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采样监测方法共29页

合集下载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概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院内感染监测时,采集样本的方法和步骤。

准确的采样方法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样器材准备1. 无菌手套:佩戴无菌手套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2. 无菌采样容器:根据采样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无菌容器,如培养皿、管状采样器等。

3. 无菌棉签或拭子:用于采集样本,根据采样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棉签或拭子。

三、采样部位和方法1. 鼻腔采样:用无菌棉签插入鼻孔,轻轻旋转数次,然后取出并放入无菌容器中。

2. 咽喉采样: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轻轻刮取咽喉部分的分泌物或溃疡表面,然后放入无菌容器中。

3. 痰液采样:要求患者深呼吸后咳嗽,将痰液咳出,用无菌容器接收。

4. 血液采样:选择适当的静脉采血部位,进行无菌操作,采集足够的血液量,放入无菌容器中。

5. 伤口分泌物采样: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轻轻擦拭伤口分泌物,然后放入无菌容器中。

四、采样操作注意事项1. 采样前要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采样时要避免污染,避免手指接触到样本。

3. 采样器材要保持无菌状态,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破损。

4. 采样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刺激患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或损伤。

5. 采样后要将样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本变质影响检测结果。

五、采样结果记录和分析1. 采样结果要详细记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部位、患者信息等。

2. 采样结果要及时上传到院感监测系统,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3. 根据采样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隔离患者、消毒环境等。

六、质控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样器材的无菌状态。

2. 定期对采样器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培训医务人员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要点,提高采样质量和效率。

七、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的采样方法和操作,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方法一、手卫生效果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患者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二)监测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二、空气采样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二)监测方法:1.Ⅰ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013)要求进行监测,放置时间为30分钟。

2.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c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2)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3)采样方法: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Ⅱ类环境暴露15分钟,Ⅲ、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三、物体表面采样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二)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三)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

四、诊疗器械采样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采样时机:在消毒处理后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
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怀疑医院感染暴发 时采样。 布点要求:内外及4角布点位置距墙1m;采样高 度距地面0.8—1.5M。 试剂: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 注意:暴露后的平皿上方禁止操作,防止污染!
9
非洁净区域空气采样
10
非洁净区域空气采样
布点方法:
谢谢聆听!!!
53
检测方法:采取更换药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 菌器械保存液,在无菌条件下吸取消毒液不少 于1.0ml加入含9ml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30
31
卫生标准值
使用中的消毒剂: 使用中灭菌用的消毒液:≤0cfu/ml (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 ≤10cfu/ml,不得检出致病 性微生物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 生物
3
采样原则
4
采样注意事项
个人准备:清洁工作服或消毒手术衣、戴口罩 帽子、清洁手或戴手套
用品准备:培养皿、试管、棉签、注射器、规 格板 ;胶布、打火机、酒精灯、标签或记号 笔、检验报告单、清洁治疗盘(可提前一天做 好准备)。
时间: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时间
5
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前首先做好个人准备:穿清洁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清 洁双手。
电子监测:电子监测病房水池的使用率。
34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手卫生依从性计算方法:依从率(%)=手卫 生实际执行次数/手卫生时机数×100.
手卫生正确率(%)计算方法:手卫生合格次 数/手卫生实际执行次数×100。 注:手卫生实际执行次数:包括洗手、洗手+
手消毒、使用手消剂。 手卫生时机数:指被观察者洗手时机的次数,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因治疗、护理等原于是获得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旨在介绍院感监测采样的方法,包括采样时机、采样部位、采样器具、采样方法等。

二、采样时机院感监测的采样时机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确定。

常见的采样时机包括:1. 入院前:对于高危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患者等,可以在入院前进行采样,以了解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情况。

2. 入院后:对于所有入院患者,可以在入院后的特定时间点进行采样,以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3. 术前:对于手术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采样,以评估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

4. 术后:对于手术患者,在手术后的特定时间点进行采样,以了解手术切口是否感染。

三、采样部位院感监测的采样部位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确定。

常见的采样部位包括:1. 皮肤:可以在手部、腋窝、鼻孔等部位采集皮肤表面的细菌样本。

2. 呼吸道:可以通过咽拭子、鼻拭子等方式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样本。

3. 血液:可以通过静脉采血的方式获取血液样本。

4. 尿液:可以通过尿液采集器采集尿液样本。

5. 创口:可以通过纱布、棉签等方式采集创口分泌物样本。

四、采样器具院感监测的采样器具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一次性器具,以避免交叉感染。

常见的采样器具包括:1. 棉签:用于采集皮肤、创口等部位的分泌物样本。

2. 拭子:用于采集呼吸道、鼻孔等部位的分泌物样本。

3. 尿液采集器:用于采集尿液样本。

4. 采血针:用于采集静脉血样本。

五、采样方法院感监测的采样方法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采样方法包括:1. 洗手:采样前应进行手部消毒,避免手部的细菌污染样本。

2. 采集部位准备:根据采样部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皮肤、清除分泌物等。

3. 采集方法:根据采样部位和器具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如用棉签轻轻擦拭皮肤、用拭子插入鼻孔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系统、连续、定量的监测与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和流行趋势。

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样本,为后续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二、手部采样手部是医务人员最容易接触到患者和环境的部位,因此手部采样是院感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手部采样可采用两种方法:直接采样法和拭子采样法。

1. 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是通过将手部直接接触到培养基上进行采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一片无菌培养基平放在工作台上;(2)将手部的指尖、掌心等部位轻轻按压在培养基上,使细菌传播到培养基上;(3)将培养基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2. 拭子采样法拭子采样法是通过使用无菌棉签或者拭子进行采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支无菌棉签或者拭子;(2)将棉签或者拭子在手部的指尖、掌心等部位轻轻擦拭;(3)将棉签或者拭子放入无菌管中,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三、空气采样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是院感监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空气采样可采用两种方法:空气质量采样和表面沉积采样。

1. 空气质量采样空气质量采样是通过空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捕集下来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空气采样器放置在待采样的位置,打开采样器;(2)采样时间根据需要设定,通常为15分钟至2小时不等;(3)采样结束后,关闭采样器,将采样头取下;(4)将采样头放入无菌管中,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2. 表面沉积采样表面沉积采样是通过将培养基接触到待采样的表面,使表面微生物附着在培养基上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片无菌培养基,将其平放在待采样的表面上;(2)将培养基与表面轻轻接触,使微生物附着在培养基上;(3)将培养基封闭好,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分析。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医疗操作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感染。

为了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需要进行院感监测。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院感监测采样的方法。

二、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采样时间院感监测采样的时间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而定。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初次采样,然后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进行采样,如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2. 采样地点院感监测采样的地点应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而定。

常见的采样地点包括患者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等。

具体的采样地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3. 采样方法(1)皮肤采样: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患者的皮肤表面,然后将棉签放入无菌容器中,封闭保存。

(2)呼吸道采样:使用无菌喉拭子或鼻咽拭子,插入患者的喉部或鼻腔,轻轻旋转,然后将拭子放入无菌容器中,封闭保存。

(3)泌尿道采样:使用无菌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取得尿液样本,然后将尿液放入无菌容器中,封闭保存。

(4)血液采样: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将血液注入无菌试管中,封闭保存。

4. 采样注意事项(1)采样前应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2)采样时应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污染。

(3)采样后应及时将样本封闭保存,并标注采样时间、地点、患者信息等相关信息。

(4)采样后应将样本送至医院感染监测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

5. 采样结果分析采样结果的分析应由专业的医院感染监测人员进行。

根据采样结果,可以评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部位等信息,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三、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将采样结果送至医院感染监测实验室进行分析。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引言概述:院感监测是医疗机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基础工作,准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确定、采样工具的使用、采样时间的安排以及采样操作的注意事项等五个部分,详细阐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一、采样方法的选择1.1 无菌采样方法无菌采样方法适用于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监测。

采样时需要使用无菌手套、无菌采样棉签等工具,避免外界污染。

常用的无菌采样方法有血液培养、尿液培养、创可贴粘贴法等。

1.2 非无菌采样方法非无菌采样方法适用于对病毒等微生物的监测。

采样时可以使用无菌手套,但不需要使用无菌采样工具。

常用的非无菌采样方法有咽拭子采样、鼻咽拭子采样、粪便采样等。

1.3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物体表面采样方法适用于对物体表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监测。

采样时需要使用无菌采样棉签、无菌拭子等工具,避免外界污染。

常用的物体表面采样方法有接触法、拭子法等。

二、采样点的确定2.1 高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是院感监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采样点。

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感染科病房等。

这些区域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对于院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2 关键设备关键设备是指与患者密切接触或易于传播病原微生物的设备。

如呼吸机、导尿管等。

对这些设备进行采样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院感风险。

2.3 患者周围环境患者周围环境是院感监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采样点。

如患者床单、床铺、洗手间等。

这些环境容易受到患者分泌物的污染,采样能够评估环境清洁状况。

三、采样工具的使用3.1 无菌采样工具对于无菌采样,必须使用无菌采样工具,如无菌采样棉签、无菌采样管等。

采样前要检查工具的包装是否完好,避免污染。

3.2 非无菌采样工具对于非无菌采样,可以使用普通的采样工具,如棉签、拭子等。

采样前要确保工具干净,避免外界污染。

3.3 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容器的选择要根据采样的要求来确定,如血液采样要使用抗凝剂管,尿液采样要使用尿采杯等。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doc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采样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采样工具准备1. 消毒液:选择适合消毒的消毒液,如含氯消毒剂、酒精等。

2. 无菌采样器:选择符合标准的无菌采样器,如无菌棉签、无菌吸管等。

3. 采样容器:选择适合样品保存的容器,如无菌试管、密封袋等。

4. 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三、采样操作步骤1. 手部消毒:佩戴手套后,用消毒液彻底洗手,确保双手干净。

2. 采样器消毒:将采样器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3. 采样部位选择: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如病人皮肤、医疗设备表面等。

4. 采样器使用:将采样器轻轻插入采样部位,确保采样器与样品充分接触,然后旋转或擦拭数次。

5. 采样容器准备:将采样器放入采样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

6. 采样容器标记:在采样容器上标记样品的相关信息,如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

7. 采样容器保存:将采样容器妥善保存,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8. 采样器处理:将使用过的采样器进行正确处理,如焚烧或丢弃到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

四、采样质控措施1. 质量控制样品:在采样过程中,加入质量控制样品进行验证,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污染。

3. 定期培训和考核:对采样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采样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1. 数据分析:将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感染率、病原体分布等指标。

2. 结果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写详细的结果报告,包括感染情况、监测结果等内容。

3. 结果解读:对监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改善院感控制工作。

六、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是确保院感控制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