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职能分类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容易使人们忽视城市非基生产性 城市“先生产后生活”导致基础设 施社会服务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 城市发展。
1、 按城市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特点进行分类(世界我国)
2、 按城市地貌地形条件的分类3、 按城市结构进行分类(单中心、多 中心)
4、 按城市形态进行分类(块状、带状、星状)
•1、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 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 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说明城市性 质指的是未来城市的地位、作用,未来城市的 发展的方向。 •2、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 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 最本质的职能;
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
1、经济活动的两种基本类型: 农业 非农业 2、按生产活动发展顺序对经济 结构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 业、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 外的其他行业。
部门分类只说明城市产品和劳务的 生产,不能说明这些产品和劳务的 消费在什么地方。(服务的对象是 本地、外地? 产品销售到哪里? 本地、外地?) 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另一分类,基 本非基本部分划分则既包含城市产 品和劳务的生产,又包含产品和劳 务的消费。
目前实际上把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才称为大城市
超级城市 巨城市 大都市带
500-1000万 1000-2500万 >2500万
•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的经济活动是由基本、非 基本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活动的发展常常互 相交织在一起,但主动和主导的因素一般来说总 是前者。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就是城市的基本 活动部分。有人把城市对内、对外进行的各种生 产和服务活动都归入城市职能范畴,这是不够严 密的。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如果所有的城市均没有发育跨区性职能,而只有 区域性职能,那么城市将会成为封闭、自给和缺 乏活力的城市,腹地区域将会沦为城市的世袭属 地,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四、城市的职能特征
城市职能的等级特征:职能层次 城市职能的量态特征:职能规模 城市职能的同比特征:职能强度
城市职能的等级特征:职能层次
普查法
通过法调查获得城市中每一个企业或单 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折合 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 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但 整个调查过程非常繁琐。
残差法
霍伊特为了简化直接调查的程序而提出的一种间 接方法。先把已知道的以外地消费和服务占绝对 优势的部门,作为基本部分先估算出来,不再细 分内部可能包含的非基本部分。然后从基本活动 不占绝对优势的部门职工中,减去一个假设的必 须满足当地人口需要的部分。
基本经济活动 ——为城市以外 人们提供服务 非基本活动部分 ——为本城居民提供的服务
基本活动部分 :为外地服务部分,是从城市以外 为城市所创造的收入,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 的经济基础,是 导致城市发展 的主要动力。
产品、服务
基本经济活动
输出
非经济活动
城市
区域
输入 人口、生产要素
? 基本活动部分 :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正常城市”的职工比重(K值)
他研究了美国 864个1万人以上城市资料,按 36个 部门计算出每个城市职业构成的百分比。经过对 比,确定选取各部门序列中第 5个百分位(即第 43位城市)城市的职业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 需求的正常比重,并称之为 K值。超出 K值的部分 为基本活动部分。
城市职能分类

0.6
0 3.4 3.8 3.5 4.0 2.3 12.6 2.6 1.6 3.7
0.9
0 3.5 1.5 3.4 3.3 1.7 12.3 2.2 1.6 2.5
0.3
0 3.2 1.3 3.0 3.2 1.4 12.2 2.1 1.0 3.3
0.1
0 2.7 0.5 1.0 2.5 0.6 10.5 1.4 0.6 2.3
(四)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阿列克山德逊) 他主张城市职能分类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去掉非基本后进行。 1)排队; 2)找第5百分位城市的比重,K值 3)超过K值5-10个百分点的城市,成为C型城市,大于K 值10-20个百分点的城市为B型城市,大于K值超过20百分 点的城市为A型城市,以表示主导职能的强度。 4)表示方法:普林斯顿 A 教育,C 仆役、职业服务 此方法和纳尔逊的方法大同小异。主要是标准高低不同; 一个类别分得细,一个分得粗;都表示了职能强度,表示 了多职能的特点,又都不能分成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统计分析法 引入客观的统计量来衡量城市的主导职能,区位商、 平均值和标准差(见纳尔逊1955年的分类) 评论: 第一点争论比重较大的部门没有进入主导职能, 如纽约的制造业(25.8%),零售业(13.5%) 专业服务(7.3%)交通运输(7.8%),个人服 务(5.9%)。而金融业(5.8%>3.19%+1.25×2) 第二点争论有意义,是不是比重最大的部门一定 是城市的主导职能?是不是职能强度大的部门一 定是城市的主导职能?纳尔逊的标准是不是偏高? 城市的主导职能应该有两个特点,既有重要的区 际意义,又要在城市的经济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E
e
t
i
城市职能分类概论

城市职能分类概论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活动的重要场所。
城市职能分类是对城市不同功能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理解城市内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根据城市的职能特点,可以将城市的职能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城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城市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场所,它汇集了大量资源和人力,为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条件。
城市的经济职能包括产业职能、商业职能、金融职能等。
产业职能是城市的基础职能,各类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城市内得到大规模发展。
商业职能是城市的消费者市场,各类商业设施和购物中心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
金融职能是城市的资本市场,各类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在城市内设有分支机构。
2.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体现在城市是政治权力的中心,是政府行政机关集中的地方。
政治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决策职能等。
行政职能指的是地方政府在城市中开展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市政建设等。
决策职能是地方政府对城市发展进行方向决策和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城市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城市作为文化中心,汇集了各类文化资源和文化机构。
文化职能包括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
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文化产业包括广播电视、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为城市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4.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城市继续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职能包括教育职能、医疗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教育职能是城市提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重要功能,包括中小学、大学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医疗职能是城市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功能,包括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
公共服务职能是城市为居民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
城市职能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职能分类概述

城市职能分类概述一、政治中心型城市政治中心型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中心,拥有全国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并承担着全国政治决策和管理的职能。
这类城市通常是国家的首都或各个行政区域的首府。
例如,华盛顿特区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型城市在政治、行政、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二、经济中心型城市经济中心型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资源。
这类城市通常是贸易、金融、制造和科技等领域的中心。
例如,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型城市在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文化中心型城市文化中心型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活动。
这类城市通常是艺术、文学、音乐、电影和传媒等领域的中心。
例如,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伦敦是英国的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型城市在扩大文化影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教育中心型城市教育中心型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中心,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学术环境。
这类城市通常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的中心。
例如,剑桥是英国的教育中心,哈佛大学所在的波士顿是美国的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型城市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旅游中心型城市旅游中心型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中心,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这类城市通常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游客。
例如,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旅游中心,罗马是意大利的旅游中心。
旅游中心型城市在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六、科技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型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先进的科技研发机构和创新环境。
这类城市通常是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和创业孵化器的聚集地。
例如,硅谷是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型城市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创业就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

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经济职能分类:城市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工业城市、商贸城市、港口城市、科技城市等。
工业城市是以工业生产和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些城市通常具有更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集聚效应。
而商贸城市则以商业贸易和服务业为主,其经济体系主要以商务和金融服务为主。
港口城市则以港口为依托,发展航运业、国际贸易和物流业等领域。
科技城市则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是高科技产业集聚的重要城市。
社会职能分类:在社会职能方面,城市可以根据其社会功能和服务设施的特点划分为政治中心城市、文化教育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等。
政治中心城市往往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中枢,拥有丰富的政府机构和政治资源。
文化教育城市则以文化和教育设施为主,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旅游休闲城市则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是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环境职能分类:环境职能分类主要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可将城市分为生态宜居城市、生态保护城市、资源能源城市等。
生态宜居城市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条件为特点的城市,这些城市拥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生态保护城市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特别规划的城市,注重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而资源能源城市则是以资源开发和能源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这些城市通常以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为支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体而言,城市职能分类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以根据城市的功能和特点,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合理的职能分类,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优势和特色,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城市职能分类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城市职能分类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优势和特色,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6.城市职能分类解析

定义与相关概念 城市职能的B/N划分
第三节
第四节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一、城市职能三要素
专业化部门--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部门,它可以是一
个也可以是多个。
职能强度--城市工业的专门化指数,数值越大则职能越强。
职能规模--城市对外服务绝对规模的大小。
二、分类方法
一般描述方法--通过描述性的名称对一个城市类别体系进
时间定位 空间定位 文化定位
功能定位
第一节
定义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城市职能的B/N划分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一、城市职能的分类
根据不同城市职能的特征及在城市中的地位,可从不
同角度对其进行区分:
职能的重要性
主要职能--指作用突出,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 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行命名,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分别把城市归入各个类别体系。
职能 行政 防务 文化 生产
城市类型
统计描述方法--在一般描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统计上的标
准。统计描述法取决于研究者对城市主要职能价值的准确定量判断,将城市主 导行业职工数作为城市主导职能确定的定量指标。 哈里斯(C. D. Harris),其在1943年发表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中,根 据1930年的人口普查和1935年的经营普查(Census of Business),从客观的 行业职工统计的角度,采用统计与描述结合的方法,将美国605个1万人以上的 城镇分成10类,其中8类规定了明确的数量指标。指标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 是主导职能的行业职工比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值;第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工 比重和其它行业相比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若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即认为 是该城市的主导职能,归入相应的城市类。
第7章 城市职能分类

正是基于上述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 建国初期, 北京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 经济工作成为 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北京市1953年提出了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 1954年在改建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基础上根据 中央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规划基本原则包括: 以全市的中心区作为中央首脑 机关所在地, 使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中心; 首都 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特别是要 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 北京 缺乏必要的水源, 气候干燥, 又多风沙, 要有步骤 地改变这种自然条件, 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职能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职能与性质的联系: 城市性质的确定建立在对城市职能 分析的基础之上; 城市性质反映了城市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与职能都是相对于国家或 地区中的其它城市而言的。
城市职能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职能与性质的区别: 现状与未来的目标方向; 多项职能与最主要、最本质的 职能; 客观存在与摻揉了主观的意愿。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这四项指示第一次明确指出经济中 心不再是首都北京的城市职能
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 案
突出明确了北京城市的基本职能是国家的政治工作中心和文 化中心 , 强调经济发展要适应和服从城市性质的要求 , 积极 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提出工业要着重发展电子、光学、 仪器仪表等能耗低、用水省、占地少、运量小、不污染的行 业;原有工业要积极治理污染, 降低能耗和水耗;
1957年春拟定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这个初步方案在规划指导思想、城市性质、城市规 模等方面与1953年的规划草案是基本一致的。但是 也有一个重要的变化, 就是在工业发展方面提出了 控制市区, 发展远郊的方针。这实际上是对北京市 大规模发展工业, 特别是发展重化工业对北京产生 负面影响的反思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发展历史--新城市大、老城市小
其它因素--城市人口的社会特征,如年龄构成、性别构成、
收入水平情况等方面的差别,都会对城市B/N造成影响。
五、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的划分方法
普查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一个企业和单
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 城市的B/N。这种方法由于资料收集困难,很难实施。
哈里斯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标准
标准 类别 就业标准 职业标准 主导行业在制造业、零售业、批发 主导行业在全部从业职工中 业三业总就业职工中的百分比(%) 的百分比(%) +74 +45 +60 30~45 +50(并至少是批发业的2.2倍) +20(并至少是零售业的45%) 至少是制造业的 1/3 ,零售和批发 +11 业的2/3 +15 在大学一级学校的注册人数 至少等于该城市人口的25% -60(制造业不足三业的60%) -50(零售业不足三业的50%) -20(批发业不足三业的20%) 没有找到满意的统计标准,就业率低的城市被归入这类 各州首府及首都华盛顿
收入;按照职能所对应具体经济活动的流向,可分为离心型和向心型 两类。
非基本职能--是服务于城市自身,并不直接创造外来收入。
根据职能所对应的活动属性,可分为生产型和生活型两类。
二、基本职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发展动力--城市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职能(部门)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
批发业
金融保险 不动产
矿业
M+1 S.D M+2 S.D M+3 S.D
27.07 16.04 43.11 59.15 75.26
19.23 3.63 22.86 26.47 30.12
11.09 5.89 16.98 22.87 28.16
7.12 4.58 11.70 16.28 20.86
6.20 2.07 8.27 10.34 12.41
得到864个城市36个行业的职工百分比,按行业把全部城市的职工比
重从小到大排列,并画出累计分配曲线。
从累计分配曲线中找出第五个百分位的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这一行业
的K值,某城市大于K值的部门即是这个城市的形成部门(具有为外地服务作 用的部门)。
把超过K值标准5-10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作C型城市,超过K值10~20个
残差法(霍伊特)
基本部门全算 非基本部门折算比例
区位商法 [宏观法马蒂拉 ( J.
M. Mattila )、汤普森( W. R.
Thompson) ]--基于全国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这一 假设基础上提出,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的基本活动部门的比重,把 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
百分点的城市称为B型城市,超过K值20个以上百分点的城市称为A型城市。 例如批发商业的K值是1.4%,如果某城市批发商业的职工比重是8.4%,则
这个城市属于C型批发商业城市(8.4-1.4=7.0)。
一个城市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形成部门。阿列克山德逊列出了每个城市
形成部门的类型,而不是把城市归为几大类。
工业职能分类--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了树状结构图,把中国295
个城市按工业职能特点分成4个大类、18个亚类和43个职能组。
位或作用(周一星、孙盘寿、阎小培、张小林)
规划术语
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
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 准》(GB/T 50280-98)] 。
二、相关概念比较
城市性质(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是指城市在
和标准差, 以高于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城镇主导职能的标准,以高于平均值以
上几个标准差来表示该职能的强度; 用英文字表示职能类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职能强度。 纳尔逊开创了职能定量叠加的城市分类研究先河。
经济部门
平均值(A.V) 标准值(S.D)
制造业
零售业
专门 服务业
交通 运输业
个人服务业
公共行政
制造业城市M,亚类 制造业城市M亚类 零售商业城市R类 批发商业城市W类
交通城市T类
矿业城市S类
大学城市E类 综合性城市D类 娱乐休养城市X类 行政中心城市P类
统计分析方法--在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过程中引入比较客观的
如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参数作为衡量城市主导职称的标准,利用统计分析 来进行城市职能分类。 1955年纳尔逊(H. J. Nelson)提出了以城市类型命名的综合的、定量 的标准。其基本思路是: 计算出全国或区域的所有城镇每种经济活动的职工百分比的算术平均值
多变量分析方法--把所有的城市资料按n×m矩阵的形式排列起
来。每一行对应于一个城市,每一列对应于城市特征的一个变量。然后分别进 行行与行和列与列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到两套新的相关系数矩阵。
贝利在美国城市分类中对97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后,得到了14组因 素。其中导致城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职能规模(由人口规模、劳动 力规模、就业水平等变量组成)、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由收入水 平、教育水平、住宅特点等变量组成)、城市居民生活史的阶段(由人 口的年龄结构、住宅的拥挤程度、住宅建造年代等变量组成)等等,以
往城市职能分类所偏重的经济职能却排在后面。
美国城市体系的特征因素
因素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因素说明 在城市等级体系中城市的职能规模 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 城市居民的生活史阶段 非白种人人口和住宅主权 最近的人口增长过程 经济基础:学院城 出生在国外或外国血统的人口比例 最近的就业增长 经济基础:制造业 在劳动力中妇女参予的程度 经济基础:专门的服务中心 经济基础:军事 经济基础:矿业 在劳动力中老年男子参予的程度 变量数 22 12 8 7 6 5 6 4 3 4 7 2 2 2
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而城市性质带有很强的意向性。
城市定位(亦称城市功能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
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等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 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定义与相关概念 城市职能的B/N划分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第四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一、全国性职能分类研究
周一星等通过对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95个城市 进行“中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进行研究。研究采用了19个分析变量, 其中1-16变量是城市16个工业部门的产值结构,其他3个为城市工业总 产值、工业职工数和工业企业数。
行命名,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分别把城市归入各个类别体系。
职能 行政 防务 文化 生产
城市类型
统计描述方法--在一般描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统计上的标
准。统计描述法取决于研究者对城市主要职能价值的准确定量判断,将城市主 导行业职工数作为城市主导职能确定的定量指标。 哈里斯(C. D. Harris),其在1943年发表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中,根 据1930年的人口普查和1935年的经营普查(Census of Business),从客观的 行业职工统计的角度,采用统计与描述结合的方法,将美国605个1万人以上的 城镇分成10类,其中8类规定了明确的数量指标。指标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 是主导职能的行业职工比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值;第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工 比重和其它行业相比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若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即认为 是该城市的主导职能,归入相应的城市类。
时间定位 空间定位 文化定位
功能定位
第一节
定义与相关概念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城市职能的B/N划分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一、城市职能的分类
根据不同城市职能的特征及在城市中的地位,可从不
同角度对其进行区分:
职能的重要性
主要职能--指作用突出,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 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正常城市法(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把某个国家或地
区的城市各部门职工构成百分比按照大小顺序排序后,选定其中的一个城市 为“正常城市”(最低5%的最高值),该城市的职工比重就是该部门满足本 地需要的正常比重,叫做K值。超出K值的部分就是基本活动部分。
最小需求量法 [ 厄 尔 曼 ( E.
方法与步骤
确定类型--借助于计算机程序的沃德误差法的聚类分析取得科学
客观的分类结果
确定类型特征--借助于纳尔逊统计分析的原理对划分出的城市
组群进行特征概括和命名。
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对于城市的最大工业部门、大于平均
值的部门、大于平均值加半个标准差的部门以及大于平均值一个或几个标 准差的部门给予同样的关注。
4.58 3.48 8.06 12.54 16.02
3.85 2.14 5.99 8.31 10.27
3.19 1.25 4.44 5.69 6.94
1.62 5.01 7.63 12.64 17.65
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基于城市经济基础研究上
进行城市职能划分,在对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基础上的,定量地反映城 市各个活动部分在对外联系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法的代表人物是阿列克山德逊。他对美国864个 1万人以上的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
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 工的增加,这种由城市基本职能(部门)所引发的这样一种放大机制被称为