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食品安全与化学常识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与应用

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与应用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化学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它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和检测等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受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保证食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性。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首先,化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
例如,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改善食品的品质。
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时发现并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化学还在食品贮存和加工中发挥作用。
化学杀菌剂、防腐剂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证食品在运输和贮存中不受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同时,化学反应、酶促反应等也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准确测定,及时发现并追踪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健康。
二、化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或处理过程中被有意加入的用以保持食品本身特性、改善质地和色泽、延长保质期等效果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通过化学方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以及甜味剂等。
2. 食品质量的控制与改善化学技术在食品质量控制和改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
同时,基于化学原理的调味品加工、食品储存和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也能够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化学分析方法可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化学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带你普及化学知识
地沟油
原料: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饭店的剩饭剩菜(即泔水)
有毒物质:黄曲霉素毒性指数:10
黄曲霉素: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毒性相当于砒霜的70倍,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
主要危害:消化不良、腹泻腹痛、胃癌、肠癌
毒奶粉
三聚氰胺让曾经的奶业巨头不复存在
有毒物质:三聚氰胺毒性指数:3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塑料、造纸、皮革、纺织等领域,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常用作老鼠药,长期摄取三聚氰胺可能造成生殖能力损害、膀胱或肾结石、膀胱癌等。
一般婴儿摄入超过毫克,成年人摄入超过37.8毫克就会引起健康问题。
主要危害:生殖能力损害、膀胱或肾结石、膀胱癌
瘦肉精
有毒物质:瘦肉精毒性指数:3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被称为瘦肉精的药物不止一种,如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等,中国市场的猪用的主要是盐酸克伦特罗,该药物曾作为一种平喘药,因副作用太大而被停用,而要想达到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的作用,用药量要达到人用药量的10倍以上,而这种药物会在猪体上形成药物残留,人食用后会严重危害健康。
主要危害: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氢氧化钠。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食品安全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食品安全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污染的类型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常见的食品污染有如下几类:(1)微量元素中有一些有害元素,在人体内积累会影响身体健康,如铝、铅、汞;(2)过量食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如过量使用防腐剂、面粉增白剂、色素、香精,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加工食品,添加苏丹红等;(3)食品制作过程受到污染,如使用工业双氧水(漂白)、甲醛泡发水产品、用硫黄熏蒸食品等;(4)食用变质原料或食用已被污染的原料制作的食品,如用霉变大米等加工食品。
安全购买食品的注意事项:(1)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2)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品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3)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4)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5)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迷惑。
(6)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7)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8)购买肉制品、腌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放心店”购买,慎购游商销售的食品。
(9)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原则:为了确保将食品添加剂正确地使用到食品中,一般来说,其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经食品毒理学霞全性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安全无害。
化学与食品安全(精选5篇)

化学与食品安全(精选5篇)第一篇: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与食品安全【摘要】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
食品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又与化学工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所带来的的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
为此,如何把化学知识与食品健康紧密联系起来将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化学;食品;安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类通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对于食品健康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越来越重视。
1.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化学,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有着庞大的食品从业群体,这一群体的食品安全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大,食品行业又非常发达,食品原料用量庞大:仅化学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食品健康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代食品化学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农药及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有害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铝等;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如苯并[α]芘、萘等,杂环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二噁英。
古老方法制作食品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硝酸盐腌制鱼、肉,并使其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达到防腐和着色(红色)双重目的。
而在现代的加工方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亚硝酸盐代替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加工的着色剂。
而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对绝大多数(90%以上)对动物具有致癌性,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组织器官的肿瘤。
因此,化学一方面创新了食品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化学物品的滥用也危害了食品安全。
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重金属污染、毒素污染。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3)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食品安全知识大全

食品安全知识大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备受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品,而这些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所以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一种改善、调味、保持食品品质和延长保质期的物质。
但是,食品添加剂也会给我们健康带来风险。
其中,最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就是色素、甜味剂和防腐剂等。
因此,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我们需要注意食品中是否存在添加剂,特别是一些过量添加的食品。
二、农药残留农药是为了防止农作物遭到害虫的侵害而使用,但是农药残留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购买水果和蔬菜时,我们需要选择正规市场并且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
在烹饪食品时,也需要对食品进行充分的洗净处理。
三、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因为摄入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或细菌等微生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食品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头痛等。
因此,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需要注意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
在烹饪食品时,也需要注意烹饪的温度和时间,以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
四、食品销售日期食品销售日期是我们了解食品质量的关键。
在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性。
在家中存储食品时,也需要对食品的保存条件和时间进行控制。
五、食品加工和烹饪食品加工和烹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和操作的环节。
在进行食品加工和烹饪时,需要注意餐具和工具的卫生情况,以及清洗和处理食品的环节。
在肉类食品处理时,也需要注意刀具的卫生状况。
在烹饪时,也需要注意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细菌感染等问题。
六、食品包装和运输食品的包装和运输环节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否则会造成食品的符合污染。
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和保鲜情况,以避免食品速食或者受到其他的污染。
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

品的安全性。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03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食品消费习惯。
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和 法律责任。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实现食品生产、加 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可追溯。
ABCD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食品安全认证
HACCP认证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认证,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控 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ISO 22000认证
ISO 22000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旨在确保 食品生产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有机食品认证
有机食品认证是一种对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有机农 业原料的认证,旨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食品安全。
过量摄入营养强化食品可能导致某些营养 素过量,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应合理选择和食用营养强化食品。
05
食品加工与保存
食品加工技术
01
热处理
通过加热杀死微生物和酶,延长食 品保存期限。
脱水处理
通过去除水分降低食品中的水分活 度,防止微生物生长。
03
02
低温处理
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和 酶活性,保持食品新鲜度。
农药残留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可能导致食 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 潜在威胁。
工业污染
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 物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污染食品。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防腐 剂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食品卫生管理
食品安全小常识(精选3篇)

食品安全小常识(精选3篇)食品安全小常识【篇1】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2、在商店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有无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不食用无标签或非正规生产厂家出产的包装食品,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和病死的禽、畜肉,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等。
3、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以防中毒。
严禁偷吃农户树上果、地中瓜,谨防其防虫害的药中毒。
4、不去校门口等卫生条件较差的马路摊位上买食品,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果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5、食用鱼、虾、肉、蛋、奶等食品时必须保证选料新鲜、干净,不吃隔夜变味的饭菜,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坚持一日三餐,做到有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也不可动不动就不吃饭,尽可能根据气候特点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特别要注意患病期间的饮食卫生。
7、不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如可乐、雪碧、橙汁等含有防腐剂、色素,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8、出现食物中毒后,应尽快消除毒物,立即上报,迅速送医院救治。
食品安全小常识【篇2】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注册形式有4种:包括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绿色食品中英文、标志图形与文字组合。
什么是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

5、霉变食品
在霉变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中,黄曲霉素 被认为是最严重、毒性最大的一种。这是因为它可使肝中 毒,具有致癌性和抑制免疫,同时又是诱变剂。黄曲霉素 为分子真菌毒素,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在2~3周后出现肝脏肿大、 肝区疼痛、黄疸、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在一些 肝癌高发区,人们常食发酵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酱等,这 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如方法不当,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CO
苯并芘
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
吴桂志
一、知识凸显
物理性致癌物
致癌物 生物性致癌物
化学性致癌物
• 化学性致癌物
A、无机化合物:
{
石棉 砷化物 黄曲霉素
B、有机化合物:
{ }
硝基胺 苯并芘
三大致癌物
2、食品中的主要致癌物质:
A、亚硝胺类 B、苯并芘 C、黄曲霉素 D、亚硝酸盐
二、不良的饮Biblioteka 习惯4、地沟油: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 劣质油的统称。地沟油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 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 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 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 油后重新使用的油。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质是黄曲霉素。地沟油的最大危 害并非来自“地沟”二字,而是来自“多次加热”和“氧化”。植物油不耐 热,炒菜、油炸的温度高达160-300℃,油脂会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式异构化、 热氧化、热裂解、环化、醚化、聚合等多种反应。其中的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 酸逐渐损失殆尽,而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持续增加,奇形怪状的油 脂氧化聚合和环化产物充斥其中。看看家里的抽油烟机,它的油盒里面接到 的废油,黏稠不堪,甚至变成胶质状态、树脂状态。这就是油脂过度加热后 发生氧化聚合的最终结果。因为没有经过精炼和过滤,其中还含有很多食物 残渣,难以避免地引入更多的苯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等致癌物或疑似 致癌物。地沟油本来已经高度聚合,不饱和键减少,再经过一次精炼和氢化 处理,然后再使用,其危害可想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安全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长山中学吴贵智各位领导、老师们,先看几副图片:烤羊肉串、烤鸡翅、烤海鲜、考火腿。
对于这样情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随着天气转暖,几个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烧烤、喝啤酒、打牌、聊天,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人们在享受各种各类美味佳肴的同时,许多有害物质,特别是某些致癌物也会悄悄进入人的身体。
先说烧烤吧,烧烤用的焦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大300倍,致使血液含氧量降低,出现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
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重度中毒者往往出现牙关紧闭、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
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肝、肾损害等。
另一方面,肉在高温下直接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的蛋白质结合生成致癌物苯并芘。
苯并芘在人的身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
今天,与各位领导老师们交流的话题是《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
展示: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一、知识凸显1、致癌物根据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致癌物、生物性致癌物和化学性致癌物。
物理性致癌物例如:核辐射即放射性物质生物性致癌物例如:日本侵华731部队生产的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化学性致癌物:A、无机化合物如:是天然的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
石棉本身并无毒害,它的最大危害来自于它的纤维,这是一种非常细小,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纤维,当这些细小的纤维被吸入人体内,就会附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石棉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肯定为。
砷化物:剧毒物质,例如砒霜B、有机化合物中的黄曲霉素、硝基胺、苯并芘被称为三大致癌物。
目前已知的化学致癌物质约1100种以上。
经鉴定对动物有的有140多种,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有21种,还有18种被怀疑对人有致癌作用。
据估计,人类癌症的80~85%与化学致癌物质有关。
很多致突变物质能引起癌症,同时许多致癌物亦可致突变,两者关系密切。
2、食品中的主要致癌物质:A、亚硝胺类:几乎可以引发人体所有脏器肿瘤,其中以消化道癌最为常见。
亚硝胺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谷物、牛奶、干酪、、熏肉、烤肉、海鱼、罐装食品以及饮水中。
B、苯并芘:主要产生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燃烧过程中,脂肪、胆固醇等在高温下也可形成苯并芘。
C、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毒性和致癌性极强的物质,并且耐热,一般烹调加工很难被破坏,是已知的最强烈的致癌物。
黄曲霉素是发生的重要原因。
D、亚硝酸盐:是一种强烈致癌物质,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分布较广,主要存在于土壤、水、谷类、酒类、调味品、加工熏制的食品和腌制的肉类、蔬菜、烟草的烟雾等物体中。
由于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机肥料和化学氮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工业含氮废物的排放,使土壤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物质急剧增加。
农作物极易吸收这些物质,致使蔬菜、粮食、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亚硝酸盐。
含较高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有:菠菜、芹菜、大白菜、洋白菜、萝卜、花菜等。
这些蔬菜中的硝酸盐在某些还原菌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且在腐烂时最易被还原。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1、油炸食品高温油炸,可以使油脂中的维生素A、B、C、E和必需脂肪酸遭到破坏。
食品在油锅中高温煎炸时间较长,食品中的氨基酸会分解,产生丙烯酰胺。
当煎炸温度低于时,杂环胺形成很少,如果煎炸温度超过,煎炸时间超过2分钟,则会形成大量杂环胺。
而丙烯酰胺和杂环胺随油炸食物进入人体,可损伤肝脏,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油脂反复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
另外,油炸食品中加入了疏松剂——明矾,而使铝含量都严重超标。
过量摄入铝会对人体有害,一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且能导致老年性痴呆症。
常见的有油条、麻花、炸肉等。
2、熏烤食品烤鸡、烤鸭等熏烤食品长期摄食,起到潜在的致癌作用。
香肠等熏制品中苯并芘含量可比普遍肉高60倍。
长期接触苯并芘,除能引起外,还会引起消化道癌、、乳腺癌等。
烧烤食物如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烧猪肉等。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亦含苯并芘,常食易患和。
3、膨化食品膨化食品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
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
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
孩子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膨化食品还存在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
4、腌制食品腌制食品中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是致胃癌的直接原因。
不新鲜的食品(尤其是煮过久放的蔬菜)内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咸鱼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
一个人如果从出生到10岁经常食用咸鱼,将来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比不食用咸鱼的人大30-40倍。
鱼露、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熏同样含有较多的亚硝酸胺类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隔夜熟白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反复烧开的水中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
特别是家庭中新腌制的咸菜,亚硝酸盐的含量很高,应等到腌透后食用。
5、霉变食品在霉变的米、麦、豆、玉米、等食品中,黄曲霉素被认为是最严重、毒性最大的一种。
这是因为它可以使肝中毒,具有致癌性和抑制免疫,同时又是诱变剂。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在2~3周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在一些肝癌高发区,人们常食发酵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酱等,这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如方法不当,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三、热词解读1、瘦肉精“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商品名为氨哮素,是一种平喘药,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
使用“瘦肉精”会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加热处理方法不能将其破坏。
人摄入残留在食品中的“瘦肉精”,会产生心跳过快、心慌胸闷,不由自主颤抖,双脚站不住,四肢肌肉颤动,头晕乏力等神经中枢中毒后失控的现象,甚至死亡;其慢性特点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长期食用会引起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并至人中毒死亡。
2、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没有显著异味。
目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粘合剂、纺织等生产过程中。
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饲料的氮含量,让人误以为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籍此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三聚氰胺的毒性较低,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而且不会残留在体内,主要对膀胱和肾脏有影响,引发动物膀胱炎、膀胱结石、肾脏炎症等。
3、“红”: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4、地沟油: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地沟油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质是黄曲霉素。
地沟油的最大危害并非来自“地沟”二字,而是来自“多次加热”和“氧化”。
植物油不耐热,炒菜、油炸的温度高达160,油脂会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式异构化、热氧化、热裂解、环化、醚化、聚合等多种反应。
其中的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逐渐损失殆尽,而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持续增加,奇形怪状的油脂氧化聚合和环化产物充斥其中。
看看家里的抽油烟机,它的油盒里面接到的废油,黏稠不堪,甚至变成胶质状态、树脂状态。
这就是油脂过度加热后发生氧化聚合的最终结果。
因为没有经过精炼和过滤,其中还含有很多食物残渣,难以避免地引入更多的苯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等致癌物或疑似致癌物。
地沟油本来已经高度聚合,不饱和键减少,再经过一次精炼和氢化处理,然后再使用,其危害可想而知。
5毒豆芽: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一斤绿豆可生产7斤豆芽,而且豆芽有根须,根须处尖细,颜色略微泛黄。
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表面看来都有10多厘米长,个别有的近20厘米,个头均匀,颜色白净,且绝大多数没有根须,看起来很漂亮。
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超标27倍,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以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1斤绿豆可产生14斤豆芽。
但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四、常见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便于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食品添加剂极大改善了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食品添加剂一般不能单独作为食品食用,且使用量很少,并且有严格的控制。
1、护色剂——亚硝酸钠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2、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常在碳酸饮料、低盐酱菜、酱类、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等食品中使用。
3、增味剂——谷氨酸钠、鸡精、味精您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往鸡汤中加一些盐,味道会更加鲜美。
这是因为鸡肉当中富含谷氨酸这种氨基酸,您又放了一些氯化钠盐进去,便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制造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药物饲料添加剂递质。
摄入过多时,对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有抑制,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4、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使面粉中的色素氧化分解达到增白的目的,本身还原为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
5、酸味剂——柠檬酸柠檬酸普遍用于各种饮料、糖果、点心、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
过量摄取,儿童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大人则为肌肉痉挛等。
基于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的影响,经常食用罐头、饮料、果酱、酸味糖果的人们,要注意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