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

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

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篇一:《祖国颂》教案】《祖国颂歌》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歌唱祖国》。

2.管弦乐《红旗颂》。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2.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3.抒发对“国旗”、“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赞颂。

【教学重点】1.通过在课堂上学唱《歌唱祖国》到达会背唱的目的。

2.欣赏管弦乐《红旗颂》,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难点】1.主要掌握歌曲《歌唱祖国》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的特点。

2.理解乐曲《红旗颂》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cd机、多媒体。

【教材分析】1.歌曲《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王莘,作于20世纪50年代。

这首歌曲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歌曲是d大调,四二拍。

采用三段体——aba的结构形式。

2.乐曲《红旗颂》《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

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

之后传遍大江南北、华夏两岸。

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段嘹亮的小号奏出了乐曲的引子,指引着革命道路前进的方向。

再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芒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热烈欢跃的情景。

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

用音乐传递爱国情——《祖国颂歌》音乐课教案2

用音乐传递爱国情——《祖国颂歌》音乐课教案2

用音乐传递爱国情——《祖国颂歌》音乐课教案2。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文化和历史;2.学会欣赏和演唱《祖国颂歌》,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妙;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加强集体合作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祖国的概念和内涵;(2)《祖国颂歌》的歌词和旋律;(3)歌曲表演和欣赏。

2.教学方法:(1)参观祖国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名胜古迹;(2)听老师讲解《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3)课堂唱歌和模仿;(4)小组合作排练歌曲表演。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上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带来他们最喜爱的祖国歌曲,并做相关介绍;(2)准备歌曲的伴奏和演唱视频。

2.学生活动:(1)听老师讲解祖国的历史和功绩,并参观祖国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名胜古迹;(2)欣赏并吟唱《祖国颂歌》;(3)分小组排练歌曲表演;(4)进行集体合唱;3.教师评价:(1)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和合作情况进行评价;(2)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成绩进行肯定与表彰。

第四部分:教学成果经过一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祖国的概念和内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同时,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演唱一首歌曲,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总结:本次音乐课的教学内容特别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突出了音乐教学中的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体现了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好和伟大,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更加坚定了自己爱国的信念。

希望今后我们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美好的人生。

《祖国颂歌》教案设计

《祖国颂歌》教案设计

《祖国颂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并歌唱《祖国颂歌》这首歌曲,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让学生首先听一遍《祖国颂歌》,让学生感受其中绵长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氛围。

2.歌词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祖国颂歌》的歌词,了解其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3.歌曲演唱:分组让学生进行唱歌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表达能力。

4.合唱排练:整合各组学生的演唱,进行合唱排练,力求达到集体的整齐和和谐。

5.展示演出:在学校或社区进行《祖国颂歌》的演出,让更多人感受到学生的热爱和献给祖国的歌声。

三、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祖国颂歌》的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简要介绍《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

3.分组练唱: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进行《祖国颂歌》的练唱,老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

4.整合合唱:组织各组学生进行整合合唱练习,调整和完善演唱效果。

5.排练演出:安排学生的合唱排续演出,注意动作和表情的统一和协调。

6.反馈总结:演出结束后,进行反馈和总结,鼓励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7.展示演出:在学校或社区组织学生进行《祖国颂歌》的演出,借此向祖国献上最美的歌声。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和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曲。

2.教材准备:准备《祖国颂歌》的歌曲和歌词,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学习和表演。

4.表演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形体和表情的训练,提高演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学习《祖国颂歌》,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激发出潜在的音乐潜质。

同时,也要注意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中所包含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祖国颂歌-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祖国颂歌-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祖国颂歌-人音版必修前言歌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歌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而随着时代发展和音乐技术的进步,歌曲也不断演变和发展。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首曲调悠扬、歌词朴实慷慨的歌曲——《祖国颂歌》人音版。

课程目标•了解《祖国颂歌》人音版的背景和创作历程;•感受、欣赏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歌词表达;•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听音乐的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往的学习:回顾学生已学过的音乐作品和鉴赏技巧;2.前置知识:介绍《祖国颂歌》的前置知识,如作者、创作背景等。

二、学习1.歌曲欣赏:播放《祖国颂歌》人音版,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2.歌曲解析:介绍歌曲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并对歌词进行分析和解读;3.学生表演:带领学生唱一段歌曲,体验歌曲的魅力。

三、拓展1.经典比较:与其他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颂歌》的音乐价值;2.扩展训练:组织学生自行参与创作类似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学习策略1.听歌策略:通过自主学习、欣赏、反复听歌,提高学生的听音乐的能力和音乐鉴赏素养;2.学以致用:通过唱歌、分析歌词等方式,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3.多样化教学:通过导入、学习和拓展三个环节,让学生在不同环节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评价标准1.对于歌曲的音乐元素和歌词表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2.感受到歌曲的情感渲染和思想内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3.认为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对祖国怀有敬畏和热爱之情。

后续措施1.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颂歌》的历史、文化和流传情况;2.实践体验: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除了了解祖国颂歌的创作历程、音乐元素和歌词内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了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这对于学生的人生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祖国颂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声乐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表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并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如旋律、节奏、调式等。

2. 难点:理解和演绎中国民族音乐的情感表达,尤其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歌曲、乐曲、戏曲等。

2. 制作教学PPT,包含音乐欣赏、演奏示范、表演指导等内容。

3. 准备乐器(如钢琴、笛子、二胡等)用于演奏示范和学生表演。

4. 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场地,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祖国颂》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描绘的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生活的幸福,以及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伟大祖国的情景。

2. 提问:听完朗诵录音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祖国颂歌》。

(二)新歌教学1.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跟伴奏小声哼唱。

2. 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强调音准、节奏和歌词的准确。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个指导。

4. 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教师进行伴奏。

5.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这首歌曲采用了ABA 三段体结构,旋律漂亮、富有激情,歌词简洁明了,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1. 介绍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2. 播放一些与祖国有关的音乐作品,如《歌唱祖国》、《红旗飘飘》等,让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将这首歌曲教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美好。

同时,也可以推荐一些与祖国有关的音乐作品给他们听。

《祖国颂歌》教案设计

《祖国颂歌》教案设计

《祖国颂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深刻理解《祖国颂歌》的歌词内涵,感受歌曲中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欣赏、演唱歌曲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感受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祖国颂歌》的音频、视频及歌词。

2.教学道具:国旗、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图案,讲解国旗的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祖国的知识。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祖国颂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歌词解析1.教师逐句解读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四、歌曲演唱1.教师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2.学生分组演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演唱《祖国颂歌》,回顾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师提问:歌曲中表达了哪些爱国情怀?二、歌曲背后的故事1.教师介绍《祖国颂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歌曲背后的故事。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祖国颂歌》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四、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爱国情怀对我们的启示。

2.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演唱《祖国颂歌》,回顾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师提问:歌曲中表达了哪些爱国情怀?二、歌曲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创作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歌曲演唱比赛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

2.教师担任评委,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评分。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演唱《祖国颂歌》,还深刻理解了歌曲背后的爱国情怀,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范文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范文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范文教案范文: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课题: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祖国颂歌》,了解该曲目的音乐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歌的敬意。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用音乐语言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祖国颂歌》的音乐特点和背景。

2. 学习并演唱《祖国颂歌》。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2. 《祖国颂歌》的音频。

教学过程:导入:1. 播放《祖国颂歌》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到该曲目的庄严和激昂。

2. 引导学生回忆起听过这首歌的情景和感受。

呈现:1. 向学生介绍《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该曲目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内容。

2. 通过欣赏该曲目,向学生展示其音乐特点,如曲调悠扬、节奏鲜明等。

3. 向学生讲解《祖国颂歌》的歌词,并重点描述歌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活动:1. 分发《祖国颂歌》的歌词,并让学生一起阅读和学习。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让每个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不同部分,并进行合声。

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准确把握曲调。

3. 每个小组轮流演唱自己练习的部分,并合成全曲演唱。

4. 带领学生一起合唱全曲。

总结:1.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他们的表现。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祖国颂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鼓励学生用音乐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祖国颂歌》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和对国歌的理解。

2. 要求学生用音乐语言编写一段旋律,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他具有祖国情怀的音乐作品,如《东方红》等,并进行分享和欣赏。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歌和民族音乐,拓宽音乐鉴赏的范围。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祖国颂歌》的音乐鉴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歌的敬意。

通过分组合唱,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写作和创作的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祖国颂歌教案

祖国颂歌教案

祖国颂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祖国颂歌的歌词和旋律;
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
2.祖国颂歌的歌词和旋律;
3.学生合唱祖国颂歌;
4.学生自由发挥,表现祖国颂歌。

三、教学过程
1. 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
1.教师简要介绍祖国颂歌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来源和意义;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感受。

2. 祖国颂歌的歌词和旋律
1.教师播放祖国颂歌的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思;
3.教师教唱祖国颂歌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唱。

3. 学生合唱祖国颂歌
1.教师分配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2.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祖国颂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让学生在全班面前合唱祖国颂歌。

4. 学生自由发挥,表现祖国颂歌
1.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各种方式表现祖国颂歌,如舞蹈、朗诵、画画等;
2.让学生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表演。

四、教学评价
1.学生的合唱表现;
2.学生的自由发挥表现;
3.学生对祖国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现,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2.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2、音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3、音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4、音乐欣赏:《xx》
5、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教学目标: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
1、钢琴、视听音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音乐光盘、电脑等音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片资料:全山石《娄山关》,群众歌曲类大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首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
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

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

这首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

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5、欣赏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

并请同学们学习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以歌声抒发赞美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会之后,用卡拉ok形式来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师:这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

作于1961年。

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

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家乡好、解放军好及解放区好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

歌曲为一段体,六声徽调式。

民歌风格)。

6、欣赏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祝酒歌》,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

并请同学们随着《祝酒歌》录音,小声地唱一唱,体验歌曲表达的胜利和喜悦之情。

请同学们尝试用卡拉ok形式演唱《祝酒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学生歌唱的才能与乐趣。

(教师: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

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

其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又有新疆、西藏的民歌词,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

在词曲中还运用了不少戏曲、曲艺的手法。

这样确实能体现亿万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

此歌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7、布置课后作业。

教材p213页拓展与研究第五题,使学生们对本节的标题—祖国颂歌,有更深刻地理解。

8、本节课堂小结。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祝酒歌》,学生在欢快、热情的音乐声中下课,走出教室)。

高中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二
教学目标:
二、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载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三、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教学内容:
一、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二、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四、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五、对比欣赏《xx》与《饮酒歌》
教材分析:
一、《我和我的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