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的逻辑问题

合集下载

辩论的十个逻辑错误

辩论的十个逻辑错误

一、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是一切逻辑错误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指的是思想、言论中的自我否定现象。

一个理论必须是逻辑自恰的,就是说任何理论体系都不允许包含逻辑矛盾。

有一种逻辑推理叫做“归谬式”推理,即由一个假定如果能合乎逻辑地推出互相否定的结论(逻辑矛盾)来,就能证明该假定是错误的。

二、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违反同一律对概念运用的要求的逻辑错误。

三、偷换论题,避实就虚,攻其不意偷换论题是违反同一律对判断运用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辩论中最常见的表现有两种:1.故意回避对方的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2.故意歪曲对方的观点然后加以振振有词的“批驳”,然后宣布自己“得胜”。

四、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仅根据少数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的简单化的归纳方法。

由于任何实例都不难找到,因此在严肃的科学思维中,仅仅靠例子只能提出初步的假说,而不能证明任何严肃的科学命题。

五、机械类比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 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

好几本逻辑教材上引用一个典型的机械类比的例子:“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家长, 在家庭里发生纠纷的时候, 就需要家长来裁决。

国际问题要比家庭纠纷复杂得多,所以,国际大家庭也应该有一个“家长”,当国与国之间的纠纷通过协商不能解决时,就应该让承担“家长”职责的国家来裁决。

”这个例子是国际霸权主义者用机械类比来论证霸权主义合理性的逻辑错误。

六、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诡辩术,指在同一问题上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是非标准和取舍标准, 以混淆是非, 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

七、诉诸情感诉诸情感是指用煽情的语言来唤起公众的某种怜悯、义愤等情感以转移中心论题、逃避理论交锋的诡辩术, 又叫做“以情感为据”。

但是,在严肃的理论探讨中,仅仅有感情的抒发而缺少合乎逻辑的理论思考,对于得出理性的结论来说是毫无作用的,因为情感是感性的东西,情感有时会阻碍理性的思考。

常见的十个辩论逻辑错误

常见的十个辩论逻辑错误

常见的十个辩论逻辑错误辩论中的错误多种多样,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十个辩论逻辑错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十个辩论逻辑错误逻辑错误一、推不出逻辑证明中论证方式的规则是:“论据必须能够推出论题”,这条规则要求论证者对论题提供充足的论据,违反它的逻辑错误叫做“推不出”。

逻辑错误二、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违反同一律对概念运用的要求的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三、偷换论题,避实就虚,攻其不意偷换论题是违反同一律对判断运用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辩论中最常见的表现有两种:1.故意回避对方的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2.故意歪曲对方的观点然后加以振振有词的“批驳”,然后宣布自己“得胜”。

逻辑错误四、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仅根据少数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的简单化的归纳方法。

由于任何实例都不难找到,因此在严肃的科学思维中,仅仅靠例子只能提出初步的假说,而不能证明任何严肃的科学命题。

逻辑错误五、机械类比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 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

好几本逻辑教材上引用一个典型的机械类比的例子:“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家长, 在家庭里发生纠纷的时候, 就需要家长来裁决。

国际问题要比家庭纠纷复杂得多,所以,国际大家庭也应该有一个“家长”,当国与国之间的纠纷通过协商不能解决时,就应该让承担“家长”职责的国家来裁决。

”这个例子是国际霸权主义者用机械类比来论证霸权主义合理性的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六、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诡辩术,指在同一问题上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是非标准和取舍标准, 以混淆是非, 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

逻辑错误七、虚假论据这种逻辑错误是指故意违反“论据必须已知为真”的规则, 用编造的所谓“权威理论”或无中生有的例子作为论据, 用来论证错误的论题。

言论中大量虚假论据,有的可能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常识而搞错了,常识性错误。

关于辩论场上常见的逻辑错误

关于辩论场上常见的逻辑错误

关于辩论场上常见的逻辑错误辩论是一种语言表达和思维交流的方式,通过讨论和辩论,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然而,在辩论场上,常常会出现各种逻辑错误,这些错误会影响到辩论的效果和决策的正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事实错误事实错误是指在辩论中使用的事实或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

这种错误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出于故意误导对手的目的。

事实错误的影响在于它会削弱辩论者的信誉和说服力。

一旦事实错误被对手指出,辩论者的观点就会受到质疑,从而影响到辩论的结果。

因此,在辩论过程中,辩论者应该在使用事实和数据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行充分的事前调研。

二、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指在辩论中编造事实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错误常见于辩论者身上,他们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会刻意制造一些虚假的事实或数据。

无中生有的问题在于它会破坏辩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辩论应该基于真实的事实和数据,而不是凭空编造的信息。

一旦被对手识破,辩论者的信誉将会大打折扣,对方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同情。

三、诉诸个人攻击诉诸个人攻击是指在辩论过程中,对对手进行人身攻击,而非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讨论。

这种错误常见于辩论者对于无法反驳对手观点时的一种无奈之举。

诉诸个人攻击的问题在于它会导致辩论陷入无意义的争吵和争执。

辩论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论证和证据来支持观点,而非攻击对手的人格和形象。

因此,在辩论过程中,辩论者应该避免使用个人攻击的手段,而是专注于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和讨论。

四、滥用类比滥用类比是指在辩论中将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并由此得出结论。

这种错误常见于辩论者在缺乏有力证据和逻辑支持时,希望通过类比来强化自己的观点。

滥用类比的问题在于它会导致错误的推理和结论。

不同的情况和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进行比较,并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和结论。

因此,在辩论过程中,辩论者应该注意避免滥用类比的错误,而是通过理性的论证和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辩论辩题中的逻辑错误如何处理?

辩论辩题中的逻辑错误如何处理?

辩论辩题中的逻辑错误如何处理?正方辩手:在辩论中,逻辑错误是一种常见的辩论技巧,对于正方辩手来说,处理逻辑错误的方法有很多种。

首先,正方辩手可以通过提出对方的逻辑错误来削弱对方的论点。

例如,如果反方辩手在辩论中出现了逻辑错误,正方辩手可以立即指出,并提出反驳。

其次,正方辩手可以通过举例来加强自己的论点,从而弥补逻辑错误。

通过引用名人名句或者经典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可以使正方辩手的论证更加有力。

最后,正方辩手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弥补逻辑错误。

举个例子,如果辩题是“应该禁止动物园”,正方辩手可以指出反方辩手的逻辑错误,比如反方辩手提出的动物园可以帮助保护濒危动物的论点存在逻辑错误,因为动物园中的动物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此外,正方辩手可以引用大卫·亚当斯的名言,“动物园是人类对动物的监禁”,从而加强自己的论点。

最后,正方辩手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明动物园对于动物来说是一种不公正的对待,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反方辩手:对于反方辩手来说,处理逻辑错误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辩论技巧。

首先,反方辩手可以通过辩论技巧来回避自己的逻辑错误,比如采取转移话题的方式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其次,反方辩手可以通过强调自己的论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来掩盖自己的逻辑错误。

最后,反方辩手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句或者经典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从而弥补逻辑错误。

举个例子,如果辩题是“应该禁止动物园”,反方辩手可以通过转移话题来回避自己的逻辑错误,比如强调动物园对于教育和娱乐的重要性,从而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此外,反方辩手可以通过引用亨利·贝斯曼的名言,“动物园是人类对动物的关爱”,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最后,反方辩手可以通过强调动物园对于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来掩盖自己的逻辑错误。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这一辩题,我认为应该禁止动物园。

首先,动物园中的动物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相反,它们常常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无法展开自己的自然行为。

辩论中的逻辑谬误识别与反驳

辩论中的逻辑谬误识别与反驳

辩论中的逻辑谬误识别与反驳辩论是一种通过对立观点的交锋来寻求真理的方式。

在辩论过程中,逻辑谬误是常见的问题,它们会导致辩论的失真和无效。

因此,识别和反驳逻辑谬误是辩论者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并提供相应的反驳方法。

一、识别逻辑谬误1. 无中生有谬误(Ad Hoc Fallacy)无中生有谬误是指在辩论中,一个人无视事实和证据,凭空捏造一个观点或论据。

这种谬误常常用于弥补自己观点的不足或缺陷。

2. 诉诸个人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诉诸个人攻击谬误是指在辩论中,一个人无视对方的观点和论据,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方的个人品质、背景或外貌等方面进行攻击。

这种谬误是一种无效的辩论策略,因为它无法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3. 诉诸权威谬误(Appeal to Authority Fallacy)诉诸权威谬误是指在辩论中,一个人以权威人士的观点作为自己观点的支持,而无视其他证据和逻辑推理。

这种谬误忽视了科学方法和客观证据的重要性,仅仅依赖于权威的观点。

4. 诉诸情感谬误(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诉诸情感谬误是指在辩论中,一个人试图通过激发对方的情感来影响对方的观点。

这种谬误常常使用情感化的语言和夸张的表述,而忽视事实和逻辑推理。

5. 诉诸普遍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诉诸普遍谬误是指在辩论中,一个人试图通过引用大多数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谬误忽视了真理不取决于多数人的观点,而是取决于事实和逻辑推理。

二、反驳逻辑谬误1. 反驳无中生有谬误当对方无中生有时,我们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证据和事实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如果对方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我们可以指出他们的观点是基于主观臆断而非客观事实。

2. 反驳诉诸个人攻击谬误当对方诉诸个人攻击时,我们可以保持冷静,不受攻击的情绪影响。

我们应该专注于对方的观点和论据,并提出合理的反驳。

法庭辩论时常见的十大错误逻辑

法庭辩论时常见的十大错误逻辑

法庭辩论时常见的十大错误逻辑法庭辩论,作为整个诉讼过程的重要阶段,一直是诉讼中你来我往的主战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法庭辩论时常见的十大错误逻辑,欢迎借鉴参考。

1.稻草人即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自己能够更加轻松地攻击别人。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向教育投入更多的预算。

小红回复道:“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2.错误归因即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认为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

3.诉诸情感即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例子: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

4.诉诸虚伪即不正面回应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而是用批评别人作为回复。

例子:小明指出小红犯了谬误,小红回应:“你之前也犯了谬误。

”5.个人怀疑即因为自己不明白,就认为一个事物是假的。

例子:小红指着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给我看看。

”6.诱导确认即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加入了诱导的成分,使得对方只能按着诱导来回答。

例子:小红怀疑自己的丈夫和A搞外遇,于是就问他:“A屁股上有胎记吗?”7.举证不能即认为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例子:小红说他相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上帝不存在,所以它是存在的。

8.赌徒谬误即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例子:抛硬币时,如果前面连着五个正面,就认为下一个肯定是反面。

9.诉诸权威即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例子:小红不知道怎么反驳进化论,于是就说:“我老公是大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错的。

”10.非黑即白即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例子:在谈到反恐战争时,总统说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战争,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的。

关于逻辑学正反方辩论题目

关于逻辑学正反方辩论题目

关于逻辑学正反方辩论题目
1、辩题:“真理越辩越明/不明”(针对狡辩是不是辩,双方均采用了归谬法)
正方:对方把狡辩都叫辩,那么请问,海马难道也是马,蜗牛也是牛,青春痘也是痘吗?
反方:对方说狡辩不算是辩,但是请问对方辩友,复制羊不是羊吗?试管婴儿不是婴儿吗?
2、辩题: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针对饭碗问题,正方回答采用了归谬法)
反方:大学生兼职会抢掉全职员工的饭碗。

正方:如果按照对方这个逻辑推断下去,那么我们大学四年毕业后最好不要找工作,因为这样就不会影响任何人的饭碗,这成立吗?
3、辩题: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针对“万”是不是“全”,双方均采用了归谬法)
正方:对方辩友说“万”是指“全”的意思。

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

万是一切吗?
反方:今天对方说,今天“万”不叫作“全”。

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不可同意我的立场”,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偶尔可以同意一下呢?。

辩论赛中常见的逻辑误区及对策

辩论赛中常见的逻辑误区及对策

辩论赛中常见的逻辑误区及对策2023年,随着全球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语言交流的频繁,辩论赛成为了一项越来越受欢迎的活动。

然而,在许多比赛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逻辑误区,这些错误的推理过程不但会影响到讨论的效果,也会降低辩手的评分。

因此,在此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逻辑误区,以及如何避免它们,让您在辩论赛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一、诉诸个人攻击诉诸个人攻击是指攻击对手的人身攻击、外貌、个人品德等,而非针对对手的观点进行辩论,这种方式不仅冒犯到对方,而且无助于讨论本身。

进一步的说,个人攻击常常会在辩论中产生极端情绪,而不是理性的讨论。

因此,诉诸个人攻击是一种逻辑误区,应予以避免。

对策:当您在参加辩论比赛时,如果注意到对方出现了诉诸个人攻击的情况,您应该尝试着忽略并不回应面对这种攻击,而是将焦点转回到讨论的问题上。

另外,要在自己的辩论中,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方式来攻击对手,而是集中精力批判和反驳对手的观点。

二、滥用类比滥用类比是指扭曲比较两个不同事物的信息,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类比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比较方法,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但是,如果类比过度,会造成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辩论赛的失败。

对策:在辩论赛中,如果您需要使用类比的话,一定要确保所比较的两个事物具有足够的相似之处,而且要认真考虑这些相似之处对于整个论题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逻辑推理的准确性,不要因为类比的关系而忽视讨论本身的重要内容。

三、逻辑漏洞逻辑漏洞是指在证明过程中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或推理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情况。

这种错误的推理可能会对讨论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其结果是无法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您无法为您的论证说明每一个步骤的意义,那么就很有可能陷入到逻辑漏洞中去。

对策:要避免逻辑漏洞,您需要努力使您的论证过程更加完整和流畅。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并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紧密关联。

其次,要做到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每一个步骤的证据和推理都必须明确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中的逻辑问题
辩论中有关的逻辑问题
问题一:全称还是特称
在辩论场上时常听到有的同学拍案而起理直气壮道:对方的立场是一个全称命题要证明全部而我方是特称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此言差矣。

首先辨析两个比较两个相近的命题。

所有的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与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眼看相似实则不同。

前者便是全称命题意即所有、全部不管是否地痞无赖、流氓乞丐但凡中国人都是勤劳善良的此命题明显为假命题。

而后者为真至少在中国人的情感中我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此处中国人这个概念是集合概念即把中国人作为一个集合来反映相对于全称命题中量的确定性和绝对性集合概念中量是不确定和模糊的。

而这种不确定体现在无需一个都不能少换言之即便有些中国人十恶不赦也不足以否认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为真即构成集合的个体未必具有集合体的特有属性。

而这一结论的对立面为大名鼎鼎的三段论四概念错误。

辨析这两个命题的原因在于在界定辩题量的性质上集合概念常常被忽视。

而被忽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全称命题的特点量项(所有、全部等)在日常表达中时常被省略如违法行为破坏社会秩序是一个省略量项的全称命题。

可问题是全称命题的量项有时被省略不代表没有量项的命题就是全称命题!而大多数的辩题都没有明确
的量项于是在实战中辩手就堂而皇之地将此类辩题界定为全称命题未必!
问题二:量项
以个性需要/不需要刻意追求为例。

对于没有量项字眼的辩题量的前提是不明确的而需要根据本方的立场设置但需在合理的限度内此处合理的标准有很多视辩题而定。

设置无非假定两种情况其一没有其二省略。

如果没有量项则辩题中的个性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集合概念是允许有漏网之鱼的所以双方无需穷尽所有个性但都要论证普遍性即普遍的个性需要/不需要刻意追求如同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也是从普遍意义出发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求对方论证全部自己只举个例是有失偏颇甚至是偏激的。

如果省略量项则是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即所有或有的个性.。

认为对方是全称肯定而本方是特称否定显然是强盗逻辑。

既然辩题没有明确的量的限制那么同样的逻辑反过来界定为什么不可以对方是特称肯定而本方是全称否定呢_______年新国大对武大辩题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新国大认为:有一点可取之处即为可取而不可取即要论证所有都不可取。

这个有趣的逻辑被余磊一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顶得哑口无言。

即便正方退一步论证全称肯定反方同样可以论证全称否定而非一定是特称否定。

反方论证特称否定的逻辑在于:全称肯定的矛盾立场是特称否定。

可问题是双方辩题的存在形式就只能是相互矛盾的吗双方辩题如果是相
互反对的同样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形式而全称肯定与全称否定即是上反对关系。

以上的霸王条款不仅在逻辑上不必然在价值上更是不应该的而价值应该从辩论赛的内在机理出发。

辩论正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必要立场的对等一个以某种方式要求对方的辩手不能认为对方在同样的情况下以同一方式要求自己是不公平的。

辩论在本质是要求双方公平与平衡的在不公平的背景中对抗辩论会缺失平衡的美感。

如果一个辩题在公众语境下有很大的倾斜那么这个辩题是失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双方辩题本身的逻辑定位非常悬殊(除了辩题中有明确字眼规定外如善必有善报)一方论证全部一方只举个例双方的论证程度天壤之别显然是厚此薄彼有悖公平。

更进一步说世事无绝对而对于辩论赛中经常讨论的社会学命题同样是包容个案的。

所以全称命题只是一种理念是的全部在辩论的实践中是无需苛责也不应该苛责的。

某些全称命题只需像集合概念一样论证到普遍性即可成立。

既然凡事皆有例外那么只举个例就想证明观点不仅有悖常理而且论证上毫无难度使辩论会缺乏深度和意义。

辩论本身应该是宽容和虔诚的如果八个2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场上肆无忌惮地宣言所有、全部之类的狂妄之语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嘲弄。

但是这种宽容并不意味着放虎归山而是居高临下却不咄咄逼人的君子之风游刃有余且将心比心的博大胸怀。

或许在当
下充斥着霸王条款和强盗逻辑的辩论场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