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踏板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福田企标初稿))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分发有效分发日期:2008年06月**日前言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本公司采购、生产和检验等工作的需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汽车用电子油门踏板进行相应规范。

本标准自2008年06月**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型车中心动力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建军、杜大逵等。

本标准于2008年6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型车中心动力所负责解释。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汽车装用的电子油门踏板总成(以下简称电子油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17 电工电子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423.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GB/T 4942.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Q/FT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定义3.1. 油门驾驶员指令发动机转速/扭矩所使用的物理设备。

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设计标准

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设计标准

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设计标准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和设计也层出不穷。

而在汽车设计中,悬挂式油门踏板的设计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悬挂式油门踏板的设计标准,尤其是断裂诱导槽的设计,需要深入探讨并加以规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设计标准,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

1. 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的设计意义悬挂式油门踏板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其中的断裂诱导槽作为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更是需要引起重视。

断裂诱导槽的设计能够在设备受到外力时引导和限定断裂的方向和范围,从而减小事故带来的损失,并保护乘车人的生命安全。

2. 设计标准的制定依据针对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和断裂延展性等。

其次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需要考虑悬挂式油门踏板的使用环境和受力情况,保证在受到外力时能够有效地引导和限定断裂,避免进一步的危害。

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和检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 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国际上,有关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有很多。

例如ISO 12405、GB/T 33687等标准,对悬挂式油门踏板的断裂诱导槽设计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为行业内相关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有力地推动了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安全性保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悬挂式油门踏板断裂诱导槽的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作为汽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乘车人的生命安全。

在制定设计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生产工艺和检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需要密切关注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不断学习和汲取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车型部总布置科油门踏板布置指南-王雯-20061018

车型部总布置科油门踏板布置指南-王雯-20061018

编制日期:2022-4-27 编者:王雯版次:02 第1页共10页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院车型部总布置科布置指南编制:王雯审核:批准:编制日期:2022-4-27 编者:王雯版次:02 第2页共10页一. 简述油门踏板机构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既要满足操纵性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体运动学原理,给人以操纵的方便性和舒适性,这就要求许多相关尺寸有相应范围,力求适合于绝大多数人对操纵性的需求。

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要求确定脚操纵空间的大小,从而检验油门踏板位置的合理性是总布置设计的一个重要工作。

油门踏板位置布置的原则,是在尽量不改动踏板的前提下使其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所有轿车的油门踏板位置或大小没有太大的区别,即驾驶室基本遵循相同的设计原则;由于受平台结构的限制,有些尺寸可能不完全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但如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不改动油门踏板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座椅位置或其它车身零件的方法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二. 布置校核目的确保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加速操作方便,能保证油门踏板与周边的中通道、制动踏板和地板有足够的间隙,踏板的行程符合人机工程原理。

三. 分类3.1机械油门踏板油门踏板与油门操纵(拉线)分开,拉线布置于发动机舱内布置较为复杂,允许拉线最大角度180°(图1)。

拉线与其周边件的间距至少为25~30mm。

拉线一端经前挡板与油门踏板相连,另一端与发动机相连,如拉线较长,可在拉线中间增加固定点,如S11的机械油门拉线(见图2)。

这种布置有很大的缺点,拉线随发动机一起振动,把发动机的振动通过拉线传递到油门踏板上,有的会形成共振,在一定的发动机转速下会使司机感到“打脚”,所以有的油门踏板上增加了配重块,以避开共振。

有的为了缓冲振动,在拉线与油门踏板连接处,采取增加减振缓冲零件(图3)。

这种操纵方式较为简单,司机直接操纵油门踏板,通过拉线调节节气门开启度,决定给油量大小,来满足司机的愿望。

至于发动机工作状态,完全凭驾驶经验。

电子油门踏板技术条件

电子油门踏板技术条件

Q/JLY J711 -2009电子油门踏板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化:批准:汽车研究院二〇〇九年六月前言为了确保电子油门踏板符合相关标准、准则,拥有较好的人机工程效果,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底盘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于2009年6月30日发布并实施。

1 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油门踏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电子油门踏板。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L 100003-2007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踏板工作行程踏板工作中,踏板面踏点工作行程不小于30mm ,不大于70mm 。

3.1.2 踏板面中心点操作力踏板满载工作状态,踏板面中心点操作力不小于20N ,不大于60N 。

3.1.3 动作灵活性3.1.3.1 常温动作灵活性踏板总成在整个工作行程上应灵活、可靠,无异常声响和卡滞现象。

3.1.3.2 低温动作灵活性在环境温度不低于-18℃时,电子油门踏板踏板臂从最大行程位置返回怠速位置的时间不大于1秒;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0℃、不高于-18℃时,电子油门踏板踏板臂从最大行程位置返回怠速位置的时间不大于3秒。

3.1.4 外观零部件表面光洁、无锈蚀、裂纹、毛刺、严重划痕等缺陷;装配正确牢固。

3.1.5 电气信号3.1.5.1 输出信号3.1.5.1.1 输出信号线性度3100'≤⨯-BiAi Ai U U U (i =1、2) 式中:'Ai U 为第i 路输出信号设计值;AiU 为第i 路输出信号实测值;Bi U 为第i 路输入电压实测值。

电加速踏板设计规范

电加速踏板设计规范

XXXXXXX有限公司电加速踏板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7-09-10 发布 2017-10-01 实施前言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本公司电子油门踏板的设计工作。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电子油门踏板总成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规范使用于M、N类汽车用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其他机动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规范。

GB/T 19951—2005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GB/T 28046.2—2011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GB/T 28046.3—2011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GB/T 28046.4—2011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GB/T 30038—2013 道路车辆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788 汽车踏板装置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规范。

3.1 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electrical accelerator pedal module(APM)将驾驶员的加减速意图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电子控制器的装置。

一般由踏板、踏板位置传感器、复位弹簧、阻尼机构等组成。

3.2 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 electrical accelerator position(APS)安装在APM中用来检测踏板的转角或位移变化从而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3.3 传感器线性度 APS linearityAPM在整个工作行程中APS输出信号的实际值的逼近程度。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 福田企标初稿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 福田企标初稿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分发有效日**月06年2008分发日期:前言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本公司采购、生产和检验等工作的需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汽车用电子油门踏板进行相应规范。

本标准自2008年06月**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型车中心动力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建军、杜大逵等。

本标准于2008年6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轻型车中心动力所负责解释。

.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汽车装用的电子油门踏板总成(以下简称电子油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 QC/T 238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17 电工电子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湿/:温度Z/AD试验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T 2423.34 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GB/T 4942.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Q/FT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定义3.1. 油门驾驶员指令发动机转速/扭矩所使用的物理设备。

汽车离合、制动、油门踏板设计指导

汽车离合、制动、油门踏板设计指导

汽车离合、制动、油门踏板设计指导1简要说明1.1概述驾驶员长时间不使用离合踏板的时候,需要为脚寻找一个舒适的歇息位置,司机侧脚踏板正是提供了这个功能,舒适的脚踏板可以减少司机驾驶的疲劳。

司机侧脚踏板的设计也已经越来越重要,选材合理,设计美观的脚踏板也会让购买者在打开车门的时候眼前一亮。

2司机侧脚踏板的设计2.1设计原则结构设计可靠、尽量沿用已有的产品,设计的产品要满足人机工程要求。

需要满足的标准包括: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8410、FMVSS3022.2司机侧脚踏板的布置2.2.1司机侧脚踏板位置的确定(1)司机侧脚踏板左右位置确定:司机侧脚踏板与ABC踏板都是在驾驶员侧,所以在有限的空间将四个踏板都布置上,这需要一定的原则,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方面,以及安全方面的因素,对于司机侧脚踏板需要考虑人机工程,保证驾驶员的舒适性,但ABC踏板需要考虑安全性。

所以司机侧脚踏板为了配合ABC踏板的需要合理的进行布置。

e cLa如上图对于MT (手动档)车:g>60mm ,对于AT 车(自动档):g>120mm 。

右侧的位置已经定好,左侧位置即与A 柱下护板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值一般定义为5~10mm,但与A 柱护板之间要求间隙均匀。

司机侧脚踏板左右的位置基本定好后,还有前后位置,前后位置更能体现舒适性方面,一般司机侧脚踏板与ABC 踏板平行布置,司机侧脚踏板的上半部分与ABC 踏板位置差不多。

(2)司机侧脚踏板前后位置确定:①找出加速踏板两极限位置连线L1以及L1的中点c。

②通过中点沿Z轴作直线,并将该直线沿X轴左右各偏移20mm,得到直线L2、L3,并求出两直线与L1的交点a、b。

③歇脚踏板上表面在XZ平面的投影与L1的交点应该在ab之间,这样才能得到较好的舒适性。

2.2.2司机侧脚踏板的角度司机侧脚踏板的角度是体现人机工程方面的一个重要参数,角度过大以及过小都会影响驾驶员的脚步舒适性,我们目前一般通过下面的方法来确定司机侧脚踏板的安装角度:如图:c+△X-△Xa b中点L1L31上面得到的L1、a、b、c投影到驾驶员座椅中心面(即驾驶员二维人体所在平面)。

脚踏板布置校核规范标准

脚踏板布置校核规范标准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TJI/YJY脚踏板布置校核规范标准2005-XX-XX发布2005-XX-XX实施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TJI/YJY前言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造成驾驶员操纵疲劳的主要因素是频繁踩踏,这就要求汽车驾驶室特别是驾驶员经常接触的三个踏板的布置一定要合理,本规范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的一些相关规定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瀚一、概述二、引用饮用标准三、脚踏板布置设计要求四、踏板布置设计校核五、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A精品文档目录一、概述 (2)二、引用标准 (2)三、脚踏板布置设计要求 (2)四、某车踏板布置设计校核 (4)五、手操纵伸及界面校核 (5)5.1、手伸及界面 (5)5.2、变速器手柄校核 (7)六、结论 (8)参考文献 (9)一、概述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造成驾驶员操纵疲劳的主要因素是频繁踩踏,这就要求汽车驾驶室特别是驾驶员经常接触的三个踏板(离合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布置一定要合理,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的一些相关规定。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某车脚踏板布置与原车保持一致,因此本报告是对原车脚踏板情况的校核。

参照国内外一些相关标准的规定和方法,对某车的脚踏板进行检验校核。

二、引用标准三、脚踏板布置设计要求1. 踏板排列:从驾驶员位置观察时,踏板应按以下次序自左至右排列:离合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2. 踏板间距:踏板间距以两个踏板在参考平面P上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来测量,如图1所示,所谓踏板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指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及制动踏板和离合踏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图13. 离合踏板与车身固定部分的距离:离合踏板在参考平面P 上的投影至被P平面所截的车身内饰板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如图2所示);图24.操作单个踏板的最小侧向间距:紧挨踏板左右侧向有碍于踏板操作的两障碍物在参考平面P上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