(假如轿厢在3楼,取4层以上的压力信号累加)并判断是否达到限重,并将依次累加结果显示在每个楼层的显示器上;若达到限重则两亮红灯,反之亮绿灯;此时等候电梯的乘客可以提示选择走楼梯或者继续等候。

4电梯的智能判断输入控制
(1)PLC的选用。

根据楼层数目(初定为10层),选取了三菱云载2晕系列的云载2晕原80酝砸原001,它有40个输入点和40个输出点。

输入信号有轿厢内呼梯、上下呼梯、楼层接近开关、智能判断输入共39个输入点;输出信号有指示灯、电机正反转共40个输出点。

(2)智能判断信号处理过程。

单片机的输出信号线连接在PLC的载29智能判断输入端,通过载29的开合来控制电梯的运行与停靠。

载29的常开触点串联在各个楼层的呼梯信号保持线圈上,当候梯乘客离开后,载29复位,从而取消呼梯信号,电梯就不停靠在此楼层。

载29并联在各个楼层的显示指示灯上,当压力超过限重就亮红灯,反之亮绿灯。

5结论
本文所设计的高效智能电梯与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电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淤智能判断,自动撤销无效操作,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节省了电能;于智能计算载重量,并利用普通的红绿灯显示方式,方便乘客自行选择上下楼方式,节省了乘客宝贵的时间;盂现代智能电梯要想变为本文所设计的高效智能电梯,只需结合电梯本身的结构进行小小改进(增设微型称重传感器和单片机)即可实现,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它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畅生.压力传感器简明手册及应用电路咱酝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 冯涛,秦永左.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咱酝暂.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3
张还.三菱云载系列PLC设计与开发咱酝暂.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陈家盛.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咱酝暂.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