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实例中,属于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抖落雨具上的雨水B.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上安全带C.跳远时,先助跑再起跳D.锤子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石头上撞击几下2.正在向右运动的物体,受到反向的摩擦力,在减速运动,现再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则物体()A.立即停下来 B.由于惯性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C.摩擦力大小不变 D.摩擦力方向改变3.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4.如图所示,荷兰球员范佩西飞身鱼跃将球顶进球门,在此过程中()A.球相对于球门是静止的 B.范佩西落地滑行中不受摩擦力C.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球离开人体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5.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静止 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 D.突然开动6.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B. C. D.7.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体育比赛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头球攻门,球受到惯性的作用奔向球门B.用力拉弓,弓弯曲得很厉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水对皮划艇的力大于皮划艇对水的力D.电视转播百米赛时,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是因为跑道相对屏幕后退得快8.理想实验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
以下物理规律的得出符合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A.欧姆定律 B.阿基米德原理 C.光的反射定律 D.牛顿第一定律9.可以断定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A.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 B.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C.将石块沿斜向上方向抛出 D.电梯从静止状态加速上升10.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的地方B.位于起跳点前面的地方C.与起跳点重合的地方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成正比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4.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速度B.力C.加速度D.位移5.一辆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恒定的B.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变化的C.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是变化的D.速度是变化的,加速度是恒定的6.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A.车上的人随着车子向前移动B.扔出去的物体会落地C.刹车后车上的人向前倾斜D.高速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会产生惯性力7.下列哪个物理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A.力B.功C.动量D.能量8.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动力学的研究范畴[]A.力的作用B.物体的形状C.运动的轨迹D.加速度的大小1.为什么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撤去外力后物体仍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3分)答: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2.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有哪些?(6分)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引起物体状态改变的物理量。
力的作用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等。
3.什么是惯性?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6分)答: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有哪些?(6分)答: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接触面不光滑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作用有阻碍物体运动、使物体停止运动、使物体转动等。
5.什么情况下钢丝绳对起重机吊着的货物的拉力最大?(3分)答: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6.如果摩擦全部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3分)答:一切都在地球上滑动,而且永远这样运动下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运动和力1.当你坐在游乐场的转椅上,转椅快速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你看到的周围景物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50秒内通过了500米的路程,因此它在前20秒内的速度是10米/秒。
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图9-1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
正确的是F和G两个力垂直。
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在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在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5.图9-2表示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
则两者的速度关系是:V甲<V乙。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受到的力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
7.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
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10.59秒。
8.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米/秒的是: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9.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30分钟。
在第一个10分钟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千米,在第二个10分钟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0千米,在第三个10分钟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也是10千米。
那么汽车在这30分钟内的运动是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10.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突然启动、车速太快、紧急刹车等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1.在图9-3中,不能保持平衡状态的物体是CD。
12.关于二力平衡,错误的说法是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不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13.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以河岸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游船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14.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m/s,正常人步行速度约为1.2m/s,大型远程客机的速度约为250m/s。
15.在4s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5m/s,10s内通过的路程是50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越小其惯性越大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C.田径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被踢出后才具有惯性3.一个氢气球在拉线断开后,斜向右上方匀速直线飞行,则这一过程中氢气球( )A.不受力 B.受力但不平衡C.受平衡力 D.只受斜向上的力4.如图2所示,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C.推力一定大于重力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5.2019·邵阳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36.2018·内江如图4所示,A、B、C三个石块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石块B所受合力不为零B.石块B受到石块A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C.石块B受到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石块B对石块C的压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考点4 摩擦力7.2019·赤峰如图5所示情景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图58.2019·巴中如图6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为10 N的物体在F=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我国选手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由静止出发,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难度的1620度旋转,获得金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她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B.她离开轨道末端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她的惯性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D.她运动到最高点时仍具有惯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结合图可知,在汽车紧急刹车时,系安全带可以()A.增大因汽车加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B.减小因汽车高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C.减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D.减小汽车加速行驶时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3.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戴防滑手套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4.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A.F2与G是一对平衡力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B.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D.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非平衡力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A受到的推力F和桌面对A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A对B的推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不受摩擦力C.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D.所有的摩擦力都和压力成正比8.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忽略桌面对b的摩擦及空气的影响。
(完整版)运动和力知识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八章运动和力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人教版下册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三)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
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2.近年常德市建成了一批足球特色学校。
在足球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减速运动时,足球的惯性大小不变B.用头顶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摩擦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减速运动是因为球受到了草坪对它的摩擦力3.如图,“和谐号”高铁从十堰东站缓缓驶出前往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增大了B.列车加速前进时,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和谐号”高铁外形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对地面压力提高行驶稳定性4.小华在操场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
若小华的自重为G,则()A.f1=f2>G B.f1=f2<G C.f1=f2=G D.f1>G>f25.图是运动员跳水的情景,下列关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12A .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B .其施力物体是地球C .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D .可以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6.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粗糙程度,测量滑块的运动距离,探究“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下列做法能获得结论的是( ) A .坚持不懈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B .改进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C .调整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D .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7.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B .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C .用力将实心球掷出D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 .垫上滚木搬运重物B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C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 .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9.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D .足球离脚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12. 10.下图中的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掷出后的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11.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的是()A.正在腾空而起的火箭B.自由竖直下落的石子C.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惯性C.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没有惯性13.为响应“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号召,我们常骑自行车出行。
(完整)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 12 道,每道7 分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A.奔驰的骏马B.漂浮的热气球C.树枝上的小鸟D.缓慢进站的动车答案: D解题思路: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在上图中,动车的质量最大,惯性最大,故 D 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惯性的大小2.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利用了惯性,下列事例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小轿车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B.河里嬉水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把身上水抖掉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D.洗衣机的甩干桶高速转动时可以把湿衣服甩干答案: A解题思路: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不是利用惯性,故 A 选项正确。
B 选项中利用了水珠的惯性;C 选项中利用了铁饼的惯性;D 选项中利用了水珠的惯性;在这三个例子中,惯性帮助了我们,即我们是利用了惯性。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惯性的利用与防范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力也越大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题思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 C 选项错误;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一定是静止,故B选项错误;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受力情况没有必然关系,若物体不受力,也可以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选项错误;若物体是运动的并且不受力,则不可能静止,只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4.在一个无限长的光滑平板车上,有两个物体和(已知),如图所示。
它们随着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车遇到障碍物而停止运动,则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A.和间距离缩小B.和间距离增大C.和间距离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 C解题思路:两木块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者的速度相同;因为平板车是光滑的,故物体与平板车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若车遇到障碍物停止后,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会保持与原来一样的速度一直匀速运动下去(长木板无限长),两物块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2道,每道7分)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A.奔驰的骏马B.漂浮的热气球C.树枝上的小鸟D.缓慢进站的动车答案:D解题思路: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在上图中,动车的质量最大,惯性最大,故D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惯性的大小2.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利用了惯性,下列事例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小轿车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B.河里嬉水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把身上水抖掉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D.洗衣机的甩干桶高速转动时可以把湿衣服甩干答案:A解题思路: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不是利用惯性,故A选项正确。
B选项中利用了水珠的惯性;C选项中利用了铁饼的惯性;D选项中利用了水珠的惯性;在这三个例子中,惯性帮助了我们,即我们是利用了惯性。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惯性的利用与防范3.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力也越大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题思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选项错误;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一定是静止,故B选项错误;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受力情况没有必然关系,若物体不受力,也可以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选项错误;若物体是运动的并且不受力,则不可能静止,只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4.在一个无限长的光滑平板车上,有两个物体和(已知),如图所示。
它们随着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车遇到障碍物而停止运动,则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 )A.和间距离缩小B.和间距离增大C.和间距离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解题思路:两木块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三者的速度相同;因为平板车是光滑的,故物体与平板车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若车遇到障碍物停止后,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会保持与原来一样的速度一直匀速运动下去(长木板无限长),两物块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改变。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答案:C解题思路: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并不确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一位置,故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该选项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
该选项错误。
C:饮料瓶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则说明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该选项正确。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则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慢慢停下来。
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力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题思路:A: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互的,属于相互作用力。
该选项错误。
B:这两个力都作用在A物体上,并且A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这两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故这两个力应该是平衡力。
该选项错误。
C: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互的,属于相互作用力,该选项正确。
D: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自身重力G、A物体对它的压力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且处于平衡状态,说明这三个力相互平衡,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跟(G+)是平衡力。
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互作用力的判断7.如图所示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对此他提出以下见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答案:D解题思路:A: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原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根据二力平衡可得,物体的重力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可得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该选项错误。
B: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互的,属于相互作用力。
该选项错误。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向右绳的拉力及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该选项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两个因素都没有发生变化,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该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8.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
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B.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用滚动代蘀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D.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具有惯性,当惯性消失,滑板就停下来答案:C解题思路:A: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板对地的压力大小等于板和人的总重力,不会因为重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
该选项错误。
B: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互的,因此是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
该选项错误。
C:正确。
D: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不会消失。
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减小摩擦的方法9.如图所示,某人匀速向上缓慢地舀起一杯水,水和杯的总重约为4N,下列关于玻璃杯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等于4N,方向竖直向上B.滑动摩擦力,大于4N,方向竖直向上C.静摩擦力,等于4N,方向竖直向上D.静摩擦力,大于4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C解题思路:把杯子和水看作一个整体,手拿杯子匀速上升过程中,手与杯子之间是保持相对静止的,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且杯子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杯子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杯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水和杯的总重,为4N。
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10.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答案:A解题思路:A:木块与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二者之间没有摩擦力。
该选项正确。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等其它因素皆无关。
该选项错误。
C: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互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该选项错误。
D:接触面光滑,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摩擦力;小车停止后,木块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会倾倒。
该选项错误。
(若接触面是粗糙的,小车停止后,木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但木块底部与小车接触会产生摩擦力,很快停止运动,而木块上部会继续向前运动,因此会向右倾倒。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摩擦力有无的判断11.某同学用力F按住一质量为m的木块,使其始终静止在竖直墙面上。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F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容易处于静止B.木块始终处于静止,是因为压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墙面越粗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木块的质量越大,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答案:D解题思路:木块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木块受到了两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与静摩擦力;人对物块的力F与墙对物块的压力。
压力只是为产生摩擦力提供了条件,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静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始终相等,重力越大,则静摩擦力越大,故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C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12.下图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A、B、C三种情况中,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且有相对运动趋势,受到的力都为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全部正确。
D选项中,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冲上斜面,与斜面之间产生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应该是沿斜面向下,该选项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二、填空题(共1道,每道16分)13.如图所示,把重5N的木块A用2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方向向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
现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使木块沿墙壁匀速上滑,则墙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N,方向向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
答案:5, 上, 5, 下解题思路:第一种情况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下图:静摩擦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5N,方向向上。
第二种情况下,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下图: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相对于墙面是向上运动的,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且与(f+G)是平衡力,即10N=5N+f,故f=5N。
试题难度:知识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