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1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1章 绪论.

上午11时26分58秒
图1广-2东松单山片职业机技术内学部院课结件制构作组示意图
1. 3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与应用领域 1.3.1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单芯片微机形成阶段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系列单片机 。 8位CPU、1K字节ROM、64字节RAM、27根 I/O线和1个8位定时/计数器。
D0 100 D1 101 ... Dm 10m n
(Di 10i ) im
例如,十进制数47.25按权展开为:
47.25=4×101+7×100+2×10-1+5×10-2
上午11时26分58秒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课件制作组
1.1.1 数制及其转换
1.二进制数及其转换
上午11时26分58秒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课件制作组
1.1.3 原码、反码、补码
结论1
三种编码的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 表示负。
对于正数,三种编码的表示方法相同。 对于负数,三种编码的符号位均为1,数值部分 不同。 8位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所能表示的数
值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
1.1.1 数制及其转换
2.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
(1)十六进制数的特点
每一位是0~9、A~F中的一个数码,基数是16 运算规则: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
(2)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数:一拉四法。 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四合一法。 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的转换类似于二进制
上午11时26分58秒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课件制作组
1.1.4 BCD码和字符的ASCII码
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两个符号, 而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却有多种形式,例 如数字、标点符号、运算符号、各种命 令、文字和图形等。要表示这么多的信 息并识别它们,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编 码。计算机中根据信息对象不同,编码 的方式也不同。常见的码制有BCD码和 ASCII码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第2章 MCS-51单片微型 计算机的结构
2.1 MCS-51单片机总体结构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有8051、 8751、8031、80C51、80C31等。它们的结 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映在片内存储器 的配置上有所不同。8051是ROM型单片机, 内含4KB的掩模ROM程序存储器;8751内含 4KB的可编程EPROM程序存储器;而8031 则为无ROM型单片机,使用时需外接程序存 储器。
1. MCS-51单片机总体构框图
2. MCS-51引脚功能
3. MCS-51存储器的特点 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 片内程序存储器; 片外程序存储器; 片内数据存储器; 片外数据存储器。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即从逻辑上划分3个 存储器地址空间: 片内外统一偏址的64KB的程序存储器地 址空间; 片内256B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 片外64KB的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
2. 十六进制数 计算机在输入输出或书写时,可采用十 六进制数表示相应的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有十六个数字符号,其中0~ 9与十进制相同,剩余六个为A~F分别表示 十进制数的10~15,计数原则是逢“十六进 一”,也称其基数为十六。
3.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计算机中的数只能用二进制表示,十六 进制数适合读写方便的需要,日常生活中 使用的是十进制数,计算机根据需要对各 种进计算机内部所有数据均用二进制代码的形式表 示。 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如键盘)输入信息和通 过输出设备输出信息也是多种形式的,即有数字、 字母,也有各种控制符号及汉字等。为此,需要对 常用的数据及符号等进行编码,以表示不同形式的 信息。这种以编码形式所表示的信息既便于存储, 也便于由输入设备输入信息、输出设备输出相应的 信息。
第3章 MCS-51单片机指 令系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方怡冰)1-10

单元0:什么是单片机
本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学习某种型号的微 处理器及其接口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应用。
本课程选择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A单片机为学习对 象。
CPU与存储器/寄存器关系是哈佛架构、2级流水线。 接口电路丰富。 8位CPU,适合入门学习。 单片机设计软件、硬件开发套件等易得,理论学习和实践
5.1 中断逻辑
图5-1 PIC16F87X中断逻辑图
5.2 与中断逻辑有关的寄存器
5.2.1 中断控制寄存器INTCON 5.2.2 选项寄存器OPTION-REG INTEDG,这是与上述的外部中断有关的控制位。
1=选择RB0/INT上升沿触发; 0=选择RB0/INT下降沿触发。
5.3 端口RB做中断信号输入时的工作原理 5.3.1 外部中断输入端RB0/INT
用举例
4.1 RA端口
输入\输出端口分别是RA、RB、RC、 RD、RE
图4-2 RA4端口内部结构 图4-1 RA0-3、5端口内部结构
拓展:用汇编指令在RA端口电路上说明电 路工作原理
4.2 RB端口
拓展视:频用:C指用令汇在编R指B端令口在电RB路端上口说电明路上说明 电路工作原理 图4-3 RB0-3端口内部结构
第3脚: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 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 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16脚:背光灯电源正负极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6章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微型计算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答:一台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I/O接口及I/O设备等组成,相互之间通过三组总线(Bus):即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来连接。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运算器能够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操作,控制器用于控制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装置,其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按其功能可分为RAM和ROM。
输入/输出(I/O)接口是CPU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部件。
总线是将CPU、存储器和I/O接口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件连接起来,并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1-3 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指把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1-4 在各种系列的单片机中,片内ROM的配置有几种形式?用户应根据什么原则来选用?答:单片机片内ROM的配置状态可分四种:(1)片内掩膜(Mask)ROM型单片机(如8051),适合于定型大批量应用产品的生产;(2)片内EPROM型单片机(如8751),适合于研制产品样机;(3)片内无ROM型单片机(如8031),需外接EPROM,单片机扩展灵活,适用于研制新产品;(4)EEPROM(或Flash ROM)型单片机(如89C51),内部程序存储器电可擦除,使用更方便。
1-6 写出下列各数的BCD参与:59:01011001,1996:000,::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2-1 8052单片机片内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答:8052单片机片内包括:①8位中央处理器CPU一个②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③256B数据存储器RAM。
④8KB片内程序存储空间ROM⑤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⑥4个8位并行I/O端口(32条线)⑦1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⑧可寻址64KB的外部程序存储空间和外部数据存储空间⑨3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⑩6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2-2 8052的存储器分哪几个空间?如何区别不同空间的寻址?答:⑴8052的存储器分为6个编址空间:①片内ROM的容量为8KB,其地址为0000H~1FFFH;②可扩展片外ROM的容量为64KB,其地址为0000H~FFFFH;片内RAM的容量为256B,其地址为00H~FFH分为二块:③地址00H~7FH共128B为片内RAM低区,④另128B为片内RAM高区,其地址空间为80H`FFH,其地址空间与SFR功能寄存器地址重叠;⑤可扩展片外RAM的容量为64KB,其地址为0000H~1FFFH;⑥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空间为128B,其地址为80H~FFH,但实际只定义了26B单元,这26B单元分散在80H`F0H。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1章 概述

第1章 概 述 第四阶段是以嵌入式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这是 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但随 着Internet的发展和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 技术等结合日益密切,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将 代表着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
整理课件
第1章 概 述
1.2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1.2.1 数据总线位数的发展
1.4位单片机阶段
自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首次推出4位单片机TMS1000后,各个计算机生产公司竞相推出4位单片机。例如美国国 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COP402系列,日本电 气公司(NEC)的μPD75XX系列,美国洛克威尔公司(Rockwell)的 PPS/1系列,日本松下公司的MN1400系列,富士通公司的MB88 系列等。
的接口电路设计技术。
整理课件
第1章 概 述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 嵌入式系统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 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 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 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 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4) 单片机的外部扩展能力强。在内部的各种功能部分不能满 足应用需求时,均可在外部进行扩展(如扩展ROM、RAM,I/O 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与许多通用的微机接口芯 片兼容,给应用系统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灵活性。
整理课件
第1章 概 述
1.3.2 单片机的优点及应用
(1) 体积小,成本低,运用灵活,易于产品化,它能方便地 组成各种智能化的控制设备和仪器,做到机电一体化。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一章作业

单片机的应用现状综述一、单片机概述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单片机,其功能极其多样化,集合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以及多重接口为整体的装置。
它体积小。
成本低。
功能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以及研究开发智能产品。
二、51单片机概述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
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04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04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
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
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需要注意的是51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能力。
三、单片机应用概述从应用范畴领域来讲,单片机的类型涵盖下述几个层面。
首先是智能化仪表.通过单片机体系代替了以往滞后性的测量以及管控仪表,可由模拟仪表实现向智能现代化、数字科技化仪表的发展转型。
例如各类温度仪表、压力测试、流量分析仪表、计量电能仪表等等。
还有一类应用为测控系统应用。
采取单片机代替以往设计较为复杂庞大的数字模拟电路。
实现各类工业化管控,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等功能。
在电能交换上,可借助单片机完成变频调速电路系统的有效设计。
而在通信领域则可借助单片机合理的开发设计通信系统模块,并开发研究功能更加丰富的通信器材设备。
机电领域,更多的机电产品用到单片机,可完成检测分析,管控传统机械化的产品.令其系统结构趋于简单化,管理控制趋于智能化,并显著提升机电设施产品的安全性.使得产品应用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
四、具体应用举例1.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如今已成为一门专业,它可以将获取的温度、压力、位移、流量、速度等模拟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进而可进行存储、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整个过程精度高、可靠性强、速度快。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3版 李全利)电子教案:第1章绪论

十进制数 0 1 2 3 4
BCD码 0000B 0001B 0010B 0011B 0100B
十进制数 5 6 7 8 9
BCD码 0101B 0110B 0111B 1000B 1001B
2020/4/2
6
1.1.3 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
原码、机器数及其真值
原码:数的值用其绝对值表示,最高位作为符号位 机器数: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形式 真值:数本身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教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第3版)
主编 李全利
课程特点:
实践性强,旨在应用 硬件、软件结合紧密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软硬兼顾,上机实践 广阅书刊,用好网络
2020/4/2
2
第1章 绪论
1.1 数制与编码的简单回顾 1.2 电子计算机概述 1.3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1.4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1.5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1.6 µVision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2020/4/2
14
电子计算机经历了五个年代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结构仍然没有突破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的经 典结构框架。
2020/4/2
15
1.2.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应用形态
微处理器
1971年1月, INTEL公司将:
运算器 控制器 一些寄存器 集成在一个芯片 上----微处理器
4004微处理器
2020/4/2
16
微型计算机
微 处 理 器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与单片微型计算机
1.1.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 操作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程序,由一条条指令组成
指令
1
控制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的命令
MOV A, #29 ;把数29传送到累加器A ADD A, #38H ;将A的内容与数38H相加,结果存A
1.1 微型计算机与单片微型计算机
程序
2
一些列有序指令的集合
4. 计算机和通信网络
单片机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 信,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如手机、固 定电话、程控交换机、无线对讲机、列车无线通信系统等。
1.1 微型计算机与单片微型计算机
1.1.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与一般数字系统不同,计算机是由硬件、软件紧密结合,共同来完成工作任务的。
1. 取指令的过程
(1)CPU通过PC和AB选中第N个存储单元; (2)CPU通过CB向存储器发出读的控制信号; (3)内容送到DB上,CPU读入指令代码
1.1 微型计算机与单片微型计算机
和需要的信号线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引 脚处于何种功能,可由指令来设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单片机的特点
7. 外部扩展能力强 当单片机内部的功能部分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时,可在外部
进行扩展,给设计与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灵活性。
8. 简便易学
大多数单片机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且提供大量的函数, 这为学习和设计单片机的人员提供了便利
• 很多场合,人们需要体积小、价格低、性能稳定的微型计算机 • 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点是把CPU、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集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75) 10=(0.6)16= 0.(6×16-1) 0.375×16=6.000 ·· 整数为6 ·· ··
eg:676.53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16 676 0.53×16=8.48 ·· 整数为8 ·· ·· 16 42 ·· 4 0.48×16=7.68 ·· 整数为7 ·· ·· ·· ·· 16 2 ·· A 0.68×16=10.88·· 整数为A ·· ·· ·· ·· 0 ·· 2 ·· ·· ∴ (676.49)10 =(2A4.87A)16 4、B、D、H、BCD转换 eg: ( 1110101.10100111 ) 2
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 机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称为硬件。 当然只有硬件,而没有必要的程序,则计算机什么 也干不了的,计算机中的程序称为软件。 指令——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 程序——完成某种功能的一组指令。 程序设计——编制解题程序的过程。
运算器: 算术单元ALU:加法器,BCD码修正器; 累加器A:提供操作数,并存储结果; 工作寄存器R:暂存数据或地址;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ALU的操作状态标志; 控制器: 程序计数器PC: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指令寄存器IR:寄存从程序存储器取来的指令; 指令译码器ID:分析指令; 控制逻辑部件PLA:发出相应的节拍脉冲和控制信号; 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ROM:存放程序指令; 数据存储器RAM:存放数据; 总线: 地址线; 数据线;控制线;
①当x为正数时,补码与原码相同。 ②当x为负数时, 2n+x= 2n|x| ,按位取反加1 ③补码的补码=原码
六、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计算机中所有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统一为:补码的加法 eg: 37-88=-51
eg: 88+37=125 (58)补+(25)补
eg: 88-37=51
(58)补+(-25)补 =(33)补 01011000 + 11011011 1 0011001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章优仕 ucer@ 2013-7-12
教材:<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参考书:
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 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2、《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李群芳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3、《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马忠梅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5)补+ (-58)补
=(-33)补 00100101 + 10101000 11001101
原码:1011000
+ 00100101
01111101
1.1.4、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电子计算机是模仿人脑部分功能的一种工具,故俗 称“电脑”。
设想一下:人用算盘来计算2436+3748-4569 的过程, 把算盘记为R,则计算过程为:
1、0 R 2、2436 R
3、(R)+3748
4、(R)- 4569
R
R
5、记录(R)结果 6、停止计算
若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上述解题过程,计算机必须 具备以下条件: 1、机器内必须有相当于算盘的运算器; 2、为了保存和记录原始数据、解题程序和运算的中 间结果,机器内必须有容量足够大的存贮器; 3、必须按照解题程序指挥、控制各个部件协同工作 的控制器; 4、必须具备将数据和程序送入机器内部的输入设备 和给出计算结果的输出设备。
第五代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时代 正在研制中……
用于:模拟人的智能,识别图像、语言和物体,联想、推理、 解答问题,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会话处理。
第六代计算机: 光脑时代 科学幻想中………….
1.1.2 计算机的数制和码制及其数制间转换 一、计算机的数制
逢r 进位,数的第i个数位对应于一个固定的值rn, rn 称为该位的“权”。小数点左面各位的权是一个基数 r 的正次幂,小数点右面各位的权是一个基数r 的负次 幂。常用的数制有:二进制(Binary) 、八进制 (Octadic) 、十进制(Decimal)和十六进制 (Hexadecimal),分别用B、O、D和H表示。
3、取整法 eg:十进制数0.375转换为二进制数 此方法适合于 0.375×2=0.75 ·· 整数为0 高位 ·· ·· 小数部分转换。 ·· ·· 数M 是 r 进制 0.75 ×2=1.5 ·· 整数为1 0.5 ×2=1.0 ·· 整数为1 低位 ·· ·· 数,转换成 t 进制 数的小数,乘以t , ∴ (0.375)10=(0.011)2 = 0.(0×2-1+ 1×2-2+1×2-3) 取整数。 同理: (0.375) 10=(0.3)8= 0.(3×8-1) 0.375×8=3.000 ·· 整数为3 ·· ··
4、《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 张振荣等,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1 预备知识
1.2 单片机的概念 1.3 单片机的发展
1.4 单片机的应用
1.1 预备知识 1.1.1、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而精确地进行数据处理 的机器。计算机的发展分为五个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是电子管时代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明的ENIAC,用了 18800只电子管,150平方米、30t、100kw、运算速度为 5000次/秒。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是晶体管时代 1957年美国研制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NSACS1000;主存贮器为磁芯存贮器,辅存贮器为磁盘、软件 已开始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操作系统 。
15 14 阶符
10 9 8 7
阶码P 数符 尾数S
1 0
N=S*2P S —— 二进制小数,称 “尾数”,S ≥0 P —— 称为数N的阶码,为非负正数 2 —— 阶码“底”
在计算机中规定:浮点数的尾数用纯小数形式,尾数最高位 为1
五、原码、补码、反码
1、原码 原码——把真值的符号部分用0或1表示。 N1 = +1001010 [N ]原 = 01001010 N2 = -1001010 [N ]原 = 11001010 2、反码 [x]反= 0xn-2 xn-3·x1x0 · · 1xn-2 xn-3·x1x0 · · 0 x 2n-1 -2n-1 x 0
2、浮点数
352.47=3.5247×102 =3524.7×10-1
通常,浮点数被表示成:N=S×rj 式中S为尾数(可正可负),j为阶 码(可正可负),r是基数(或基 值)。在计算机中,基数可取2、4、 8或16等。
=0.35247×103
N=11.0101
=0.110101×210
=1.10101×21 =1101.01×2-10 =0.00110101×2100
3、BCD码运算
eg: 8+7=15=(10101)BCD
1000 + + 0111 1111 0110
eg: 38+67=105
=(100000101)BCD 个位: 8+7=15: 0 0111000 需调整需 + 0 1 1 0 0 1 1 1 调整
1 0011111
非法的 BCD码
加6调整
(11001010 )2= (202)10
四、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定点数:小数点固定。 浮点数:小数点不固定(位置不固定)随阶码浮动。 1、定点表示法 符号 . 数值部分 或 符号 数值部分 .
小数点固定在数值部分的最高位之前或最低位之后。 当小数点位于数符和第一数值位之间时,机器内的数为纯小 数;当小数点位于数值位之后时,机器内的数为纯整数。 采用定点数的机器叫做定点机。数值部分的位数n决定了定点 机中数的表示范围。 在定点机中,由于小数点的位置固定不变,故当机器处理的 数不是纯小数或纯整数时,必须乘上一个比例因子,否则会 产生“溢出”。 eg:0.101011或1101011.
eg:( 101110101.10101 )BCD
=( =( )2 )10
=(
)16
=(
)16
1.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一、真值和机器数
机器本身只能 表示0,1,不能 一个数是由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eg: +74 = +1001010 01001010 表示 +、-,故一 般用“ 0 ”表示 -74 = -1001010 11001010 “ + ”,用“ 1 ” 真值 机器数 表示“ - ”。 真值: 直接用正号“ + ”和负号“ - ”来表示的二进制数 机器数:一个数在机器中的表示形式。
+
+
10101
0110
1 0100101 0 110
10 0000101
十位: 3+6+进位 =10 需调整
三、各数制间的转换
1、直接相乘法 数M是r 进 制数,转换成 十进制数,方 法是:将M 的 各位数字用十 进制数字来表 示,然后作乘 法和加法。
好麻烦!
2、余数法 此方法适 2 62 0 低位 合于整数部分 2 31 1 转换。 2 15 1 数M 是r 2 7 1 进制数,转换 2 3 1 成 t 进制数的 2 1 1 高位 整数,除以t , 0 取余数。 ∴ (62)10=(111110)2 eg:十进制数62转换为二进制数 同理: (62)10=(76)8 8 62 · 6 · · 7 (62)10=(3E)16 16 62 · E · · 3
举例说明
eg1:十进制数 r =10 其权为:·,102,101,100,101,102,· · · · · (987.32)10= 9×102 + 8×101 + 7×100 + 3×10-1 + 2×10-2
eg2:二进制数 r =2 其权为:·,22,21,20,2-1,2-2,· · · · · (1011.101)2 =1×23 +0×22 + 1×21 + 1× 20 + 1× 21 + 0×22+ 1× 23 eg3:八进制数 r =8 其权为:·,82,81,80,8-1,8-2,· · · · · (70613.304)8 =7×84 +0×83 + 6×82 + 1× 81 + 3× 80 + 3× 81+ 0×82 + 4× 83 eg4:十六进制数 r =16 其权为:·,162,161,160,16-1,16-2,· · · · · (-A0.8F)16 = -(10×161 +0×160 + 8×161 + 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