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作者: 日期: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建议书编制: 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9月19日目录二鯉...................................1」项目背景1 1.2余执八资源现状11.3项目实施条件11.4遵循的标准及规范2一余热回收方案设计22.1现有仆水加热流程图22.2改造方案22.3改造主要工作量42.4技改效果52.5改造投资及静态回收期5三节能环保效益分析 (5)3」节能效益53.2环保效益6B结论与建议 (6)一概述1.1项目背景林热电厂全年供应蒸汽。

山于外供蒸汽的凝结水回收比例较低,需要大量的除盐补充水,新厂补充除盐水的流量常年在100~150t/h,平均温度约为25°C,本方案将回收电厂发电后的大量循环水余热,用于加热锅炉补充除盐水,从而减少部分除氧器加热蒸汽耗量,节省的蒸汽可用于外送或发电。

充分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节能减排工作得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余热资源现状**热电循环冷却水总流量约为15000t/h,上下塔温度夏季为40/30C、冬季为30/20°C,最冷时下塔温度约为15~18°C。

循环冷却水余热若按照温差10°C提取,可回收的余热量为:△(?=4.1868MJ/1- °C x 15000tx 10 °C/3600s二174.4MW1.3项目实施条件蒸汽压力:0.5-0.8MPa(饱和蒸汽)除盐水补水平均温度:25°C预热除盐水温度:90°C (夏)/80°C (冬)除盐水量:100t/h循环水温度(冬季):30/20°C循环水温度(夏季):40/30C循环水量:15000t/h补水时间:该厂全年向外供应蒸汽,外供蒸汽量较为稳定,因蒸汽回收量较少,锅炉需全年补充除盐水,锅炉检修无详细讣划,坏了再修,故余热回收时间暂定为250天。

以电厂循环水为热源利用热泵区域供热的可行性分析

以电厂循环水为热源利用热泵区域供热的可行性分析

Practicabi li ty of di stri ct heati ng usi ng heat pumps wi th circul ati ng water of power plant as heat source
B y Ji Jie , Liu Keliang, Pei Gang and H e Wei
把循环水直接引至换热器 2, 经过换热器 2 冷 却后再由水泵升压送到冷却水池或凝汽器循环水 的进水管。如果循环水的出水压力足够, 可以省去 水泵 7 。大部分的循环水流经冷却塔, 其余部分流 经热泵系统的换热器 2, 这种方式对循环水而言是 一种并联方式 ( 称并联直流式) 。这种方式省去了 换热器 1, 不但简化了系统 , 还会提高热 泵的制热 系数 , 因为热泵热源温度比方式一要高。其不足之 处是换热器 2 的管外侧介质不再是封闭的循环水 , 可能会由于循环水中的污物沉积而导致换热效果 下降。 3 技术经济分析 现有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热用户相对稳定时多 采用热电联供的方式。对于容量较大的机组, 一般 采用抽汽供热的方 式, 供热蒸 汽一般都要经 过降
[ 3~ 5]
技术交流
105
1 凝汽器 9 膨胀阀
2 冷却塔 10 换热器 3
3 循环水池
4 循环水泵 1
5 换热器 1 6 换热器 2 7 循环水泵 2 8 压缩机 图 1 循环水系统与热泵的结合方式一 ( 串联耦合式 )
换热器 3、 膨胀阀、 换 热器 2 等组成了 热泵系统。 对于热泵而言, 换热 器 2 是实 现吸热功能的 蒸发 器, 换热器 3 相当于冷凝器。热泵系统和循环水系 统之间通过换热器 1 实现能量的交换 , 经换热器 3 加热升温后的热水就可以对外供应, 满足各种用户 对供暖和热水的需要了。但这种串联的结合方式 会使循环水的温度降得更低 , 从而影响机组的真空 度和功率。 热泵从循环水取热的第二种方式如图 2 所示。

城区某热电公司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区某热电公司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循环水供暖供暖可研报告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项目建设单位 (1)第三节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3)第四节可研报告编制范围 (4)第五节可研报告结论 (5)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7)第一节某城区概况 (7)第二节项目提出背景 (9)第三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11)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15)第一节建设地点............................................第二节建设条件............................................第四章热负荷分析 (21)第一节供热现状......................................... 2 1第二节热负荷分析 (21)第三节设计热负荷 (24)第五章供热热源 (25)第六章工程改造技术方案 (28)第一节供热介质与设计参数的确定 (28)第二节供热机组改造方案 (29)第三节热力管网改造方案 (35)第四节土建工程 (39)第五节电气工程 (42)第六节热网微机监控系统 (44)第七节供热系统与设备选型 (46)第七章环境保护 (51)第一节分析依据及标准 (51)第二节环境保护 (52)第八章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 (61)第一节用能标准与节能规范 (61)第二节节能设计原则 (63)第三节低温循环水供热节能量计算 (63)第四节节能措施综述 (67)第五节节能管理分析 (70)第六节节能综合评价 (74)第九章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75)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 (78)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计划 (81)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84)第一节投资估算 (84)第二节财务评价 (86)第十三章工程招标 (89)第一节招投标基本原则 (89)第二节招标................................................ 9 0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92)附图、附表目录一、附图1、某城区源能热电西厂区平面布臵图(Z-01)2、热负荷分布及管线平面布臵图(Z-02)3、原则性热力系统图(J-01)4、首站设备平面布臵图(J-02)二、附表附表-01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0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0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0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要素成本法)附表-04-1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附表-0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0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0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08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0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0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11资产负债表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某城区某热电公司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改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某城区某热电公司三、项目拟建地点某城区某热电公司现有厂区内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省级工程咨询院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等级:甲级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项目建设单位一、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某城区某热电公司投资建设。

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低位废热回收利用可行性报告

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低位废热回收利用可行性报告

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废热回收利用可行性分析1电厂循环冷却水分析任楼煤矿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组绝大多数是凝汽式。

汽轮机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做功,它的热力循环中必须存在冷端,即蒸汽动力循环中汽温最低的点位。

对凝汽式机组来说,蒸汽经汽轮机全部叶轮做功后,成为乏汽,排至排汽缸,进入汽机冷端——凝汽器,乏汽温度25~45℃。

在凝汽器这个非接触式冷却器中,乏汽经管壁传热至循环冷却水,释放凝结潜热,变成凝结水后被重返锅炉。

凝汽式机组的主要热损失是冷端损失,所失掉的热量超过了汽机用于做功的热能。

因排汽凝结所造成的单位蒸汽流量的热损失(一般为2303kJ/kg。

如:对6MW机组,蒸汽量20t/h,凝汽失热,折合标准煤1.57t/h)对热机生产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保证汽机冷端功效的是流经凝汽器吸收乏汽凝结潜热的循环冷却水。

任楼矿电厂采用冷却塔来冷却循环水,冷却水携带的余热经冷却塔释放到大气,冷却后的循环水再送入凝汽器冷却乏汽,这是所谓的“冷却塔冷却”,或称“二次循环冷却”问题。

发电机组不停止运行,循环冷却水则一刻不停地将大量余热弃置于环境,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明显的环境热影响。

火电厂的燃料燃烧总发热量中只有35%左右转变为电能,而60%以上的热能主要通过锅炉烟囱和汽轮机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失散到环境中。

相比之下,循环冷却水携带走的废热量又占其中绝大部分。

而由于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低(冬季20~35℃,夏季25~45℃),属于50℃以下的低品位热源,采用常规手段对其回收利用的效率较低,所以长期以来对这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由此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

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这部分能量加以回收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2低热回收方案可行性分析2.1低热回收技术2.1.1回收方法及其优势由于电厂循环冷却水所携带的废热是一种低品位能源,因而直接利用的范围及效率都非常低。

而热泵技术可以提高低品位能量的品位,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利用效率。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厂循环水系统的余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可行性。

首先,介绍了循环水系统在电厂中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了余热利用的潜在价值和技术方案。

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和经济效益评估。

1. 引言电厂是能源的主要生产和供给单位,循环水系统是电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循环水系统产生的大量余热通常被浪费掉,对环境造成了额外的负荷。

因此,利用循环水系统中的余热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2. 循环水系统的重要性与问题循环水系统是电厂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主要能源产生方式中的关键环节。

它通过循环输送和供应冷却水来降低设备温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然而,循环水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大量能量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余热利用来解决。

3. 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潜在价值和技术方案循环水系统中的余热潜在价值巨大。

通过合理的余热利用,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研究表明,循环水余热可以用于供暖、制冷和发电等多种用途。

利用余热供暖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供暖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利用余热制冷可以减少电厂采用传统制冷设备的能耗。

利用余热发电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技术方案上,循环水余热利用可以采用导热油循环系统、蒸汽轮机发电系统、热泵系统等方式。

这些技术方案已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4. 实施建议和经济效益评估为了实现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可行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收集和利用余热。

其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电厂进行余热利用。

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准确评估循环水余热利用的投资回报率。

经济效益评估是评估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能耗节约、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可以综合评估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经济效益。

电厂余热供暖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选1篇

电厂余热供暖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选1篇

电厂余热供暖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电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这些余热,将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研究电厂余热供暖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厂余热供暖的原理及优势1. 原理:电厂余热供暖是指利用电厂产生的废热进行供暖的一种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热交换器将电厂冷却水加热后再用于供暖。

2. 优势:与传统的燃煤、燃气等供暖方式相比,电厂余热供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节能环保:电厂余热供暖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稳定性高:电厂余热供暖不受天气影响,可以保证供暖的稳定性。

(3)成本低廉:由于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因此电厂余热供暖的成本比传统的供暖方式要低廉得多。

三、电厂余热供暖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1. 技术难点:电厂余热供暖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如何提高热效率和保证供暖质量。

具体来说,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2)如何保证供暖温度的稳定性;(3)如何解决管道腐蚀等问题。

2.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技术难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采用高效的换热器,如板式换热器、螺旋管换热器等;(2)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供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3)采用防腐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护。

四、电厂余热供暖的应用前景及建议1. 应用前景:随着我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余热供暖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电厂余热供暖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供暖方式。

2. 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厂余热供暖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对电厂余热供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2)鼓励企业和政府合作开展电厂余热供暖项目;(3)加强对电厂余热供暖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一、内容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节能减排手段。

循环水余热是指在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水、蒸汽和废水等废热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废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电厂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换热器换热、蒸发器蒸发、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首先换热器换热是一种常见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换热器将循环水中的高温水与低温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余热的回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受到水质、流量等因素的影响,换热效率有限。

其次蒸发器蒸发是一种通过蒸发循环水中的潜热来实现余热回收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循环水的潜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但设备成本较高,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再次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是两种新型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法,它们分别利用地下或空气中的恒定温度来加热循环水。

这两种方法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环保性能好等优点,但由于设备成本较高,目前尚处于推广阶段。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各种余热利用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方案,以期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A. 循环水余热利用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厂作为发电的重要基地,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某某县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2月1日目录概述 (2)1.企业的描述 (5)2.工艺现状和相关的能耗情况 (5)3.建议的项目 (6)4.期望的能耗 (9)5.投资估算 (10)6.预计运行费用 (11)7.预计节能效益 (11)8.节能效果验证 (12)9.存在的设备供货商 (12)10.存在的设备安装承包商 (13)11.技术经济分析12.主要设备材料清单1、概述1.1县城及企业概况某某县隶属山东省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西南部,东接胶南,西连莒县,南与日照接壤,北与诸城相邻.某某县热电厂位于城区的西北部,厂区东靠解放路,西临沿河路.该厂始建于一九六八年, 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最大供热能力90t/h.职工45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人。

原为小型火力发电厂.自一九八三年后改建为热电厂.厂内在一九八五年建成规模为2×20t/h锅炉+2×150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为了适应外部热负荷逐渐增加的要求,该厂在九三年又进行了扩建,扩建机组的容量为2×35t/h锅炉+1×C6-3.43/0.981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并于一九九六年建成投产.某某县热电厂通过不断地发展,逐渐成为某某县基础性行业和县城的唯一的热源厂,承担着城区30余家工业用户用汽和部分居民的采暖用汽供应。

该厂坚持国家的产业政策,以让“政府放心,用户满意“为目标,积极发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优势,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增加能源供应,减轻环境污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8年全厂实现销售收入4067万元,利税558万元,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先进企业和十佳明星企业。

1996-1998年生产经营情况表见表-1表-12、存在问题2.1热电厂存在问题某某县热电厂的外供蒸汽基本上全部为工业用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份采用热电厂蒸汽的工业用户由于生产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停产、转产,造成了热电厂的外供蒸汽量逐渐下降,原有2×1500KW的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就基本上能够满足外部负荷的需要, C6-3.43/0.981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基本上处于纯凝汽状态运行,系统效率较低,发电煤耗较高,严重影响了热电厂的经济效益.2.2县城居民采暖存在问题近几年来,某某县城的城市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居民的居住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的单位仍沿独立的分散小锅炉进行供热的方式,这种方式供热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2.2.1单锅炉吨位都很小,一在4t/h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建议书
编制: 朱明峰
审核:
批准: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2013年9月19日
目录
一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余热资源现状 (1)
1.3项目实施条件 (1)
1.4遵循的标准及规范 (2)
二余热回收方案设计 (3)
2.1现有补水加热流程图 (3)
2.2改造方案 (3)
2.3改造主要工作量 (5)
2.4技改效果 (6)
2.5改造投资及静态回收期 (6)
三节能环保效益分析 (7)
3.1节能效益 (7)
3.2环保效益 (7)
四结论与建议 (7)
一概述
1.1项目背景
**热电厂全年供应蒸汽。

由于外供蒸汽的凝结水回收比例较低,需要大量的除盐补充水,新厂补充除盐水的流量常年在100~150t/h,平均温度约为25℃,本方案将回收电厂发电后的大量循环水余热,用于加热锅炉补充除盐水,从而减少部分除氧器加热蒸汽耗量,节省的蒸汽可用于外送或发电。

充分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节能减排工作得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余热资源现状
**热电循环冷却水总流量约为15000t/h,上下塔温度夏季为40/30℃、冬季为30/20℃,最冷时下塔温度约为15~18℃。

循环冷却水余热若按照温差10℃提取,可回收的余热量为:ΔQ =4.1868MJ/t·℃×15000t×10℃/3600s=174.4MW
1.3项目实施条件
蒸汽压力:0.5-0.8MPa(饱和蒸汽)
除盐水补水平均温度:25℃
预热除盐水温度:90℃(夏)/80℃(冬)
除盐水量:100t/h
循环水温度(冬季):30/20℃
循环水温度(夏季):40/30℃
循环水量:15000t/h
补水时间:该厂全年向外供应蒸汽,外供蒸汽量较为稳定,因蒸汽回收量较少,锅炉需全年补充除盐水,锅炉检修无详细计划,坏了再修,故余热回收时间暂定为250天。

1.4遵循的标准及规范
本热泵系统报告的编制主要遵循以下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及设计手册,并满足与该项目有关的各项设计参数。

(1)《制冷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2)《通风及空调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3)《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6)《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7)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及相关要求。

二余热回收方案设计
2.1现有补水加热流程图
2.2改造方案
在厂内建设1台余热回收机组,用于回收循环水余热。

余热回收工况:100t/h 除盐水全部通过1台余热回收机组进行预热,从25℃加热至90℃(夏)/80℃(冬)。

为充分利用循环水余热,降低蒸汽消耗,增加一台换热器,在除盐水进入热泵前先通过换热器与循环水换热,温度提升到30℃。

余热回收机组性能参数
除盐水补水总流量m3/h 100
余热水总流量m3/h 315
流量m3/h 100 除盐水
入口℃30
流程图如下:
2.3改造主要工作量
机房及机组配置:机房位于冷却塔附近,配1台6.98MW 机组。

热泵放置在室内,机组外形尺寸6900×2400×4200(mm),占地空间12m(L)×5m (W)×7m(H),机组周围各预留1米空间。

机组长度方向预留拔管空间(可对着窗户、大门等能打开或是拆卸的地方),另外要考虑到水泵、管路、凝水回收装置等的空间,建议在15m×8m×7m的空间内放置。

配电需要380V×3PH ×50Hz电源即可。

余热水管道系统:余热水需求量为315m³,在冷却塔上塔的水管上接支管进入机房,在机房内设置余热水循环泵,供2台,一用一备;
蒸汽管道系统:将1.0MPa的蒸汽管道引入机房,在机房内通过降温减压阀,将蒸汽变成0.5MPa,以满足机组的使用要求,凝结水收集在凝水箱内,通过水泵将凝结水汇入除盐水系统,凝结水水泵2台,一用一备,凝结水箱1台;
除盐水管道系统:将一二期和三四期除盐水管道汇总后引入机房,为了满足
除氧器的使用压力要求,需要校核除盐水泵性能是否满足改造要求。

2.4技改效果
本方案总计消耗蒸汽6.2t/h,回收循环水余热2.93MW,总制热能力达6.98MW(夏)/6.68MW(冬)。

电厂原有此部分加热需使用10.25t/h蒸汽,应用热回收技术后,可减少4.05t/h除氧器加热蒸汽的使用量。

2.5改造投资及静态回收期
热电厂余热回收时间按250天计算,全年节省蒸汽量约为24300t。

热电厂外供蒸汽价格按120元/t计算,全年节约蒸汽收益为291万元。

余热回收设备投资
三节能环保效益分析
3.1节能效益
本项目通过回收冷却循环水余热用于加热锅炉补水,将余热废热充分的利用,可以减少电厂除氧器加热蒸汽的使用量,增加能源的利用率,节能效益显著。

3.2环保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对于**热电厂可以收到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

详见下表。

本项目技术指标
四结论与建议
本工程回收余热效果明显,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属于国家支持节能项目。

本方案实施后可充分利用电厂的余热,对于**热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建议尽快实施该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