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溶液单元测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溶液》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溶液》附答案

溶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2016·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 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2. (2016·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浓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现有四份该物质的溶液:①20℃的饱和溶液;②20℃的不饱和溶液;③60℃的饱和溶液;④60℃的不饱和溶液。

下列关于这四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不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如下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蔗糖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关系是()5.实验室中有四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各100 g。

为了进行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①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②加入10 g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且全部溶解;④加入10g 水,混合均匀。

四种方法处理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6. (2016·呼和浩特)小朋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7.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Cu-64,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溶液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蒸馏水C.碘酒D.汽水3.一瓶100mL20%的NaCl溶液倒出10 mL后余下的溶液与最初的溶液相比()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B.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变小了C.溶质的质量变少了D.B和C都正确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中可能含有多物质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7.实验室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 溶液()A.95 gB.10 gC.50 gD.100 g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③④⑤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C.把溶液降温至 0 ℃有固体溶质析出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A.减少50倍B.增加50倍C.不变D.减少5倍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6.5%B.30%C.25%D.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A.滤纸破了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15.可以作为溶质的()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16.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是()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增加溶剂17.现有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 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 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18.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 温度高低B 溶质、溶剂的量C 溶剂种类D 溶质种类19.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20.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 B.硫酸铜 C.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 D.食用加碘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溶液的浓度通常用哪种单位表示?A. 摩尔质量B. 摩尔浓度C. 质量分数D. 体积分数答案:B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A.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B. 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C. 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D. 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比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电解质?A. 氯化钠B. 硫酸C. 酒精D. 氢氧化钠答案:C4. 溶液的均一性指的是:A.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在空间上是均匀的B.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在时间上是均匀的C.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均匀的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在于:A. 温度B. 压力C. 溶质的量D. 溶剂的量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

答案:溶解2.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这称为________。

答案:饱和度3. 溶液的均一性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搅拌4. 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该溶液称为________。

答案:饱和溶液5. 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________来测定。

答案:pH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溶液的稳定性?请简要说明。

答案:溶液的稳定性指的是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其组成和性质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特性。

稳定性好的溶液即使经过长时间放置,其溶质和溶剂也不会分离。

2. 请解释什么是溶液的溶质和溶剂,并举例说明。

答案: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通常量较少;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量较多。

例如,在盐水溶液中,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3. 什么是电解质?请举例说明。

答案: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它们在溶液中能分解成带电的离子。

例如,氯化钠(NaCl)在水中溶解时会分解成Na+和Cl-离子,是一种电解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60分)两局部。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 35.5 : 65第Ⅰ卷(选择题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溶化3、在试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参加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4、燥热的夏天,小林翻开冰箱,从4℃的贮存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觉晶体消逝了。

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时m溶液肯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变更属于化学变更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外表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场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状况下,发觉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削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变更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依次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9、用50g 98%的浓H 24 配制成20%的稀H 24 ,需加水的质量为( )A . 145gB .195gC .196gD .245g10、向一接近饱和的3溶液中,渐渐参加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更规律的是( )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志向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 、50℃时84g ,、60℃时90g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解析)(5)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1.(0分)[ID:13360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B.食盐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C.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增加食盐的溶解的质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0分)[ID:13360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如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X水水水双氧水Y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二氧化锰A.①B.③C.②③D.②④3.(0分)[ID:133600]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蒸发溶剂B.降低温度C.加入硝酸钠固体D.升高温度4.(0分)[ID:13358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5.(0分)[ID:13357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15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65g溶液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6.(0分)[ID:13357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C.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D.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7.(0分)[ID:13357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3.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食盐、②纯碱、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⑥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不正确的是()A.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B.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250g水C.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5.下列常见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析出晶体后,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成为不饱和溶液B.质量百分比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升温或蒸发溶剂都能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D.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7.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

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滤出食盐。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1/ 9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恰好饱和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9.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3℃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将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D.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1.下表列出了20 ℃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冰块B.纯碱C.蔗糖D.酒精2.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A.A B.B C.C D.D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A.铜B.石墨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溶液一定是溶质和水组成的②冰放到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③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是液体或气体④溶液可以有颜色,也可以是无色的液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铜固体B.食盐C.食用油D.豆浆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7.从10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中取出10g,对所取出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含溶质为原溶液中的1/10B.所含溶剂为原溶液中的1/10C.溶液质量为原溶液的1/10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原溶液的1/108.如图甲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乙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丙所示关系的是()A.A B.B C.C D.D9.把30 克质量分数为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克,取出稀释后溶液20 克,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5%B.6%C.3%D.7.5%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12.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AB.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降低温度C.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B>A=CD.t1℃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13.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D.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14.某学生俯视量取25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再仰视读数是8mL,倒掉的水是()A.大于17mL B.等于17mL C.小于17mL D.无法确定15.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下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固体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B.硝酸钾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稀盐酸的溶质是盐酸C.溶液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B.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C.改变温度,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6.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一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D.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油污﹣去污原理不同7.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应继续注入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土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9.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料酒 B.食醋 C.花生 D.鸡精10.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测试溶液单元测试题一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50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l:35.5 Zn :65第Ⅰ卷(选择题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D.看颜色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9、用50g 98%的浓H2SO4 配制成20%的稀H2SO4 ,需加水的质量为()A.145g B.195g C.196g D.245g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

右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Y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2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①10 2 12②10 3 13③10 4 13.6④10 5 1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3、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14、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1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7、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 g。

在该温度下,将25 g 氯化钾固体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 B.28.6% C.33.3% D.50%18、.佛山市三水健力宝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

“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瓶塞。

“魔水”会自动喷出。

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

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19、图1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20、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0C---300C)如下表所示: 00C 100C 200C 300C NaCI(g) 35.7 35.8 36.0 36.3 Na 2CO 3·10H 2O(g) 7.0 12.5 21.5 38.8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 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OOg 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0C 降至O 0C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O 0C --300C 之间 ④欲从含有少量NaCI 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二、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4分)21、(2分)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

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

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22、(4分)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

据图回答:(1)P 点的含义是 。

(2)t 2℃时3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写“能”或“不能”)。

(3)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A .c >a =bB .a =b >cC .a >b >cD .b >a >c23、(5分)下图是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固体质量溶质质量分数0 时间 溶质质量分数 0 溶质质量分数0 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 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A A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 B 一定量水中加入浓 硫 酸 C 加热蒸发稀盐酸 D 0 浓硫酸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A B C D E(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进行的操作是(2)D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10 mL、100 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

24、将下列各操作名称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每个序号只填写一次4分):①搅拌②蒸发③过滤④加热(1)由饱和的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2)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4)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为使热量迅速散发。

25、(1)对于硝酸钾固体来说,若将其不饱和溶液转变为其饱和溶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6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的质量④NaCl的质量分数⑤60℃时NaCl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右图是固体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4分)(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在T l℃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10g/100g水(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当温度由T3—T2时,甲溶液由A—B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由饱和一不饱和”或“由不饱和一饱和”)(3)当温度由T2—T1时,甲溶液由B—C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3分)27、(6温度℃25 50 95溶解度g 0. 17 0.95 6.8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

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将所得滤液,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28、(5分)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时放热),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29、(5分)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