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黄石经济开发区下的黄石发展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29•【字号】黄政发〔2021〕15号•【施行日期】2021.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黄政发〔2021〕15号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黄石市人民政府2021年11月29日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业作为黄石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是支撑黄石经济发展的脊梁,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黄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全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黄石“工业再造”,根据《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对黄石市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工业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是黄石工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面对工业增速跌入谷底,环保压力不断增大,转型阵痛逐步显现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石举全市之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清发展思路,保持转型定力,久久为功砥砺前行,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止跌企稳,奋力赶超,逆势上扬”三大跨越,工业转型成绩斐然,制造业升级亮点纷呈。
1.规模效益跃上新台阶。
五年来,黄石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等诸多考验,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指标增速保持平稳持续增长态势。
2016-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7.7%、19.2%、12.4%、9.8%,实现年均增长1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8.2%、9%、9.8%,实现年均增长8.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分别达到76.6亿元、112亿元、115亿元、126.4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6%。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正文:----------------------------------------------------------------------------------------------------------------------------------------------------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黄发〔2015〕7号)精神,为进一步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支持新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对城区企业(含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款)5000万元以上(含 5000万),符合《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鼓励类投资,按两年内实际固定资产投入(不含土地款)的 2%—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二、支持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对现有企业利用各种资金投入符合我市《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产业发展规划,且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款)达到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已竣工投产的或实际投资进度达到 70%以上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按购置先进设备投资额的 10%—15%给予最高 300万元补助。
三、支持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发展对已纳入市级以上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链延伸和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改造达标和资质文号取得、工业设计或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四、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对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等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按国家实际到位经费的 10%给予最高 200万元配套资金补助;对获得湖北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等省级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按省实际到位经费的8%给予最高 100万元配套资金补助。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09•【字号】黄政办发〔2021〕30 号•【施行日期】2021.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黄政办发〔2021〕30号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9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心两带、多点支撑、全域一体”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协同发展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以下简称“黄石功能区”)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明确未来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根据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黄石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特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黄石功能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黄石功能区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空经济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为核心区域,联动拓展下陆区、西塞山区、黄石港区、大冶市、阳新县,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2024年黄石市写字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黄石市写字楼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概述黄石市作为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其写字楼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
随着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黄石设立办公地点。
本文将分析黄石市写字楼市场的现状,并对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2. 市场规模目前,黄石市写字楼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黄石市写字楼总供应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0%。
同时,写字楼的租金价格也有所上涨,其中核心商务区的租金每平方米每月在50至100元之间。
3. 办公需求黄石市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进而推动了办公需求的增加。
各类企业,尤其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行业等,对写字楼的需求旺盛。
同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也推动了办公需求的增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黄石市办公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4. 市场竞争黄石市的写字楼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房屋中介以及其他写字楼运营商。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同的销售策略和服务品质吸引客户,提高市场份额。
市场上存在的较大挑战包括供需不平衡、租金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5. 市场前景尽管市场竞争激烈,黄石市的写字楼市场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办公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也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进驻黄石。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程办公和柔性办公的模式也逐渐受到重视,将为写字楼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6. 结论黄石市的写字楼市场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重要的一部分。
办公需求的增加带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未来几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黄石市写字楼市场将继续蓬勃发展。
企业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住机遇,以实现长期收益。
黄石与九江、常德、马鞍山、洛阳经济的比肩与较量

黄石与马鞍山、九江、洛阳及常德的“比肩与较量”马鞍山、九江、洛阳、常德与黄石都是中部省份的同类城市,在各自省域内有着类似的战略发展地位。
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的马钢所在地,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九江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洛阳市入选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常德是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5城市群之一;黄石市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这五个城市怀有共同志向,紧跟改革的步伐,创建美好文明和谐的都市。
而城市与城市经济的比肩与较量,是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良好途径与方式。
一、主要指标解释黄石的主要指标解释与马鞍山、九江、洛阳、常德相比,有着显著的差距。
黄石土地面积4583平方公里、多余马鞍山的4049平方公里、九江土地面积18823平方公里、洛阳土地面积15230平方公里、常德土地面积18189平方公里。
与黄石相比,九江、常德、洛阳地域上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2014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1218.56亿元。
低于马鞍山183.84亿元、低于九江561.4亿元、低于洛阳2066.04亿元、低于常德1295.59亿元。
总体排名落后于其他城市。
黄石市近年来GDP总值不断增加,2010年的GDP为690.12亿元同比增长15.7%、2011年同比增长15.8%、2012年同比增长12.0%、2013年同比增长9.8%、2014年同比增长9.1%。
九江市2010年至2014年GDP增速依次为14.3%、13.2%、12.0%、10.4%、10.3%。
马鞍山市2010年至2014年GDP增速依次为15%、12.1%、12%、11%、9.7%。
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

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园区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经营平台,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优化布局和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载体,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有效平台,为实现经济转型,再造一个新黄石提供新的希望。
目前我市现有市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开发区(省管园区)6个,分别为黄石经济开发区[原名黄石团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8月12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大冶经济开发区[原名大冶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5年1月6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阳新工业园区[原名阳新县富池工业园,于2002年8月26日经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企指[2002]46号)批准设立]、大冶灵成工业园[原名大冶市灵成工业园,于2002年8月26日经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企指[2002]46号)批准设立]、西塞山工业园区【原名河西工业园,于2008年8月份4日经湖北省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西塞山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8]58号)】、黄石港工业园区【原名江北管理区(江北农场),于2009年1月8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黄石港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8]1号)】,市级工业园区1个,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于2009年3月13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9]25号)]。
此外,在各县市区还分布有20来个规模较小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园区体系。
为贯彻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武汉1+8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打造大园区”的发展思路。
适时提出统筹推进黄石“三园一带”建设。
在目前“三园一带”这个最新提法中,沿江经济带被纳入其中,即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黄石沿江经济带(包括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和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
黄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黄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黄石市作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许多成就。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的成就:
经济发展:黄石市通过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城市建设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湖北省的一大工业重镇。
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黄石市逐渐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的钢铁和化工等传统重工业得到了调整和改造,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得到了大力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城市建设:黄石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包括交通网络、文化设施、教育和医疗等方面。
黄石市的城市形象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生态环境保护:黄石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了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水质,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同时,黄石市还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改善民生:黄石市着力改善民生,注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配置不断优化,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上述只是黄石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成就的概括,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成绩和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相信黄石市的各项事业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国家级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烈祝贺黄石建市六十周年!预祝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成功举

达 、 厂 房 鳞 次 栉 比 、高 楼 华 字 拔 地 而 起 ; 过
去 ,这 里 曾 是 穷 乡 僻 壤 。 如 今 , 已 成 为 黄 石
未来的希望、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成 就 凝 聚 着 创 业 者 的 心 血 和 汗 水 , 奇
取 的 精 神 , 高 歌 猛 进 ,上 演 了 一 曲 沧 桑 巨 变
建
C N Al H I
褫 画 。
阳春三 月 ,从 北京传 来特大 喜讯 }国务
院办公厅3 1 月2 臼正式批 复黄石经济开发 区升 级 为 国家级 经济技 术 开发 区 ,成 为湖 北省继
简屉 圆
的华丽篇章
过 去 ,这里 曾是莽莽 黄荆 山脚 、滔滔 长
武 汉经 济技 术开发 区 之后 的第二 家国 家级 经
济 技术 开发 区。此 时正 是黄 石开 发区 开发 建
设 1 年青春年华的大好时光 。 8
1 年在历 史的长河 上只是 弹指一挥 间 , 8
但 董 石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以 奋 发 有 为 、 开 拓 进
中 共 黄 石 市 委 常 委 、 黄 石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眼黄石经济开发区下的黄石发展(以团城山开发区为例)简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
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湖北省继武汉之后的第二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开发区区域面积210平方公里,由团城山及花湖地区、黄金山工业新区、黄石新港物流园区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团城山花湖地区为直管区,位于黄石四个城区的几何中心,面积近30平方公里,是黄石新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现已基本开发建设完毕;黄金山工业新区为托管区,位于黄石市区的南部,区域面积150平方公里,系大冶市的两个乡镇于2006年6月由黄石开发区托管,是黄石当前和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黄石新港物流园区为共建区,位于黄石市区东部,紧靠长江黄金水道,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原为阳新县管辖范围,今年9月26日正式签订共建协议,由黄石开发区与阳新县政府共同开发建设。
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事业从无到有,项目由少到多,企业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黄石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外向型经济的示范区。
目前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团城山花湖地区拥有各类企业91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家,已经形成了以涂镀板类新材料、光机电、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新增企业-------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黄石华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黄石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石鑫鹏铜材有限责任公司,黄石同大冷轧薄板有限公司,黄石市东威制冷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黄石市三丰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黄石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外向型经济的示范区。
目前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团城山花湖地区拥有各类企业91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家,已经形成了以涂镀板类新材料、光机电、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新增就业--------黄石开发区就业局(不是很清楚,但应该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带动经济--------演唱会、两节(中国·黄石第三届国际乒乓节暨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黄石)矿冶文化论坛等。
文化省级示范高中、省重点高中——黄石二中。
黄石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55年,1978年确定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94年成为湖北省首批四所“示范学校”之一。
学校为正县级建制,1998年由天津路老校区整体迁入现址。
新校区占地面积260余亩,山环水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全省绿化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由于7年来,黄石理工学院在校本科生人数由5166人增加到10000人,校园布局逐步优化,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因此于2011年12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黄石理工学院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的雄起,必将围绕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广场-------- 位于团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民广场,在2000年8月建成以后,很快就成了我市人气颇旺的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人民广场,身处风光秀丽的磁湖风景区,因势造型,自然组合,浑然天成,突出了山水园林广场的独特风格。
广场与磁湖自然相连,广场西南角17米高的小山与横亘绵延的柯尔山相互衬托,正是小山靠大山,大水连小水,既揽山之幽,又得水之秀,情境别致,意象清新。
蓝天湖泊,广场和绿地,让黄石散发出诱人的自然的和谐之美,一种“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舒适感觉油然而生。
在杭州西路、桂林南路建成通车之后,杭州东路、桂林北路、沈下路及迎宾大道等一批新的高标准城市道路又合纵连横,构成了开发区内完备交通网络。
此外,书写历史的文化墙、造型独特的雕塑还向人们讲述着我们黄石这个青铜故里的悠久历史。
广电中心---------黄石广播电视中心位于团城山开发区,中心主楼——黄石广电大厦建筑高99米,占地面积46.85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2亿元,是融新闻宣传和娱乐、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楼内拥有800平方米、40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电视演播厅3个,80平方米的新闻演播厅2个,广播录音和直播室8个,还有220平方米的电视会议室、200平方米的网络传输机房和多功能厅等设施。
其建筑规模和使用功能,都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广电中心的领先水平。
2010年,黄石市正值建市60周年,因此委托勇电设计中心为其广电大厦进行灯光亮化设计。
在考虑到广电大厦作为文化娱乐传播的载体标志性建筑。
结合广电大厦的外墙结构,周边环境等因素后。
最终采用勇电二次封装LED 系列产品,在其楼体表层以点成线,以线聚面的形式形成一块巨大的LED显示屏。
以动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黄石文化。
团城山公园-------黄石团城山公园,位于磁湖之滨,杭州路畔。
一条填湖而筑、穿湖而过的杭州路,把磁湖分成两半。
公园内,右依磁湖,游艇多多,中可直达孤島公园鲇鱼墩;穿越两座大桥,可环游磁湖;还可通达沉月島公园、儿童公园。
左靠山峦,伴山建有搂阁、碑林、摩刻,存列着全国著名书法大师送给黃石市第一届国际乒乓节的书画优秀作品。
山下的荷塘,是常年垂钓的好地方;夏季荷花开满池塘,冬季枯荷摇曳。
一年四季,水鸟飘游。
公园各处,古建座座,花木扶疏,竹林森森,四季景不同。
……它是黄石市中心磁湖中一座美丽的半岛,面积1.6平方公里。
山色秀丽,融自然观光、休闲游乐、文化艺术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1985年始建,次年10月正式开放。
先后建成以逸趣园、映趣园、野趣园为主体的仿古园林建筑群,形成名园三趣的趣园景观风景线!园内有碑林、逸趣书画院、奇石馆、摄影展厅。
湖畔及山边,有儿童游乐设施;水上有游艇及大型湖上喷泉景观;还提供马匹骑游。
还有竹韵亭、牡丹亭及长廊,有荷花池、牡丹园、梅园、盆景园、梅林等景观,拥有松竹梅樱花等各类植物200余种。
登上制高点水云台,园内掩胜楼、留梦轩、碑廊、翠华居、藕香榭等园林建筑景观,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1998年,黄石团城山三趣园,载入中国名园百家之列,它是省级名胜风景区。
黄石市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黄石第一个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建成开馆,一直是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为基本陈列。
充分展示了古代高超的采矿和冶炼技术,反映了这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当时规划的局限性和地理位置影响,黄石博物馆一直难以发挥其收藏、陈列、研究的作用。
直至1999年黄石市政府正式立项新建黄石博物馆,选址黄石市团城山人民广场东侧,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29日新馆落成典礼,并对公众免费开放。
三馆一中心(黄石市新图书馆、黄石市新科技馆、黄石市新体育馆、黄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是我市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市民承诺的实事之一。
近年来,我市经济迅猛发展,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现有体育馆、图书馆设施陈旧、发展滞后,无法满足日常需要,原科技馆因支持原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建设而整体拆除,青少年宫则因设施陈旧老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此次开工建设“三馆一中心”黄石市体育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选址于磁湖风景区西岸,分别位于黄石市广电中心两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项目总用地面积7.68公顷,总建筑面积5.7万余平方米。
其中,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广电中心东侧,项目总用地面积4.12公顷,总建筑面积1.9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集采编、装裱、维修、馆藏等功能为一体,并设置视听、缩微阅览室,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注重科技展览和青少年活动相互联系与相对独立,将科教展览和青少年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馆一中心”于2010年元旦竣工。
体育馆位于广电中心西侧、人民广场南侧中轴线上,占地3.56公顷,总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可容纳6000名观众,内设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等,是一座集体育比赛、体育休闲、体育商业等一体化的综合性室内体育中心,于2010年国庆竣工。
“三馆一中心”项目由政府全额投资,是我市建市以来政府投入最大的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也是我市首个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项目。
环境绿化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绿化工程投资约8000万元,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30.5公顷,完成年计划的38。
续建和新建磁湖东南岸十里休闲景观带、黄金山隧道南出口广场、凤凰山绿化节点等景观工程,开工建设团城山生态景观一期、矿冶广场二期、磁湖剧院节点改造、下陆广场景观改造工程,江滩公园二期正在深化和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双迎”期间可开工建设,磁湖南岸一期景观绿化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正在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黄金山新区的10条道路绿化已经开工,沿湖路、106国道西段、下陆大道、磁湖路、花湖大道、桂花路、公园路等8条道路绿化景观改造以及大泉路等迎宾线路环境整治绿化景观节点建设现已开工;续建和新建桂花湾广场、陈家湾广场、湖滨绿化长廊、青山湖4号湖广场等花城计划项目,共栽植紫薇、花石榴等观花植物8000余株,改造完成桂林南北路与青龙山路、苏州路、广州路3个道路渠化岛景观改造。
此外,新建黄石一中、东楚传媒大厦、枫和园、青龙阁等庭院小区绿化已全面开始,杭州东路小泉塘段、桂林北路与杭州西路口等处拆墙建绿工程已经完工,杭州西路沿线单位拆墙透绿景观改造方案已完成,优美的湖山景色将成为环磁湖景观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磁湖环境建设--------磁湖位于黄石市区中心,湖面约8.2平方公里,烟波浩淼,是市区最大的自然水体,城市的“绿肺”。
磁湖风景区主要由核心区团城山公园、环磁湖绿化景观带、以及周边的自然和人文历史遗迹景区景点所构成,黄石市委市政府为促进风景区的发展建设,先后组织编制了磁湖风景区总体概念规划、磁湖截污清淤专项整治、三湖连江等高水准的大型综合规划,奠定了磁湖风景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基础和规划框架。
目前磁湖风景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规划建设了磁湖湖北岸绿化景观带、磁湖湖南岸绿化景观带、磁湖东北岸绿化景观和磁湖西岸城市设计,形成了环磁湖地区完善的规划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