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管裂孔疝12例报告
小儿食管裂孔疝

CT影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
滑动型: 1、半岁以前,非手术治疗为主:尽量竖立体位
或半坐位,喂养较粘稠食物,喂养后拍背;胃肠动 力药、抑酸药,加强胃动力,预防食管炎的发生;
2、半岁以前非手术治疗无效、半岁以后,手术 治疗为主 食管旁型和混合型: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①经胸入路手术:视野显露好,但创伤较大,且对心肺影响较 大,适应于食管裂孔开大显著,估计粘连较重,胃扭转以及疝 入右侧胸腔者,食管过短者更须采用此入路。 ②经腹入路手术:本术式侵袭小,恢复快,可同时检查腹腔内 脏器,处理消化道畸形,且幽门成形和胃底折叠术操作方便, 适应于低龄的食管裂孔疝者。 ③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因其手术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临床的欢迎,在美欧等国家腹腔镜食 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外 较常做的腹腔镜手术,但有上腹手术史者应作为相对禁忌证。
小儿食道裂孔疝
烟台毓璜顶医院普儿外科 苏海龙
胸腹裂孔疝又称Bochdalek孔疝(80%) 先天性膈疝 胸骨后疝又称Morgagni疝(3%)
食管裂孔疝(17%)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病因
先天性发育不全: 1. 膈肌右脚部分或全部缺失; 2. 膈食管裂孔宽大松弛;
定义
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 此孔称为食管裂孔。胃贲门部及食管腹段 或腹腔内脏经此裂孔及其旁突入胸腔,称 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s)。
2、当在胸腔内的胃发生排空不良时可发生潴 留性胃炎、溃疡、出血
3、胃扭转、梗阻、坏死
混合型:
合伴其他先天性畸形情 况
1.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2.偏头痛和周期性发作综合征 3.声门或气管异常 4.智力发育延缓
小儿也会发生食管裂孔疝吗?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来告诉你。

小儿也会发生食管裂孔疝吗?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来告诉你。
有一种先天性的就是,刚生下来就有疝,生下来,孩子就反奶,老是吐,吃点奶就吐,所以大人就得把这个孩子抱到身上,吃完奶就得抱着,得立起来,躺下来就反出来了,反奶严重。
这个小孩如果说刚生下来,反奶厉害的时候,就得当心有食管裂孔疝,这时候我们给他做个造影就能发现,或者做CT,还有一些小孩子,可能几岁的小孩子,十岁以内,如果说贲门这个地方有先天薄弱,也可以出现这个食管裂孔疝。
多数是有先天因素,有些是母亲体内,他已经形成了,有些就是说生下来,这个贲门裂孔这个地方是薄弱的,后天在早期就开始疝发生了,这个是肯定有先天性的薄弱的地方,有缺损,才会有疝发生。
食管裂孔疝疾病研究报告

食管裂孔疝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裂孔疝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外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病症体征:嗳气,发绀,烧灼性疼痛,食管反流症状,心悸疾病介绍:什么是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别名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属于消化内科疾病,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度无关,裂孔疝和返流性食管炎可同时也可分别存在,并区别此二者,对临床工作十分重要症状体征:食管裂孔疝有什么症状?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度无关。
滑动型裂孔疝患者常常没有症状;若有症状,往往是由于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小部分是由于疝的机械性影响。
食管旁裂孔疝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于机械性影响,患者可以耐受多年;混合型裂孔疝在两个方面都可以发生症状。
症状归纳起来有以下3 方面:1.胃食管反流症状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
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
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
此症状尤以滑动型裂孔疝多见。
2.并发症症状(1)出血: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
(2)反流性食管狭窄: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
(3)疝囊嵌顿:一般见于食管旁疝。
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
3.疝囊压迫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压迫食管时可感觉在胸骨后有食管停滞或吞咽困难。
化验检查:食管裂孔疝要做什么检查?由于食管裂孔疝相对少见,且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较困难,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年龄较大,肥胖,且症状与体位明显相关的可疑患者应予以重视,确诊需要借助一些器械检查。
先天性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12例的X线诊断

2方法 .
1 全作立位胸腹平 片和上 消化道造 影, 2例 8例
胃囊 宽 大液 平 。疝 囊 一 般 位 于 左 膈 上 , 可 位 于 双 膈 上 或 位 亦
因 年 龄 太 小 ( ~ 7天 ) 法 口服 , 用 鼻 插 管 法 , 1 无 采 即经 一 侧 鼻
现 呕 吐症 状 , 往 在 出 生 后 不 久 即 已 出 现 , 可 呈 喷 射 状 , 往 也 但
1 临床 资 料 本 组 1 . 2例 中 , 8例 , 4例 ; 生 儿 1 男 女 新 O
例 , 幼 儿 2例 , 于 出 生 后 第 1周 出 现 食 后 呕 吐症 状 , 婴 8例 呕 吐 物 为乳 汁 , 时 含 暗 红 色 血 丝 , 频 繁 呕 吐 继 发 返 流 性 食 有 系
管 炎 或胸 内 胃在 裂 孔 处 受 压 引起 血 液 回 流 障 碍 , 6 . ; 占 67 4
例 出现 呕 吐 症 状 较 迟 , 中 2 在 出 生 后 第 3 其 例 ~4周 出 现 , 2
例在 2 ~3个 月 出现 , 3 . 。症 状 轻 者 易 误 为 消 化 不 良 , 占 33 无 1例 发 热 。体 征 : 侧 胸 部 呼 吸 音 消 失 , 诊 呈 鼓 音 , 腔 患 叩 胸
部 分 主要 是 胃 , 时 也 包 括 部 分 大 小 肠 甚 至 部 分 肝 、 等 脏 有 脾
器 。 而先 天 性 短 食 管 型 食 管 裂 孔 疝 是 一 种 较 少 见 的 消 化 道 畸 形 , 食 管 先 天 变 异 的 一 种 , 要 发 生 在 新 生 儿 、 幼 儿 为 主 婴 中 , 要 临床 症 状 为 食 后 出 现 呕 吐 症 状 , 往 在 出生 后 不 久 主 往
麻醉科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专题报告病例分析(腹腔镜下小儿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麻醉管理)

麻醉科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腹腔镜下小儿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麻醉管理食管裂孔疝指胃的一部分或腹腔内脏器经食管裂孔疝及其旁入胸腔,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胃肠道症状,重者会影响肺和气管发育。
食管裂孔疝患儿心肺脏器多发育不良、营养差,加之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循环等系统生理影响。
因此腹腔镜下小儿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对麻醉管理要求极高。
1 .病历摘要患儿女,年龄4个月,体重7kg,因〃咳嗽3天〃于2016年9月28日入院。
咳剧时面色涨红,有咳吐1次,非喷射性,伴喉头痰鸣及进食后恶心,无喘息、气促、呼吸困难。
专科检查:咽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闻及中等痰鸣音;心音中等,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
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两肺下叶炎症,食管裂孔疝。
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裂孔疝。
诊断:食管裂孔疝、支气管肺炎。
经儿内科抗感染治疗后转入小儿外科,拟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
患儿入室后放在铺有恒温毯的手术床上,设置温度为37o C o连接监护仪,监测脉搏、SPo2、心电图心率(HR)142次∕min,SpO299%。
患儿术前留置胃肠减压管,诱导前充分抽吸胃肠减压管,并头高足低体位,静脉予阿托品0.01mg∕kg.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剂 2.5mg∕kg s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2μg∕kg,罗库滨俊注射液”>罗库漠镀注射液0.6mg∕kg,吸入8%七氟烷新鲜气流量5L∕min0诱导期间按压环状软骨,面罩辅助呼吸时使用低潮气量、低气道压手法,可视喉镜下插入3.5号带套囊的普通气管导管,深度12cm,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后固定导管,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呼吸模式为容量控制模式,设置参数:潮气量70mL呼吸频率25次/min、吸呼比1:2o 建立左模动脉监测有创血压,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术中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体温(肛温)、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02)、气道压力。
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体会(附104例报告)

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体会(附104例报告)严志龙;陈盛;洪莉;胡明;吴晔明【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hiatal hernia for children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104 children who suffered from hiatal hernia and underwent laparoscopic operation be -tween Jun.2002 and Dec.2016.The age ranged from 50 d to 10 years,the average was (4.0 ±1.5) years.Based on 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there were 25 cases of slide hernia ,42 cases of mixed hiatal hernia ,and 37 cases of paraesophageal her-nia.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ntrast was done to everybody for the diagnosis .Five-port method was used for Nissen-Rossetti,modified Thal repair of esophageal hiatus andfundoplication .Results:Al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without conversion to open pro-cedure.The diameter of the defect was from 3 to 5 cm.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110 ±20) min (range,90-150 min).Fiv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recurrence ,and 4 underwent laparoscopicrepair .Four patients with modified Thal repair suffered from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one hernia was sutured too tight and loosened in re-laparoscopy .The children took normal diet in 24 to 48 h after operation , the mean time was (28 ±4) h.The postoperativ e hospital stay was 5-7 d.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3 months to 13 years,and all well developed .Conclusions:Laparoscopic 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ediatric hiatal hernia .The operators must have better laparoscopicskill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is important for the choice of operative method and prognosis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儿童食管裂孔疝的治疗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16年12月为10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患儿50 d~10岁,平均(4.0±1.5)岁.按美国消化内镜学会分类:滑动性疝25例、混合性疝42例、食管旁疝37例,术前均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明确食管裂孔疝.采用5孔法施术,行Nissen-Rossetti、改良Thal法修补食管裂孔并进行胃底折叠.结果: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疝孔直径3~5 cm,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20)min;术后5例复发.其中4例再次通过腹腔镜进行修补.改良Thal法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4例,术后1例发生裂孔关闭过紧,再次腔镜下松解裂孔.本组术后24~48 h正常进食,平均(28±4)h;术后5~7 d出院.随访3个月~13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术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腔镜技术,术前患儿的评估对手术方法的选择与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9【总页数】4页(P692-695)【关键词】疝,食管裂孔;腹腔镜检查;胃底折叠术;儿童【作者】严志龙;陈盛;洪莉;胡明;吴晔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4儿童先天性食管裂孔发育异常在儿童外科中较常见,有时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观察李世宪;张宏伟;曹慧;殷易钰;邹华新;张腾飞;朱肖【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0例食管裂孔疝患儿,其中15例行开腹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开腹组),15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腹腔镜组较低,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对机体打击小,是安全、可行、创伤小、康复快的术式.【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02【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疝,食管裂孔;腹腔镜检查;剖腹术;儿童【作者】李世宪;张宏伟;曹慧;殷易钰;邹华新;张腾飞;朱肖【作者单位】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4小儿食管裂孔疝多为食管裂孔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导致小儿反复呕吐、反流误吸及肺炎,对于较大缺损的患儿,往往压迫胸腔脏器,因此对于内科保守效果欠佳的患儿,需外科手术矫正。
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小儿食管裂孔疝3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儿中男20例,女10例;8个月~3岁;本组患儿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呕吐、肺炎,长时间呕吐可有体重不增或营养不良;术前均予以碘油消化道造影,见贲门、部分胃底位于胸腔内,胃食管反流明显。
食管裂孔疝

疾病名:食管裂孔疝英文名:hiatus hernia缩写:别名:esophageal hiatal hernia;裂孔疝ICD号:Q40.1分类:呼吸科概述:食管穿过膈肌的通道称为食管裂孔。
腹腔食管、胃或肠的一部分通过食管裂孔突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
流行病学:1.小儿发病率 本病发病率特别是小儿目前无确切的统计数据。
过去一直认为欧洲较为常见,而北美洲少见,有明显的地区性,其发病率高达0.5%,但其中只有5%的患儿出现症状。
近年来国内、外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有了儿科专业X线医生,使本病确诊率逐年上升。
据中国医科大学报道,自1985年以来,食管裂孔疝的儿童患病率平均每年38例,是1984年的7倍。
可见本病在我国并非少见。
2.成人发病率 成年后,随着膈食管韧带退变、松弛,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有学者统计,该病发生率在40岁以下为9%,50岁以上达38%,70岁以上高达69%。
Postlethwait统计文献报道的4313例食管裂孔疝中女性占56.6%,男性占43.4%,而Hafter则报道男性略多。
另据Sutheland等报道,孕妇罹患本病的比率高于一般人,尤其妊娠后期3个月的孕妇发病率达21.7%。
病因:正常食管裂孔由左膈肌第1~4腰椎向前分为左右两翼,亦可起于左膈脚(第1~3腰椎前),犹如围绕颈而形成,裂孔纵径3~5cm,横径2cm(图1)。
在食管裂孔处有数层组织,如胸膜,纵隔脂肪、胸内筋膜、腹内筋膜等,将胸腔与腹腔分隔。
食管裂孔在反流中有重要作用,胃食管结合部周围膈食管裂孔的肌肉如同弹簧夹,其有节律地收缩与吸气运动同步。
食管裂孔周围肌肉收缩时向下牵拉食管并增加其弯曲角度,有助于食管下段关闭,从而防止了胃食管反流(图2)。
C D D C D D C D D C DD此外,胃食管结合部(从食管移行到胃的部分)在抗反流中亦有重要作用,该部位于膈肌下方邻近的腹腔内,通过食管下段(裂孔上下各1~2cm)环形肌纤维的张力性收缩、胸腹腔之间的压力差作用、膈肌脚的弹簧夹夹闭作用等,使其在静息状态下腔内压力既高于颈胸段食管,又高于其下的胃底部(大于胃内压力15~25cmH 2O),从而保持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食管裂孔疝12例报告
【摘要】目的讨论食管裂孔疝患儿的治疗。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例食管裂孔疝患儿为例,行经胸或腹修补手术。
8例患儿加作nissen术。
通过回顾分析治疗过程,并结合随访结果,就食管裂孔疝患儿的治疗进行总结。
结果手术成功治愈11例,死亡1例。
死亡患儿为3月零幼儿,出生时伴有多发畸形,死亡原因为术中循环障碍。
11例治愈出院的患儿,1例患儿因裂空大、膈肌发育差复发。
其余10例患儿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x线及钡餐复查结果显示,患儿的食管通过情况良好,无食管反流。
结论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对于小儿食管裂孔疝需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幼儿
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儿长期呕吐,从而引发患儿的影响不良,最终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1]。
我院1995~2012年共收治食管裂孔疝患儿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食管裂孔疝患儿,男患儿7例,女患儿5例。
年龄6月~6岁,其中:1岁以内3例,1~3岁7例,3岁以上患儿2例,平均年龄
2.6岁。
患儿临床表现:明显呕吐,呕吐物可见酸性食糜,有6例患儿伴黑便;5例患儿出现了较强的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气喘等。
所有患儿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
等情况。
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儿胸腔有一囊状阴影,部分患儿伴有气液平面。
钡餐结果表明:分别有7例和5例位于左侧胸腔和右侧胸腔。
其中,1例患儿在钡餐造影过程中,见食管下端扩张。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实行手术治疗。
其中:经腹修补7例,经胸修补5例。
手术采用游离下段食管,疝内容回纳腹腔,缝合修补裂孔,将胃底固定膈肌下数针。
有8例患儿因治疗需要,在常规手术的同时,还加作nissen手术。
1.3 随访 1例3月龄患儿因并发症,在术中死亡。
其余11例患儿治愈出院。
随访11例,随访1~5年,平均随访
2.5年。
随访主要了解患儿康复和并发症情况,并进行x线和钡餐检查。
2 结果
手术成功治愈11例,死亡1例。
死亡患儿为3月零幼儿,出生时伴有多发畸形,肝左右叶相差1倍;无脾脏。
死亡原因为术中循环障碍。
11例治愈出院的患儿,1例在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为裂空大、膈肌发育差。
其余10例患儿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未行nissen手术的4例患儿,在术后偶见烧心、呕吐和反酸等不良反应。
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后,1~3个月后症状消失。
行nissen术的患儿,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其中2例在术后1周内有轻微的呕吐或反酸症状,未采取针对治疗,1周后恢复。
x线及钡餐复查结果显示,患儿的食管通过情况良好,无食管反流。
3 讨论
虽然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较低,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
致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2]。
因此,及早的诊断与治疗对于维护患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如果出现了长期呕吐、有上呼吸道感染症以及营养不良的患儿需要尽早就医,以判断是否为食管裂孔疝。
在食管裂孔疝的确诊中,x线和钡餐是重要的检测手段。
在使用x线和钡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体位,以平卧位为宜,以更好的诊断。
就食管裂孔疝的治疗而言,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一般仅限于病情较轻的患儿。
事实上,由于食管裂孔疝的病程较长,往往家长在病情严重的时候才可能会送医就诊,因此保守治疗在食管裂孔疝的运用较少。
就本组资料而言,12例患儿均使用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经腹治疗和经胸治疗。
经腹治疗创伤较小,易于患者的恢复,但是对于合并短食管者,其手术视野较狭窄,从而给操作带来了困难。
经胸手术其视野较广,利于操作[3]。
但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容易出现呼吸道等并发症。
因此,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防反流是食管裂孔疝治疗的关键。
nissen术是防反流的重要措施。
从患儿治疗效果来看,8例加作nissen术的患儿,其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无明显的反流现象。
4例未作nissen术的患儿,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反流。
其中,1例患儿出现了复发,复发原因为食管裂空增大、膈肌发育差,经过有效治疗,最终治愈。
因此,在进行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游离食管的充分分离,并严格修补裂孔,以免复发[4~6]。
而从最终的治疗效果来看,加作
nissen术的患儿其防反流效果要优于未做nissen术的患儿,因此在食管裂孔疝患儿治疗中,如果病情需要,最好加作nissen术,从而有效预防反流的发生。
综合本研究而言,采取手术方式治疗食管裂孔疝患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了取得更优的疗效,还需要及早诊断,从而为患儿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宏琴,茅爱芳,秦桂萍.1例食管裂孔疝伴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08).
[2] 冯东朦. 婴幼儿食管裂孔疝x线诊断与临床探讨. 临床医学, 2006,(04).
[3] 王瑞端. 18例食管裂孔疝的诊治体会. 中国医药导报,2010,(03).
[4] 段贤伦,章鹏,商子寅,钟稳稳,祝宝丰,丁力. 经胸入路小儿食管裂孔疝14例外科治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04).
[5] 张刚,刘丽娟. 胃镜诊断食管裂孔疝价值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0,(12).
[6] 王贵宪,蔡斌,杨险峰.小儿食管裂孔疝15例报告.医师进修杂志,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