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地方文化历史底蕴

合集下载

魅力茂名演讲稿

魅力茂名演讲稿

魅力茂名演讲稿
茂名,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

这里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今天,我将带着对茂名的热爱和对演讲的热情,与大家分享茂名的魅力。

首先,茂名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毗邻港澳,地处粤西经济区的核心位置。

这使得茂名成为了一个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也为茂名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茂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温暖气候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丰富储备,使得茂名成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茂名还拥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此之外,茂名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里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和海洋文化,同时还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迹和文物,如茂名三山五园、茂名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这些都展现了茂名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茂名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在经济、资源和文化方面都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茂名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和资源丰富,更在于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茂名将会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多的发展和挑战,成为一个更加璀璨夺目的城市。

让我们一起为茂名加油,让更多的人了解茂名,感受茂名的魅力!谢谢大家!。

茂名传统文化

茂名传统文化

小谈茂名传统文化首先很官方的来说一下“茂名”是怎么来的吧!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曾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

所以当地人民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

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

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

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

然后再详细的介绍一下茂名在地球上准确的位置吧。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22°42°。

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

东北距广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

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

以上是非常官方的资料,接下来呢,就让我来带着你去了解一下,在我们的当地老百姓眼中,茂名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茂名传统节日:讲到茂名的传统节日,茂名人会毫不犹豫的就想到“年例”,什么是“年例”?可能很多非茂名地区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的一个东西。

然而,在我们茂名,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年例大过年”,也就是说,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年例一定得在家里面过。

在茂名,“年例”算是茂名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吧!虽然茂名人都做年例,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做年例的时间是会不一样的,绝大部分是在每年的正月,当然做的时间长度也是不一样的,一天,两天三天的都有,但通常都是只有那么一天才是最重要、最热闹的。

在“年例”这一天,家里面会来很多的亲戚友人,有很多可能就是一年当中就这一天见一次面的,所以年例这一天也可以说是亲戚朋友之间联系感情的日子;当然也会有很多的传统活动,年例当天,有“游神、舞龙、荡菩萨、舞狮、飘色、做大戏”等等,但这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就能看到所有节目的,因为就算是在同一个镇上,在不同的村也是会有不同的习俗的。

茂名特色文化介绍词

茂名特色文化介绍词

茂名特色文化介绍词
茂名特色文化是指茂名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

以下是对茂名特色文化的介绍词:
茂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

茂名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茂名是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茂名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部,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茂名的海洋文化深受影响,体现在茂名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和习俗中。

特色海鲜美食如牛蛙煲、沙茶鱼头、海鲜烧烤等,成为茂名美食文化的代表;茂名的木偶戏、龙船舞和渔船灯等民间艺术也具有浓厚的海洋元素;每年的海神节和海上嘉年华等活动,更是茂名海洋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其次,茂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茂名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茂名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

茂名的丹霞山、西山壁画、抱琴岩石刻等景点,展示了茂名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茂名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

茂名的地理位置使得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

茂名的当地方言——茂南话,是一种独特的方言语言,富有韵味和特色。

茂名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和习俗,如茂名花灯、露天剧场、豆包舞等,充分展示了茂名人民淳朴豪爽的性格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茂名特色文化丰富多样,充满活力和魅力。

茂名人民将不断传承和弘扬这些特色文化,为茂名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化州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化州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化州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初闻化州,便闻其古朴之味。

这座古城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个城市,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古迹和文物,以及闲适的民俗生活,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化州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当时北方秦朝将武昌(茂名地区)划为蒲圻县,并设释道乡。

汉代时期,修建了广西县治,化州是广西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时,这里开始以城镇的形式存在,成为一支航运和军事要地,为物资贸易和行政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宋朝时期,化州成为大越国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时期,南方历史上最盛行的女道格里宣扬者——王阳明的父亲王守仁便来到化州留下足迹,开创了他的讲学之路。

在清代,化州位于延安府下辖,是一个物资集散地和旅游胜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县,享誉中外。

在化州古城内,历史名胜名迹坐落其中,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如雅婷牌楼、橄榄岩洞、南仙岩、清凉祠、五福楼、司马炎禅榻、白鹤潭、新安堡城和门楼等。

其中,司马炎禅榻是唐朝战争的一个战略关键点,曾经是著名的历史名将司马炎的总部,在清朝被改为双枪总兵的总部,现在已成为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

化州古城的建筑风格也是别具一格,古色古香,富有特色,如雅婷牌楼,以花纹和雕刻装饰为主,气势雄伟;橄榄岩洞,突出橄榄石的自然美和雕饰装饰之美,蕴含着中国古代建筑学术和工艺的精髓;南仙岩则更多地体现了岭南建筑风格的韵味,以精雕细刻和彩绘装饰为主,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除了历史遗迹,化州古城更具有人情味和文化深度。

每年都会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活动和民俗习惯,如春节花灯展,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会,民间乐器演奏等。

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和团结精神,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在化州古城内,也有许多美食和特产,以传统岭南菜为主,以橄榄、腊肠、柚子、木耳等为代表的土特产异彩纷呈,令人垂涎欲滴。

味道美味而独特的传统岭南点心、海鲜、烤鱼等更是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品尝。

在化州古城,无论是历史,文化,美食还是传统习俗,都充分表现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弘扬好心精神作文,潘茂名

弘扬好心精神作文,潘茂名

弘扬好心精神作文,潘茂名茂名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茂名的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西晋太熙元年,即公元290年。

这一年,潘茂名出生在高州浮山岭附近的山村,冥冥中注定茂名这座城市与潘茂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为了纪念西晋道士、医者潘茂名,传承发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精神,隋朝以潘茂名之名设立茂名县,唐代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为潘州,此后,茂名这座城市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茂名人民把潘茂名的姓和名留在了这片深情的土地上,烙印在茂名人民心坎里。

就中国而言,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以名命名地级市,茂名市是唯一的。

潘茂名文化作为茂名城市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作为“好心茂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如何传播挖掘潘茂名文化,传承发扬潘茂名精神,这不仅仅是文化界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更要从顶层设计着手,以前瞻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全市一盘棋,挖掘整合潘茂名文化资源,谋划推动潘茂名文化活动开展,传承潘茂名特色文化,提升茂名文化品位,打造“好心茂名”。

“潘茂名文化研究暨廖君文化作品分享会”的成功举办,可以说是政府、文化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是传播弘扬潘茂名文化、打造“好心茂名”的一次有益的研讨性的尝试,是茂名挖掘传承发展潘茂名中医药文化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表现。

市作协主席张慧谋在分享会上说,“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风吹沙的过程。

”可见,擦亮潘茂名文化仍然任重而道远,还需政府和社会各界勠力同心,砥砺前行,踔厉奋发。

潘茂名文化作为岭南特色区域文化,力道绵长,内涵丰富,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唯一性,是茂名地区特有的特色文化,只有不断挖掘研究探索、总结推广,才能传承发展潘茂名文化,弘扬潘茂名精神。

茂名文化界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潘茂名文化,践行潘茂名精神。

“他们做的不是把潘茂名这个人物原原本本拉到我们当下的生活,而是弘扬潘茂名文化和精神。

”毕竟,“潘茂名在茂名和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不是传说。

”廖君作为茂名挖掘传播弘扬潘茂名文化和潘茂名精神的推动者、传播者、践行者,深谙个中道理,义不容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绵薄之力挖掘保护、研究探索、传承发展潘茂名文化,践行潘茂名精神,弘扬“好心茂名”精神。

介绍家乡茂名

介绍家乡茂名

民在此繁衍生息
B
茂名有着悠久的历史
A
明朝洪武元年,朝廷在
此设立县治,取名茂名
C
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
历史
茂名人民勤劳智慧,历史
D
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
物,如岭南著名才子陈鉴、
抗日名将邓龙光等
2
地理
地理
茂名位于广东省西部,南海之滨,是广东 西部地区的门户
全市陆地面积约1.14万平方公里,拥
x
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资源
茂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雨量 充沛,日照充足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旅游 胜地
3
文化
文化
粤剧是茂名地区最受欢迎的 戏曲形式之一,每年都会举
办各种粤剧演出活动
茂名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 俗,如年例、七夕节、中秋 节等,人们会通过举办各种 传统活动来庆祝这些节日
茂名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 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
有人文景观,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也能领略到茂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03
在 这 里 , 您a不a仅a 可 以 欣 赏 到 壮 观 的 海 洋
景观,还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和海
浪带来的愉悦
7
总结
总结
1
茂名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 化、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介绍家乡茂名
-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02
03
04
历史
地理
文化
美食
05
06
07
经济
旅游景点
总结
介绍家乡茂名

茂名年例介绍

茂名年例介绍

茂名年例介绍茂名年例简介茂名年例指的是茂名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举办。

茂名年例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蕴含了很多文化内涵和风俗传统,是茂名民众们一年中期待已久的盛会。

1. 茂名年例的起源和发展茂名年例起源于清朝时期,当时是贫苦农民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办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象征社会团结和互助的活动,成为了茂名的重要文化传统。

2. 茂名年例的意义茂名年例是茂名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体现了茂名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间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茂名年例不仅是茂名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茂名市政府推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成为茂名市的文化品牌。

3. 茂名年例的活动形式茂名年例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会馆联谊、文艺演出、寺庙祈福、民俗游戏、龙舟竞渡、花车巡游等,还有传统的庙会和集市,十分热闹非凡。

4. 茂名年例的特色茂名年例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刻龙船灯、赛龙舟、过花敬佛、放烟火、扭秧歌、迎接霓虹灯等。

这些活动体现了茂名人民的沉静、活泼、慷慨、勇敢等多样的精神风貌。

5. 茂名年例的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茂名年例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茂名市政府积极推动茂名年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增加了许多高科技元素和现代设计,让这一传统活动更具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也使茂名年例的文化内涵更具有时代性。

总之,茂名年例是茂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茂名人民期待已久的盛会。

它体现了茂名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活泼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是茂名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成为茂名市政府推动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茂名历史

茂名历史
茂 名 历 史
一、历史沿革
(一)古代
1、茂名在秦朝时分属象郡和南海郡。 2、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茂名县, 以西晋道士潘茂名名字为名。
3、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更名越 棠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茂名县。
4、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南巴、潘水 2县并入茂名县。
5、唐为潘州治,明、清为高州府治。
(二)现代
1、1959年3月20日,撤销茂名县,设立茂名市(县 级),以茂名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由湛江专区领导;茂名县的其余行政区域并入新 设立的高州县。
2、1975年11月22日,升为地级市,由省管辖。 3、1983年12月22日,撤销湛江地区,所属的高州、
化州、信宜、电白4县划归其管辖。 4、1984年和2001年分别设立茂南区及茂港区。 5、高州县、化州县、信宜县于1993年、1994年、
高州观山寺:建于明万历四 年(1 5 7 6),清咸丰九年 (1 8 5 9)重修加固塔基。 塔为平面八角、九层楼阁式 砖石塔,高63.19米。塔基 边长5.27米,须弥座八面刻 有2 4幅精致的花岗岩浮雕图 案,内容有"富贵吉祥"、"鱼 跃龙门",独具特色的高州香 蕉图等。
宝光塔是广东省最高的楼阁 式塔。1 9 8 9年公布为广东 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改市。
二、风景名胜
优势之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山 水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粤西风情浓 郁,地方特色鲜明,发展旅游业的 条件得天独厚。
(一)海滨旅游资源优势
南部临海,海岸线曲折,滩长、林绿、水 清。
虎头山、中国第一滩,沙质洁白细软,坡 度平缓,适宜开展海上运动项目。
虎头山
中国第一滩
(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茂名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建设成就辉煌,是全国最大的炼油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

茂名石化享誉全国,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

在文化统战方面,茂名有众多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传统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尤为丰富,主要有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石油文化和海洋文化以及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

冼太文化
文化简介:冼太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爱国统一精神,爱护人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改造社会精神,礼俗法治精神。

冼太夫人(又称冼夫人、岭南圣母),毕生努力维护国家统一,与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恩来曾称赞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江泽民同志颂赞冼夫人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文化受众:北起冼夫人夫家祖地丹东,南到贵州、海南,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

其中,最主要的人群是茂名、海南的居民。

石油文化
文化简介:茂名市是全国著名的南方油城,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石油文化底蕴深厚。

茂名的石油文化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

其基本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茂名目前油能力达3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

文化受众:老一代以及以体验和学习石油文化为目的的青年群体
荔枝文化
文化简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茂名是荔枝的故乡,茂名种植荔枝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自唐朝开始,茂名荔枝就成为历朝的贡品。

根子镇的“贡园”和羊角镇的“登高坡古贡荔园”里,千年古荔达400多亩,380多棵,今日茂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文化受众:受众广泛,从广东省至全国乃至港澳、德国、法国、本等地
潘茂名文化
文化简介:潘茂名是岭南道教先驱,修道习医、济世救民,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广受百姓爱戴,茂名就因其名而来,潘茂名信仰在粤西地区有较大影响力,在高州亦有潘仙庙以纪念他的功德。

潘茂名一生不求功名利禄,专心致志研究炼丹术,秉承着“以人为本、济世利民”的道学思想,并以虚无学说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受众:茂名人以及对道教感兴趣的中老年人
潘仙观
红色文化
文化简介:茂名市有光辉的革命史迹。

在土地革命时期,茂南人朱也赤领导的工农革命,开创了粤西农民运动的伟业。

抗日战争时期,该校有李嘉等10位地下党员,梁德玉等16人组成抗日游击小组,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分别到粤西各地农村参加1945年春节前后的武装起义,梁德玉、李嘉等在1945年至1947年领导粤西的武装起义中英勇就义。

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高州出席县级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会,使高州成为闻名全国的“三个代表”思想发源地。

文化受众:对革命历史感兴趣的人群
海洋文化
文化简介:茂名依傍南海,海洋文化历史悠久。

茂名(博贺)港是广东省最大渔港,渔民素有“三月三,踏沙滩”、“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

此以外,茂名当地的妈祖文化、渔歌及渔家习俗、服饰、建筑、绘画、传统手工、艺术表演、庆典礼仪等也受到海洋的影响。

文化受众:茂名居民、喜爱海上
博贺港码头
妈祖
民俗文化
文化简介:茂名民俗文化以年例、信宜飘色、高州木偶戏最具特色。

年例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家家户户
宴请宾客,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飘色是广东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

木偶戏又名鬼仔戏,是茂名高州的一个地方剧种,已有400多年历史。

2009年,镇隆飘色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州木偶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受众:茂名市及周边地区居民以及港澳日本等地
饮食文化
文化简介:茂名地处粤西,背山面海,山珍海味饮食相得益彰,饮食文化丰富,历史悠久,以粤菜风味为主,夹杂土法烹制,尤以选料严谨正宗,优质地道著名,口味以清淡鲜活为主。

除了依靠地理位置的各种海鲜菜品,更有各种农家特色菜品和地方特色小吃。

文化受众:受众广泛
电白海鲜
簸箕炊
东岸豆饼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
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其中高州市木偶剧团被广东省确定为非遗传承基地;茂名信宜玉雕工艺公司被广东省确定为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被省确定为非遗研究基地。

,历史最为悠久的是茂名木偶戏、高州山歌和电白民歌,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而其他的少数起源于隋唐时期,大部分起源于明清时期。

目前茂名市有32个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有3个,为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冼夫人信俗;仅为省级代表性项目有12个,分别为高脚狮、茂港单人木偶、禾楼舞、信宜镇隆飘色、高州木刻画、年例、玉雕、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化橘红中药文化)、缅茄雕刻、高州角雕、宜竹编技艺、八音锣鼓;仅为市级代表性项目有17个,分别为人龙舞、十八学士、陈鉴故事、高州山歌、冼太庙铜鼓音乐、采茶调、鳌鱼舞、麒麟舞、春牛舞、木偶戏(化州木偶戏)、合江龙舟、潘茂名传说、木偶戏(茂南单人木偶戏)、小良横堂班、赛龙舟、笪桥黄瓜干制作技艺、合江梧村庙会。

缅茄雕刻
高州角雕
高州木刻版画
信宜竹编
高脚狮
春牛舞
信宜十八飘色
跳花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