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造型指令(ISDX)详解
PROE设计教材-isdx

三、 實例演練
繪製如下圖的洗衣精瓶子。 Pro/E House .tw 2002/2/17
互動式曲面設計模組(Interactive Surface Design Extension)
四、 繪製過程
將 jpg 圖檔載入
繪製半圓參考線
繪製本體(ISDX)
3D 曲線 2D 曲線
Curve On Surface
三種曲線間部 份可以轉換
曲線切線方向控制
1. 直接在切線上 按滑鼠右鍵, 可以改變控制 點的切線方向
軟點(Soft point)鎖定方式控制
2. 也可以點選: 曲線 > 編輯 > 相切 >類型
1. 直接在軟點上 按滑鼠右鍵, 可以控制鎖點 的方式
繪製把手(ISDX)
切除部分本體
連接把手及本體(ISDX)
Pro/E House .tw 2002/2/17
互動式曲面設計模組(Interactive Surface Design Extension)
繪製瓶口
繪製底部
結合各曲面
倒圓角
鏡射幾何
五、 操作步驟:
5. 更換切線方向。
3 2
1
4. 在切線上 按右鍵, 選擇法向
5. 選擇 Front 平面為法 向參考
6. 建立曲面。 3
1 7. 完成後點選
五、 切除部份本體 1. 使用曲面截剪(trim)功能,繪製一條雲形線(spline),切除部份本體。
2. 同上一步驟切部下部。
Pro/E House .tw 2002/2/17
6. 建立釋放(Free)曲線。(只要建立三個控制點即可,且都以 Alt 鍵鎖點) 1 2 3
7. 點選建立曲面指令,選擇 1234 為邊界曲線,56 為內部曲線。
proe命令的讲解

一拉伸特征的创建鼠标的使用旋转:按下鼠标中键并移动鼠标;平移:shift键+拖动鼠标中键;快速缩放:滚动滚轮;翻转:ctrl+按下鼠标中键,鼠标左右移动。
鼠标左键:用于选择图元、命令等操作。
鼠标中键:用于结束命令的操作,另外直接滚动鼠标中键的滚轮可以缩放草绘视图,按住鼠标中键不放拖动鼠标可以平移草绘视图。
鼠标右键:用于重复命令、弹出快捷菜单、打开特征属性等。
一、命令的作用:拉伸是定义三维几何的一种方法,通过将二维截面延伸到垂直于草绘平面的指定距离处来实现。
实例一根据下图所示的尺寸作出物体的实体造型二、作图步骤1、单击“新建”按钮。
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零件”,“子类型”为“实体”。
文件名称自定,将“使用缺省模板”前的勾去掉。
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
2、点击“拉伸”工具,弹出如下图如示的操控面板。
3、单击“放置”按钮,单击“定义”按钮。
在弹出的草绘对话框中选择“草绘平面”为“FRONT”平面,“参照平面”和“参照方向”使用默认的平面。
4、单击“草绘”按钮,绘制如下图所示草绘图形。
(注意所添加的约束)5、单击,完成草绘图形。
在拉伸面板中的。
单击。
6、单击“拉伸”工具,在面板中单击“放置“按钮,单击“定义”按钮,草绘平面“TOP”,参照平面使用默认的。
单击“草绘”按钮。
绘制如下图所示的二维截面7绘制一条中心线8将刚才所绘制的图形选中再单击镜像然后选择刚才绘制的中心线。
得到以下图形7、9单击,完成草绘图形。
在拉伸面板中输入拉伸的深度值为8。
单击。
8、单击“拉伸”工具,在面板中单击“放置“按钮,单击“定义”按钮,草绘平面“FRONT”,参照平面使用默认的。
单击“草绘”按钮。
绘制如下图所示的二维截面9、单击,完成草绘图形。
在拉伸面板中选择对称拉伸,拉伸长度为60,并且选择去除材料。
单击。
10、单击“拉伸”工具,在面板中单击“放置“按钮,单击“定义”按钮,草绘平面“TOP”,参照平面使用默认的。
PROE造型工具

启动造型在顶部菜单条中,单击“插入”(Insert)>“造型”(Style),启动“造型”。
也可单击菜单栏中的。
“造型”(Styling)菜单添加到菜单条中,且在Pro/ENGINEER 窗口的顶部和侧面各添加一个“造型”工具栏。
显示浏览窗口<<>>组合键在“造型”操作中,可使用以下组合键:另请参阅关于造型特征启用ALT 键显示浏览窗口<<>>关于造型特征“造型”是Pro/ENGINEER 中的设计环境,可以方便而迅速地创建自由形式的曲线和曲面,并能将多个元素组合成超级特征。
“造型”特征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特征,因为它们可以包含无限数量的曲线和曲面。
新“造型”用户界面提供了两种建模环境的精华- 它是一个功能齐全、直观的建模环境,也是Pro/ENGINEER 的特征。
用户可创建真正的自由“造型”特征并使用参数化和相关的Pro/E 功能。
“造型”特征非常灵活;它们有其自己的内部父子关系,并可与其它Pro/ENGINEER 特征具有关系。
使用“造型”可完成以下所有任务:•在单视图和多视图环境中工作。
多视图环境功能在Pro/ENGINEER 中功能非常强大;可同时显示四个模型视图并能在其中操作。
•在零件级创建曲线和曲面。
•创建简单特征或多元素超级特征。
•创建“曲面上的曲线”(COS),这是一种位于曲面上的特殊类型的曲线。
•从不必被修剪成拐角的边界创建曲面。
•编辑特征中的单个几何图元或图元组合。
•创建“造型”特征的内部父/子关系。
•创建“造型”特征和模型特征间的父/子关系。
“造型”环境包括以下元素:•顶部菜单条上的“造型”(Styling)菜单- 包含创建和修改曲线和曲面的“造型”命令主集。
•“编辑”(Edit)、“视图”(View)、“分析”(Analysis)和“信息”(Info)菜单中的“造型”命令- 如用于撤消和重做“造型”曲线操作、进入“解决”模式、显示曲率图,以及设置“造型”优先选项(曲面网格,曲线质量)等命令。
Proe ISDX曲线使用全集

ISDX曲线使用全集ISDX模块的功能:1。
构建2D或3D曲线2。
配合锁点功能定义曲线端点所参考的对象3。
打断或连接曲线4。
构建投影曲线或在曲面上构建曲线5。
以相切或曲率连续在曲面上延伸曲线6。
构建独立或参考破衣特征的自由曲面,所参考的边界不需要端点相接7。
设置曲线端点或曲面边界以相切或曲率连续方式顺接参考对象8。
构建具有内部父子关系的对象以定义造型特征9。
在造型特征与破衣特征建立参数关系10。
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造型特征功能。
11。
具有独立的内部更新功能12。
配合逆向工程构建自由曲面ISDX的造型曲线与破衣的基准曲线有何差别ISDX模块有曲线的构建功能,用户可以构建3种造型曲线,它们分别是自由曲线(FREE)在平面上的曲线(PLANR)与在平面上的曲线(COS)。
所构建的曲线不会有任何尺寸标注,也就是说,用户无法通过修改尺寸改变曲线,但可以与其它破衣特征,曲线作参数性连接,因此只要修改所附着的特征尺寸,造型特征也会自动更新。
ISDX的曲线构建方式,类似基准曲线的通过点(Thru Points)功能,只不过前者可以在空间任何一点定义曲线通过的点,而通过点(Thru Points)必须选取对象,才能定义曲线。
在编缉曲线造型上,前者具有更大的自由度ISDX造型曲面与破衣的构建的曲面有何差别ISDX所定义的造型曲面类似破衣的边界曲面,它必须以4条边界定义曲面,所构建的特征以Style符号图标显示在Model Tree中。
所使用的边界并没有选取方向性的问题,而且边界只要相交便可(不必端点相接),若需要可加入多条内部曲线帮助定义造型曲面。
ISDX界面介绍:命令介绍:各种快捷菜单:绘图区按右键点选对象按右键以右键选Soft Point或FIX POINT以右键选黄色切线以四个窗口进行模型显示:点选如下图标:系统会默认查看:(default)(top) (front) (right) 4个不同方法查看,供我们操作。
ProE3.0曲面设计实例教程09 ISDX曲面的创建和编辑

9.5 曲面的裁剪
实例6 创建如图9 31所示曲面 实例6:创建如图9-31所示曲面
图9-31 实例曲面
具体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略)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9.6 ISDX曲面的参数化 ISDX曲面的参数化
9.6.1 造型特征内部参数化
1.自由平面曲线的造型参数化 2.利用软点的造型参数化
9.9.1
多变曲面与修饰造型
常用的方法有曲面相交法 COS曲线 常用的方法有曲面相交法和COS曲线法。 曲面相交法和 曲线法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9.9.1.1
曲面相交法
实例10 创建如图9 33所示曲面。 实例10:创建如图9-33所示曲面。 10: 所示曲面
图9-33 实例曲面
具体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略)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9.1 创建ISDX边界曲面特征 创建ISDX边界曲面特征
实例1 创建如图9 所示边界曲面。 实例1:创建如图9-1所示边界曲面。
图9-1 实例模型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具体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
(1)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造型” (2)执行“编辑”|“造型”命令,或单击“造型工具” 执行“编辑”|“造型 命令,或单击“造型工具” 按钮 ,图9 - 2 。
可设置3种连接类型, 几何连接 相切连接 可设置3种连接类型,即几何连接、相切连接 连接、 曲率连接 和曲率连接 实例5 创建如图9 30所示的曲面连接。 实例5:创建如图9-30所示的曲面连接。 所示的曲面连接
具体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略)
图9-30 实例曲面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proe

洗发水瓶造型
合并所有曲面并实体化
洗发水瓶造型
投影草绘曲线
洗发水瓶造型
扫面切割,然后镜像
洗发水瓶造型
螺旋扫描切割。造型完成
QQ模型造型
工具
旋转
扫描混合
可变剖面 扫描
QQ模型造型
用旋转曲面命令做出身体,并倒圆角
旋转草 绘 倒圆角
QQ模型造型
草绘可变剖面扫面用直线
草绘一条扫 描轨迹线
四、参数化建模
单击菜单“工具”——参数,即可打开参数对话框,使用该对话框 可添加或编辑一些参数。
四、参数化建模
1.参数的组成 (1)名称:参数的名称和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参数,是引用参数的依 据。注意:不区分大小写,参数名不能包含如下非法字符:!、”、 @和#等。 (2)类型:指定参数的类型 a)整数:整型数据 b)实数:实数型数据 c)字符型:字符型数据 d)是否:布尔型数据。 (3)数值:为参数设置一个初始值,该值可以在随后的设计中修改 (4)指定:选中该复选框可以使参数在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可见
上拉出现四个选项
双选曲面变 红
曲面编辑命令
加厚
单击选 择曲面
曲面编辑命令
延伸
双选曲面 边界变红
曲面编辑命令
曲面倒圆角
选择面
要倒角 的地方
曲面编辑命令
曲面自由形状编辑
划分网格
编辑网格 曲面 生成的曲面
三、实例演示
洗法水瓶 QQ模型 汽车坐椅 变速箱壳体 Top-down鼠标建模
曲面的 实体的
Proe绘图基本操作命令

四、基准特征1基准平面4.1.1创建偏移基准平面1单击“基准平面按钮”2 显示平面中的所有基准平面3 选中目标平面4输入偏移距离选择方向即可4.1.2创建具有角度的基准平面(创建具有一定角度的基准平面,需要指定参照平面所穿过的旋转轴和需要旋转的基准平面,实体的直边和基准轴都可以作为旋转轴)1 显示所有基准平面与基准轴2 单击“基准平面”命令3 选择旋转轴(直线或基准轴)4 按住ctrl的同时单击左键复选基准平面5输入角度确定即可4.1.3创建过一直线与曲面相切的基准平面1显示所有基准平面2 选择“基准平面”3单击左键选择实体的曲面4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放置”选项卡当中单击“下拉”按钮,选择“相切”选项(点击那一行之后才会出现“下拉”菜单)5按住ctrl的同时复选相应的实体边线确定便可4.1.4根据参照调整临时平面显示轮廓的大小(可调整基准平面显示轮廓的大小,使其在视觉上与零件,特征,曲面,边,轴,或半径相吻合)1显示模型中的所有基准平面2选中临时平面3在绘图区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编辑定义”命令4在“基准平面”对话框中选择“显示”选项卡5选中“调整轮廓”复选框6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参照”选项,将基准平面的大小调整为选定参照的大小7单击模型选择相应的参照平面8返回“基准平面”对话框。
点击确定即可预选基准平面(为了节省设计时间,可在绘图区中选择下列任意参照组合,单击“创建平面”按钮,定义完全约束的基准平面,该创建方式允许读者快速定义基准平面而不必使用“基准平面”对话框)首先是需要点击“基准平面”命令2基准轴如同基准平面一样,基准轴也可以用做特征创建的参照,基准轴对于创造基准平面,同轴放置类项目(同轴孔)和创建轴向阵列等特征特别有用创建基准轴的参照条件有以下4点1穿过:表示基准轴延伸通过选定点参照2垂直:放置于指定参照的基准轴3相切:放置于选定参照相切的基准轴4中心:通过选定平面、圆边、或曲线的中心且垂直于选定曲线或边所在平面方向放置基准轴4.2.1通过圆柱边创建(通过圆柱面等具有旋转中心的实体特征的回转中心来创建基准轴)1显示模型中的基准轴2单击“基准轴”工具3单击左键选择目标圆柱表面4确定4.2.2过两点创建基准轴1显示所有基准轴2显示所有点3点击“基准轴”命令4单击选取第一个基准点按住ctrl同时复选另一个基准点5确定4.2.3通过选取两个非平行平面的交线来创建基准轴1显示所有基准轴2选择“基准轴”命令3选取目标实体的一侧面,按住ctrl的同时复选相交的另一平面4确定4.2.4法向平面创建选取一个平面,使用两个偏移参照创建垂直于曲面的基准轴1显示所有基准轴2选择“基准轴”命令3选取模型一平面来放置基准轴4接受系统默认的参照“法向”选项5单击左键激活“偏移参照”收集器6选取模型的一侧面,按住 crtl 选择模型的另一表面,对偏移值进行修改7确定4.2.5穿过边线创建(通过选取实体特征的边线创建基准轴)1.显示所有基准轴2.单击“基准轴”命令3.选中目标直线4.确定4.2.6草绘轴点(当你绘制如六棱柱的时候,其本身是没有中心轴的不过利用草绘模块当中的轴点命令也可以创建中心轴,不过轴点命令生成的基准轴特征并不是独立的特征,而是属于拉伸特征的)1.显示所有基准轴2.展开所有模型树3.选中相应的拉伸项,右键选择“编辑定义”命令,进入“草绘”模式之后,选择“草绘”菜单下的“轴点”命令,4、在六边形的中心单击左键放置轴点5、确定4.2.7 系统自动产生的基准轴有些基准轴在创建特征的过程中随创建的特征自动长生的,比如创建旋转特征的孔时拉伸创建的圆柱这样的系统都是会自动生成基准轴3、基准点(基准点)(草绘基准点)(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域基准点)4.3.1通过曲线的边创建“比率”、“实数”点(“比率”偏移比率是一个分数,由基准点到选定点之间的距离比上曲线或边的总长度而得,可输入0—1之间的任何值,“实数”是该基准点位于曲线或者实体边上的实际长度)1、显示所有基准点2、单击基准点命令3、选择第一点作为参考点,之后在目标特征上点击将要绘制的基准点,之后点击“比率”后面的“下拉”按钮,选择“实数”或者“比率”点4可以通过点击“下一端点”,改变参照点的起始位置5、确定4.3.2在特征的中心处绘制点(可以在圆形或者椭圆形、基准曲线或边的中心创建基准点)1显示所有基准点2单击“基准点”命令3点击圆柱的边线3在“基准点”对话框中“放置”选项卡中单击“在。
ISDX 造型曲面设计二

曲面的建立
四邊圍面 三邊圍面 內部曲線
曲面連接的處理 曲面連接的應用
對稱型 多曲面連接
曲面的再生 曲面連接
銜接 相切連續 曲率連續
曲面的裁剪 曲面的刪除 骨架建模技巧 旋轉復制﹑陣列技巧
1
1. 曲面的建立
曲面的建立可采用 四邊圍面 或 三邊圍面 三邊圍面﹐不過﹐站在曲面質量的 角度﹐4 邊圍面的曲面質量會較高。若必須使用 3 邊圍面時﹐應特別 注意曲面質量。 建立曲面是點圖形按鈕 ﹐接下來必須按住 Ctrl 逐一選取 3 條或 4 條曲線或實體邊作為邊界曲線 (Boundary)﹐并且﹐可選取額外的 “內部曲線” (Internal) 以控制曲面造型。
在選取曲面后﹐使用鍵盤上的 Delete 鍵。 執行下拉式菜單 Edit > Delete 。 系統會詢問﹕
當欲刪除的曲面已被其他曲線﹑曲面等對象所參照﹐即存在父子關 系﹐則系統會有警示并詢問子項應如何處理。
15
曲面練習
16
曲面練習
17
修改 曲面造 型
18
19
20
8. 骨架建模技巧
在 “貫聯式設計” (Top-Down Design) 過程中﹐會搭配 “骨架模 型” (Skeleton Model) 進行組件設計。其中﹐ “骨架模型” 之建構扮演 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通常是由 “基准曲線” ( ) 所組成﹔不過﹐除此 之外﹐尚可利用 “基准點” ( )﹑曲面等待征。 所以﹐在建構造型特征的同時﹐搭配骨架模型之觀念﹐借由基准曲 線﹑基准點﹑基准軸﹑曲面等參考特征來規划設計約束﹐造型特征直接 捕捉到這些參考特征。在圖示 “容器” 模型中﹐先使用基准曲線規划 容器范圍﹐接著建立造型曲線表現容器造型并捕捉至基准曲線與基准點 上。 基准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
第 4 章 造型命令详解
wwiinnxxooss1111--0011--2288 在平面曲线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平面曲线——径向路径平面曲线,这种曲线就是通过在曲 线上选择一个点,系统自动通过该点作曲线的法向平面并可以在平面上创建平面曲线,如图 4-7 所示。这种曲线的创建在构造曲面的内部构造线时非常有用,创建步骤如下。 (1) 切换曲面类型为“平面”。 (2) 单击展开参照选项组。 (3) 单击选项组中的“参照”文本框,然后在需要创建径向路径平面的曲线上单击。 (4) 系统自动创建一个径向曲线的法向平面。 (5) 在法向平面上绘制曲线。
图 4-9
图 4-10
编辑前的画面如图 4-11 所示。编辑后的画面如图 4-12 所示。
无维网IceFai原创作品
按比例更新
图 4-11
不按比例更新
图 4-12 138
第 4 章 造型命令详解
wwiinnxxoos4s. C11O1S1-曲-00线11--2288 单击创建曲线图标,然后选中 COS 单选按钮,在曲面上选取点便可以直接在曲面上创建 COS 线。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软点是以正方形显示的。要创建封闭的曲线,在确定最后一点 时按住 Shift 键并单击第一个端点即可,如图 4-13 所示。
技巧 使用点坐标定位法可以在造型中更精确地定位点,在一些对尺寸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 下可以考虑使用。
141
wwiinnxxooss1111--0011--2288
图 4-21
除了可以定义曲线内部点的位置外,还可以给曲线的端点设定一个约束条件,比如在和曲 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设定曲线和已有的曲线为相切、曲率连续等,所有端点连接的约束都可 以通过单击连接标识线的右键快捷菜单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 4-22 所示。
无维网IceFai原创作品
图 4-22
在有的场合,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曲线和连接,可能需要知道曲线的内部曲率变化,这时 可以使用曲线的曲率分析来得到,但为了能即时地在调整过程中有动态显示,需要给曲线加上 一个动态的曲率分析。要达到这个目的,只需替曲线进行一个曲率分析并保存起来便可。也可 以直接在造型中选定曲线,然后单击曲率分析的图标,系统就会自动创建一个保存好的曲率分 析特征,方便进行曲线的动态编辑,如图 4-23 所示。
第 4 章 造型命令详解
图 4-18
10. 自基准创建曲线 本命令实际上是根据已有的曲线重新拟合出一条曲线,拟合的精度可以修改,低精度则减 少原来曲线的插值点以得到更光滑的曲线,但相应的和原曲线的偏差就加大了,如图 4-19 所示。 高精度则增加构成曲线的插值点,和原曲线的重合度更高并且可编辑性更高,但因为增加了插 值点,编辑曲线的时候就比较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曲线了,如图 4-20 所示。
图 4-26 143
wwiinnxxooss11选按11中住--0空操0白纵11或柄--2操的28纵端8柄点的移线动可鼠以标移可动以曲 绕线操和纵缩柄放的框轴。旋转曲线。
按住缩放框的边或是边中点处的箭头可以单向缩放曲线。 按住缩放框的顶点可以多向缩放曲线。 也可以通过操控板来选择操纵的方式,如图 4-27 所示。
wwiinnxxooss1111--0011--2288
4.1 曲线的创建
在创建曲线之前,先介绍一下造型曲线的构成要素和特点。在造型曲线中,曲线由三部分 组成和确定:端点、内部点和端点切线,如图 4-1 所示。
图 4-1
无维网IceFai原创作品 技 巧
对于造型中的曲线,更多的内部点就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化且更容易表达形状,但内部 点越多,曲线的光滑度(质量)越差。在满足形状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采用少的内部点来 进行造型曲线的绘制。
无维网Ice图F4a-5 i原创作品
1. 自由曲线 自由曲线的创建方法比较灵活,可以通过选取任意点来构成曲线,可以通过按住 Shift 键 的方法来捕捉软点或是固定点。 2. 平面曲线 创建平面曲线首先要指定一个用来创建曲线的平面,选定的平面默认以网格表示(可以通过 “造型”→“优先选择”命令关掉网格),如图 4-6 所示。切换曲线类型为“平面”,然后就可 以通过在平面上选择多个点来创建曲线。也可以在“偏移”下拉列表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创建从 参考平面偏移一定距离的平面曲线。
wwiinnxxooss1111--0011--2288
4 第 章
造型命令详解
无维网IceFai原创作品 By 无维网 IceFai(黄光辉、冰大) 造型作为一个自由而强大的造型工具,可以说是 Pro/ENGINEER 这几 个版本以来最成功的造型指令的引入。它通过本身特殊的造型环境给予 了用户在造型上的极大便利,自由而强大的图元约束方式让它在表达一 些概念性形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跟踪草绘功能的引入,更是使根据 图片造型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动态拖动变形的功能让用户 对曲面的控制更为直观和自由。
无维网Ice图F4a-3 i原创作品
技巧 在一些对曲线变化情况和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控制点的编辑方式。
在造型中,有丰富的曲线创建方法,下面先来介绍基本的曲线创建方法。 曲线都是通过选择多个点进行连接而成的,在造型中,点又分为三种类型,如图 4-4 所示。
图 4-4 135
wwiinnxxooss1111--0011--2288 自由点:没有任何约束可以任意调整的点,以实心点表示。 软点:部分约束的点,如曲面上、曲线上的点,在曲线和边上时以空心圆表示,在曲 面和基准面上时以正方形表示,软点可以在父几何上自由滑动。 固定点:完全约束的点,不能移动,如曲线交点等,以交叉线表示。 软点和固定点都是约束点,约束点的捕捉方法都是按住 Shift 键把光标移动到想捕捉的点 附近,然后单击鼠标便可以捕捉到。甚至正在创建的曲线的端点也可以捕捉到。 技巧 在 Wildfire 3.0 及更新的版本中,通过捕捉正在创建的曲线的端点可以创建封闭而连续 的曲线。 如图 4-5 所示,可以看到在造型中有三种曲线类型:自由、平面和 COS(曲面上曲线)。从 字面上不难理解这三种曲面的异同。
图 4-23
142
第 4 章 造型命令详解
wwiinnxxooss技111巧1--0011--2288
在根据很多原始点(比如抄数点)创建曲线的时候,通常需要取舍或允许某些点偏差, 这个时候打开动态分析有利于方便创建顺滑的曲线。
1. 曲线的分段和合并 在造型中,一条曲线可以在插值点处进行打断处理,如图 4-24 所示。
技巧 通过径向平面的辅助,可以很方便地在造型环境下创建曲面的内部构造线。 选中“按比例更新”复选框,如图 4-10 所示。按比例更新的曲线允许曲线上的自由点比照 软点移动。在曲线编辑过程中,曲线按比例保持其形状。没有按比例更新的曲线,在编辑过程 中只在软点处改变形状。
13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wiinnxxooss1111--0011--2288
图 4-16
8. 曲面 ISO 线 通过“自曲面创建”的方法来创建曲面的 ISO 线,这在创建曲面和曲面之间过渡的时候非
无维网IceFai原创作品 常有用。 命令位置:“造型”→“自曲面创建”。 选择命令后在曲面上单击一下,系统便会自动创建出一条曲面的 ISO 线,可以在操控板上 选择曲面的类型(自由或 COS),按住左键可以在曲面上拖动曲线,也可以在“设置”选项组中 直接输入比例值,按住 Ctrl 键的同时单击左键便可以切换 ISO 线的方向(U、V 方向切换),如 图 4-17 所示。
图 4-27
上面是直观的拖放式复制方法,如果想按照某一数值进行移动或缩放,可以使用操控板上 的“选项”和“曲线的移动和旋转”两个选项来进行直接数值的输入,从而控制移动和缩放比 例,如图 4-28 所示。
134
wwiinnxxooss1111--0011--2288
第 4 章 造型命令详解
图 4-2
在造型中,可以在编辑插值点和控制点两种方式中选择一个来编辑曲线,如图 4-3 所示。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点,编辑插值点的方式比较自由和直观,但是在插值点比较多的时候,难以 得到高质量的曲线,在曲线切向方向不明显的时候难以判断曲线的凹凸情况。而使用控制点的 方法可以直观的看到曲线的凹凸情况,并且容易得到高质量的曲线。
图 4-24
而要合并两段曲线,则在进入其中一条曲线的编辑状态下选择两条曲线的公共端点,然后
无维网IceFai原创作品 在右键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命令来进行合并,如图 4-25 所示。
图 4-25
2. 曲线的复制和移动 在造型中,曲线的复制非常方便和灵活。基本操作方式和在弯曲特征下的一样。选择曲线 然后选择“编辑”→“复制”命令。复制的操纵界面如图 4-26 所示,主要分成两部分:操纵柄 (曲线的移动和旋转)、缩放框(单向和多向的比例缩放)。具体操作如下。
图无4-19 维网IceFai原创作图 4品-20
技巧 使用自基准创建曲线的方法,可以直接使用一些输入曲线,创建一条满足偏差要求的 更顺滑的曲线,尤其在一些通过抄数得到的原始曲线的场合下更为有用。
4.2 曲线的编辑
在造型中,曲线的编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插值点(或控制点)的位置编辑和端点的连接定 义。在插值点的编辑中,可以使用光标在图形界面中进行直接的拖动,也可以选择在控制面板 中的“点”操控板中通过输入点的坐标值来进行编辑。坐标值的输入方式有两种,默认是绝对 坐标值的输入方法,另一种则是相对坐标值,只要选中“相对”复选框就可以进行相对坐标值 移动,移动的值就是相对当前点的位置的变化,如图 4-21 所示。
入曲线。
图 4-14
6. COS 相交 还可以通过 COS 相交的方法通过曲面和曲面、曲面和基准面的交线来创建曲面的 COS 线, 如图 4-15 所示。
图 4-15 139
wwiinnxxoos7s. 1圆11和1-圆-0弧011--2288
在 Wildfire 3.0 中,可以创建一个标准的圆或圆弧,如图 4-16 所示。创建的方法比较直观, 读者自行尝试拖动和修改一下便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