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职业匹配理论
自我个性与职业匹配度分析

自我个性与职业匹配度分析组织行为学认为,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工作,对人格都有着特定的要求,要选择和从事某一职业工作就应该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人格特征。
人格本无好坏之分,但与职业类型的匹配程度,却成为影响组织的效益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成为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相关定义(一)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突显出的一部分。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二)性格-职业匹配理论性格-职业匹配理论是一个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59年提出的职业兴趣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个人性格各异,性格类型、兴趣与职业都有密切关系,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从事该职业,而且职业兴趣与性格特质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而当个人的性格特质与其工作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时,对于其工作将有更佳的表现。
在一般职业招聘与甄选的过程中,常使用许多工具与进行种种测试,例如应征表格、人格测验或面谈,其实都是组织寻找人格与工作适配员工的手段。
二、自我分析(一)我的性格类型特点1、我比较敏感,非常崇尚内心的平和,看重个人的价值,忠诚,理想化,一旦做出选择,就会约束自己完成。
2、我外表看起来沉默而冷静,但内心非常善良,有同情心,善解人意。
重视与他人建立有深度、真实、共同进步的关系,希望参与有助于自己及他人的进步和内在提升的工作,欣赏那些能够理解你价值的人。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或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定义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着名的职业指导专家。
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
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来源兴趣测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代克于1912 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
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
库德又在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
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据此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70)。
不难看出,在Holland 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前,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分析是孤立的,Holland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演变此后,Holland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
1991年,Gati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职业群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层次模型。
两年后,Prediger在Ho11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使职业的类型和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在Prediger兴趣的两维基础上,将职业群体的具体位置标定在坐标图上,由此得到工作世界图。
六种类型内容1、社会型:(S)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
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霍兰德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案例二 上司喜爱的员工却屡遭客户抱怨?
刘伟的公司原来实行的是主管考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 直接服务顾客的一线员工,公司同时也一直在进行顾客 满意度的跟踪调查:针对每个员工,公司每个月联系25 位顾客,请他们就所接受服务的质量打分,调查持续了 12个月,每个员工得到了300位顾客的评分 通过认真分析这些数据,人力 资源部门发现,上级主管考评 与顾客评分之间实际上并无明 显联系。
27
S岛 温暖友善的岛屿
岛上居民个性温和、十分友善、乐于助人,社区均 自成一个密切互动的服务网络,人们多互助合作, 重视教育,弦歌不辍,充满人文气息
28
E岛 显赫富庶的岛屿
岛上的居民热情豪爽,善于企业经营和贸易。岛上的 经济高度发展,处处是高级饭店、俱乐部、高尔夫球 场。来往者多是企业家、经理人、政治家、律师等, 衣香鬓影,夜夜笙歌
霍兰德类型理论
1
一、理论基础
2
一 类型理论主要内容
霍兰德,美国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教授,心理学 家、职业指导专家。他的 职业类型理论奠定了他在 职业咨询和职业发展领域 的卓越贡献
3
类型理论主要内容
每个人的性格和兴趣决定了其职业倾向。 人可以分为六大类,即现实型、研究型、 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 职业环境也可以分成相应的同样名称的六 大类; 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 职业成就感的基础。
人格特征 :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 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 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 :主要是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 主要职业 :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
8
艺术型(A)
Artistic
人格特征 :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 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 性 职业类型 :主要是指各类艺术创作工作
性格与职业选择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适合的职业

性格与职业选择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适合的职业职业选择是每个人人生中重要的一环,而性格则是决定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性格适合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
本文将探讨性格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一些根据性格找到适合职业的建议。
第一部分:性格类型与职业倾向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通常具有竞争力强、追求成功和高效率的特点。
他们善于领导和管理,适合从事需要高度竞争和决断力的职业,例如企业管理、律师、销售代表等。
B型人格:B型人格的人通常放松自如,不太在意时间压力,对细节要求较低,善于合作和倾听他人。
他们适合从事需要耐心和细心工作的职业,例如教育、医护、社工等。
C型人格:C型人格的人通常注重细节,喜欢分析问题和做出决策。
他们适合从事需要逻辑思维和技术能力的职业,例如会计师、数据分析师、研究员等。
D型人格:D型人格的人通常具有压力敏感、情绪不稳定的特点。
他们适合从事需要情感辅导和心理支持的职业,例如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社工等。
第二部分:根据性格选择适合的职业1.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可以通过性格测试和自我反思等方式来获取。
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才能更好地匹配适合的职业。
2. 倾听内心的声音:在选择职业时,要倾听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如果你对某种职业充满热情,那么不论性格类型如何,都可以努力追求。
3. 寻求专业建议: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类型和职业选择依然感到困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他们可以帮助你分析你的性格特点,并给出适合的职业建议。
4. 实践与尝试:在确定适合的职业之前,可以通过实践和试错来获取更多经验。
可以尝试参加实习、工作坊或者志愿者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第三部分:性格与职业的匹配性职业选择不仅仅依赖于性格类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个人能力、教育背景、市场需求等。
然而,性格与职业之间的匹配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性格与职业匹配

热爱生活、注意现实、
灵活、易适应新环境。
ISTP
证劵分析员、银行职员、管理顾问、电子专业人士、技术培训人员、信息服务开发人员、软件开发商、后勤与供应经理、经济学者等。
容忍、有弹性、坦率、诚实、讲求实效、擅长分析、平和而寡言。
ESTP
企业家、个人理财专家、证劵经纪人、银行职员、预算分析者、技术培训人员、旅游代理、新闻记者、机械工程师、手工艺人等。
营销策划人员、广告创意指导、国际营销商等
反应快、睿智,有激励别人的能力、警觉性强
直言、不喜欢例行公事
灵活、忍耐力强、实际
随遇而安、注重结果、
喜欢行动、富有魅力。Fra bibliotekINFJ人力资源经理、营销人员、企业组织发展顾问
职业分析人员、企业培训人员、编辑、口译员
艺术指导、事业发展顾问、社会科学工作者等
寻求思想、关系、物质等之间的意义和联系,有责任心、果断坚定。
ENFJ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人员、销售经理、小企业经理、程序设计员、生态旅游业专家、广告客户经理、公关专业人士、作家、记者等。
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类型
适合的职业
特征
ISTJ
审计员、后勤经理、信息总监、预算分析员、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员、证劵经纪人、会计、文字处理专业人士等。
沉静认真、贯彻始终、讲求实际、注重事实、有责任感、得人信赖。
ESTJ
银行官员、项目经理、数据库经理、信息总监
业务运作经理、证劵经纪人、电脑分析人员、保险代理、普通承包商、工厂主管等。
温情、有同情心、反应敏捷、有责任感、有条理性、理解力强。
INTJ
管理顾问、经济学者、国际银行业务职员、金融规划师、运作研究分析人员、信息系统开发商、综合网络专业人员等。
人格-职业匹配

自己的性格适合所学专业吗?不同的专业科目对人的性要求不一样。如营 销专业,对人的性格要求是外向、善于言谈、善于交际等,如果你的性格 内向,不善言谈,不善交际,就不适合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如果学了不适 合自己性格的专业,就算是品学兼优的高才将来在这个专业领域也不会有 大的发展。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点
一、评估所学专,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二、做好就业准备,为职业定位创造条件; 三、锁定目标单位,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四、做好自我测验,了解自己的特点个性。
评估所学专业 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是否很模糊? 1、家长、老师、朋友的建议; 2、在高、初中学习阶段对某一门课程很感兴趣; 3、稀里糊涂的选择; 4、因为高考分数不得已而为之。
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据北京等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 的调查表明:
6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将来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 的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产生原因 :其一大学生自身问题,其二我们传统的教育缺乏职业生 涯规划方面引导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应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特别是在就业极为困难 的当今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职业特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说服、教育和治疗工作,如教师、医生、护士、 心理学工作者、社会活动家等。
管 理 型(E)
人格特征:充满自信,喜欢竞争和冒险。好成为领导者,好支配他人,善辞 令,好与人争辩,总试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愿从事精细工作,不喜 欢需要长期复杂思维的工作,不愿被别人,不易与人合作。在别人眼中,是 ‘敢作敢为、支配百倍、乐观、冲动、自我显示的、精力旺盛的“
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即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
其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侮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
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一职匹配。
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
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
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进行人一职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人才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
所以人一职匹配理论是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特性一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
1、特性一因素论特性一因素论(Trait-Factor Theory)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建立在帕森斯(F.Parsons)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之上,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发展而形成。
特性一因素论认为个别差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个人心理与行为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又与某些特定职业存在着相关。
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人的特性又是可以客观测量的。
帕森斯提出职业指导由三步(要素)组成。
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性)。
通过心理测量及其它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并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
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身体要求、年龄、各种能力以及其它心理特点的要求;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④就业机会。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来源:MBA智库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或 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定义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
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
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来源兴趣测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代克于1912 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
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
库德又在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
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据此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70)。
不难看出,在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前,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分析是孤立的,Holland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演变此后,Holland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
1991年,Gati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职业群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层次模型。
两年后,Prediger 在Ho11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使职业的类型和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在Prediger兴趣的两维基础上,将职业群体的具体位置标定在坐标图上,由此得到工作世界图。
六种类型内容1、社会型:(S)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职业匹配理论
类型特点性格特质适合职业例子
现实型(Realistic)偏好实际的技术操
作
踏实、沉稳、实际、
循规蹈矩、不善交
际
机械操作人员、工
程人员、制造业人
员、农业
研究型(Investigative)偏好思考、组织的
活动
好奇、独立、分析、
创意
实验室人员、科学
研究人员
社交型(Social)偏好协助他人、为
他人服务的活动
亲切、合群、善解
人意
社会服务、教育工
作、医疗工作
常规型(Conventional)偏好按计划、受他
人指挥的活动
服从、讲求效率、
实际、缺乏弹性
行政人员、会计人
员、秘书
企业型(Enterprising)偏好以言语交流、
显露自己才能的活
动
自信、野心、充满
活力、好权力
商人、政府官员、
律师、公共关系人
员
艺术型(Artistic)偏好以艺术性、创
新性的途径表现自
己才能
创新、具想象力、
理想性、情绪化
艺术创作、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