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怀疑医院感染暴发 时采样。 布点要求:内外及4角布点位置距墙1m;采样高 度距地面0.8—1.5M。 试剂: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 注意:暴露后的平皿上方禁止操作,防止污染!
9
非洁净区域空气采样
10
非洁净区域空气采样
布点方法:
谢谢聆听!!!
53
检测方法:采取更换药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 菌器械保存液,在无菌条件下吸取消毒液不少 于1.0ml加入含9ml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30
31
卫生标准值
使用中的消毒剂: 使用中灭菌用的消毒液:≤0cfu/ml (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 ≤10cfu/ml,不得检出致病 性微生物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 生物
3
采样原则
4
采样注意事项
个人准备:清洁工作服或消毒手术衣、戴口罩 帽子、清洁手或戴手套
用品准备:培养皿、试管、棉签、注射器、规 格板 ;胶布、打火机、酒精灯、标签或记号 笔、检验报告单、清洁治疗盘(可提前一天做 好准备)。
时间: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时间
5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前首先做好个人准备:穿清洁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清 洁双手。
电子监测:电子监测病房水池的使用率。
34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方法:依从率(%)=手卫 生实际执行次数/手卫生时机数×100.
手卫生正确率(%)计算方法:手卫生合格次 数/手卫生实际执行次数×100。 注:手卫生实际执行次数:包括洗手、洗手+
手消毒、使用手消剂。 手卫生时机数:指被观察者洗手时机的次数,
医院的感染检测【PPT课件】

《医院的感染检测规范》
1. 检测的管理与要求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检测与通报制 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 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 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检测控制质量 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2.医院感染检测的终极目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质 量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由此所造成的损失。
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病发率资料, 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检测中发现问题报 告医院感染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结果和分 析建议,有关人员利用结果预防和控制感染, 否则检测工作并没有结束。
没有反馈的检测是不完整的检测
6.目标性监测
一、目标性监测是目前医院感染监测发展的一个方向,而目标的确定 是要根据全面综合性监测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选 择,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具体 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 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检测。 ①、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病房监测 ②、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③、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 ④、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⑤、职业暴露的监测 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
16.空气样本的结果判断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 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 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 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 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 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院感监测的采样方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器械等。
二、采样时间院感监测的采样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普通来说,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时间点进行采样:1. 术前采样: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采样,以了解手术前是否存在院感风险。
2. 术中采样:在手术过程中对手术环境进行采样,以了解手术环境的清洁程度。
3. 术后采样: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采样,以了解手术后是否存在院感风险。
4. 定期采样:定期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设备和人员进行采样,以了解院感的整体情况。
三、采样位置院感监测的采样位置应根据监测目的进行选择。
常见的采样位置包括:1. 患者体表:可以选择患者的皮肤、黏膜等部位进行采样,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2. 医疗设备:可以选择各种医疗设备的表面进行采样,以了解设备的清洁程度。
3. 手术室环境:可以选择手术室内的空气、地面、墙壁等进行采样,以了解手术室的清洁程度。
4. 医护人员:可以选择医护人员的手部、口腔等进行采样,以了解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
四、采样器械院感监测的采样器械应根据采样位置和监测目的进行选择。
常见的采样器械包括:1. 棉签:用于患者体表和医护人员的采样,可以擦拭相应部位后将棉签放入采样容器中。
2. 培养皿:用于采集空气样本或者设备表面样本,将培养皿打开并置于采样位置,一定时间后关闭培养皿,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
3. 采样刷:用于采集设备表面样本,将采样刷擦拭在设备表面后放入采样容器中。
4. 采样袋:用于采集患者体表样本,将采样袋打开,将患者体表样本放入采样袋中,然后将采样袋密封。
五、采样操作院感监测的采样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采样操作包括:1. 洗手:在进行采样前,采样人员应进行手部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背景介绍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旨在及时发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样本,从而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二、常用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空气采样方法空气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空气中微生物浓度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悬浮粒子采样法和沉积粒子采样法。
悬浮粒子采样法: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悬浮粒子,常用的采样器有空气质量采样器和分散式采样器。
沉积粒子采样法:使用沉积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沉积粒子,常用的采样器有沉积板采样器和沉积盒采样器。
2. 表面采样方法表面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各种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刷子采样法和拭子采样法。
刷子采样法:使用消毒刷或者拭子对表面进行刷取,将刷子或者拭子放入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匀后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拭子采样法:使用消毒拭子对表面进行拭取,将拭子放入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匀后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3. 液体采样方法液体采样是监测医疗机构内液体样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液体采样方法有血液采样法、尿液采样法和呼吸道分泌物采样法。
血液采样法:使用无菌针头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将血样放入无菌试管中,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尿液采样法:使用无菌采集容器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将尿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呼吸道分泌物采样法:使用无菌吸引器或者无菌拭子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将样本放入无菌容器中,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4. 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是通过检测医疗机构内人员、设备和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评估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风险。
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手部皮肤采样法和空调系统过滤器采样法。
手部皮肤采样法:使用无菌拭子对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进行拭取,将拭子放入含有缓冲液的容器中,摇匀后进行培养或者份子生物学检测。
院感标本的采集 PPT课件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 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 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类型
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及病人与病人、 病人与工作人员间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 引起的感染。
物表采样
环境类 范围 别
空cfu 物体表 医护人
结果判定/ml气 面cfu/ 员cfu
ml
/ml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 ≤200 ≤5
≤5
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无
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房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500 ≤10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工作活 动前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²,设一条对角线,在对角 线上取三点,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 央5点,其中4角是布点位置距离墙壁1m。
试剂: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
操作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 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 为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 板旁,暴露五分钟,盖好盖子立即送检, 布置平板时应由内向外,收取平板时有 外向内,密封平板,送检存放条件为2— 8°c,24小时内送检。
院感监测是医院进行预防与治疗的 安全保障,也是我们自我保护的一种 有力的措施。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出现而出 现,并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医院 感染虽然不能杜绝,但是可以有效地 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微生物标本采集培训教材(PPT 32页)

环境类别
空气平均菌落数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
CFU/皿
CFU/立方米
CFU/平方厘米
Ⅰ类环境
<=4.0(30min)
<=150
<=5.0
Ⅱ类环境
<=4.0(15min)
<=5.0
Ⅲ类环境
<=4.0(5min)
<=10.0
Ⅳ类环境
<=4.0(5min)
<=10.0
CFU/皿为平板暴露法,CFU/立方米为空气采样器法。 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平板暴露时间。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平方厘米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平方厘米
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
• 空气采样 时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
疗活动前采样 方法:Ⅱ 、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 室内面积<=30平方米,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平方米,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
• 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患者, 无法自行咳痰,可通过吸痰管从气道吸取 标本。
标本采集
• 通过气管内插管将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推进 呼吸道直至遇到阻力后开始抽吸,留取标 本在吸痰杯内。
标签及申请单Biblioteka • 每个标本都应在申请单上详细填写患者姓
尿液标本
• 泌尿系统感染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 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诊断主要通 过采集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其中 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 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其致病微生物还包 括其它细菌、念珠菌等。泌尿系统感染微 生物学检测的方法为尿培养、免疫学检测 等。
院感监测采样PPT参考幻灯片

周丽娟
1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
•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
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2020/3/5
2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 采样原则
• 培养基妥善保存,防 止污染,及时采样
• 采样后必须尽快送检, 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 标本不宜放置4度冰箱保 存(常温保存)
2020/3/5
9
(三)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 【范围】
• 治疗台面、治疗车、门把手、内 镜存放柜内壁、水龙头等
• 【方法】
• 棉签涂抹法
• 【材料】
• 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2020/3/5
10
采样
• 1、在物表消毒处理后,或消毒 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 2、操作者取无菌棉签1支浸入无 菌生理盐水采样液当被采表面规 则且面积大于等于100平方厘米 时,用5*5平方厘米的标准灭菌 规格板内采样100平方厘米,在 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抹5次,并 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 规格板面积。
2020/3/5
3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医院空气中微生物含量 可以反映空气污染或洁 净的程度,是空气卫生 学的重要指标。在对经 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引发 的感染、特殊环境有意 义。
2020/3/5
4
非洁净区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范围】
• 普通手术室、各种病房、治 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检 查室、实验室、供应室等。
2.室内面积大于30平米,设东、南、西 、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1 米
将平板放在各采样点,与地面垂直高度 80~150cm处,打开平板盖,并扣放于平 板边缘上,暴露15min后盖好,立即送检 (琼脂底面朝上)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版ppt课件

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i) 手卫生监测: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了解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手卫生设施情况等,为改进手卫生措施提供 依据。
j)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按照 GB 15982,监测标准参照相应规范。
05
监测信息的收集
Chapter
1、 应主动、前瞻收集资料。
总结词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
01
监测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02 03
监测方法
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监测,统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住院 患者数(例次数)和同期住院患者总数,计算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 生率。
参考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参考标准。
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对医院感染暴发、疑似暴发、聚集应按 WS/T 524 执行。
培养专兼职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医院应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识别并 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01
按照法规报告医院感染和暴发情况。
02
如果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或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报告 ,并采取相应措施。
医院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如年度计划、 季度计划等。监测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总结分析与 反馈等。
制定基于风险评估的监测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7.06.09
1
主要内容
监测的意义 采样原则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方法 各项监测标准值 检验报告单填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2
监测意义
检测各类消毒剂或消毒器消毒灭菌效果。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或可疑事件时,检测病
原微生物污染情况,追查感染源。 为防范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25
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检测
目的:检测物体表面消毒是否彻底;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时检测现场病原微生物情况。
采样时间:根据采样目的确定:在消毒处理后 进行采样或随时采样。
采样面积:≤100cm²取全部面积,面积≥100cm² 取100cm²
26
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4个),放在被检物 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 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5ml无菌 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门把 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 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周边区:≤0.4cfu/30min ∮90 /皿 Ⅱ级标准洁净(千级):手术区:≤0.75cfu/30min ∮90 /皿
周边区:≤1.5cfu/30min ∮90 /皿 Ⅲ级一般洁净(万级): 手术区: ≤2cfu/30min ∮90 /皿
周边区:≤4cfu/30min ∮90 /皿
19
环境分类
采样时间:在采取手卫生后,接触患者或进行 诊疗活动前,特殊监测随时采样。
监测标准: 外科手消毒:≤5cfu/cm2 卫生手消毒: 10cfu/cm2
22
手卫生监测
手卫生采样方法
直接压印法
23
洗脱法
棉拭子涂抹法
压印法
24
棉拭子涂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泡有 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或中 和剂)的棉拭子一支,在一 只手的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 返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30cm²),并随之转动棉拭 子,剪去手接触的部分,将 棉拭子放入装有5ml无菌生 理盐水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3
采样原则
4
采样注意事项
个人准备:清洁工作服或消毒手术衣、戴口罩 帽子、清洁手或戴手套
用品准备:培养皿、试管、棉签、注射器、规 格板 ;胶布、打火机、酒精灯、标签或记号 笔、检验报告单、清洁治疗盘(可提前一天做 好准备)。
时间: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时间
5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前首先做好个人准备:穿清洁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清 洁双手。
采样时机:在消毒处理后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
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怀疑医院感染暴发 时采样。 布点要求:内外及4角布点位置距墙1m;采样高 度距地面0.8—1.5M。 试剂: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 注意:暴露后的平皿上方禁止操作,防止污染!
9
非洁净区域空气采样
10
非洁净区域空气采样
布点方法:
周边区:4点(每边1点) 布点方法:采样点置于地面上或低于0.8M的任意高度。
17
洁净手术室布皿方法及标准值
18
空气监测标准值(沉降法)
非洁净区域:
Ⅱ类区域: ≤4cfu/15min∮90/皿 Ⅲ、Ⅳ类区域: ≤4cfu/5min ∮90 /皿 洁净区域: Ⅰ级特别洁净(百级):手术区:≤0.2cfu/30min ∮90 /皿
(面积≤100cm²)
27
28
物品及环境表面监测
标准值:
Ⅰ类、 Ⅱ类: ≤5cfu/cm2 Ⅲ类、 Ⅳ类: ≤10cfu/cm2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cfu/cm2或≤200cfu/g,不
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9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目的:监测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 合理
采样前注意检查棉签、注射器等无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 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采样过程中,避免污染样品,规范操作。如棉签开口处注意避免 用手触碰;试管橡胶塞用火焰消毒,试管保持竖直不要倾倒等。
选取的样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时机。 采样时棉拭子要处于湿润状态,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采样后样品及时送检。 空气采样必须每一采样区域均做空气对照。
Ⅳ类: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换药等)室;感染性 疾病科门诊及病房(布皿5分钟)。
20
手卫生意义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 有效的方法。
坚持手卫生可降低医 院感染发生率25%-50%。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 制医院感染散发和 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21
手卫生监测
目的:检测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 是否彻底;检测卫生手消毒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11
12
已经收集好的培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 各采样点处,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平移至平 皿边缘扣放于平板旁,暴露规定的时间,盖好 盖子立即送检,布置平板时应由内向外,收取 平板时由外向内。
14
放平板和收平板的方法
15
收平板,从外向内
16
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Ⅰ类:洁净手术部或其他洁净场所(布皿30分钟)
Ⅱ类: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 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 病区。(布皿15分钟)
Ⅲ类: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 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各类普通病房(布皿5分钟)。
采样时机:新房验收、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在洁净系统
自净后(一般30分钟)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布皿方法(送风口集中布置-分别检测): 百级:手术区:5点(双对角线布点)
周边区:8点(每边2点) 千级:手术区:3点(单对角线布点)
周边区:6点(长边2点,短边1点) 万级:手术区:3点(单对角线布点)
6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检测消毒器械或消毒剂对空气中细菌杀灭和
消除的作用。以验证其对空气的消毒效果。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
计算方法:置平皿于36±1℃温箱培养48小时,计算菌 落数,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暴露时间/皿 (必要时分离病原微生物 )。
7
未作培养的培养皿
8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